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转录表达调控_第1页
基因转录表达调控_第2页
基因转录表达调控_第3页
基因转录表达调控_第4页
基因转录表达调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基因转录表达调控现代分子生物学FrancisCrick在1958年提出中心法则,指出信息传递是单向过程,一旦转变为蛋白质,就不会从蛋白质转回到核酸分子,但遗传信息可以从核酸到核酸或从核酸到蛋白质.遗传信息从DNA经过RNA传递到蛋白质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geneexpression)。任何能较为直接影响转录和翻译过程开启/关闭及发生速率的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称为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ofgeneexpression)。可以在多层次或水平上进行,如转录起始,转录延伸,转录终止及翻译前/后等,但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调控是转录起始调控。第三章基因转录表达调控转录过程与DNA复制过程非常相似,都会在特定酶的催化下合成一条与DNA摸板互补的新核苷酸链,但有以下区别:1)转录过程产生的新链由核糖核苷酸组成,而复制产生的新链则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2)催化合成RNA的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可以从头(denovo)起始转录.在细胞内转录是从一段特定的DNA序列起始并转录某一特定的DNA区段。3)产生的RNA产物并不与模板DNA保持大范围碱基配对,而是仅仅在酶活性中心部位保持一段8个核苷酸的互补区,已经合成的其它区段被从DNA模板上置换出来。既可以保证翻译的同时进行,也可以允许一个基因同时被几个聚合酶所转录,从而保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转录产物。4)精确率低于复制过程(10-4Vs10-8)第一节转录一、RNA聚合酶

JHarowitz与SWeiss分别在1960年首次发现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可催化如下反应:

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Ⅰ、Ⅱ、Ⅲ)。其中细菌RNA聚合酶核心酶由5个亚基组成(ββ’α’α’’ω),可以与另外六个其它亚基形成全酶(holoenzyme),其中的σ亚基介导RNA聚合酶只对特定的启动子序列结合并起始转录。真核生物的核心酶由Rpb1,2,3,11,6组成,分别对应于细菌聚合酶的β’βα’α’’ω亚基,与另外7个其它亚基组成全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对启动子序列的特异性识别结合是由普通转录因子(generaltranscriptionfactor,GTF)介导的。.DNA模板,Mg2+/Mn2+RNAPolRNA+4nPPinNTPT.aquaticsS.cerevisiae晶体结构显示两种核心酶的整体结构非常相似,呈蟹爪状(crabclaw)ThesubunitsofRNApolymerases

ProkaryoticBacteriaArcheaEukaryoticRNAP1RNAPⅡRNAPⅢβ’βα’α’’ωA’/A’’BDLK[+6others]RPA1RPA2RPC5RPC9RPB6RPB1RPB2RPB3RPB11RPB6RPC1RPC2RPC5RPC9RPB9[+9others][+7others][+11others]Channelsintoandoutoftheopencomplex二、转录过程整个转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转录起始(initiation);2)转录延伸(elongation);3)转录终止(termination)1)DNA中一段特定序列(启动子)被RNA聚合酶所结合,形成一个闭合复合物(closedcomplex);闭合复合物或在其它蛋白质因子作用下,或自发地发生结构改变,形成一开放复合物(opencomplex),此过程为不可逆过程,不需要ATP水解;在开放复合物中,一段围绕转录起始点约14bp(+3~-11)的区段发生解链,形成“转录泡(transcriptionbubble)”结构。相应于最初的两个核苷酸随后进入酶活性位点,被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并继续进行其它核苷酸的合成。在RNA链最初10个核苷酸的合成中,RNA聚合酶易从模板链上脱落,合成效率较低,此阶段称为流产转录(abortivetrancription);一旦合成的RNA链长度>10nt,聚合酶可以与DNA、RNA形成稳定的三维复合结构,进入转录延伸阶段,这一转变过程称为启动子逃离(promoterescape).①启动子原核生物核心酶理论上可以识别结合DNA分子上的任何一个位点;但在细胞内只会从特定启动子序列起始转录。这种特异性是通过可以对启动子序列特异性识别结合的σ因子来完成。在大肠杆菌中最主要的σ因子为σ70。被σ70识别的启动子具有下面特点:1)具有两段保守序列,序列中心点分别距转录起始点为10bp及35bp,称为-10区及-35区;2)通过比较各种被σ70识别的启动子序列发现,不同启动子-10区及-35区序列非常相似,存在一个共有序列(concensussequence),其中-10区序列为TATAA

T,-35区序列为TTGACA;3)两个保守区的间隔距离为17-19bp.ThephasesoftranscriptioncyclePromoterconsensussequenceandspacingconsensusσandαsubunitsrecruitRNApolymerasecoreenzymetothepromoter

