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水体运动与河流、湖泊[明确选考要求]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合格考1.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1.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级考2.1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级考3.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命题调研报告1.命题规律:主要考查水循环、陆地水体与水资源、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选择题多以热点事件、统计图等切入,主要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综合题主要以区域图切入考查河流水文特征。2.命题趋势:高考将以流域开发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以城市内涝等社会热点为载体,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备考建议:复习中,要加强对水循环原理的理解,对陆地水体特征与性质变化等知识的学习;同时应配以典型题目进行分析,强化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能力的训练。[构建知识体系]海陆间循环永久性冰川季节性风海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顺流快,逆流慢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典题领悟]【典例1】
[2019·全国卷Ⅰ,37(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考点一水循环(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主要从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末次冰期气温仍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第(2)题,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汇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急剧减少,里海的主要补给类型变为大气降水;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且受西部山地的阻挡,周边地区降水量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冬半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且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更加旺盛,里海的盐分不断富集,逐渐由淡水湖演化为咸水湖。答案
(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壳运动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区域认知从区域的角度,认识里海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状况1.(2016·新课标全国Ⅲ,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第(1)题,植被破坏后,局部小气候破坏,降水量减小,降水变率变小,下渗减弱,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致使年内径流量波动变大;当然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河道淤积,但与该问题关联不大。第(2)题,植被恢复后:该地气候会变得湿润,但降水量不一定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小。第(3)题,结合(2)题分析,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根据本题“单斜山”图示,甲河一侧部分径流会沿透水层流至乙河中,导致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故本题应选D项。答案(1)B
(2)C
(3)D[通关攻略]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光照、气温、风速、湿度,以及裸露的水域表面积等。 (2)影响下渗的因素:坡度、地表及土壤性质、植被、降水强度与时间长短等。(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沿海地区海水倒灌[过关演练](1)“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
)A.物质迁移功能
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C.能量交换功能
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2)“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解析第(1)题,“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物质迁移功能,不仅是水体的迁移,还有水中所含的养分、饵料等的迁移,A项正确。第(2)题,“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使水流沿设定的方向循环运动,因此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C项正确。答案(1)A
(2)C考法二结合剖面图考查水循环环节2.(2019·山东青岛三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
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沙丘1~2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解析第(1)题,该地夏秋降水少、气温高而蒸发强,则夏秋季不易储存水分;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量少,土壤水分少;春季积雪融化而土壤水分最丰富。第(2)题,坡顶地势高、多流沙,而水分不易存留,则土层中土壤水分含量最少;坡中有坡顶积雪融水、山地降水,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使部分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储存在土壤中;坡脚地势低平,土层较厚而储水能力强,加之有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以及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最大。答案(1)A
(2)C[典题领悟]【典例2】
(2019·海南地理,16~18)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3)题。 (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 (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3)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考点二河流水系、水文特征解析第(1)题,依据锡林河的位置(内蒙古东部)、地形(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降水少)特征,结合关键信息“春汛”,可推知冰雪融水是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第(2)题,依据材料“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与“春汛”,可知锡林河有春夏两个汛期,结合6~8月降水量,与内蒙古东部农业生产特点(有部分种植业,需引水灌溉),推知夏季生产用水量大(内蒙古东部地区地广人稀,生活用水量不大),故选项D正确。第(3)题,该河主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湿地资源不典型),并且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可发育森林,小于200毫米植被景观为荒漠),可推测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草原,故选项B正确。答案(1)D
(2)D
(3)B人地协调观考查因生产用水量过大导致锡林河夏汛不明显,体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河流补给类型、夏汛的成因及景观,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差异性区域认知根据文字资料,确定锡林河的地理特征2.(2019·山西太原质量检测)河流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是衡量河流弯曲程度的指标。当河流弯曲系数大于1.3时为弯曲河段,小于1.3时为平直河段。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水系,下表示意图中各支流的长度数据。据此完成(1)~(3)题。支流实际长度/km源头到入黄口的直线长度/km甲78.342.3乙277144丙547133.58丁27050.02(1)图中支流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河流弯曲系数越大越(
)A.不利于排洪
B.有利于取水C.有利于航运
D.有利于发电(3)图示区域黄河干流河道弯曲程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质地貌
B.地转偏向力C.水文特征
