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土锚固理论研究进展
1基岩锚固界面的应用众所周知,岩石桩固结技术是当前岩石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该分支取得了活跃的进展和前景。充分利用具有较大刚度和材料强度的力学特性来加强或加固软弱破碎的岩体和土体,与此同时,发挥岩土体的自稳能力,最终达到工程结构物稳定的目的。因此,岩土锚固成为解决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岩土锚固在能源、交通、水利以及城市基础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同时,岩土锚固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锚固理论研究工程实践表明,岩土锚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措施,但由于工程介质的复杂性以及锚固方式的多样性,至今尚未出现统一的理论。国内外岩土锚固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1)地锚荷载传递机理,特别是注浆锚杆中杆体与注浆体、注浆体与围岩土体间粘结应力的分布状态及传递机理的研究;(2)从锚固体加固效果角度出发研究岩土锚固作用机理。对锚杆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内容为荷载从锚杆(索)转移到灌浆体的力学机理研究以及灌浆体与钻孔孔壁间力学机理的研究。2.1锚固结构的优化锚杆与灌浆体、灌浆体与孔壁介质发生复杂的化学作用,一旦受力,它们之间的结合(附着)力就发挥作用,当任意两者之间出现一定的相对位移时,有效的结合遭到破坏,它们之间的阻力主要由摩擦作用提供,这就是锚杆、孔壁介质与灌浆体力学作用机理的定性解释。下面介绍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文[5〜7]研究了荷载从锚索(杆)转到灌浆体的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钢锚索(杆)表面上存在着微观的粗糙皱曲,浆体围绕着锚索(杆)充满这些皱曲而形成一个灌浆柱,在锚索(杆)和灌浆体之间的结合破坏之前,其结合力发挥作用;当锚索(杆)和浆体发生一定的相对位移之后,两者界面的某些地方就要遭到破坏,这时,锚索和灌浆柱之间摩擦阻力就发挥主要作用,而且,摩擦阻力是随灌浆体的剪胀而增加,增大锚索(杆)表面的粗糙度就能提高摩擦阻力,对灌浆体而言则是提高了其剪切强度。对于光面锚索(杆),锚索(杆)和灌浆体之间的结合主要取决于滑动之前的附着力和滑动之后出现的摩擦力,而对于竹节锚索(杆)或者类似于竹节的锚索(杆),其表面有突节,结合力主要取决于机械作用。在进行拉拔试验时,力由锚索(杆)传递到灌浆体,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灌浆体的开裂或压碎,锚头滑动并附带部分砂浆体而拔出灌浆体。所以,灌浆体的强度及厚度成为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锚索(杆)本身强度很高且其表面粗糙性很好的话,力的传递由锚索(杆)到灌浆体,再由灌浆体到围岩体的过程中,浆体和锚索(杆)界面的性质不是研究的重点,研究重点应放在浆体自身的性质以及浆体与围岩体界面的性质上。文也研究了荷载由锚索向粘结砂浆传递的机制,具体采用7股直径12mm的钢索和单根直径7mm的钢丝,埋置于水灰比0.45的砂浆中进行了一系列拉拔试验。锚固长度10〜90cm不等。试验过程表明,在位移较小时,便到达峰值荷载,过了峰值荷载,随位移的增加,荷载下降,直至残余荷载大约是峰值的一半。对于拉力型锚索,其表面剪应力沿锚固长度上的分布呈指数关系,文将其表述为以下形式:式中:τx为距锚固段近端x处的剪应力,τ0为锚固段近端的剪应力,d为锚索直径,A为锚索中结合应力与主应力相关的常数。沿锚固段长度L积分,可得到极限锚固力Tu的理论表达式:但式(2)在使用中有所不便,一般说来,随着施加应力的增加,锚固段近端的剪应力τ0将以渐进方式向锚固段远端转移并改变剪应力的分布。在设计中,确定锚索体在注浆体中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剪应力均匀分布的假定而得到的,其极限锚固力为式中:n为钢绞线根数,L为锚固段长度,τu为极限剪应力。文对非粘性土锚固做了大量试验,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1)致密砂层中最大表面粘结力分布在很短的锚杆长度范围内,但在松砂和中密砂中,表面粘结力就接近于理论假定的均匀分布(Coates和Yu);(2)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加,表面粘结力的峰值点向锚固段远端转移;(3)较短锚索表面粘结力的平均值大于较长锚索表面粘结力的平均值;(4)锚索的锚固力对地层密度变化反应敏感,从松散到致密地层中,均比表面粘结强度值要增大5倍。