![抱欲与带欲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1.gif)
![抱欲与带欲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2.gif)
![抱欲与带欲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3.gif)
![抱欲与带欲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4.gif)
![抱欲与带欲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ce3e66aa147f95f01e3c157645b47a31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抱欲与带欲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许多人都有意义。如甄士隐、贾雨村寓“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贾府元、迎、探、惜四春寓“原应叹息”等等,以至偶尔在书中一闪面的极小人物,名字亦多寓意。由此不难推测,三位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名字没有寓意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们三位的名字寓意何在呢?我们不妨从贾宝玉名字的寓意说起。从书开头女娲补天余石下凡历世的神话来看,“贾宝玉”这一名字显然和“石头”相关:玉为石之美者,所以人们很容易误玉为石,也很容易误石为玉,古代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就是明证。贾宝玉本是“假宝玉”、真石头,但贾府老祖宗宁、荣二公的在天之灵和处在贾府权力顶端的贾母却要把他看作“真”宝玉、“命根子”,在他身上寄托重新振兴家族的希望,他们的失望是必然的。这应是贾宝玉名字的第一层寓意。但我们不能忘记:贾宝玉的前身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原可用以“补天”,但因“无材”未能入选的石头。石性顽固坚实,用则可大用,如做大厦之基石,甚至“补天”之不足;弃则无用,只能空老山林,甚至遭人唾弃。这里我们必须注意,“无材”只是那位“石头”老哥(同时也是作者)空怀“补天”之才而“不遇”的牢骚和悲愤之辞,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如果真的“不堪入选”,以女娲娘娘之“圣明”,当初何苦要炼它?所以寄寓作者自己对怀才不遇人生遭际的悲愤,应是贾宝玉名字的第二层寓意。但这些似乎还都是表层寓意,曹雪芹把他心爱的主人公命名为贾宝玉,当还有更深刻的第三层用意。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11,在红学界几乎成为共识。它可以说为我们理解贾宝玉、林黛玉名字的寓意提供了一把钥匙。释“玉”为“欲”,“宝玉”则当释为“抱欲”,林黛玉则当释为“带欲”。一个抱欲而来,一个带欲而来,显而易见,二者是互文见意的。贾宝玉“抱”着什么“欲望”而来?其前身对那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说得很明确:“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弗洛伊德将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分为“野心的欲望”和“性欲的欲望”两大类32,正好和这里的“富贵场”和“温柔乡”相对应。我们古人把“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作为人生两大乐事,今人也言事业的成功和婚姻的美满构成人生幸福的两大源泉。可见不论古今中外,都把事业和爱情看作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幸福与否的标志。石头(亦即贾宝玉)的欲望和要求正代表了人类的正当欲望和要求。但是从石头入世以后(亦即贾宝玉的人生)实践来看,它却是否定“富贵场”而只向往“温柔乡”的,这在《红楼梦》文本中可以找到大量证据,如拒绝警幻仙姑的诱导、骂劝她留心“仕途经济”的人是“国贼禄蠹”,厌恶峨冠博带地庆吊往来等等。这一切,好象与当初入世时的“欲望”不尽符合。在笔者看来,其实在进入人世以前,石头的人生取向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是因为未能参与“补天”才决心幻形“入世”的,而“补天”则可以说是功名富贵和事业的顶点,既然不能“补天”,那么就到人间“温柔乡”去“受享几年”,这才是“石头”的真实心态。所以在它对一僧一道说的那段话里,“富贵场”只是“宾”,“温柔乡”才是“主”。林黛玉又是“带”着什么“欲望”而来?表面看来,她只是来还“情”的:因为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的灌溉之恩未能酬报,所以“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神瑛侍者将要下凡历世,就“也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可见她表面是抱着“欲”来的,实际上是抱着一腔真情来的。这应是林黛玉名字的第一层寓意。那么林黛玉抱着一腔美好的真情来到人间,会怎么样呢?林黛玉谐音“林带玉”,即太虚幻境中黛玉判词所谓“玉带林中挂”。玉带是人应当珍视而系在腰间的,现在却挂在林中,而且“林”竟是“两株枯木”,所处非地,可见其命运之不幸。和贾宝玉前身是“石”不同,林黛玉则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绛为深红色,绛珠即《西厢记》所谓“晓来谁染霜林醉(醉这里是“醉颜”,即“红”之意),总是离人泪”之“红泪”,亦即宝玉所唱曲中“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中之“红豆”,均《长恨歌》中“回看血泪相和流”中“血泪”之意。且“绛珠”亦即“降珠”,即“落泪”之意。抱着一腔真情来到人间却遭逢这样的不幸,这里饱含着作者对封建社会女性不幸命运的深刻体察和巨大同情,也饱含着对那扭曲、戕害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愤怒控诉。这应是林黛玉前身命名的寓意。那么这样看来,贾宝玉注定就要成为一个“多情的种子”甚或“色鬼”了?