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稿_第1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稿_第2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稿_第3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稿_第4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说课者:高阳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产生的积极意义,其二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其三是城市化的特点主要介绍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成因。本节内容与第三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意义(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2、过程与方法(1)在由城市化概念到标志再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法。(2)通过对比城市化的不同类型,总结共同的本质成因,锻炼学生归纳推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2)通过中国城市化的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四)课时安排(三)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具准备2课时多媒体课件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

2、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成因难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案例教学法:运用文字材料、照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引出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中运用。二、说教法2、小组合作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特点的教学中运用。3、读图分析法: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展示,指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有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三、说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动以及各类流动人口聚居区在城市的自发形成,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流动人口有的以同乡、同村、同族为群体,以亲缘、地缘为基本纽带形成了聚居区。如北京的“浙江村”、南京的“河南村”和广州的“新疆村”,但更多的是人员混杂、临时凑在一起的混合型居住区。据调查,南京的“河南村”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工业品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聚居区,区内除了居住用地也交织了相当数量的工业、商业用地。曾经的“郊区”材料二沧州的变迁1.城市化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人口和产业乡村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持续上升一、城市化4.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城市能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差距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的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活动一小组讨论一个集聚、一个转化城市化读图分析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2.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有关系?1.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农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工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科技发展蒸汽动力代替水力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城市化(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到煤铁产地从事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在煤铁地产地出现城市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工业生产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第二、三产业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结合课本P37-38阅读材料及图片材料,小组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并思考原因。活动二小组讨论三、城市化特点读图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原因起步早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工业化早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一)逆城市化现象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实质: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Page

211、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2、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Page

22(二)虚假城市化

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