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打印大全
单选题(共50题)1、()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A.科林斯运河B.威尼斯运河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答案】D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对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答案】D3、科学家在设计宇宙飞船时,非常珍惜飞船的空间。在飞船中几乎没有废物.宇航员的排泄物净化成氧气、水和盐回收使用,构成了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宇宙飞船经济”就是根据这一设计思想提出的,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都靠完善的循环来满足。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协调思想D.人地对抗思想【答案】C4、我国某市气象台发布霉变指数预报,指导市民通风防潮。一般来讲,当气温在20-35°C,相对湿度≥80%时,粮食易产生霉变。据此完成题。A.喀什7月B.上海6月C.北京5月D.广州1月【答案】B5、根据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A.正午太阳高度渐大B.日出方位为东北方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白昼时间比北京长【答案】D6、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据此完成下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7、()是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A.潜育化过程B.碱化过程C.白浆化过程D.潴育化过程【答案】D8、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题。A.劳动力成本上升B.廉价进口商品的涌入C.荷兰货币的升值D.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答案】D9、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下题。A.逆城市化现象明显B.虚假城市化明显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大【答案】C10、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枸杞种植历史。中宁地区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枸杞的生长。据此回答下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1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A.A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B.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C.水利工程量大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答案】B12、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题。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答案】C13、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沟内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蕴藏有大流量沸泉和温泉,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据此回答下题。A.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低B.沟内封闭,光照弱C.位于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D.地处阴坡,气温低【答案】C14、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资料,回答下题。A.GPS—RS—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答案】D15、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下题。A.人口流动增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C16、1993--2003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特征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17、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检测、描述、表达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A18、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据此完成下题。A.距离市场较近B.土地成本较低C.人才资源丰富D.运输距离较短【答案】A19、位于美国加州硅谷附近弗里蒙特市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生产工厂,90%的零部件来自美国本土。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几乎能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为电动汽车提供配套服务的超级充电站开始在美国大量兴建。据此完成下题。A.吸引高素质劳动力B.燃料供应充足C.降低企业生产成本D.加强企业集中管理【答案】C20、在华外企回流到其母国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促进本国矿产资源开发B.有利于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C.有利于增加本国的就业机会D.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答案】A21、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答案】C2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前提条件中,肥沃平原中央对应的城市数量为()。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23、根据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当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强大的经济中心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时,该区域处于的阶段是()。A.前工业阶段B.过渡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答案】B24、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中宁地区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枸杞的生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25、石海主要分布在山顶平面或山麓地带等地形平坦部位。关于石海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流水侵蚀作用B.泥石流或滑坡C.海洋沉积作用D.冻融风化作用【答案】D26、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对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答案】D27、2017年金砖五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峰会于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9月3日下午3时30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举行。据此回答下题。A.新德里(77°E)旭日东升B.莫斯科(37°E)正值正午C.比勒陀利亚(28°E)夕阳西下D.巴西利亚(37°W)夜幕深沉【答案】D28、张先生前往太平洋的某小岛旅游,手表时间仍显示北京时间。A.160°EB.160°WC.40°ED.80°W【答案】B29、就在京沪深等“中国硅谷”用数十亿元风险投资震撼世界之际,我国几个二、三线城市正悄然绽放,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从前以贫困著称的西南城市贵阳便是其中之一。目前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已吸引美国高通公司2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2017年7月苹果公司宣布,将投资1041美元在贵阳建设数据中心。贵阳已经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据此完成下题。A.降低运输成本B.共用基础设施C.共用科技人才D.实现企业合作【答案】B30、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A.A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B.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C.水利工程量大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答案】B31、对地球圈层的主要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不同类型的气体组成,干燥洁净B.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C.生物圈是各种类型的生物的总称,生机勃勃D.岩石圈包含着整个地壳及上地幔,厚度不均【答案】B3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防止海水倒灌C.减缓地面沉降D.减弱酸雨污染【答案】B33、有人曾这样描述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孤立的黄土丘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答案】D34、()是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A.潜育化过程B.碱化过程C.白浆化过程D.