D.冰川冻融解析第(1)题,河流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通过计算可知,丁河弯曲系数最大,约为5.4。选D。第(2)题,河流弯曲系数越大,说明河道越弯曲,则水流越慢,河道泥沙淤积,不利于排洪和航运,也不利于取水和发电。选A。第(3)题,图示区域黄河干流位于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快,受地质地貌影响,河水改变流向,导致河道弯曲程度较大。选A。答案(1)D
(2)A
(3)A[通关攻略]1.河流水系特征分析2.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河流特征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1)流量(大或小)①“得”:补给类型(气候);支流状况及流域面积;调入水;②“失”:蒸发(干旱);下渗(干旱);引水、用水;③“储”:流程长短;湖泊、沼泽、水库等湿地的调节作用湿地面积的变化(2)水位:变化大小;汛期:有、无(有就答,明确季节或时间及长短;无就不答)①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地形;②湖、沼的调节作用洪涝灾害(3)含沙量:(多或少)①泥沙的来源:植被状况、地形坡度(流速)、表土性质、降水强度、流量多少→侵蚀强度→沙的来源量;②泥沙的沉积:流经的地形和河道曲直、湖、沼、水库的沉积→沉积量三角洲的变化海岸线的变化河水的颜色土壤的肥力水质的好坏(4)结冰期:有或无(若有,长或短)气候:最冷月气温;地形:海拔高度、地形对冷空气阻挡、流速的大小;海洋、湖泊的调节;河水的深浅;盐度的高低河流生物河流特征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5)流速:快或慢地形河流含沙量(6)凌汛:有就写,(没有不写)气候:最冷月气温;河流流向;河道特征冰凌灾害(7)腐殖质:多或少气温、降水、生物量河水的颜色(8)营养盐:多或少岩石或土质状况、植被状况、地形状况、流量大小河流,海洋生物(9)水温:高低纬度、地形河流生物河流特征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平缓-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下游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过关演练]考法结合区域图考查河流水文特征(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阅读材料,回答(1)~(2)题。波河全长652千米,自东向西横贯意大利北部地区,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上游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中下游是著名的波河大平原,河道蜿蜒曲折。河流沿途地势平坦,含沙量大,下游地区沉积旺盛,河道高出河床6米,形成地上河。下图为波河流域图。(1)判断波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2)说出波河下游的水文特征。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波河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流经下游波河平原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河道,形成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因此河水补给地下水。第(2)题,从含沙量、结冰期、径流量及其变化、汛期及有无冰期等方面回答河流水文特征。波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冬多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冬汛。冬季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无凌汛;结合材料知波河含沙量大。答案
(1)补给关系:河水补给地下水。理由:波河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波河平原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河道,形成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2)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大;有冬汛,无凌汛。[典题领悟]【典例3】
(2017·全国卷Ⅲ,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考点三洋流分布及影响(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判断,8月份,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第(2)题,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第(3)题,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处泥沙沉积量减少,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沉积量变小,河口处冬季水的混浊度降低,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则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答案(1)D
(2)C
(3)A区域认知冬、夏季长江口水环境的特征及差异综合思维探究具体区域不同季节浮游植物、营养盐、光照、水温之间的关系3.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年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据此完成(1)~(2)题。(1)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①洋流②海陆风③季风④地球自转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甲河密切相关,其原因是(
)A.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B.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C.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D.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解析第(1)题,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海水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所以每年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故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洋流和季风。第(2)题,鄂霍次克海易形成流冰是由于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盐度较高而未冻结。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甲河密切相关,其原因是汇入淡水,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易凝结成浮冰。答案(1)C
(2)A[通关攻略]洋流相关问题的分析技巧1.判断洋流流向的3种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洋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2.判断洋流性质的3种方法(1)等温线判断法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这样的洋流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这样的洋流是寒流。(2)纬度判断法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3)大洋环流模式判断法①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②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3.洋流应用4个技巧 (1)依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环流方向确定南北半球。 (2)依据西风漂流的性质确定南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3)依据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确定季节:洋流为顺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夏季,逆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冬季。 (4)依据洋流分布特点确定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及沿岸寒流(上升流)流经处多形成渔场。4.洋流对地理环境4种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对气候要素特征有增强作用,使某些地方气候类型空间分布范围向高纬或低纬延伸。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从上升流、寒暖流交汇海区易形成渔场的角度分析。 (3)对航海的影响: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益,顺风顺水,省时省力,效益高;另一方面要从航行安全角度考虑到航行中的海雾、海冰,及港口的封冻期。 (4)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相关链接】渔业资源相关成因分析(1)类题概述[设问核心词]
