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血液学实验诊断
1
第二章
血液学实验诊断1
(第二章血液学实验诊断)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BloodRoutineExamination22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一、红细胞检查二、白细胞检查三、血小板检查
第二节骨髓细胞学检查(总论)
第三节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血型及输血
33正在抽血4正在抽血4刚抽完的血液3000r/min离心10后的血液,Hct: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因此时红细胞被压缩无隙,又称红细胞压积男42~49%,女37~48%5刚抽完的血液3000r/min离心10后的血液,5
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
一、红细胞检查二、白细胞检查三、血小板检查6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6
一、红细胞检查有无贫血贫血程度7有无贫血7
1。红细胞检查-(要求)
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内容
方法
要求
红细胞(RBC)测定讲授掌握
血红蛋白(HGB)测定
讲授掌握
红细胞比容(Hct)测定
讲授掌握
红细胞平均值参数讲授掌握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讲授了解
红细胞形态
讲授掌握网织红细胞(Ret)计数
讲授
熟悉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
讲授
了解81。红细胞检查-(要求)主要内容、学习方
【RBC基础理论】人体每小时要制造约5亿新红细胞。
1.RBC来源、生成、寿命和衰亡
珠蛋白参与再造血
衰亡红细胞铁
胆色素参与胆红素代谢EPO9【RBC基础理论】人体每小时要制造约5亿新红细胞。红细胞的组要功能是通过HB实现的。RBC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HB:是微红色胶体样的呼吸载体
1.
HB组成
=
珠蛋白(1分子)+亚铁血红素(4分子)
2.RBC及HB生成调节的有关因素(重点了解)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脏和肝脏分泌的激素样物质
■
激素(睾丸酮)--男性比女性多
■
维生素B12(VB12)及叶酸—影响细胞分裂
■
铁(Fe)
■
RBC自身调节
原料10红细胞的组要功能是通过HB实现的。RBC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
正常红细胞形态
为双凹盘形,边缘厚、中央薄
血涂片中为圆形、大小均匀一致直径为6~9µm厚度边缘约2µm,中央约1µm染色后细胞边缘呈浅橘红色中央呈淡染区(约占直径的1/3~2/5)11112.红细胞检查--(重点记住)(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RedBlood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参考值
RBC(×1012/L)
HGB(g/L)
Hct(%)
成人男性4.0~5.5120~16042~49女性3.5~5.0110~15037~48新生儿6.0~7.0170~200122.红细胞检查--(重点记住)(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3.红细胞检查--(临床意义)■临床意义RBC、HGB、Hct三项指标对贫血的有无、程度、形态学分类等诊断有重要意义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生理性↓: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病理性↓:
(1)红细胞生成不足骨髓造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RBC及HB生成减少(缺铁贫及铁利用障碍的铁粒幼贫血)
RBC分化成熟障碍(缺VB12及叶酸—DNA合成障碍)
(2)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溶血性贫血等)(3)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消化性溃疡,痔疮)133.红细胞检查--(临床意义)■临床意义RB4.红细胞检查–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与脱水有关(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绝对性与缺氧有关
■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活动和劳动等)
■
病理性与EPO增多有关(1)严重的心肺疾病(肺心病、紫绀型先心病)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持续性显著增高)(3)肝肾肿瘤及肾脏疾病(肝癌、肾癌、肾盂积水等)男:RBC>6.0××1012/LHB>170g/L女:RBC>5.5××1012/LHB>160g/L144.红细胞检查–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男:RBC>6.05.红细胞检查--HCT
临床意义
3.红细胞比容测定
■
Hct是指抗凝全血离心沉淀后,下沉的RBC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
Hct受RBC数量多少、体积大小和血容量改变的影响,可帮助判断血液浓缩和贫血情况
↑:■
血液浓缩(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时RBC相对增多)
■
红细胞绝对性增多(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活动和劳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的心肺疾病等)
↓:■
见于各种贫血(贫血原因和类型不同,Hct与RBC和HGB三项指标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平行的)155.红细胞检查--HCT临床意义15一、红细胞检查-7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临床意义
