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艺复兴时间、背景、实质、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评价。2、宗教改革时间、背景、实质、序幕事件、路德主张、结果、评价。3、近代科学兴起的时间、背景、哥白尼与伽利略各自的成就、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标志、特点、局限、意义;近代科学兴起的意义。4、启蒙运动的时间、背景、指导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思想主张(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亚当斯密、康德)、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扩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①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资本主义经济是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根本原因早期的欧美资产阶级政权大多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然后再通过改革的方式逐步完善;而19世纪资本主义的扩展则是革命和改革的方式并存,并且改革成为趋势。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九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目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目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目资本主义的扩展政体:1.君主立宪制:英国、意大利、德意志、日本2.民主共和制:美国、法国英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美国反抗殖民统治意大利、德意志统一日本改革(明治维新)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基本上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战斗的。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

材料1:英国议会的起源

在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1264年和1265年,英国两次召开议会,其中1265年的议会代表中,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此后的议会都以该年的议会为榜样,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英国的重要机关。——《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页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1)历史传统:英国有通过《大宪章》和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13世纪);(2)经济基础:16—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要求限制王权;(4)政治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5)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1625年,(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在财政问题上与议会产生矛盾。1628年,国王召开议会,企图解决财政困难……次年,国王解散议会,实行独裁,大量出售专利权,征收新税……激起社会不满。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阶级成为最富有阶级。……新贵族作为一个阶级,是在16世纪初亨利八世国王进行宗教改革时形成的。……新贵族有贵族的头衔,享有贵族的特权,但其经营方式则是资本主义的,故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2.过程(1)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国王)(2)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历经共和国、军事独裁(克伦威尔)和王朝复辟的反复斗争;(4)1688年“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妥协)1.(2023·高考全国乙卷·33)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光荣革命,进展顺利,没有流血冲突,故名。1688年国会中的托利、辉格两党决议,迎接具有王位继承权的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前来英国即位为女王和国王,废去詹姆斯二世的王位。玛丽是国教徒,而威廉是新教国家荷兰的元首,英国可以借此免除天主教复活的危险,维护革命的基本成果。威廉于1688年11月5日带军队在英国登陆,一个月后詹姆斯二世被迫逃出法国,政变取得胜利。——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2.(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2.过程(1)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国王)(2)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历经共和国、军事独裁(克伦威尔)和王朝复辟的反复斗争;(4)1688年“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妥协)活动2:据以上史实,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1)以议会为基地发起斗争;

(2)历经半个世纪的曲折反复;

(3)前期激烈,两次内战,处死国王;(4)后期温和,以光荣革命形式完成政权转移;……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2.过程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2)发展:1701年《王位继承法》,国王不能是天主教徒,不能和天主教徒结婚,进一步限制王权;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2.过程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2)发展: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材料:英语内阁(Cabinet)一词,源于法语,本义是小房间、密室。“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经常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会,商讨政事,由此形成了内阁制的萌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在少数大臣的参与下召开,权力受到限制的国王逐渐不再出席。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波尔被后人认为是第一任首相,其住宅唐宁街10号成为历任首相官邸。在责任内阁制下,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权提名各部大臣及其他高级官员,主持内阁会议,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又能通过议会对立法活动施加重要影响,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则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2.过程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2)发展: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3)完善: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首相组阁。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2.过程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2)发展: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3)完善: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形成;(4)调整: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权利。19世纪中期,两党制形成。4.(2023·湖南高考·15)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A.内阁逐渐走向集权B.内阁议会权限不明C.政党政治渐趋成熟D.议会体制受到损害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议会内阁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多数组阁负责形式任命任命世袭提请国王解散议会监督(首相)权力中心立法权国家元首行政权选民选举活动3:据右图,从国家元首、立法权、行政权等三个方面概括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1)国王是世袭元首,国家象征,“统而不治”;(2)议会(下议院)由选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3)首相由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出任,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内阁(政府)成员由首相提名任命,与首相在政治上保持一致。(4)议会与内阁产生冲突时,要么内阁集体辞职,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与剥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民族意识的增强;2.经过(1)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揭开序幕;(2)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3)1781年,华盛顿率大陆军打败英国军队;(4)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特点:(1)既是民族独立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2)以人民主权思想阐述独立的理由;

