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核糖体_第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核糖体_第2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核糖体_第3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核糖体_第4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核糖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的研究简史1897年,首次观察到核糖体,当时被称为核外染色质。1955年,Palade用电镜观察到腺细胞的核糖体,当时被称为“Palade颗粒”。1958年,Roberts提出用“ribosome”来命名核糖体,ribosome是核糖核蛋白体的意思,中文简称核糖体。核糖体的分布普遍分布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糖体;非细胞形态的病毒不含核糖体。第一节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电镜下观察到的核糖体ProkaryoticRibosome70sSmallsubunit真核细胞核糖体:宽25nm,长30nm。原核细胞核糖体:宽17nm,长20nm。

E.coli50SsubunitE.coli30Ssubunit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大小亚基中心突柄嵴头部基部平台头部平台谷裂多聚核糖体模式图核糖体在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被一条mRNA链串联在一起,成为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称为多聚核糖体。大亚基:呈圆锥形,在一侧伸出三个突起为中心突、柄和嵴。小亚基:呈弧形,可分为头部、基部和平台部。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称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质本身所需要的结构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称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酶、激素及各种抗体)、溶酶体蛋白、跨膜蛋白和驻留于内质网腔内的驻留蛋白。游离核糖体与附着核糖体游离核糖体与附着核糖体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多聚核糖体注意区别第二节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三种类型的RNA分子核糖体RNA(ribosomelRNA,rRNA)构成核糖体。转运RNA(transferRNA,tRNA)转运氨基酸至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信使RNA(messengerRNA,mRNA)携带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一、核糖体的主要化学组成(rRNA和蛋白质)16SrRNA的二级结构识别mRNA上多肽合成起始位点二、核糖体上RNA的结合部位mRNA结合部位:mRNA的5’端起始密码子的上游3-9个碱基与小亚基16SrRNA3’端碱基配对形成。氨酰tRNA结合部位(aminoacyl

tRNAbindingsite,A位),又称受位(acceptorsite)

肽酰tRNA结合部位(peptidyl

tRNAbindingsite,P位),又称给位(donorsite)mRNAbindingsite肽链出口部位简称E部位RibosomeX-raystructure

三、核糖体蛋白质在核糖体上的定位核糖体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功能S16S12S11S18S4、S5、S12S3、S10、S14在核糖体组装中起重要作用是多肽链的起始部位缺失时翻译错误增加与mRNA结合与链霉素结合与tRNA结合密码阅读位点L17、L19位于出口域其它L位于翻译域第三节核糖体的功能阅读遗传密码,携带氨基酸进行蛋白质合成携带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合成核糖体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