根据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参数可以按末梢血红细胞形态特点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
(见后附表)16一、红细胞检查-7红细胞平均值参数16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1.MCV=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平均红细胞容积: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fl)80-100fl2.MCH=每升血液中HB量/每升血液中RBC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每个红细胞所含Hb的平均量(pg)27-34pg3.MCHC=每升血液中HB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320-360g/l17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1.MCV=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每升血液6.红细胞检查–各种参数(二)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对同一血液标本同时测定的RBC、HGB、Hct三项测得值经计算可得出RBC的三项平均值参数(如下表所示)
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MCVMCHMCHC
(平均RBC容积)(平均RBC的HGB量)(平均RBC的HGB浓度)
概念
平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每个红细胞内含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
体积(fl)
血红蛋白量(pg)血红蛋白浓度(g/L)参考值80~100fl26~32pg
310~350g/L(31%~35%)186.红细胞检查–各种参数(二)红细胞平均值参数贫血形态学分类MCV
(80~100fl)
MCH
(27~34pg)
MCHC
(320~360g/L)
病因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6~32310~350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大细胞性贫血>100>32310~350缺乏叶酸和VB12: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妊娠期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6<310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6310~350慢性感染、中毒等:慢性炎症、尿毒症等贫血形态学分类(重点)19MCV
(80~100fl)MCH
(27~34pg)M8.红细胞检查--RDW(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edbloodcellvolumedistributionwidth,RDW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的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容积异质性的参数用所测RBC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RDW-CV)表示
■
参考值
RDW<14.9%
■
临床意义(1)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
二者均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用RBC平均值参数无法鉴别可用RDW鉴别:缺铁性贫血RDW明显增高轻型地中海贫血88%为基本正常(2)用于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动态观测
缺铁性贫血早期RDW即增高,而MCV和MCH
等仍可正常治疗后贫血得到纠正,如RDW仍增高,反映储存铁仍未补足208.红细胞检查--RDW(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20根据MCV和RDW贫血的新的形态学分类法
MCVRDW
贫血类型常见疾病
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增高大细胞非均一性
巨幼细胞贫血MDS正常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增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PNH、G-6-PD缺乏症
减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增高小细胞非均一性缺铁性贫血21根据MCV和RDW贫血的新的形态学分类法21血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直方图22血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直方图22
缺铁性贫血的血细胞直方圈
23
缺铁性贫血的血细胞直方圈
2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血细胞直方圈2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血细胞直方圈24数量最多的细胞人类的红细胞是双面凹的圆盘状。边缘较厚,而中间较薄,就好像是一个甜甜圈一样,只是当中没有一个洞而已。25数量最多的细胞人类的红细胞是双面凹的圆盘状。边缘较厚,而中间一、红细胞检查-9
(四)红细胞形态检查
正常红细胞形态
为双凹盘形,边缘厚、中央薄
血涂片中为圆形、大小均匀一致直径为6~9µm厚度边缘约2µm,中央约1µm染色后细胞边缘呈浅橘红色中央呈淡染区(约占直径的1/3~2/5)26一、红细胞检查-9(四)红细胞形态检查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从而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某些类型贫血的红细胞产生特殊的形态变化。此种形态学变化包括1.RBC大小2.RBC形态3.RBC染色4.RBC内结构红细胞形态检查与HB,WBC测定可粗略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27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从而引起红细胞相应的一、红细胞检查-1028一、红细胞检查-1028
