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_第1页
国外: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_第2页
国外: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_第3页
国外: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我国:急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某个阶段内以一种比较突出。初次进入海拔3048米高度后,约75%的人在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状严重者伴随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症状。发现高原反应后,立即停止攀登!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即可恢复正常。大部分人进入高原后约1〜3个月可高原习服,少数人可能数月都难以恢复。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能力和进入高原之前的体能锻炼有关。自我判断是否发生高原反应: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纳差、恶心、呕吐、口唇或指甲紫绀;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计算困难);出现幻觉,无目标地跟随他人行走;极易冻伤(寒冷、缺氧)发生坠落等意外伤害。预防:严格体检,严重贫血、高血压、明显心、肝、肺、肾等疾病者,不宜上高原肥胖者耗氧量较高,出现急慢性高原病的机会大于较瘦者;严格掌握登山速度:3日内由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发病率可达83.5%由2261米登山7-15日后抵4200米,发病率仅为52.7%上山前2天至进入高原后3天:口服乙酰唑胺 0.25g 2次/日根据缺氧情况加服强地松5-10mg 2次/日优洛芬50mg3-4次/日,有效减轻高海拔造成的头疼硝苯地平(心痛定)扩张周围小动脉,减轻肺水肿适量镇静剂、多种维生素及氨茶碱等,可减轻症状初入高原要减少体力活动,保护心脏。有效地预防高原反应。食物要清淡,易吃碳水化合物,少吃难以消化的食品。严禁饮酒!每天至少喝3-4升水保持水份,以减轻症状;尿量应充分,并保持清澈。高原肺水肿发病率较高,在3%左右。快速上山到达海拔2500米即可发生,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重要诱因:劳累、寒冷、感冒(有假象)、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症状: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双肺湿罗音。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甚至血尿或神志不清预后: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昏迷、死亡现场处理:半卧位休息!立即充分吸氧、流量6〜8L/分钟;保暖、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口服速尿40〜80mg,2次/日2〜3天,注意补钾(吃橘子或橘子汁)并观察脱水情况。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和强地松。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初步急救,待病情稳定后,安全转移至海拔较低处心力衰竭发病原因:感冒等因素造成的心肌炎。预后:死亡率很高!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者可从口鼻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液;心率加快、血压可下降。现场急救:两腿下垂、半卧位休息。保暖、吸含50-70%酒精氧;口服速尿、强地松、含服硝酸甘油;严禁大量饮水!下山!速送医院!脑水肿:1962年印度士兵因急性高原反应死亡中75%系脑水肿原因:在缺氧环境下过度呼吸,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硷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因此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预防呼吸性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报纸少数人进入3500米以上发生。3500〜4000米发病11.9%,4000〜4500米发病28.4%,4500〜5110米发病59.7%一般进入高原后1〜10天内发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死亡率高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可剧烈头疼、呕吐;神志恍惚、丧失方位感、丧失记忆、出现幻觉或精神行为,个别人出现抽搐,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孕妇登山2600米以上,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致畸。现场急救:连续给95%的氧和5%CO2至清醒,之后间断给氧。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盐酸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中枢神经兴奋剂;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必要的抗感染措施;病情稳定后,立即下山是挽救生命之关键!急送医院。高原昏迷一般进入高原后1〜10天内发病昏迷前:头痛、头晕、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等昏迷后:出现阵发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且固定,或忽大忽小;少数病例有肢体强直或肢体弛缓性瘫痪1/5的病人视神经乳头水肿现场急救:立即吸氧;迅速下山并急送医院;在运送病人时,注意保护脊柱。对呕吐者,只要脊柱没有受伤,要摆成稳定侧卧位,以防止窒息。冻伤长期暴露在低温、大风天气,加上缺氧及缺少运动,极易发生体温过低。出现幻觉、意识丧失直至死亡,不少人复苏后留有后遗症。对策:预备保暖性能好的登山服、纯毛衣物、报纸。如登山发生不测,应紧急在防风处挖雪坑、雪洞避风。吸氧、喝热饮料。休息时,睡袋中相互取暖。发生原因:0度左右,穿着过紧或潮湿的鞋靴局部症状:皮肤冰凉、苍白、坚硬、麻木;红肿、刺痛、灼痛、水疱;由青紫、灰白转为黑色,水疱呈咖啡色。侵害部位:全身暴露部位及指趾,陷于积雪可伤及臀、腹壁、外生殖器。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将冻肢浸泡于40度温水中,直至皮肤转红;面部冻伤可用42度水温,无温水者,救护者用体温帮助复温(腋下、腹或胸部)。严禁火烤、雪搓、猛力捶打患部或冷水浸泡。局部涂呋喃西林等冻伤霜膏。三不:不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长时间静止不动;不在无准备时单独登山三勤:勤活动手脚、勤揉搓颜面、勤用热水烫脚冻僵发生原因:在寒冷环境下逗留时间过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够;陷于积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饥饿。临床症状:皮肤苍白冰凉、面部可有水肿、肌肉强直神智恍惚或昏迷,呼吸慢而浅、心动过缓,严重时心跳停止。现场急救:全身保暖,迅速妥善将伤员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物,盖被子。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C口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水温提高到40-42C口,病人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意识存在者,可饮热饮料,心脏骤停时立即心肺复苏!皮肤破损包扎目的: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免受污染、固定敷料和夹板暴露伤口要快,包扎部位与方法准,操作者动作要轻,包扎要牢。包扎前,尽量用清水、肥皂水冲洗干净,以免感染。包扎注意事项:打结避免压迫:伤口、眼、乳头、男性生殖器。包扎后要露出远端肢体末梢观察血运情况。敷料要够大够厚,先盖后包,平整保护皮肤。乳房下、腋下、两指间、骨隆起部分一定加垫。损伤急救原则:现场区别扭伤、脱臼及骨折比较困难,急救步骤是同样的检查伤员并评估受伤范围;呼叫120、999;处理伤口及出血,监测脉搏、呼吸、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就地取材,固定伤部以防止进一步活动。骨折1、概念: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2、骨折的分类:怎样判断骨折:有外伤史。症状:局部疼痛、肿胀、畸形、骨折处功能障碍、骨擦音。骨折固定目的:制动!避免再次受损,减轻疼痛、出血,易于搬运。不冲洗:易使伤口感染,引发骨髓炎及再次出血不复位:盲目还纳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污染的骨折端回缩造成深部感染不上药:以免增加处理难度骨折固定材料的选用就地取材:小木板条、木棒、竹片、手杖、硬纸板、树枝、健肢颈椎骨折固定颈托上肢骨折固定的方法: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绑好后用带子悬吊于颈部,固定前臂骨折采用大悬臂带,肘关节应小于90度,手应高于肘关节骨盆骨折损伤:此种病人严重休克,进行大量输血,血压只是暂时上升,不能稳定,需做进一步止血手术多发伤定义:多发伤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致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较严重的损伤特点:这些创伤可以相互影响,生理紊乱较为严重;既要注意损伤部位,又要注意全身情况处理比较复杂;多发伤现场急救目的:去除正在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使病人能耐受运送的“创伤”负担在此阶段容易犯的错误:不合理地使用止血带,以至出血控制不满意,甚至加重出血骨折没有得到固定或固定无效;病人全身情况极差,未做初步急救仓促运送结果:均可加重病人损害,增加医院急救的难度搬运伤员注意事项搬运时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