文也给出了粘性土锚固的一些研究成果:(1)单位表面粘结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减少;(2)单位表面粘结力随土的强度增加和塑性的减少而增加;(3)后期灌浆至少可增加25%的单位表面粘结力。文对影响全长粘结式锚索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水灰比,添加剂和埋置长度,试验中没有涉及围压,而围压却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文的试验还提示人们,添加剂包括速凝剂,且膨胀剂对锚索的承载力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文进行了水泥砂浆和钢筋的粘结强度研究;文进行了锚杆支护的试验研究;近几年来,文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并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得出了影响锚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1)水泥砂浆特性,尤其是水灰比;(2)锚固长度;(3)围压。试验表明,使用低水灰比的砂浆可使锚索承载力提高50%〜75%;锚索承载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成正比;作用于水泥砂浆外表面的径向侧压越高,锚索承载力越高。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锚索破坏的机理,其物理过程为:随围压的增加,破坏机理由低围压下水泥砂浆的径向开裂和横向位移变化到高围压下水泥砂浆表面皱曲受剪切及锚索沿其与灌浆柱体摩擦面而拔出。这里的围压相当于实际工程中锚孔以外的岩体中所存在的压应力。文通过室内仿真模拟试验,研究了注浆锚杆的侧限刚度、注浆长度及膨胀水泥含量对杆体与注浆体界面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杆体与注浆体界面剪切强度随侧限刚度的增加而增大;注浆长度L少于150mm时,剪切强度τ基本上为一常数(15.5MPa),L为150〜350mm时,剪切强度τ随注浆长度的增加而减小(L=350mm,τ=8MPa),此后,注浆长度的增加对剪切强度的影响甚微。文对上海太平洋饭店和北京京城大厦2个深基坑工程的拉力型锚杆锚固段粘结应变的分布形态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以下规律性的认识:(1)沿锚固段的粘结应力分布是很不均匀的。观测到的粘结应力从锚固段的近端(即邻近自由段的一端)向远端逐渐减少,随着张拉力的增加,粘结应力峰值逐渐向远端转移。由此可知,设计中所采用的摩阻强度均指平均值而言。(2)粘结应力主要分布在锚固段前端8~10m范围内,即使在最大张拉荷载作用下,锚固段远端的相当一段长度内,几乎测不到粘结应力值,这说明在外力作用下,并不是与锚固段全长接触的土层的强度都得以调用,对于外力的抵抗区段,主要发生在锚固段前段,也就是说,当锚固体长超过某值(该值与土体种类有关)后,则长度的增加对锚杆承载力的提高就极有限了,一般推荐的土层锚固段长度不宜超过10m,是有其力学依据的。(3)在外力作用下,拉力型锚杆的锚固体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峰值点的转移,也说明锚固段前端可能已出现局部破坏。这固然并不意味着锚杆承载力的消失,但会加速锚杆的腐蚀。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开发并应用了压力型锚杆,它是沿拉筋全长涂以油脂,并套上胶管使之与胶结材料分隔,锚杆受力后,通过无粘结的拉筋直接传到锚固体根部,将钢筋的拉力转变为对锚固体的压力,再通过锚固段根部与首部的不均匀压缩变形带动与之相结合的土体产生变形。许多实测结果已经证实,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锚固段的粘结应力峰值远比拉力型锚杆的小。因而,在同等锚杆长度情况下压力型锚杆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2.2岩土工程概念上述研究主要从地锚荷载传递机理出发,讨论了地锚荷载分布规律以及诸多因素对锚固力的影响,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取得最大锚固力。但是从工程上讲,得到最大锚固力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同时,力求经济、快速。这就要求研究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锚固力,即从加固效果角度出发研究锚固作用机理。岩土锚固作为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的发展与岩土工程理论概念的发展密不可分。岩土工程从概念上讲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结构工程概念、岩土工程概念和地质工程概念阶段。