病理红细胞形态
1.红细胞大小改变
⑴小红细胞--<6HB合成障碍,缺铁贫⑵大红细胞–>10未完全成熟,溶贫,失血贫⑶巨红细胞-->15巨幼贫,DNA合成障碍,不能按时分裂
⑷红细胞大小不等—同一患者,红细胞差别1倍,病理造血,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可能跟骨髓粗制滥造红细胞有关一、红细胞检查-1129病理红细胞形态一、红细胞检查-1129
红细胞大小改变30红细胞大小改变30
2.血红蛋白含量变化:RBC着色深浅取决于HB含量
正常色素性--中央淡染区1/3-2/5,正常人,失血性贫血,AA低色素性—细胞着色浅,中央区扩大,Hb减少—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贫,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高色素性—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巨幼贫,球形细胞(4)嗜多色性–刚脱核未完全成熟的细胞,体积大。红细胞呈灰蓝灰紫色,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溶贫
一、红细胞检查-1231一、红细胞检查-1231
血红蛋白含量变化32血红蛋白含量变化32
病理红细胞形态
3.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体积小,圆形,着色深,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2)椭圆形红细胞—椭圆形,圆柱形,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3)靶形红细胞—靶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4)口形红细胞–嘴形,鱼口,遗传性口型细胞增多症,DIC酒精中毒
(5)镰形红细胞--镰刀状,镰形细胞性贫血(Hbs病)
(6)泪滴形红细胞–泪滴,手镜状,骨髓纤维化的特征性细胞
(7)红细胞缗钱状形成—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8)裂细胞–RBC形态不整,异型。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棘细胞
和刺细胞—棘型细胞增多症,脾切除,酒精性肝病,制片不当,高渗
一、红细胞检查-1333病理红细胞形态一、红细胞检查-1333
红细胞形态异常34红细胞形态异常344.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1)嗜碱性点彩-RBC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点状物质,属RNA,是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常见重金属伤害细胞膜。以Pb伤害最明显,所以Pb中毒此细胞,为筛选指标。(2)染色质小体暗紫红色圆形小体,核碎裂或溶解的遗留成分Howell-Jolly.脾切除后,增生性贫血(3)卡博氏环Cabot’s很细的淡紫红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严重贫血溶贫巨幼贫铅中毒白血病(4)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各种溶贫,红白血病,髓外造血(1周内婴儿可有少量)354.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35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36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36一、红细胞检查-15(五)网织红细胞检查(Reticulocyte,Ret)
概念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时,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色颗粒,颗粒间可有细丝状连缀而构成网状结构,故称为网织红细胞。37一、红细胞检查-15(五)网织红细胞检查(Retic
Ret百分率成人0.005-0.015(0.5%-1.5%)
参考范围新生儿0.03~0.06(3%~6%)
绝对计数(24-84)×109/L
Ret1.反映骨髓红细胞生成能力
临床意义急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出血停止Ret计数正常)
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化学药物中毒等
2.贫血和骨髓移植疗效观察3.
观察病情变化(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急性白血病)一、红细胞检查-1638Ret百分率一、红细胞检查-17(六)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是影响ESR快慢的最重要的因素,主要取决于:
1.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时,ESR增快)2.RBC数量和形状(RBC数量减少ESR增快;RBC直径越小ESR减慢)
■参考范围
男性0~15mm/1h末;女性0~20mm/1h末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儿童、老年人、月经期、妊娠(3m后)等
病理性增高:
1.炎症(急性、活动期)
2.器质性损伤和坏死(心梗增高,心绞痛不增高)
3.恶性肿瘤及其复发和转移时(良性肿瘤不增高)
39一、红细胞检查-17(六)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9练习题
问题1
某女患,20岁,学生。HBG65g/L,MCV110fl,MCH35pg。该患者属于下列那种贫血?A.再生障碍性贫血B.肾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
答案?
—C
问题2
下列哪种情况网织红细胞不会增高?
A.溶血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
E40练习题40
病例分析4141某患,女,25岁主诉:近一个月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100/分钟化验:RBC3.1×1012/L
RC0.05
HGB7.5g/L
Hct0.25%MCV76flMCH24pgMCHC300g/L病例1
思考题1.初步考虑为何种疾病?为什么?
