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白石艺术的造型特点巩鹏斌[摘要]齐白石,中国现代著名艺术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生涯中,他主要凭借自学奋力搏击于艺海,于诗书画印均有独特不群的造诣,尤其是在花甲之际,以超凡脱俗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衰年变法,自创门派,一扫明清“四王”以来崇尚摹古、墨守成规的画坛旧习,开现代中国绘画新风,影响深远。[关键词]齐白石;艺术造型;似与不似;红花墨叶;民间性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户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放牛、砍柴、种田,只在外祖父蒙馆读了不满一年的书。13岁开始学木工,后来成了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花木匠,其间一直自学绘画,并为乡民画些神像功对。27岁起,就专做画匠,以此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并在胡沁园、陈少蕃等人的帮助下,逐步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一、齐白石的艺术历程(一)学习与积累公元1864年元旦,齐白石降生,起名纯芝。齐家世代务农,祖父齐万秉,性情刚直,不畏强暴;祖母齐十娘性情温和贤惠,能吃苦耐劳;母亲周氏亦刚强能干,是料理家务的好手。纯芝的外祖父周雨若是个读书人,在白石铺北边山坳上枫林亭的王爷庙里办了一个枫林书馆。齐白石除放牛、砍柴、种田外,也在他外公的指点下,开始识字、画画。大家都知道齐白石是从一个木匠转变为画匠的,那么齐白石是怎样开始学习木匠的呢?为了将来养家糊口,他先拜齐仙佑为师学木匠手艺,后又拜远房本家齐长龄为师。15岁,始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习小器作。三年后,纯芝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平刀法,而且还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他还自出新意把平日里自己所画的花卉果实加入到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传统图案中,又根据乡里人喜闻乐见的吉庆词儿勾摹出许多人物故事,创造了许多有意思的新花样,很受人们的喜欢。在做雕花木匠期间,纯芝对绘画的兴趣甚浓。设法借来五彩版《芥子园画谱》学习,为齐白石后来的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26岁他已经基本上是专业的画师了。齐白石从15岁到26岁,做了十多年的木匠,但他的木匠生涯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呢?第一,齐白石长年走街串巷,雕花刻木,使他对民间文化的题材和形式都非常了解,浸染其中,便对民间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有了深层的感悟。第二,在这十多年里入百家门,知道了下层民众的热爱和喜好,这影响了他后来的绘画风格。第三,在长年的劳作中锻炼了构思、构图、造型等能力和对材质、体积、空间、情调等的把握和处理的能力。第四,由于长期操刀刻木,造就了他深厚的腕力、臂力和手指的灵活性,这对他后来的篆刻乃至绘画中拙重的用笔风格,都产生了影响。1882年,纯芝拜胡沁园为师学习绘画,又拜陈作埙为师读书学诗。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通过齐白石的努力,他的绘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齐白石认识的人逐渐增多,先后认识了“龙山七子”、郭葆生、夏午诒和王湘绮等。与这些人的交往,对他后来的远游和定居北京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齐白石为了在绘画中开阔眼界和拓宽思路,便决定远游。从1902年10月到1903年6月,齐白石第一次远游,称一出一归,路程是从湘潭到西安,再到北京,然后去天津,过上海,转汉口,返湘潭。沿途中,喷薄欲出、色彩绚丽的洞庭日出,天地苍茫、朔风凌厉的灞桥风雪、险峻崎岖的华山,都给齐白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4年春天,王湘绮约齐白石去江西南昌游玩。在途中他们游览了庐山、滕王阁、百花洲等名胜古迹。这次远游称为二出二归。从1902年到1909年这八年间,齐白石先后五出五归,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饱览了秀美的山川,领略了各地的风情,结识了许多朋友,对他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成名与变革从1909年以后的八年间,齐白石基本上是呆在家中,赋诗作画,读书荷锄,诗书画印的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军阀混战、亲人和恩师的相继辞世,使他倍感世道苍凉。1917年,齐白石应邀前往京华,之后认识了陈师曾。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并劝他坚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创作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必取媚与世人。这次到北京,还结识了王梦白、陈半丁、姚茫父等人。经人介绍,齐白石把他的画拿到荣宝斋,经理王仁山并把他的作品挂在荣宝斋最显著的位置。但是,他的画还是很少有人问津。