岩土锚固作用机理的研究从概念上区分,可归纳如下:结构工程概念,其基本特征是“荷载-结构”模式,把岩土体中可能破坏部分的重量及其他外力作为荷载由支护承担,锚杆支护的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成拱理论,都是沿用早期结构工程概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建立的。岩土工程概念,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围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及自稳能力,它使锚杆支护由支撑概念转变为加固概念,由被动承载转变为主动加固。这是岩土锚固理论在思想上的巨大进步,它为岩土锚固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地质工程概念,不仅充分考虑了岩土体自稳能力,还考虑了环境因素与工程的相互作用,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岩土锚固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但是在工程实践上已大量出现,比如在城市深基坑工程中可回收锚杆的应用便是一例。综上所述,锚固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分利用锚杆周围地层自身抗剪强度,通过锚杆传递结构物的拉力,从而保持结构物或地层开挖面的自身稳定。岩土锚固作用机理的普遍认识可概括为:(1)悬吊理论把由于开挖、爆破等造成的松动岩块稳固(悬吊)在稳定岩层上,防止破碎岩块的冒落,在坚硬节理发育的岩块处,锚杆通常起这种作用。(2)表面压力能制止围岩土体强度的恶化锚杆能限制、约束围岩土体变形,并向围岩土体施加压力,从而使处于二维应力状态的地层外表面岩土体保持三维应力状态,在圆形洞室中形成承载环,在拱形洞室中形成承载拱,因而,能制止围岩土体强度的恶化。(3)组合梁理论对于水平或缓倾斜的层状围岩,用锚杆群能把数层岩层连在一起,增大层间摩阻力,从结构力学观点来看,就是形成组合梁。(4)加固锚固区围岩土体。在自然对于节理密集破碎岩体,或是较为软弱的土体,施加锚杆,使破碎岩体具有完整性,在软弱土体中增加筋骨,从而增强锚固区围岩土体的强度(如弹性模量E、粘聚力c等)。(5)室内节理岩体锚固稳定的数值试验锚杆穿过滑动面时所表现出的阻滑抗剪作用。上述几条反映了在特定条件和锚固方式下锚杆的加固作用,但相应的力学模型还较粗糙,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只是由于计算方法简单,物理概念明确,在目前岩土锚固工程中仍被广泛应用。随着岩土锚固工程中由支撑概念向加固概念转变,大量的研究人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数值仿真模拟、现场试验等手段对锚固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文通过模型块试验,模拟洞室加锚围岩的变形、破坏,研究结果表明,锚杆倾斜交叉布置可以提高锚固效果,长短结合使用锚杆比单独使用长或短锚杆有利,锚固形成承载拱,产生应变强化。文通过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锚杆在不同岩体中的工作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对具有不同弹模的岩体,虽然布锚数量相同,但锚固效果不同,同样,对具有相同弹模的岩体,当布锚数量不同时,其锚固效果亦不相同。(2)锚固效果涉及布锚优化问题,每一种岩体都有1组最优的布锚参数。(3)在锚杆与围岩胶结良好的情况下,围岩在应力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在围岩的变形过程中,锚杆发挥支承和约束作用。锚杆支承和约束作用会随岩体弹模不同而有所不同。(4)不同弹模的带锚岩体所表现出的锚固效果不同,具体表现在不同弹模的带锚岩体对弹模E、内摩擦角φ、粘聚力c及破坏强度影响不同。通过试验拟合计算ΔE,Δφ,Δc的经验公式,可求得布锚岩体的均化力学参数,可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洞室围岩支护的稳定计算。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着重探讨了锚杆对节理面抗剪性能的影响以及杆体阻止节理面发生相对错动的“销钉”作用机制,提出了改进的估算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公式,并在描述加锚节理面抗剪性能分析模型和理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导出了计算锚杆最佳安装角的公式。文进行了室内节理岩体的锚固试验,试验采用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加托板支护3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锚杆加托板支护的节理岩体模型大体上呈连续体的反应;(2)锚杆的存在,提高了岩体模型的弹模和单轴抗压强度;(3)加了托板,更进一步提高了岩体模型的单轴抗压强度。