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与危机
监管危机是指由一些监管机构失败而引发的严重监管危机,监管机构停止支付,并面临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风险。政府不得不向银行提供巨大援助。1618~2008年间欧美亚洲地区爆发了53次较著名的金融危机,平均每7.3年就爆发一次金融危机,其中不少是银行业危机。中国历史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银行业危机也很多。一、金融危机的爆发总计在中国近代(1840~1949年)109年的金融发展史上,曾经爆发的较大的金融危机有23次,平均每4.7年就发生一次。在这23次金融危机中,银行业危机有16次,占到总数的69.5%。(一)小刀会起义冲击1853~1856年,受太平天国战争和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冲击,京津、上海及长江流域的账局、票号出于安全考虑而裁撤庄号,收缩信用,部分钱庄、印子局和商号因此出现资金链断裂并闭歇,酿成银钱业和市面恐慌。(二)第二次热价事件1856~1857年英、法、德、美等国爆发货币信用危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并转嫁危机,1856~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受英法联军攻占京津、太平天国后期翼王石达开西征、李秀成率太平军进攻上海、清军与太平军争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事影响,战区内的票号、账局纷纷撤庄和收缩信用,致使金融呆滞,大批钱铺、印子局及工商企业歇闭,酿成银钱业恐慌。(三)金融恐惧与上海银行信贷风险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国际棉花和棉织品价格下跌,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参与棉业投机的商人、企业及其贷款银行大量破产或倒闭,酿成1866年的金融恐慌。此次金融恐慌降低了危机发生国的进口需求,阻碍了中国丝、茶、棉花等大宗商品的出口,许多出口商因此亏损,1867年上海“钱业各家,不无被累”,有个别商人的放账被“倒至四五十万之多”。此时上海的汇川、利华、利生、利、汇隆、呵加刺等六家英资银行因其英国总行投机失败也先后倒闭。信用风险的加大使得上海余下的外商银行、票号、钱庄纷纷收缩信用,更多的商号、钱庄因信用收缩而倒闭,最终酿成了银钱业恐慌。(四)市银根收缩,强化了保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及斯里兰卡茶叶、日本生丝的竞争,影响了中国丝茶对欧洲的出口,许多丝、茶贸易商亏损倒账并拖累放款银行。外商银行出于安全考虑,在短期内对钱庄收缩信用达到300万两之巨,市面银根收紧。1873年后,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金本位制改革,国际市场上白银对黄金的比价趋于下跌,由此造成中国本币(银两)的汇率也不断下降,中国的外债负担或对外支付压力随之加重,白银外流的加剧使得市面银根更加紧张。此时正值丝茶上市旺季,掌握中国银根的外商银行又故意控制信贷以便抬高利率,压低丝茶收购价格。这使得众多商号、钱庄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最终酿成银钱业恐慌。(五)企业债务负担重。据初步1878年英国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并引发以格拉斯哥银行倒闭为标志的金融风潮。受其影响,中国的外贸逆差及对外支付压力增大,加上银两对外汇率的持续下跌,华商的偿债负担加重。1879年1月的旧历年关是中国公私债务清算的传统时间,市面银根因此紧张。此时掌握中国银根的外商银行借机勾结钱庄,控制放款,人为抬高利率以投机牟利,上海及其它地区的部分钱庄、商号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酿成了银钱业危机。(六)金融债券的损坏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上海市面恐慌,钱庄在短期内失去外商银行和票号300多万两资金的融通,许多商号倒闭并造成钱庄放款倒账和存款被挤兑,又有48家钱庄倒闭。此时票号、钱庄出于安全考虑而收缩其股票投资和股票抵押放款业务,迫使股票投机者低价抛售股票以套现还债,不少参与股票投机的商号和钱庄因股价暴跌而倒闭,与之有关联的票号也被拖累,最后酿成银钱业危机。