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齐楚秦燕赵魏韩1、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一、战国七雄:群雄并起河北山东两湖地区河北河南陕西特征:分裂、动荡战国七雄形成的背景:春秋时期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大诸侯国左右政局,周王室的各种制度几乎完全崩溃。典型事件:形成:晋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大的诸侯国共有十几个,较强的有七个。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国关系:强大的诸侯国不在“尊王攘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之间经常战争。秦魏赵燕齐楚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同时并存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魏国遭重创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庞涓)赵、齐孙膑魏(庞涓)齐(孙膑)秦(白起)赵(廉颇、赵括)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前4世纪中期3、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前4世纪中期战国后期魏赵齐桂陵桂陵之战救命啊!!!围魏救赵庞涓,快回来!马陵之战减灶诱敌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庞涓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于是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一直追到马陵,中了埋伏,兵败自杀。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战国铜壶比一比:城濮大战(春秋时期)长平大战(战国时期)军队规模晋:2万,楚:4万秦活埋赵军40多万持续时间一天之内三年用兵谋略退避三舍反间计战争结局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时期目的规模影响春秋战国称霸兼并统一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几十万大军,时间长,死伤多国家逐渐趋向统一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秦灭六国的顺序:1、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领兵攻韩,俘虏韩王2、公元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公元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亡。3、公元前225年,秦派将领王贲领兵攻魏,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魏亡。5、公元前秦攻下燕都苏城,燕王喜迁到辽东,至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4、公元前223年,秦派王翦领兵六十万攻打楚国,楚王负伤被俘,楚亡。6、公元前221年,秦派王贲领兵由北向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亡。合众连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合纵著名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苏秦连横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策略?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接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西抗秦;而这些小国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纵横家提出这样的策略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斗争的需要,以此鼓吹依靠合纵或者连横来称雄中原或者建立自己的“霸业”那么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没有成功的呢?因为秦国用贿赂、威胁、“连横”的手法各个击破破坏了合纵。其次,其他五国立场不坚定,“朝秦暮楚”。小结: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七雄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对其它六国造成威胁。

秦国为什么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我是一个奴隶主,受封300亩。役使奴隶500个,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问题1: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余下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些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问题2:哈,我现在有两种土地,一部分是公田,是要交纳贡赋的;另一部分嘛,不让上面知道,就全是我自己的了(私田)。我该怎么才能从这些土地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呢?嘿嘿,这下我可省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的干了起来,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除去他们留下的,我的收入比以前还多咧!问题3:我还偷偷吞并了一部分公田,其余的公田我也无心打理,渐渐都长满了荒草。国君也无利可图,我可是越来越富有了。但是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的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不断怠工、逃跑、还破坏我的农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而且田地广阔,管理起来还真有点力不从心,我该怎么办呢?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开垦出大量的耕地土地公田变私田奴隶主出租土地奴隶租种土地封建地主农民封建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奴隶

我虽然成了大地主,但是,我所有的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要是国君可以让我们的私田合法化就好了!哼,这些家伙,公田都不种了,国家根本就没多少收入,还不如承认他们的私田合法,好让他们放心生产,国家经济发展了,强大起来,才能不被其他国家吞并啊,这样我的国君之位才能保住啊!!商鞅变法变出个大秦帝国。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立木取信商鞅舌战三、秦国的商鞅变法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吗欲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支持变法的国王1、变法背景:2、变法目的:3、变法的时间4、变法者5、支持者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B、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商鞅秦孝公2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3军事:

奖励军功1政治:

确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5、变法内容作用影响,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一、李悝(ui在魏国变法: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使得魏国在战国初年长期占据霸主地位。李悝变法为七国之首,成为后续变法的标榜。

二、赵国的改革:赵国继魏国之后也进行了改革。赵烈侯时公仲连任相国。公仲连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化人民、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方面。

三、吴起在楚国变法:吴起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魏文侯欣赏吴起的才干,任他为西河守。魏文侯死,吴起受到政敌的排挤,自魏入楚,受到楚悼王的重用。一年之后,主持变法。经过变法,楚国初步改变了“贫国弱兵”的局面,在对外战争中屡屡获胜,因变法影响到旧贵族的利益,悼王死,被贵族乱箭射杀。吴起死后,变法随之失败。

四、齐威王的改革措施:齐国的改革主要在齐威王时期。齐威王在淳于髡和邹忌的协助下,齐国随之强盛起来,“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

五、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远不如魏、秦等国。

六、燕国的改革:燕国的改革始于燕王哙。六国的改革早已完成,致力于合纵连横,而燕国尚未改革,国弱民贫,经过昭王的励精图治,燕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战国时期各国掀起变法热潮的结果:但是,各位变法精英却因变法严重触动了旧贵族的势力,改革者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起在楚悼王去世以后,被旧贵族射杀。商鞅在秦孝公去世以后,被车裂而死。不同的是,楚国在吴起死后旧的制度恢复了70年,秦国在商鞅死后变法成果依然继续,为今后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战国时期为统治者不断调整国策,实行各种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新的经济体制在各国得以确立,生产力加速进步,从而加速了战国社会的进步。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有什么启发?你能说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吗?

1、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改革全面彻底。

3、法家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4、商鞅取信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

他是谁?他曾修筑了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嬴得了“天府之国”之美誉。这项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保卫了千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那么,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者:李冰秦国2、修建时期:战国时期6、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3、地点:岷江4、组成:渠首和灌溉网5、功能:防洪、灌溉、水运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水和泥沙控制内江的喉咙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中国封建制度确立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出现商鞅变法各国变法生产技术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变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课小结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隶社会春秋战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分裂走向统一知识结构课后活动:1查一查下列成语故事,哪些是出自春秋时期,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退避三舍纸上谈兵老马识途百发百中唇亡齿寒动脑筋:卧薪尝胆朝秦暮楚三令五申一鼓作气完璧归赵春秋春秋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春秋春秋战国2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变法改革必然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动脑筋:课后活动:问题思考?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动脑筋:反对战争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材料二: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材料三: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战国初期的10多个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