文更进一步进行了室内单一节理面、单根锚杆的单轴试验,以明确锚杆与节理面的相互作用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锚杆使得节理面的名义刚度显著增大,而且节理剪切刚度越小,锚杆使节理面名义刚度的增大越显著,最后,得出了加固后节理面的剪切刚度和垂直刚度的公式。文以李家峡水电站岩质高边坡为工程背景,通过大吨位试验分析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分析研究了预应力长锚索单体加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锚固的作用范围只在锚头、锚根附近约2m的区域内,采取增大锚固力、改变锚固角、变更锚索长度等措施,应力受影响的范围变化并不显著。有限单元离散计算是将锚索的锚根模拟为实体单元,而自由张拉段则看作2节点单元,即视为1对集中力作用。通过大量的多方案比较发现,对于由软弱结构面控制的岩体,如果不考虑由于锚索加固产生的结构面材料粘结力增大的效应,无论怎样增大预锚力、改变锚根长度、变更锚固倾角或加密锚群分布等,对岩体稳定和应力的影响都不明显。文对全长粘结型锚杆锚固试件进行了常规及蠕变单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锚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给出了有关经验公式,并深入研究了锚固体的流变特性,建立了6种粘弹性本构方程,推导出了加锚岩体解析解,对锚固体提出了6种粘弹-粘-塑性模型,并据有关的本构方程进行了数值分析,为流变岩体的锚固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文采用应变能等效的方法,研究了加锚脆性断续节理岩体在压剪力作用下的本构关系,接着按自洽理论方法研究了拉剪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模型,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锚杆的增韧效果。文针对加锚节理岩体的特点,采用等效抹平的方法,从损伤加筋体的自一致理论出发,推求加锚节理岩体的等效柔度张量和损伤张量,并用脆性类材料的损伤增韧止裂理论,依据加锚节理裂纹的断裂扩展过程建立损伤演化方程,给出了此类加锚岩体的本构关系。3岩石锚固固结研究3.1锚杆支护发展历程岩土锚固作为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由于其方式独特、应用广泛、工艺简便、造价经济以及效果良好等原因已在国内外边坡、基坑、矿井、隧道、坝体以及抗浮、抗倾结构等土木工程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据记载,美国于1911年首先使用岩石锚杆支护矿山巷道;1918年,西利西亚矿山开采使用锚索支护;1934年,在阿尔及利亚的舍尔法坝加高工程中,首先使用承载力为10000kN的预应力岩石锚杆来保持加高后坝体的稳定;1957年,德国Bauer公司在深基坑中使用土层锚杆。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Lipno电站主厂房(宽为32m)和西德的Waldeckll下电站主厂房(宽为33.4m)等大型地下洞室采用高预应力长锚杆和低预应力短锚杆(张拉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形式。中国的矿山巷道、铁路遂洞和电站地下厂房中锚杆支护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964年,安徽梅山水库采用设计承载力为2400〜3000kN的预应力锚杆加固坝基。70年代,英国在普莱姆斯的核潜艇综合基地船坞的改建中,广泛应用了地锚,用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1974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深开挖工程采用锚固技术,950m长、0.9m厚的地下连续墙,穿过有机质粉土、砂和硬土层直达基岩,开挖深度为21m,由6排锚杆背拉,锚杆倾角为45°,工作荷载为300kN。法国、瑞士、捷克、澳大利亚先后颁布了地层锚杆的技术规范,瑞士、法国、捷克、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巴西、美国、日本等国广泛采用岩土锚杆维护边坡稳定。80年代,英国、日本等国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锚固技术——单孔复合锚固,改善了锚杆的传力机制,能大大提高锚杆的承载力和耐久性。英国采用单孔复合锚固技术,在软土中使锚杆的承载力达到1337kN。1989年,澳大利亚在Warragamba重力坝加固工程中采用由65根15.2mm的钢绞线组成的锚杆,最大承载力达16500kN。北京的京城大厦、王府饭店、上海太平洋饭店等大型基坑工程采用预应力土层锚杆背拉桩墙结构。