(3)以弱胜强,赢得独立。英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措施,公布了“糖税法”、“驻兵法”、“印花税法”和“汤森税法”;其目的是为了将英国繁重的税收负担转嫁到美利坚殖民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禁止北美人民制造任何纺织品,不允许把当地生的毛皮制成帽子,必须先把毛皮出售给英国,在英国制成帽子后再运销到北美。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法》辉格党的文胆,党内的实际主持者——埃德蒙·柏克:美利坚人已经编造了一个发现,或者说认为他们已经编造了一个发现,这个发现就是我们英国人要压迫他们:我们也编造了一个发现,或者想当然认为我们已经编造了一个发现,就是美利坚人打算发动叛乱对抗我们......我们不知道如何前进;他们不知道如何后退……但是,最后有一方要屈服。”2.1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3)意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的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华盛顿美国独立之后时局漫画邦联又称州际联盟,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制下美国面临严峻形势:对内经济上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政治上社会秩序混乱,社会动荡加剧。对外无法制定统一的关税,在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无征税权,难以解决债务问题。(2014·海南)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宪法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或人民(中央与地方分权)。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相互制约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的权力分配)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的权力分配)人民主权(总统和议员的产生方式)3.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确立)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2021·河北高考·13)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宪法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或人民(中央与地方分权)。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相互制约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的权力分配)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的权力分配)人民主权(总统和议员的产生方式)3.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政权总统行政权联邦法院司法权国会立法权否决国会立法弹劾总统任命联邦法官宣布总统违宪宣布国会立法违宪参议院批准大法官的任命制约与平衡参议院众议院(1)总统由选举间接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还是武装部队总司令;(2)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由各州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3)联邦法院总统提名经参同意后任命,掌握司法权;(4)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三权尽管分立,但在维护国家利益及资产阶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三权之间互相推诿扯皮,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宪法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或人民(中央与地方分权)。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相互制约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的权力分配)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的权力分配)人民主权(总统和议员的产生方式)3.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权力机构产生方法任期总统4年国会参议院众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选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1/3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众议员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人民主权的原则3.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确立)评价: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局限性: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末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驴象之争(DonkeyvsElephant),代指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与共和党分别以驴和象作为自己的象征,源于德裔美国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讽刺漫画。4.两党制形成萌芽于联邦之际,终成于19世纪基础驴——民主党(南方种植园主)象——共和党(北方工业集团)5.(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背景(1)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等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3)启蒙思想、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2.过程178817891792180418151830184818521870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法典》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七月王朝波旁王朝波旁王朝1875第三共和国宪法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背景(1)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等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3)启蒙思想的影响2.过程材料4: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第四条自由是指能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行使其自然权利,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相同的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决定之。第五条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强制去从事法律所未要求的行为。——《人权宣言》6.(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背景(1)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等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3)启蒙思想的影响2.过程《拿破仑法典》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背景(1)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等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3)启蒙思想的影响2.过程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共和国。在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共和还是实行帝制展开了激烈争夺。由于各派之间分歧较大,国民议会甚至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和表决。本来君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占据优势,但是在恢复波旁王朝还是恢复奥尔良王朝的问题上争执不下。最终,共和派提出的关于“共和国总统”的选举方式的条款以一票优势通过,这是宪法中唯一提到共和国的条款。

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君主派帝制的梦想就此破灭。几年后共和派在议会中占据了多数,共和制日益巩固。4、评价:3、1875宪法内容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军队统帅,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内阁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向议会负责。进步性:标志着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都很大)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背景(1)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等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3)启蒙思想的影响2.过程特点:既异常激烈,成果突出;又艰难曲折,经历近80余年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活动5:据以上史实,概括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①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②小农经济发达,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③资产阶级内部意见分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④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法国的共和之路缘何如此曲折?(1)天赋人权《人权宣言》宣告了自由、平等、安全、财产和反抗压迫等权利;《拿破仑法典》也宣布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2)人民主权《独立宣言》以人民主权思想宣告独立的合法性;《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英国君主立宪制中下议院由选举产生、美国总统共和制中的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由选举产生。(2)权力制衡

英国的行政权(首相)对立法权(议会)负责,首相也可以提请国王解散议会;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典型三权分立制衡政体。(3)法治原则

英美法等国都以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活动6:以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有关史实,说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是如何得到初步实现的?四、资本主义的扩展活动7:19世纪中期俄美德意日等国资本主义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各是怎样解决的?有何影响?亚历山大二世1.俄国(1)挑战:落后的农奴制和行政司法体制。(2)

措施: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1861);

进行地方自治、司法、教育和兵制改革。(3)影响: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但保留了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残余。四、资本主义的扩展2.美国:南北战争(1)挑战: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美国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措施:

美国内战(1861—1865);《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3)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此后又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促进美国的快速崛起,但黑人仍受歧视。四、资本主义的扩展3.德意志、意大利(1)挑战:国家分裂(2)

措施:

意大利:君主立宪,收复失地,实现统一(1870)。

德意志:铁血宰相,武力统一,君主立宪(1871)。(3)影响(德国):市场统一,经济发展,成为欧洲强国;但专制残余和军国主义浓厚。皇帝产生及地位

宰相产生及地位

议会

构成地位

议员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国王担任,世袭;联邦主席、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外交、军事,控制立法权皇帝任免、政府首脑拥有行政权、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帝国议会联邦议员由邦国君主任命、世袭;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联邦议会最高权力机关,掌握立法权;帝国议会权力很小皇帝权力巨大,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专制主义色彩权力权力权力二元制君主立宪制7.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