在画卖不出去,没有生活来源的残酷情况下,陈师曾劝他自出新意、变通画法。齐白石听从了陈师曾的建议,决定变革。从1919年到1928年的十年是齐白石痛苦求变的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所经历的困惑与艰辛不必赘言。到了1928年,“十载关门”的齐白石在花鸟上变法的新风格已经成熟,齐白石的艺术在这一刻,破茧而出,大放异彩,他从此进入了一个“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自由境地,带有强烈齐白石个人符号的“红花墨叶”派画风开始独步花坛。变法之后,齐白石找到了自己表达情感的自我形式,适应了正在萌动着的现代人的审美节奏,也适应了文人画在其历史性的转变中向大众靠拢的趋势。他又大胆引进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使色调更加纯化,他保留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对花朵、果实、鸟虫施以明亮的饱和色彩,仿佛是将文人的写意画和民间泥玩具的彩绘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综合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范。他的作品以写意为主,题材从人物、山水到花鸟、鱼虫、走兽几乎无所不画。笔墨奔放奇纵,雄健浑厚,富有变化,从此他的大写意花鸟开始元气淋漓,呈现出世人所熟知的面貌。他将富有农民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情趣融进文人画中,还不仅扩展了文人画表现的题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画的新篇章。(三)登峰造极经过十年的变法,齐白石完成了画风的转变,他的艺术已经成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齐白石也登上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巅峰。这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白石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在白石老人九十岁来临之际,党和政府给了他崇高的地位和荣誉,他先后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他被授予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荣誉状。1956年,他又荣获了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和奖金3.5万元人民币。至此,他的艺术达到巅峰,成为一名艺坛巨匠,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二、齐白石的艺术特征(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一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白石老人有句非常经典的画论,那就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是齐白石在91岁时提在画上的跋语,是被无数后人持为圭臬的标志性造型理论。也是齐白石终其一生最为经典的,最为本质的,最为自我的认识。既是他的造型观,又是他的整个艺术格调。齐白石提出“似与不似”理论的目的是欲沟通世俗的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这是一个中和的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他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或者说是审美的中界点。是中国绘画造型继“传神论”之后的又一伟大理论贡献。“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本身理解起来没什么难度,从字面上就能明白它的意思。白石老人又在与他的学生交谈时对这句话作了补充,他说:“作画要神形兼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叶浅予评价齐白石说:齐老提出“似与不似”的理论,可以理解为“具有神似特征的形似”,也可以理解为“形似之极,妙在神似”。……齐白石说的很清楚,“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目的还在于“似”,不过这个“似”不是表面现象的形似,而是集中概括了精神状态的神似。把这几句话结合在一起,就会清楚白石老人讲的似与不似。白石老人不仅倡导形神兼备,而且身体力行去实践,把自己的说法统一到他的绘画实践中去。他一生勤奋作画数以万计,一再证实遵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绘画艺术的基本规律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说到白石老人的艺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首先是他的虾,虾是他最具知名度的符号。但是,齐白石笔下的虾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的,他画的是河虾和海虾的结合体。他把河虾的长钳与海虾的透明结合在一起。为了画出形神兼备的虾,亲自养虾,长期观察和写生,最终提炼成久负盛名的齐氏虾。齐白石的虾是怎样演变来的?又是怎样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呢?齐白石从14岁在星斗塘里洗脚,被虾蛰得流血以后,便经常到塘边观察虾的姿态,开始模仿着画虾了。