2)当RNA聚合酶成功脱离启动子后,进入转录延伸阶段(transcriptionelongation).未转录的DNA双链从两蟹爪交接处进入聚合酶,并分别进入酶分子中各自通道,在离开聚合酶后又重新恢复双链结构.转录延伸中的RNA分子只有8~9nt与模板DNA互补,其余的RNA链则从模板链上剥离,并通过RNA通道离开RNA聚合酶.在延伸过程中,RNA聚合酶具有两种校正功能:第一种为焦磷酸裂解编辑反应(pyrophosphorolyticediting),通过重新加合一个焦磷酸基团使错误合成的核苷酸得以释放;另一种称为水解编辑(hydrolyticediting),在一种Cre蛋白的协助下,聚合酶可以从错误加合核苷酸处后退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从而使RNA3’OH端离开活性中心而被切割,后退的聚合酶则利用重新位于活性中心的3’OH进行延伸.3)当转录进行到特定序列时,聚合酶会从DNA模板上脱落并使RNA链得以释放,这种使转录发生停止的特定DNA序列称为终止子序列(terminator).终止子序列可以分为两类:①Rho因子非依赖型;②Rho因子依赖型.第一类终止子终止转录不需其它蛋白因子参与,而第二类则需要Rho蛋白.Rho非依赖型终止子含有两段特征性序列元素,第一段为长度20bp的倒转重复序列;第二段为紧随其后的富含A:T区(7-8对).终止子本身对转录无任何影响,只有在其被聚合酶转录后会造成转录终止.被转录的倒转重复序列区段可以通过自身碱基配对形成发夹结构(Hairpin),可以对转录三维复合物产生一种张力而容易引起复合物的解体;当此种茎环结构与富含A:U区相邻时,由于A:U配对间较弱的作用力,可以最终促使上游形成的茎环结构使转录复合物解体而终止转录.Sequenceofarho-independentterminatorTranscirptionterminationRho依赖型终止子没有明显的序列特征,转录终止的完成依赖于Rho蛋白.Rho蛋白以六聚体形式形成一环状结构,可以结合到从RNA聚合酶中RNA通道释放出的RNA单链区段;Rho蛋白同时具有ATPase活性,一旦与转录物结合后可以利用水解ATP的能量把RNA从模板链与聚合酶中释放出来.通常Rho蛋白可以结合到RNA中rut位点(Rhoutilizationsite),rut位点长度一般为40nt,富含C,且不形成二级结构;另外,Rho蛋白不会结合已经结合了核糖体正在进行翻译的RNA,而在细菌中,翻译与转录是紧密偶联的,因此,Rho一般只会结合终止已经超越基因末端的转录过程.

TheRhotranscriptionterminator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真核生物具有三种RNA聚合酶;与原核生物RNA聚合酶需要σ因子来启动特定染色体区段转录不同,真核生物通常需要多种不同起始因子来协助RNA聚合酶在特定启动子序列有效起始转录,这些起始因子统称为普通转录因子(generaltranscri-ptionfactors,GTFs).在体外条件下,GTFs与RNA聚合酶足以启动特定DNA模板的转录;而在胞内条件下,还需要其它蛋白因子如mediator复合物,DNA结合调控蛋白及chromatin-modifyingenzymes来启动促进转录。一、真核基因启动子结构核心启动子(corepromoter)是指体外条件下可以被RNA聚合酶Ⅱ精确识别结合,并起始转录所必需的一套最少序列元素。长度通常约为40bp,从转录起始位点向上游或下游延伸。在核心启动子的上游通常还存在其它一些调控序列,如近启动子元素(promoterproximalele-ments),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activatorsequences),增强子(enhancers)及抑制基因转录的沉默子(silencers),边界元素(boundaryelements)和绝缘子(insulators)等.所有这些调控元素都是通过与特定调控蛋白的结合来影响从核心启动子的转录。PolⅡcorepromoter前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位点是核心启动子的TATA元素。GTFs中的TFⅡD首先通过TBP亚基结合到TATA序列上而形成一个其它GTFs与RNA聚合酶Ⅱ对启动子结合的平台。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其它GTFs与RNA聚合酶Ⅱ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启动子上完成组装。前起始复合物形成后在特定条件下,在TFⅡH解旋酶活性的催化下引起启动子区域解链,并同时对RNA聚合酶Ⅱ大亚基羧基端(C-terminaldomain,CTD)七肽重复序列中(Tyr-Ser-Pro-Thr-Ser-Pro-Ser)的Ser进行磷酸化修饰,使RNA聚合酶Ⅱ起始转录并脱离其它GTFs。二、转录前复合物的形成普通转录因子可以协助RNA聚合酶Ⅱ结合到启动子并协助实现从闭合复合物向开放复合物的转化;同时还协助聚合酶脱离启动子顺利进入延伸阶段。把结合在启动子上准备起始转录的一整套GTFs及RNA聚合酶Ⅱ称为前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complex).ThegeneraltranscriptionfactorsofRNApolymeraseIITBP1TFⅡA2TFⅡB1TFⅡE2TFⅡF3TFⅡH9TAFs11GTFsNumberofsubunitsTranscriptioninitiationbyRNApolymeraseⅡTBP-DNAcomplexTFIIB-TBP-promotercomplex由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以染色质结构存在,所以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转录还需要许多其它蛋白因子如转录调控蛋白,Mediatorcomplex,核小体修饰/重塑酶(nucleosome-modifyingenzymes)的协同作用等。结合在启动子上游的转录调控蛋白通常可以通过Mediatorcomplex的介导,协助并稳定RNA聚合酶Ⅱ对启动子的结合;Mediatorcomplex可以通过调节TFⅡH激酶活性而促进转录起始。酵母与人的Mediatorcomplex均含有>20亚基。Assemblyofthepre-initiationcomplexinprese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