2.还应该做那些实验室
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病理变化?3.分析其病因可能是什么?4.应该与那些疾病进行
鉴别诊断?42病例142病例1诊断
本例的最后诊断是:
缺铁性贫血
病例1讨论
1.根据其血常规检查结果,初步考
虑该患为小细胞低色性贫血
2.还应该做以下检查:
(1)RBC形态检查
(2)血清铁等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3)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
缺铁性贫血;该患可能是缺铁造
成的缺铁性贫血。4.应注意与其他贫血及其他血液病
进行鉴别43434444
4545二、白细胞检查4646二、白细胞检查-1
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
内容方法要求
(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讲授掌握
(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讲授掌握
(三)正常白细胞形态
实验课学习了解
(四)白细胞形态异常
讲授掌握(五)类白血病反应
讲授熟悉47二、白细胞检查-1主要内容、学习方【WBC基础理论】
■
循环血液中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杆状核分叶核48【WBC基础理论】
■循环血液中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WBC基础理论】
■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白细胞分类主要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
吞噬、杀伤细菌(黏附-趋化-诱导-游动-吞噬)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过敏反应(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吞噬并破坏其释放出的颗粒)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淋巴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参与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单核细胞防御功能(形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发挥作用)49【WBC基础理论】
(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
whitebloodcellcount,WBC
■概念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循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whitebloodcelldifferential
■概念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计算循环血液中各类WBC的百分数(和/或绝对值)
循环血液中的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二、白细胞检查-250(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二、白细胞检查-250二、白细胞检查-3
参考范围
白细胞计数(总数)
成人(4~
10)
×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个月~2岁
(11~12)
×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百分数(%)绝对(×109/L)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N)
杆状核(st)0~50.04~0.5
分叶核(sg)50~702~7嗜酸性粒细胞
(eosinnophil,E)
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
0~10~0.1淋巴细胞
(lymphocyte,L)
20~400.8~4单核细胞
(monocyte,M)
3~80.12~0.851二、白细胞检查-3参考范围51二、白细胞检查-4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参考值上限(10×109/L)
■
白细胞减低:白细胞总数<参考值下限(4×109/L)
■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其次是受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相同
52二、白细胞检查-4白细胞计数52二、白细胞检查-5
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2.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3.嗜碱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5.单核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53二、白细胞检查-5白细胞分类计数53
中性粒细胞发育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功能池分裂池成熟池循环池和边缘池54中性粒细胞发育干细胞池分裂池成熟池541.
中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增多:■生理性增多(一过性的数量变化)(1)日间波动(下午较早晨高)(2)饱餐、淋浴、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等(3)新生儿、月经期、妊娠和分娩时
■
病理性增多
(1)
急性感染(特别是某些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时)
(2)严重的组织损伤和血细胞大量破坏时
(3)急性大失血
(4)急性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妊娠中毒症;化学中毒;药物、射线等)
(5)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各类恶性肿瘤
(6)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
二、白细胞检查-655二、白细胞检查-655
1.
中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
减少:
中性粒细胞<1.5×109/L—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0.5×109/L—粒细胞缺乏症
常见于:(1)感染性疾病(G-杆菌,病毒,原虫)(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抗肿瘤、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二、白细胞检查-7561.中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检查-7二、白细胞检查-82.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增多:
病理性
(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肿瘤和传染病(肺癌、猩红热)(6)其他:风湿性疾病、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减少:
(1)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阻止嗜酸性细胞释放)(2)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急状态生理性变化:饥饿、寒冷、精神刺激白天高于夜间下午比上午恒定57二、白细胞检查-82.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57二、白细胞检查-93.