林黛玉注定要成为一个“红颜薄命”的多情女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就只不过会卿卿我我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曹雪芹在这里对“欲”的肯定,实际上更是对情的肯定,在这里回响着历史进步的足音;对富贵功名的否定,更多是对当时现实的否定,在这里表现着作家对历史和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如果说《红楼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倾向,贾宝玉(包括林黛玉)的思想(其实是作者曹雪芹的思想)具有叛逆色彩,恰好都正体现在这里。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社会的发展,就是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欲望,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动力。所以连圣人都不否认饮食男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00,“食色,性也。”607可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在理学家眼里“人欲”,尤其是男女之欲、甚或爱情却成为最大逆不道、誓欲灭之而后快的东西。“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他们违反人性的口号。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人的“欲”,尤其是“情”才在一些进步思想家那里得到充分肯定。汤显祖以戏曲《牡丹亭》为武器,高举“情”的旗帜反对“理”,就是这一进步思潮的鲜明表现。但是,在明末和清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改朝换代的现实,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一股向“理”回归的思潮。在这种形势下,曹雪芹不仅继承了以情反理的进步思潮,而且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金瓶梅》的阶段人们还情、欲不分甚至误欲为情,汤显祖的《牡丹亭》更多是一种对男女之间自然情欲的一种肯定的话,那么到了曹雪芹,就通过他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严格划清了“皮肤滥淫”之欲和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上的爱情的区别,推动着思想界向着更符合高尚人性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曹雪芹还通过贾宝玉来自“青埂峰”(“青埂”谐音“情根”),不但鲜明地揭示了《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的主旨,而且明确宣布“情”乃是人生之本,甚或是宇宙之源,给封建理学家视为洪水猛兽的情,尤其是男女之情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这就是曹雪芹让贾宝玉“抱欲”而来,让林黛玉“带欲”而来的思想意义,这就是《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历史性贡献。至于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功名富贵的否定的反封建意义及其对历史发展的进步意义,人们言之甚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作为和贾宝玉、林黛玉形成鲜明对比的薛宝钗,她则是“抱”着“钗”,即“财”或封建才女之“才”来的。作为皇商,薛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前者固不消说,后者则从她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教育黛玉不要因为读杂书“移了性情”和平日待人接物的言行举止可知。她的端庄、沉稳、矜持、大度,无不和这一点相联系。但薛家虽富有,却没有政治地位。她来京原是为了“入宫待选”,“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即是为了改变这一点,谋取政治上的强大靠山。这一目的虽然没有实现,但长期滞留京城、寄居贾府,未始没有婚嫁豪门的考虑。作为“赫赫扬扬,已历百载”的国公府的嫡系传人,生得又聪明灵秀、神采飘逸的贾宝玉自然会成为首选。因而所谓什么和尚说有玉的才能婚配之类,总让人觉得有有意编造的嫌疑。从贾府这方面说,虽贵为国公,但“外面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乏人,经济日见拮据,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不仅极需和薛家这样的豪富联姻以图补充自己经济方面的不足,而且极需一位符合封建标准的“淑女”来辅佐以至改造“假”宝玉”为“真”宝玉。以薛家之“富”补贾家之“贵”、以薛宝钗之“才”来延续贾家之“贵”,以贾家之“贵”护薛家之“富”,这就是贾、薛两家最高决策层最终选择“金玉良缘”而毁弃“木石前盟”的深层政治和经济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薛宝钗这个人物显然是象征“富贵场”的,是“报”着“财”和符合封建要求的“才”来到贾府,来到《红楼梦》的。只可惜如前所述,贾宝玉早已鄙弃“富贵场”而一心追求人间真情了,这也就注定了薛宝钗这位封建淑女悲剧的必然。另外,宝玉和宝钗两人的名字还可释为“以玉(欲)为宝”和“以钗(财)为宝”。一以人间真情为宝,一以金钱和财物为宝,当然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其义自明,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金陵十二钗中还有一个命名中带“玉”字的,这就是妙玉。她和宝玉、黛玉人们合称“红楼三玉”。对此人名字的寓意,记得曾有人解为“妙在有欲”,我以为最为接近曹雪芹创作这一人物的意图,也符合《红楼梦》文本的描写实际。作为尼姑,妙玉似乎是不应当有“欲”的,尤其不应当有男女之欲;但欲又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灵真的能“如槁木死灰”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形象其所以成功,还是因为作者含蓄然而明确地写出了她对神采飘逸而又尊重女性的宝玉的少女情愫。