但直到80岁,他才把笔下的虾完成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达到了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境地。白石老人作品中“似与不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他笔下的花草虫鱼可以画到异常逼真的地步,他可以把螳螂翅膀上有多少个筋络,臂上有多少根刺都画得清清楚楚;他也可以把秋天的荷花描绘出初秋、中秋和晚秋的不同,这些都是白石老人的“似”。但是有些,我们就不能说“似”了,比如:他画的桃子像装桃子的箩筐一样硕大无比;画的春牛仅是几笔淡墨泅出来的牛屁股。这些就与现实世界完全不似了。白石老人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夺其神韵,营造出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二)我行我道、我有我法一一“红花墨叶”派“我行我道、我有我法”是齐白石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但怎样理解我行我道呢?按字面理解无非就是:我用我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艺术风格之路。57岁定居北京的齐白石,在卖画受阻、陈师曾劝说等多重因素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进行了“衰年变法”,终于冲破了前人的羁勒、破茧而出,开创出极具个人风格特征的“红花墨叶”派,他的艺术也因此进入了“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至高境地。“红花墨叶”并不是什么纯形式,它负载着红、黑对比的热烈的民间审美观念,更负载着内在的追求,这内在的追求便是他的乡心,是“客久思乡”、“望白石家山难舍”的真实情感,把对乡土风物真切的爱恋,对家园的一草一木的眷恋,把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一切作为了画题、诗题,融入了他的绘画里。齐白石的“我行我道”、“红花墨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中国古代绘画,要么是清风朗月,幽亭秀木,一派清幽静寂;要么是山静长日,闲云野鹤,淡泊超然,还近凡尘。至仃齐白石,他的作品中则看到的是生命的五彩斑斓和人生的欢快明亮,一派欣欣向荣。同样是秋色,白石老人没有像前人那样画残花渐落,红颜老去,他选取的却是适时开放娇艳欲滴的海棠,浓郁热烈的雁来红,或是常见于农家庭院的葫芦,南瓜,柿子等等,这些花果在他的笔下生根,傲霜迎风,挣扎开放,让人感到了生命勃发的活力和昂然之正气。纵观白石老人的作品,一花一鸟,一枝一叶,还有他笔下的人物和山水,无不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向往,充盈着生命的欢快。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直被赋予着吉祥的寓意和精神的象征。比如说兰花象征高洁,竹子象征清逸,牡丹代表富贵等等。但千百年下来,花鸟画的题材范围被圈定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无非就是梅、兰、竹、菊,荷花、牡丹之类。飞禽草虫也只有鸳鸯、喜鹊、蝴蝶等不多的品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齐白石时代。齐白石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限,将取材范围延伸、扩展到了传统之位。他的取材有:白菜、辣椒、萝卜、丝瓜、花生、葫芦、月饼以及蚱蠕、螳螂、天牛,还有苍蝇、蟑螂、蜘蛛、蛾子,还画老鼠、兔子、猪、牛、蒲扇、油灯等等,数也数不清。这些都是传统绘画中不曾出现、为文人士大夫不屑一顾的东西。却在齐白石的笔下显得有趣、生动,妙不可言。他把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描绘出来,化平凡为高雅、化腐朽为神奇。(三)真切朴实、轻松幽默一一绘画中的“民间性”艺术的母系在民间,一切高雅艺术均发源于民间艺术,中国画艺术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历经五千年文明洗礼的国家,有着无比深厚的特殊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历来崇尚美、创造美,丰富和繁荣了中国独特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在日常生活中有它独特的自身价值,人民的日常生活不能没有朴素的美术。齐白石出生于满清封建没落社会时代,他生活的环境所受到的影响就是中国式的民间美术。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他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绘画中,他将“民间味”带入到了古老的文人画创作中,冲破了明清以来文人绘画的孤芳自赏,使文人绘画有了人间烟火。他画的菊花雏鸡、藤萝蜜蜂、荷花双鸭,是那样宁静祥和,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画的蔬菜蟋蟀、丝瓜蚱蠕,源自于他儿时田园生活的体验和记忆。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自己的“亲目所见”和“亲手所为”,许多带有他童年生活的印记。这些作品真挚、朴实,洋溢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他的画完全是真情实感的表露,他的画一派天真,风趣幽默,充满智慧,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给人一种只能体会不能言传之感。