奥地利、英国、美国、国际预应力协会、日本和中国相继制定了地层锚杆的技术规范。据初步统计,1993〜1999年,我国在深基坑和边坡工程中的预应力锚杆用量每年2000〜3500km。澳大利亚对Nepean重力坝和Burrinjuck重力坝相继采用高承载力(分别为16500和16250kN)的锚杆加固。为了检验锚杆防腐蚀系统的完善性,瑞士开发应用了电隔离锚杆(电阻测定法)技术,该法己列入瑞士和全欧的锚杆标准。瑞典和日本开发的带端头膨胀体的土中锚杆,得到了实际应用。据称,这种锚杆膨胀体的直径可达0.8m,它改变了摩擦作用的传力机制,大大缩短了固定段长度,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中国台湾在砂性土的抗浮工程中,应用了底端扩成圆锥体的锚杆,借助旋转的叶片,底端可形成直径为0.6m的锥体,当固定长度为6~10m时,锚杆的极限承载力达960〜1400kN,可比直径为12cm的圆柱形固定段的锚杆承载力提高2~3倍。在香港新机场建设中,采用单孔复合锚固创造了单根土层锚杆承载力的新纪录。位于砂和完全风化崩解的花岗岩层中的单孔复合型锚固锚杆,由7个单元锚杆组成,单元锚杆的固定长度分别为5和3m,锚杆固定总长度达30m,在3000kN荷载作用下,未见异常变化。3.2让压锚杆杆为了改善锚杆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适应性并提高其经济性,近年来中国使用的岩土锚杆的品种不断增多,工艺也在不断变革。以缝管锚杆和水胀式锚杆为主的摩擦型岩石锚杆具有许多优点,如在其安设后能立即对围岩施加三向预应力,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受爆破震动或岩石移动后,锚固力会大幅度增长。因此,它特别适用于软弱围岩或受爆破振动影响的地下工程。目前,摩擦型锚杆已在100多个地下矿山工程中应用。以树脂为粘结剂的锚杆和快硬水泥卷锚杆均有早期强度高、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支护抗力等特点,在矿山及交通隧洞中应用也日渐增多。让压锚杆(又称屈服锚杆)或伸缩式锚杆比普通锚杆具有能承受更大变形的能力。锚杆的这种特性是通过锚杆的摩擦滑移、屈服元件或延伸率高达10%〜20%的杆体钢材来实现的。让压锚杆的开发应用给大变形和受动压作用的矿山巷道工程提供了一种较有效的支护形式。近年来,尤以岩土预应力锚索(杆)技术的发展最为明显。用于坝基稳定的预应力锚索,最长可达90m,单根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可达6000kN。用于基坑稳定的土层预应力锚索最长可达40m,单根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可达1200kN。对土层锚杆的锚固体,实施2次高压灌浆,使水泥浆液向锚固体周围的土体中劈裂、挤压和渗透,从而显著地增大了土体的抗剪强度,锚杆的锚固强度比仅采用1次常压灌浆的锚固强度提高了50%〜100%。3.3加强新型预应力锚索杆钻机工作在岩土预应力锚固施工机具中,钻孔机具是影响施工经济效益的关键设备。为了适应大型岩土锚固工程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一方面从瑞典(阿特拉斯公司)、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德国(克努伯公司)、意大利(土力公司、华盛顿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矿研株式会社)等国家引进各类履带式液压钻孔机;另一方面坚持研制开发新型钻孔机械。目前,在工程中应用的国产钻机主要有CM351型、KQJ-100B型和QZ-100K型等岩石锚杆钻机和土星811L型、YTM87型和KGM5型等土锚钻机。YTM87型钻机是履带式全液压钻机,它有两种功能:一是使用有螺旋钻杆的干式钻进,钻孔深度可达32m;二是使用清水循环带护壁套管的湿式钻进,钻孔深度可达60m。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还研制出了MH86-1型和YBG88型液压拔管机,有效地配合了带护壁套管的钻孔作业。在预应力锚索(杆)的张拉和锁定装置方面,我国己能生产各种荷载水平张拉设备和锚具。研制的6000kN级的张拉设备和锚固装置,已在吉林丰满大坝加固工程中应用。近年来,柳州建筑机械总厂研制的OVM锚具,具有良好的自锚能力,锚固效率系数ηA≥0.95,破断总应变εn≥2.0%,锚口摩阻损失系数为0.025,在国内许多大型岩土锚固工程中应用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4预应力钢绞线的开发在岩石锚杆的粘结材料方面,由于硫铝酸盐水泥和各种高效早强剂的发展,使得早强水泥卷锚杆的应用成为现实。这类锚杆能显著地提高早期限制围岩变形的能力,且成本低廉,因而,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目前,国内生产的水泥基药卷式锚固,能使锚杆的抗拔力在安装后2h达150kN。