(七)商损伤的银钱业危机1895年甲午战争失利,日军侵占东北大片土地,东北地区政治经济生活受到破坏,京津及关内重要商埠均受战局影响,人心慌骇,票号撤庄及收缩信用,致使商业停滞,汉口等地部分钱庄倒闭,银钱业因此进一步收缩信用,更多的银钱机构倒闭,酿成波及长江流域的银钱业危机。(八)上海相投资的基于贴票的投资选择甲午战争后,鸦片贩运的厚利及鸦片贩子对贸易资金的需求引发了协和钱庄等一批上海钱庄发行贴票来高息揽存的投机行为,由于参与投机的钱庄无法兑付高利率的到期贴票,所以遭致挤兑并纷纷破产倒闭。(九)传统银行因资产安全被抢营养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东北、华北的银钱业和商号被大量抢掠,账局、票号等传统银行为保证资产安全而撤庄回籍,退还存款和承领的汇款,收回借贷,以致南北各省主要商埠的工商业停闭,全国陷入银钱业危机之中。(十)事件回顾与分析清末日本人上田等六人在大阪伪造中国通商银行的钞票约30万元,并将这些伪钞运到上海和天津等地来冒用和兑换银元,以致部分伪钞在市面流通。1903年2月中国通商银行发现伪钞后不予兑换并将持有伪钞到该行要求兑现者扭送官府查究的不当做法,使得商民怀疑通商银行的信用,部分钱庄也拒绝接受通商银行的钞票,大批持有通商银行钞票的商民因担心债权受损而涌到该行挤兑。后来通商银行向汇丰银行抵借现银70万元来应付挤兑才渡过了危机。(十一)1908~1909年的银钱业危机1907年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发生货币信用危机,中国外贸逆差及外债负担加大,日俄战争后外资和外货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陷入沉寂,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又相继辞世,这些事件使得市面恐慌,银根趋紧。代表上海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银拆平均市价上升,其他市场的利率也相应上升。上海、天津、汉口的部分商行和钱庄因无法偿付洋行的贷款而在1908~1909年间破产,酿成六起波及南北省份的银钱业恐慌。(十二)1910年的银钱业危机20世纪初汽车产业兴起,天然橡胶因需求增加而价格上涨,橡胶拓殖公司的股票市价随之上升。1910年美国人麦边利用“蓝格志公司”进行橡皮股票投机诈骗,在将股票价格炒高后,麦边等骗子将股票变现并携款逃回国内。骗局曝光后,橡皮股票价格暴跌,参加股票投机的钱庄、商号遭受损失或破产清理,各地银钱业的信用动摇并发生挤兑风潮。票号、中外银行公司收缩信用,导致上海、镇江、重庆、汉口、杭州、营口、扬州等地的源丰润银号等一批银钱机构破产,酿成八起波及全国的金融风潮。(十三)1911~1913年的银钱业危机1911~1912年间爆发的武昌起义、南北战争和1913年袁世凯策动的北京兵变及癸丑战争(二次革命)造成社会经济动荡,引发多起全国性的金融风潮,银钱业受到冲击,义善源票号等一批票号、钱庄因业务萎缩、资产被抢掠和坏账、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十四)1916和1921年中国、交通银行的两次银行券停兑风潮1913年3月北京政府建立后财政一直很困难,遂利用中国、交通银行大量发行钞票,向其垫借巨额款项。此举使得中交两行的发行准备金减少,银行券的兑现能力下降。1916年5月12日国务总理段祺瑞听信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的意见,不顾政府信誉,悍然以国务院的名义下令中交两行停止其银行券的兑现和存款付现,此举引发市面恐慌并酿成银行券挤兑风潮。1921年11月,因中国、交通银行再次宣布停止其银行券的兑现而酿成了第二次银行券挤兑风潮。(十五)1934~1935年的金融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金融大危机爆发,各国纷纷贬低本币对黄金的价格或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价上扬而银价下跌。美国白银利益集团利用其在国会的代言人通过了在美国内外高价收购白银的法案。此举使得银本位制的中国白银在1934~1935年间大量外流并酿成严重的通货紧缩,大批工商金融企业倒闭,银本位制崩溃,经济和金融体系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二、近代中国银行危机的具体原因(一)银的给药与金融恐惧中国的货币制度在1840~1910年间采行银铜双本位制,1910~1935年改行银本位制,这样的币制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是银钱比价的经常波动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稳定。