这一切,有作者的具体描写为证,我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也有人解“妙玉”二字为“庙(寺庙,这里指尼姑庵)中之欲”,也可通。金陵十二钗之外,《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小人物、丫头叫“红玉”,因为犯了宝玉和黛玉的讳,所以人称小红,似乎也当在释“玉”之列。愚意以为释为“红尘(世俗)之欲”,比较符合这一人物一心“攀高枝”的思想、性格和行为特点。又,此人后来与贾芸相恋,而贾芸是贾府旁支中一个颇有志气的年轻人,被脂砚斋认为后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另据脂批,在迷失的后三十回残稿中,在凤姐和宝玉被关在狱神庙时,此人曾去探望并设法营救。所以这个红玉在曹雪芹设想的后三十回故事中将有怎样的作为,我们就难以确知了。但有一点似乎不容置疑:作为和主人公宝玉、黛玉和属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人物之一的妙玉名字中同有一个“玉”字的“红楼四玉”之一,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只可惜由于后三十回的迷失和作者的早逝,我们已难以对曹雪芹心目中的这个人物作出确切了解和评价了。这里还想附带说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作者对于黛、钗二人甚至对“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并无厚此薄彼爱憎之别,我觉得,这是不符合《红楼梦》的文本事实的。表面看来,在《红楼梦》文本中写黛必紧跟写钗,写钗必紧跟写黛,黛、钗两人如双峰并峙、二水分流,曹雪芹似乎确实对黛、钗二人并无褒贬偏爱。但事实却非如此。曹雪芹虽然并不否认薛宝钗亦具有相当的美质甚或是另一种美的极致,但显然对黛玉之美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仙、俗之别。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绛珠仙草经甘露灌溉修炼而成的“绛珠仙子”,属太虚幻境众仙女的一员。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她早就对他“五内便凝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于是愿意陪他到人间历世,“把一生的眼泪还他”。以“缠绵不尽”的真情报答对方“怜香惜玉”的真情,“木石前盟”不但被作者赋予了“真情”的诗情内涵,而且被赋予了“前缘注定”的神秘色彩,表现了作者对爱情这一人类美好感情的深刻理解和憧憬。而宝钗及其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尽管也有“癞头和尚”参与其中,但与“木石前盟”相比,总使人感到有“造假”之嫌:它不像“木石前盟”那样出于“神示”,而是出于其母薛姨妈之口,而且明确说要有玉的才可相配,连其所带金项圈上的那几个和宝玉的玉上对应的字,也是后来才“錾”上去的,至于什么“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和“雨水这日的天落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制成的“冷香丸”,更使人在觉得俗不可耐的同时对这位“冷美人”一家的工于心计拈须莞尔。天然与人为之别。从原型的角度来看,“木石前盟”象征了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原始、最自然,因而也是最珍贵的一种感情关系:地球原是炽热的岩浆冷却成的石质星体,石头经风化成沙,沙经风化成土,土中再长出植物来。而且有山石之处必有草木(石头以其上之水滋润旁边的草木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曹雪芹说不定就是由此生发联想的),宝、黛的爱情正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产生、自然而然发展成熟的感情。“金玉良缘”则不同。金和玉原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人们其所以看重它们,是因为金是富有的标志,玉是地位高贵的标志。换句话说,金和玉的价值是在人们有了名利观念以后人为赋予的。正因为如此,曹雪芹才以之象征贾宝玉和薛宝钗这种以“以富补贵、以贵护富”为实质的婚姻。前者因天然而纯洁,后者因人为而污染,在曹雪芹的心目中,高下还是很明显的。宝玉的取舍之别。作为《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在爱情上的取舍显然是代表了作者的爱情观和感情取向的。贾宝玉“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最后弃宝钗而去,就能够说明一切。前后之别。从人之常情看,人们总是先说两件事中比较看重的那一件;从叙事的策略看,“先入咸阳者王之”,先叙述的事容易给人留下更深刻鲜明的印象。曹雪芹先叙“木石前盟”而后叙“金玉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餐厅装修合同范本
- 副总劳务合同范本
- 产品转让合同范本
- 商业使用门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 修脚店入股合同范例
- 二手升降机销售合同范例
- 工程服务类合同范本
- 教学仪器购销合同范本
- 出境社旅游合同范本
- 农业种植项目合同范例
- 《农机化促进法解读》课件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发布版3.4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
- 2023-2024学年度上期七年级英语期末试题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交通法规课件
-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简介与应用领域
- 各类心理量表大全
- DB12T990-2020建筑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规范
- 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