在预应力锚索材料方面,发展高强度、低松弛的预应力钢绞线对于节约钢材、方便施工以及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天津、江西新余等地的预应力钢丝厂均能生产低松弛的钢绞线,这有利于减少锚索因松弛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此外,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与有关钢厂研制的精轧螺纹钢筋,其直径为25和32mm,屈服强度达715MPa,深受用户欢迎。3.5土钉墙支护的作用土钉墙是一种新型挡土墙结构,它是利用土钉把天然土就地加固,并与配筋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产生主动制约机制,形成一种类似重力式挡墙的复合加强体,从而使开挖面稳定。土钉墙以其独特的受力性能和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深基坑开挖工程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土质软弱且深度大的开挖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如广州安信大厦基坑深16m,地层为粉质粘土,局部为淤泥质土,紧临多层建筑物,采用土钉、配筋喷射混凝土和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型式满足了基坑工程的稳定要求。可以相信,在我国的深基坑开挖工程中,土钉墙将成为稳定开挖面的一种主要型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6土锚固技术的成果软土主要由细粒土组成,一般具有松软、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高层建筑蓬勃兴起,并要求快速经济地建造一大批深基坑工程,这为软土锚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应当说我国软土锚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是毫不逊色的。其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可重复灌浆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软土中锚杆的承载力。该技术是借助于密封袋、注浆套管、注浆枪等特殊的结构构造,能在1次灌浆体强度达5MPa后,实现2次或多次重复高压(3.5〜4.0MPa)劈裂灌浆,使水泥浆能较均匀地沿锚固段全长向周围土体渗透、挤压和扩散,以显著提高灌浆加固土层的抗剪强度,从而使灌浆体与土层界面上的粘结强度及锚杆承载力提高0.6〜1.0倍。可重复灌浆型锚杆已在天津、上海、深圳、厦门等地的软土基坑工程中得到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劳务分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探讨
- 投标过程中的诚信实践
- 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无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英语 Unit 2 Working the land-Ving form for Subject Object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五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 统计与可能性第2课时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
- 八年级生物上册 20.4《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下)第7课 忽必烈改制教学教案 岳麓版选修1
- 汽车试验技术 课件 项目4 CAE虚拟试验技术
- 租用月嫂合同(2篇)
-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存储
- 产品设计-浅谈智能蓝牙音响的外观创新设计
- 挡土墙基础混凝土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标准范本
- 2024届重庆市永川区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居民与聚落》教案
- 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
- 沥青改色路面修补施工方案
- 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策划实施方案
-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基本机理研究
- 《机械设计基础A》机械电子 教学大纲
- 水工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