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1页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2页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智力低下和行为性退化。这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定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中医药辨证及疗效标准欠统一,辨证分型复杂。本研究拟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320例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辨证论治的规范化以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数据和方法1.1阿尔茨海默病房基本情况2011年3月—2013年4月上海凌云社区街道、长桥社区街道、北站社区街道、日晖社区街道等社区、嘉定区迎园医院及龙华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20例,其中男107例,女213例,平均年龄(76.73±6.610)岁。入选患者均记录一般资料,并采用临床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量化评分。1.2诊断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DSM-IV诊断标准。1.3标准物质的包含①符合阿尔茨海默病DSM-IV诊断标准;②年龄50岁以上;③HIS≤4分。1.4致的受害者者为①患者患有血管性痴呆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痴呆者;②具有干扰认知测试的疾病如失语、偏瘫及其他障碍(如严重的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言语交流障碍等)。1.5中医证候部分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中医证候量表,最终确定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证候量表的61项中医证候条目。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填写中医证候量表。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应用因子分析找出症状变量的公因子,再用聚类方法中的Ward法对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运用频数分析对每一类的具体分析,得出中医证候分型。2结果2.1分析的结果2.1.1提取有效变量剔除观察量表中频率出现低于3%的症状变量,剔除面色白(1.9%)、小便短赤(2.2%)、口舌赤烂疼痛(0.6%)、声高话多(0.9%)、苔黄(1.3%),共提取有效变量56个。因子分析要求样本量为变量的5~10倍,或样本量>100,本次调查共收集320例病例,符合因子分析要求2.1.2单次提取效果将56个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检验值=0.536,即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较弱,适宜做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18473.333(P<0.001),故各变量间是有关系的,并非独立,适宜做因子分析。2.1.3方差旋转提取公因子将56个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设定特征根=1,提取时将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提取公因子数15个,得到15个因子的特征值>1。最小特征根值为1.183,分别标记为: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4,F1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908%,即指15个公因子解释了原来56个变量信息的77.908%,见图1。2.2聚类分析将15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中的Ward法,从聚类树状图上可看出,聚类结果输出为5类较为合适,见图2。2.3中医辨证分型将聚类成员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论见表3。将各类别症状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求出症状变量所占百分比,由此计算初始权重Aj,并对每一类所有初始权重求和S,得到(Aj/S)的百分比,将其四舍五入取整,得到权重,见表2。通过以上对每一类别的频数分析,将每一类别中医证候权重从大到小累加,根据黄金分割比例,累加权重≥38.2%,得出核心症,最终归纳出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如下:第一类别:肾精亏虚(109例)(占34.06%);常见症状:发焦发白发脱、齿摇齿脱、腰膝酸软、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第二类别:肾精亏虚兼肝气郁滞(71例)(占22.18%);常见症状:发焦发白发脱、齿摇齿脱、腰膝酸软、夜尿多、视力减退、耳鸣、头胀痛、胸闷、胸胁肋痛、常因不良情绪诱发或加重、苔白、脉细。第三类别:肾精亏虚兼心脾两虚(61例)(占19.06%);常见症状:发焦发白发脱、齿摇齿脱、腰膝酸软、夜尿多、尿频、视力减退、耳鸣、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倦卧、大便溏薄、舌淡、舌胖、苔白、脉弱。第四类别:肾精亏虚兼瘀血内阻(50例)(占15.63%);常见症状:发焦发白发脱、齿摇齿脱、夜尿多、双眼晦黯、舌紫黯、脉涩。第五类别:肾精亏虚兼脾胃气滞(29例)(占9%);常见症状:发焦发白发脱、齿摇齿脱、夜尿多、口淡不渴、脘腹痞闷胀痛、胸胁肋痛、腰膝酸软、视力减退、舌胖、苔白、脉沉。3讨论3.1基于聚类分析的中医分类方法在中国的应用临床流行病调查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对证候学数据的研究需要一个降维升阶的过程,常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因子分析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可以对于这些庞杂的变量进行降维,提取一定数量的公因子来代表原有资料的信息,从而方便结果的取得。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中医分类。本研究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找出56个症状变量共有的15个公因子,对症状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再对15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频数分析,最终得出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五类中医证型。3.2心、脾、肾的亏虚联系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发为痴呆;精血同源,肾精亏虚也可导致肝阴亏虚,肝肾精血亏虚,则髓海空虚益甚,发为痴呆。清代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曰:“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心主神志、血脉,且其两者之间密切相关,气虚、血虚均能影响其心主神志之功能。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不能上充血脉、荣养于心,则心失所养,心不藏神,发为痴呆。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健忘证治》说:“今脾受病,则意念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尽心力思量不者,是也”。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病与心、脾也关系密切,阿尔茨海默病病本在肾,与心脾关系,标多为气滞、瘀血。情志致病多伤及肝脏,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影响脏腑气机升降,五脏气血不调,影响五脏神志,损及心神,发为痴呆。唐容川《血证论》“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脑络痹阻,清窍受蒙,灵机呆钝则神思恍惚,表情呆滞,迷蒙善忘。通过本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与心、脾、肾的亏虚存在一定的联系,尤其与肾精的亏虚关系尤为密切。肾精亏虚贯穿了阿尔茨海默病所有中医证候,与祖国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认识一致。3.3中医证候分析结果与临床证候分析结果相结合,并与中医临床所判断证候的证型相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