三、齐白石艺术造型的思想意义(一) 以率真朴实的方法,直叙心中的感情,开创文人画新画风有人看到齐白石笔下淋漓尽致的乡土风情,就误认为他在本质上是一位农民画家,这完全是对齐白石智慧和能力的误读。齐白石的乡土情结和他所缔造的童话般的乡间图景,照耀着一种大爱无言的光辉,那些小鱼、小虾、白菜、青蛙、牧牛……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齐白石以一颗纯真的心,用深沉的爱和胸怀,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齐白石浸润在自己艺术故乡里,沉浸在对艺术的体验之中。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的率真流露和无处不在的乡土气息,不仅仅是他对童年和乡村经验的回忆,更是一种对万物的爱,对生命智慧的爱。这种在返璞归真的童心基础之上的大爱,才是齐白石的境界,也为中国传统文人画树立了一个参照系和历史坐标。“齐白石最大的成就,在于戳破了清末文人文学和文人绘画的虚伪性与形式主义的游戏,以率真朴实的方式,直叙心中的感情。他的艺术和诗天真坦率,是当时的文人无一能及的。”(蒋勋语)在这个意义上,齐白石既不同与以往的文人,也不是所谓的农民画家,他是超越文人的有着质朴童心的大智慧者。(二) 解放了中国画的雅俗观,给中国画赋予了崭新的审美视角和内涵从审美学角度看,只有雅俗都能共赏的艺术品,才是真正的最好的艺术品,这是一个非常不易达到的目标,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绘画艺术就达到了这个目标。他的艺术构思和质朴情愫虽不像传统文人那样高雅、冷逸,但却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别样趣味,无论是目不识丁的老农,还是满腹经纶的学者,齐白石散发着泥土芳香和翰墨文思的绘画都能悄悄的叩开他们的心扉,唤起他们心中的喜爱。可能有所不同,却是一种人性的歌唱和自然的流露,是一种诗意的交流和情趣的共鸣。这种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终使齐白石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大家。(三) 借古开新,不泥于古的创作道路齐白石出生在古老中国积弱不振的晚清。他的绘画艺术奠基于五四运动时代的前后,由于当时人们对于封建文化的唾弃,白话文、白话戏全都应运而生。死气沉沉的旧国画,只好引进一些西洋画里落后的皮毛、鳞甲来填补空白,引西入中,走出了适应中国需要的融合中西之路。齐白石也不拒斥吸纳西方文化。但在艺术创作上,他却坚持直根于民族土壤,一方面努力摆脱早已成为桎梏画家创造的因袭模仿之风;另一方面又别具慧眼地努力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带着十足的民族生命力量,崭新的精神和面貌,应运而生地出现在画坛上。“继承”和“出新”永远是艺术翱翔的双翼。白石大师超前领悟此理,所以在借古画派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中时,架此双翼,开展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但又绝不是弃古扬今,而只是在继承传统中,对审美观念的更新和表现风格上的脱变。齐白石的借古开今,表明他实际已经充分认识到继承传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而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四) 关爱自然、讴歌和平的爱国精神关爱自然,讴歌和平是齐白石艺术的旨趣,也是值得我们充分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出身贫苦农家的齐白石,与大自然的山水草木、自由生息的花鸟鱼虫有着十分密切的精神联系。在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陶冶下,这种联系已变成挚爱之情潜入灵魂深处,为他的作品注入了可以引发心灵悸动的赤子之心。矛盾在宣读世界和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转让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服务内容与服务人员3篇
- 2024年度网络服务器租赁合同3篇
- 全新2024年度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开发合同2篇
- 2024年区域性人力资源加盟合作框架协议2篇
- 二零二四年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维护合同
- 2024年度股权转让与投资合同台帐2篇
- 华南理工大学《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历史经典导读(上)》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文化艺术合同范本2篇
- 第四章-光电信号检测电路一
- 完整挺膺担当团课(2023)微课件
- 三年级群文阅读《古代儿童的智慧》课例
- 退货申请表(文本)
- 人身损害起诉状(殴打)
-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D70-2010 )【可编辑】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2500字范文
- 项目投资测算表模板(含成就共享模型、成本管理科目)
- 聚氨酯混凝土地坪施工方案
- 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入库考试
- 网络管理员备考资料网络管理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