潴育化过程【答案】D35、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在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被引入中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的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完成下题。A.方便耕地浇灌B.利于作物通风C.保证玉米品质D.增加光照强度【答案】C36、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据此完成下题。A.0时正北B.6时正东C.12时正南D.18时正西【答案】C37、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A.亚欧板块挤压印度板块B.印度板块抬升隆起C.印度板块挤压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俯冲消亡【答案】C38、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A.亚欧板块挤压印度板块B.印度板块抬升隆起C.印度板块挤压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俯冲消亡【答案】C39、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的房屋房顶坡度很大,反映当地()。A.风力大B.光照强烈C.气候多变D.降水多【答案】D40、除了观测日全食盛况,在当地还可以欣赏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41、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20~21题。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答案】C42、据预测.2015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依次为东京、孟买、新德里、墨西哥城。这四大城市的共同特征是()。A.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B.地处世界主要地震带C.平原地形、季风气候D.沿海城市、海运发达【答案】A43、闯关东是指在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据此完成题。A.经济持续增长B.企业效益提高C.骤然出现许多新工作岗位,劳动力不足D.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答案】D44、()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A.科林斯运河B.威尼斯运河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答案】D45、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答案】A46、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A.A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B.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C.水利工程量大D.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答案】B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汉首次提出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心脏地带学说”B.斯皮克曼提出“陆缘学说”C.柯恩提出“海权论”D.麦金德提出“多极世界模型”【答案】B4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由于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下题。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答案】C49、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下题。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D50、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空间分析的兰大基本要素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大题(共10题)一、例如,把位置与气候条件联系起来;气候条件与森林资源联系起来·地形、气候、河流与水力资源联系起来;矿产贫乏与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联系起来;海岸曲折、多良港、造船业发达、海运便利与开拓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四大工业区的临海分布与便利进出口联系起来;经济高速发展与重视智力开发、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只有建立起知识结构的内部联系,才容易理解和掌握。(1)何老师"日本"一课的教学结束语有哪些特色?(6分)(2)简述地理课教学结束环节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10分)【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教学用于及其特点,并知道教学主要环节设计的注意事项。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有趣味性)、新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巩固(概括主要知识点)、练习(紧扣教学内容)和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学习“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km温度降低6℃”的教学片段。师:我们知道“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的飞行高度是340km,大家计算一下翟志刚太空行走时,太空中的温度是多少生:每升高1km,温度降低6℃,那么应该是-2040℃。师:真的有那么低吗生:……材料二学习“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在学习“三圈环流”时,曾经作过一个前提假设,还记得是什么吗生:假设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是均匀的。师:对!也就是说只有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均匀的前提下,三圈环流在地球上才真实存在。那么三圈环流在地球上真实存在吗生:当然,在南半球就存在。师:对!那是因为在南半球几乎都是海洋。对于北半球来说,我们知道海陆是相间分布的,那么真实的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教学中的哪种提问方法有什么优点(10分)(2)除了材料中运用的教学提问方法,还有哪些提问方法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说明。(10分)【答案】(1)材料一属于设置陷阱法,针对学生作业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提问,让学生从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以提高思维的全面性、正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本案例中,教师成功地设置了陷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高度每升高1km温度降低6℃”只是针对在对流层中。材料二运用了铺垫法,在讲授新知识前,提问本课所联系到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传授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为地理学习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同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本例中,通过“三圈环流”知识点前提假设的回顾,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上,让学生感到有理有据。(2)发散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反面多途径去思考。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所有知识点都是围绕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展开的。在课程结束时,不妨作如下设问:假如地球不自转会怎样假如黄赤交角不存在会怎样当然这样的假如不可能真的发生,但这种发散性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造成的种种现象的理解,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三、阅读以下“西气东输”教学设计.回答问题。课前准备、创设情境:A、B两组学生分别展示上节课的作业——新疆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的资料(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农业基础,等等)。导入新课: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区域差异,例如,新疆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发现问题: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而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提出问题:为保证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有没有必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以“西气东输”为例)引导探究(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各小组代表上台指出“西气东输”的线路(A组主要指出新疆段;B组主要指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段)。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是什么人们把“西气东输”工程比作在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和东部地区的广阔市场之间,架起的一座让东西双赢的金桥。