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单元综合检测(一)_第1页
8 单元综合检测(一)_第2页
8 单元综合检测(一)_第3页
8 单元综合检测(一)_第4页
8 单元综合检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驾驭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据此可知作者认为()A.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驾驭的学术思想……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可知作者认为诸子百家的源头都是“国家官吏驾驭的学术思想”,即诸子百家是同根同源。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解除;材料探讨的是诸子百家的源头,并非诸子百家形成后的融合,解除C项;D项说法确定,解除。.《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縻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不主见对饥民实施救助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A。材料中孔子的主要观点是主见政府组织救济,不主见个人实施救助,孔子的主见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②③④正确,故A项正确;①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D两项错误;C项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阅读下表内容。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见,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见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化思想 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解析:选C。孔子的“有教无类”是教化思想,而材料中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均无涉及教化方面,故A项错误;农本思想事实上是重农思想的另一种表述,材料中三人的思想均无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民贵君轻”“仁政”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都体现出了对人民的重视,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故C项正确;三人的思想既没有涉及重农也没有体现抑商,故D项错误。.(2023•佛山一中高二期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选A。材料中的“有”“无”“难”“易”“善”“不善”"美""恶''等都有辩证的思想,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这是道家的思想。本题选A项。B项强调仁义;C项主见兼爱非攻;D项主见法治。.(2023•赣州四校协作体期中联考)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见“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解析:选D。由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要求依据现实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这属于法家的思想,故选D项。A、B两项分别反映了墨家的“尚贤”和“兼爱”主见,故解除;C项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故解除。6.(2023・荆门高二期末)南京高校副教授黄诚在《找寻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兴盛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讲座中指出:“董仲舒的儒家很杂,包括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先秦各家思想、巫盅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溢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黄诚强调()A.董仲舒儒学思想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B.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儒学处于独尊地位D.“天人感应”学说杂糅了多种学派理论解析:选B。材料旨在强调董仲舒的“新儒学"是由多种思想糅合而成,并不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溢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B项正确;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并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新儒学杂糅了多种学派理论,不是“天人感应”学说杂糅多种学派理论,故D项错误。.(2023・荆门高二期末)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有意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相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A.以哲学探究为己任.以伦理道德为核心C.贯穿唯物、唯心之争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的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宋明理学将儒学思辨化,但不是以哲学探究为己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论”即“理”,其核心是儒家的道德伦理,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都是唯心的,不存在唯物和唯心之争,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中穷理是为了把握其中的“理”以便对世界更好的相识,不是在于至极,故D项错误。.(2023•嘉兴高二基础测试)朱熹主见“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见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朱熹和王守仁对古代圣人的看法相左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解析:选C。朱熹和王守仁的思想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故A项错误;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根本,王守仁认为心是世界的根本,故B项错误;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本心,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根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正确;王守仁重“求心”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故D项错误。.(2023•沙市中学高二期中)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更。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 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 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解析:选B。明清时期,极力推崇程朱理学,大兴文字狱,严厉惩治思想犯罪,剪除“异端”政治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汉朝政治文化的特点,解除;C项是宋朝政治文化的特点,解除;明清实行极端严厉措施,加强思想限制,D项不符合题意,解除。.(2023•扬州高二期末)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变更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更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出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独创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气和影响J这段材料主要反映()A.三大独创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C.三大独创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确定作用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拓解析:选A。依据所学,三大独创传入欧洲后,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普及产生了重大影响,故A项正确。11.春秋战国时期,接受了杠杆原理的桔棒得到了普遍应用。隋唐时期,人们独创了类似于不倒翁的行酒令的工具,俗称“酒胡子”。明代利用声音反射原理建立了天坛“回音壁”。这些现象反映了()A.古人科技独创大多应用于生产B.古代科技发展的多样性特点C.明代科技界有更多总结性成果D.古代科技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解析:选B。从“酒胡子”和“回音壁”的功用可知不是用于生产,A项错误;桔椽、“酒胡子,,“回音壁”的不同领域的独创可知古代独创具有多样性,B项正确;材料中的独创体现不出是总结性成果,C项错误;科技不仅应用于生产也应丰富生活,D项表述过于确定。12.(2023•桂林高二检测)2023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解析:选D。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之际的中国,故A项错误;儒学起源于中国,传承于中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李氏王朝只是受到了儒学的影响,不是主要传承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韩国印刷术何时由何地传入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韩国获得世界荣誉的木刻板作品是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独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况都变更了。”——(英)培根《新工具》中国人的独创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独创: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供应异乎寻常的推动力。”——英国近代汉学家麦都思材料二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J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探讨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紧急亲自试服。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他特别重视科学试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皆需试见而后详之二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争辩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三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年头科技独仓4(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⑴概括材料一主要观点,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说明。(10分)(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看法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8分)⑶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7分)解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这三种独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都变更了”“中国人的三大独创……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供应……推动力”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主要观点;其次小问,在第一小问基础上,可以结合所学举例说明。(2)考查对材料二的概括和归纳,“李时珍……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探讨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宋应星……重视科学试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试脸的基础上”“徐光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说明三位晚明科学家都亲身实践、强调试验;“详尽阅读、探讨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考古证今,广咨博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说明三位科学家留意对前代科学成果进行总结,再结合所学学问,明中期以来学问界“空谈心性、不重实事”,可知这是对其学风的订正。(3)考查对数据的分析实力,从公元1—1500年和公元1501—1840年分段归纳。答案(1)观点:中国古代科技独创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说明:火药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了骑士阶层;指南针促成了新航路开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印刷术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⑵特点:反对明朝中期以来学问界“空谈心性、不重实事”的学风;亲身实践、强调试验;对前代科学成果进行总结。⑶特点:16世纪以前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16世纪起先,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2023・河北“五4^一名校联盟”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说明。(12分X要求: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