嗜碱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增多:
过敏性疾病(结肠炎、药物、食物等超敏反应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转移癌)
■减少:
无临床意义
58二、白细胞检查-93.嗜碱性粒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58二、白细胞检查-104.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增加:(1)感染性疾病(各种病毒性感染、某些杆菌性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2)肿瘤性疾病(急慢性淋把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4)移植排斥反应(5)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
■减少:(1)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康淋巴细胞球蛋白后(2)接触放射线(3)免疫缺陷性疾病(4)丙种球蛋白缺乏症59二、白细胞检查-104.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59二、白细胞检查-115.单核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血液病(类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组、淋巴瘤、MDS、MM、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减少:无临床意义60二、白细胞检查-1160二、白细胞检查-12
(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
中性粒细胞的核型标志着它的发育阶段,能反映其新生或衰老情况。
■
正常周围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分叶核占大多数(50~70%),以2~3叶核者为最多;不分叶核(杆状核占1%~5%)或分叶过多者较少。
■
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核像可以发生变化—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61二、白细胞检查-12(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61(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概念
核左移:
外周血中不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杆状核、晚幼、中幼或早幼中
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5%),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周围血中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5叶或5叶以上者百分率超过3%,称为核右移。二、白细胞检查-1362(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二、白细胞检查-1362二、白细胞检查-14(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临床意义
核左移核右移1.急性化脓性感染等各种感染2.急性中毒3.急性溶血4.急性失血5.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1.缺乏造血物质(巨幼细胞性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衰退3.应用抗代谢药4.炎症恢复期(一过性核右移,正常)5.疾病进展期突然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63二、白细胞检查-14(二)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1.急性化脓二、白细胞检查–15
(三)正常白细胞形态(实验课学习;了解)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杆状核分叶核64二、白细胞检查–15
(三)正常白细胞形态(实二、白细胞检查-16(四)白细胞形态异常
1.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
2.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3.棒状小体4.中性粒细胞出现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5.异型淋巴细胞65二、白细胞检查-16(四)白细胞形态异常651.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
表现:(1)大小不等(anisocytosis)毒素致细胞不规则分裂所致
(2)中毒颗粒(toxicgranulation)胞质中出现的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深紫红或紫黑色颗粒(3)空泡变性(vacuolizatien)胞质和胞核上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为严重感染胞质脂肪变性。(4)杜勒小体(Dohlebodies)为胞质中毒后出现的局部嗜碱区,蓝或蓝黑色,圆形、梨形货云雾状,直径1~2µm。(5)核变性(degenerationofnucleus)核固缩、溶解、破碎
意义:为中性粒细胞的毒性或退行性表现见于严重的感染、中毒和传染病(猩红热、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二、白细胞检查-17661.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二、白细胞检查-1766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1)(2)(3)
(4)(5)
67
二、白细胞检查-18
2.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表现:核分叶多于5叶,甚而超过10叶以上意义: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应用康代谢性药物后
3.棒状小体
白细胞质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小体,一个或多个,长约1~6µm一旦出现即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核单核细胞可出现,淋巴细胞不出现
4.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
68二、白细胞检查-1868
5.异型淋巴细胞
atypicallymphocyte(abnormallymphocyte)
形态变异的不典型的淋巴细胞正常外周血偶见(<2%)分三型:Ⅰ型(泡沫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
常见于:(1)病毒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10%)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10%)
(2)过敏性疾病(药物过敏、湿疹等)
(3)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
(4)其他: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二、白细胞检查-1969二、白细胞检查-1969二、白细胞检查-20(五)类白血病反应
leukemoidreaction
概念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多明显增高,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逐渐消失。
病因
■最多见于感染和恶性肿瘤
■其次为急性中毒、溶血、失血,外伤、休克、大面积烧伤、过敏、电离辐射等类型