“西气东输”对输出地——西部地区和输入地——东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有何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输出地区、沿线地区、输入地区分别应该实行哪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解决问题、交流展示:A、B两组分别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新疆地区组和长江三角洲组各自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补充,其他学生如有疑问可现场提问。总结:实施“西气东输”过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沿线地区人民生活的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问题:(1)点评上述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区域比较法。(2)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比较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1)上述材料中运用了区域比较的方法,但比较的要素并不明确,不妨在收集资料前让学生先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确定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进行对比;然后分两组收集有关新疆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优势与不足的资料,而组内可根据之前确定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如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资源、工农业基础等,分别收集材料,最后分析汇总。这种更加具体的指导,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使学生的比较探究的活动开展得更顺利。总之,区域差异的比较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比较对象,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2)区域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恰到好处的区域比较对于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地理问题的思考提供了背景。区域比较应用的关键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区域地理要素进行比较。由于区域比较往往涉及两个或者以上的区域,而且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可以进行比较(即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更可以进行较复杂的综合比较,所以,提供的资料最好能比较具体和多样,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是否具备。如果学生缺少某些背景知识,学习活动不易顺利展开。教师可使用多种方式,如事先介绍一下基础知识、发动学生查找资料,帮助学生解决背景知识问题。四、材料: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成感性的认识?可以从下面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问题3】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分析能力。根据已有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学问题设计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应当做出及时反馈和评价,并进行提示和追问,进行总结,提倡鼓励创新五、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后兴奋不已。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时,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将他们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地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问题:作为教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呢?说明理由。【答案】六、以下是刘老师在讲解初中“海陆的变迁”一课时的教学结束片段,阅读该片段,回答问题。“同学们,结合板书,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六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中。2亿年前地球的陆地是连成一片的,后来在板块运动中.慢慢演变成我们今天的这种海陆分布,也造就了麻姑所看到的‘沧海桑田’。”问题:(1)请就这堂课的结课方式予以评述。(2)请你谈谈地理课结课时应注意的要点。【答案】(1)刘老师采用的是归纳总结式的结课方法,即在课堂的结束时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本堂课的内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收柬式的总结方法,能够做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快速地再现本节课的内容.建立知识联系.组件知识结构。(2)地理课堂结课时的注意事项去其他科目类似,要做到言简意赅,要言不烦。要抓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和高度概括凝练为上。禁忌罗列知识内容,语言冗长,或者是产生不必要的拖堂等等。同时,结课时还要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主,引导学生对本结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能够达到既总结课堂又突出主体。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到课堂的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结束,教师应该布置合适的作业.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起到一个迁移、巩固的作用。七、材料:下面是朱老师为讲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成感性的认识?可以从下面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问题3】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分析能力。根据已有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学问题设计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应当做出及时反馈和评价,并进行提示和追问,进行总结,提倡鼓励创新八、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解。(12分)【答案】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①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根据调查所知,现在一个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学科知识只占到其所拥有的整个该学科知识的60%的份额,甚至还要低。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程,已经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从过去的静态变为动态,学习状态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源泉从“单一课本”到“多种渠道”,知识视野从狭窄变为开阔。“见多”才能“识广”.当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自觉汲取现代地理科学精华作为养料的时候,一个活跃的、负责任的、会生活的公民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就为期不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地理课程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感和灵气,激发了创新的冲动和欲望,使地理知识变得那么有趣而不再令人生厌,地理重归生活而不再那么遥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开放式的地理课程,表现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②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具体表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形态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期望值。它是备课过程的原点,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现代科技应用
- 声明改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丁醇行业风险评估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淀粉全降解塑料行业投资战略决策研究报告
-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
- 2025-2030年中国泡桐木原木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制动盘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柴油清净剂行业运行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有机大米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新版高中物理必做实验目录及器材-(电子版)
- 《列夫·托尔斯泰》-完整版PPT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 负数的认识1202
- After-Effects影视特效设计教程完整版全套ppt课件
- 中国铁塔建设维护工作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Book 2 Unit 1 Text A
- 医疗设备清单
- 《夏夜多美》课件(ppt)
- SHD干燥机说明书(英)
- 蓝色卡通风格研学旅行报告PPT讲座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