①渔业资源丰富②鱼类迅速繁殖③渔获量[设问主角度]
①资源丰富的原因②渔场形成条件③渔获量减少的原因(2)答题技巧点拨主要因素答题要点水域特点暖水区域,鱼类生存环境优越,利于鱼类生长;水域宽阔、水位深,水量大,利于渔场发育饵料含量一般气候温暖,有机质丰富,利于浮游生物发育,促进鱼类生长海陆位置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发育海域,利于渔场的形成人类活动人口稀疏、捕鱼量小,利于渔场发育[过关演练]考法一结合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分析洋流成因及影响1.(2019·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正常情况下,秘鲁沿岸水温由近岸向外海升高,以
20℃等温线为冷暖区域的边界,外海是广阔的暖水水域,而近岸则是狭长的冷水水域,冷水区域的等温线通常与海岸的走向保持一致。下图为秘鲁沿岸表层水温(单位:℃)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该海域形成冷暖水域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透明度C.洋流性质
D.太阳辐射(2)每年6~7月图示海域渔场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东南信风减弱
B.河流流量减少C.秘鲁寒流加强
D.海水光照减弱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秘鲁沿岸水温由近岸向外海升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东南信风带,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从而形成离岸风,进而形成离岸流,深层冷水上泛形成寒流,水温较低,向外海冷水上泛减弱,温度较高,故C项正确。第(2)题,每年6~7月,该海域东南信风减弱,上升流受到抑制,从海底带来的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饵料减少,因此渔业资源减少,渔获量减少。答案(1)C
(2)A(1)此时天津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解析第(1)题,上升流一般是离岸风因素形成的。图示该地位于10°N附近、非洲东海岸,应该是受夏季的西南风作用而成。此时天津为夏季,盛行东南风。第(2)题,该地夏季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而渔业资源丰富,冬季东北风作用下无上升流而渔业资源较少,故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上升流为寒流而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答案(1)A
(2)B[典题领悟]【典例4】
(2019·广东佛山市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在盐湖西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据此完成(1)~(3)题。考点四湖泊(1)对盐湖水位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气温(2)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3)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
)A.含沙量减小
B.水位变低 C.盐度下降
D.结冰期缩短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湖及其集水区均位于我国内流区,该地区湖泊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位的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最大。第(2)题,从题干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盐湖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河道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说明卓乃湖水位上升,突破了原来地形的限制,在各湖之间形成联系,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对卓乃湖来水截留是盐湖增加水量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的主要原因。第(3)题,结合上题解析可以判断,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的水位升高;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库赛湖湖水可以通过河流排泄,使得盐度下降;上游卓乃湖溃决,可能使下游的库赛湖含沙量增加;气温是结冰期长短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库赛湖结冰期不会缩短。答案(1)D
(2)C
(3)C综合思维从区域综合角度,分析卓乃湖与其它两个湖泊之间的关联性区域认知从区域角度认识我国西北内流区河流的补给及河流的特征4.(2019·海南地理,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通关攻略]1.湖泊概念: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2.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 (1)水位: ①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周期性的变化又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 ②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③与湖泊底部地形的关系:湖盆底部地形平坦,湖水较浅的,水位变化大;湖水深,地形坡度大的,水位变化小。(2)盐度:气候(降水量/融冰量/融雪量、蒸发量)、河流(流入、流出)、生产、生活用水、湖泊封闭程度。(3)含沙量:周围地形、气候、河流、湖床深浅、附近当地风沙情况。(4)结冰状况:直接因素是气温,间接因素:纬度、地形、盐度、水深、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5)生物:气温、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地形。3.盐湖的形成条件 (1)淡水补给量少:
降水→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
冰川融水→(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
人为→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 (2)蒸发量大:
气候干旱,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3)蒸发量大于淡水补给量。 (4)为内流湖,无径流排出盐分;盐分不断累积,最终形成盐湖。
备注:(可能有)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可能有)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连接,海水渗入。4.四类湖泊的成因实例分析(1)成因与特征:举例成因特征贝加尔湖、青海湖构造湖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五大连池、镜泊湖堰塞湖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长白山天池火口湖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北美五大湖、欧洲高山湖泊冰川湖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2)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①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②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苹果汁工厂课程设计
- 费诺编码课课程设计
- 认识春夏秋冬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电子词典系统
- 2024至2030年中国翻领T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纯环氧饮水容器内壁磁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男童T-恤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管道预制自动焊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电动幕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锅炉课程设计陕西贫煤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单元 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施工安装
- 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静物画有声》
- 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 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承接查验工作手册
- 小型水电站改造设计方案
- 师生申诉调解机制
- 趣味数学—数阵图与幻方
- 网格化管理架构图新
- 石油修井行业套损井检测与修复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