■按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多少分:①白细胞增多性;②白细胞不增多性
■按增多的白细胞类型分:
①中性粒细胞型;②嗜酸性粒细胞型;
③淋巴细胞型;④单核细胞型
70二、白细胞检查-20(五)类白血病反应leukem二、白细胞检查-21
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类白血病反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确的病因有原发病无临床表现原发病症状明显消瘦、乏力、低热、脾大WBC数及分类计数中度增高(多<100×109/L)
显著增高(可>100×109/L)
Sg、St为主,原粒少见可见各发育阶段粒细胞(似BM象)嗜碱及嗜酸粒细胞不增多常增多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常明显不明显RBC及PLT无明显变化早期轻、中度贫血,PLT可增高;晚期均减少骨髓象多无明显改变有明显改变(极度增生,中、晚幼粒为主)NAP积分显著增高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OPh́染色体无90%以上阳性
71二、白细胞检查-21中性练习题
问题3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化脓菌感染B.心肌梗死C.大面积烧伤D.急性溶血E.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
—E
问题4
下列不符合严重感染的是:A.白细胞总数增加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性粒细胞增加E.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
答案?—
D72练习题72
病例分析7373
病例2
某男患,30岁,工人。
主诉:3天前开始周身不适,不发烧,无咳嗽、咳痰;昨日开始咽痛,自觉发热,今日加重。
既往史:健康
查体:体温39.5oC,呼吸30次/分,脉搏132次/分,BP120/80mmHg。呼吸急促,声音嘶哑。颌下淋巴结肿大,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有米粒大-黄豆粒大脓点3个。心、肺、肝脾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RBC4.80×1012/L,HGB140g/L;MCV96fl,MCH30pg/L,MCHC320g/L;WBC12.0×109/L;Sg0.72,St0.08;L0.19,E0.01;PLT320×109/L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74
病例2
思考题
1.应考虑该患为何种疾病?根据是什么?2.请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3.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认为最后诊断是什么?75病例275病例2
病例分析
1.该患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根据是:(1)发病急,病程只有3天(2)发烧,体温39.5oC(3)双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水肿,可见多个脓点(4)实验室检查符合化脓性感染的血象
2.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1)RBC的所有检查及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WBC的所有检查都符合急性化脓性感染:
●WBC计数增高(12.0×109/L)
●N增高达0.80(Sg0.72,St0.08),L相对减(0.19)
●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St0.08>5%)
●中性粒细胞见少量中毒性颗粒76病例276
病例2
最后诊断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本例最后诊断是: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77病例277
7878三、血小板检查7979三、血小板检查
-1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
内容方法
要求
(一)血小板计数
讲授掌握
(二)血小板参数检查讲授了解
(三)血小板形态
讲授了解80三、血小板检查-180(一)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C或PLT
—是计数单位容积(L)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1.
血小板减少(PC<100×109/L)2.
血小板增多(PC>300×109/L)
(1)生成障碍(1)原发性增多(再障、放射损伤、急性白血病)(慢粒、骨髓纤维化、真红.)(2)破坏或消耗增多(2)反应性增多(ITP、SLE、DIC)(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肿瘤)
(3)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稀释(输入大量血浆)三、血小板检查
-2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81(一)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C或(二)血小板参数检查血小板平均容积
meanplateletvolume,MPV血小板比容plateletocrit,PCT
血小板分布宽度
plateletdistributionwidth,PDW
参考值
MPV7-11fl
PCT
0.1%~0.3%PDW15%~17%
三、血小板检查
-382(二)血小板参数检查三、血小板检查-382(二)血小板参数检查
MPV临床意义MPV结合PLT变化才有临床价值
1.鉴别PLT减少原因
■
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PLT减少时
MPV
增大
■
外周血中PLT破坏增多致PLT减少时
MPV减小
■PLT分布异常致PLT减少时
MPV正常
2.是骨髓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和PLT同时持续下降,受抑制越重MPV越小
■
骨髓代偿功能良好时MPV
增大
■
骨髓造血功能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铭记历史 爱我中华:幼儿园九一八主题教育活动
- 冠心病护理常规
- 护理质量改进体系构建与实施
- 工程管理个人述职报告
- 德语欧标B1考试2025年情景模拟试卷:日常交际场景语言能力测试
- 2025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财务风险预警实务操作与考点试题
- 大气环流解析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测试综合题
- 2025年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模拟试题详解与实战演练
- 2025年加拿大移民英语考试(CELPIP)生活与工作场景模拟试卷(听力技巧提升)
- 【《一级能耗电力变压器的线圈匝数和绝缘的半径计算综述》1200字】
- [北京]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测算实例及表格(全套)
- 黄腐酸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度
- 自动旋转门PLC控制
- 电影场记表(双机位)
- 毕设高密电法探测及数据处理解释
- 【课件】第2课如何鉴赏美术作品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Q-GDW-11179.4-2014 电能表用元器件技术规范 第4部分:光电耦合器
- 坐标纸直接A4打印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 少先队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