清代民间日常交易多用制钱,县以下地方纳税也用制钱,而计税单位为银两。1840年后,银贵钱贱,商民税负因此加重,社会矛盾加剧并酿成战乱。而战乱又引发了多起金融恐慌。其次是1935年以前纸币发行权分散,信用不等的中外银行券杂行,容易诱发挤兑风潮。再次是1910~1933年银本位币的单位是银元与银两并用。实际交易用银元,而存款取息则用银两入账,这为钱庄把持“洋厘”与银拆两个市场并与外资银行联手操纵利率、人为制造金融恐慌提供了制度土壤。最后是银本位制使中国经济发展屡受汇率下跌和通缩之扰。1873年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行金本位制,国际金价上升而银价下跌。而中国在1935年之前仍实行银铜双本位制和银本位制,以致银本位币汇率下跌,外债负担加重并加剧白银的外流,国内银根严重收缩并酿成多起金融恐慌。总体来看,与币制落后有关的银钱业危机占到总数的50.0%。(二)者融资困难近代中国战乱不断,商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投资风险很高。为避免损失,银钱业经常紧缩信用,致使利率提高,工商业者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并酿成金融风潮。与战乱有关的银钱业危机主要有7次,它们是1853~1856年的银钱业危机、1856~1860年的银钱业危机、1883~1884年上海的银钱业危机、1894~1895年的银钱业危机、1900年的银钱业危机、1908~1909年的银钱业危机、1911~1913年的银钱业危机,占银钱业危机总数的43.7%。(三)转嫁危机,导致金融恐惧1840年后中国经济日益开放并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每当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外国资本就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向中国转嫁危机,以致中国内外贸易形势恶化,工商业户倒闭,银钱业收缩信用,最终酿成多起金融恐慌。这类银钱业危机包括1866~1867年上海的银钱业危机、1871~1874年上海的银钱业危机、1878~1879年上海的银钱业危机、1883~1884年上海的银钱业危机、1908~1909年的银钱业危机、1935年的金融风潮,它们占到危机总数的43.7%。(四)监管机构设置单一1908年《银行通行则例》颁行前,民间经营银钱业(除了典当业)几乎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既不需要登记注册,又不需要核验开办人的资产和信用;对银钱业的经营范围、业务活动、盈余分配、财务报表的稽核等未加任何要求或限制,对银钱业的风险管理措施也没有规定。1912年《商业银行暂行则例》颁行以前,国内还没有法律来规定银钱业的最低资本限额。在1924年《银行通行法》起草之前,国内尚无法律要求外国银行及中外合资银行向中国政府核准注册。1931年《银行法》颁行以前,国内还没有法律来统一银钱业的组织制度和债务责任。传统银行沿袭了传统商号独资或合伙的组织形式及无限责任,这使得我国的银钱机构尤其是传统银行的资本金规模普遍偏小,信用不稳固,对未来的经营缺乏长期且稳定的预期,经营行为趋向短期化,投机性和脆弱性都较高。民国建立后,国内政治长期分裂,国家经济金融主权依然不完整。近代中国政府的银行监管机构设置尚缺乏严密统一的组织,主司银行监管的机构仅为特定主管机关内设的司局级部门,其权威性和独立性都不足;此外还存在多头管理及银行业主管机关设置更迭频繁、监管政策延续性低等问题。因此,政府难以对中外银钱业施加长期有效的监理,以致银钱业的投机活动难以遏制并酿成了1866~1867年的上海银钱业危机、1871~1874年的上海银钱业危机、1878~1879年的上海银钱业危机、1883~1884年的上海银钱业危机、1897年的上海贴票风潮,1910年的银钱业危机,此类危机占银钱业危机总数的37.5%。(五)标准化的贷款—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债务负担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并因此累积了巨额的外债。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国际金价上升而银价下跌的趋势,中国本位货币(银两)的汇率不断下降,中国1海关两兑英金的比价从1873年的6先令5便士跌至1895年的3先令3.25便士,从而加重了外债负担。而外债的清偿又使得白银大量外流或集中到通商口岸的外资银行手中,致使国内银根收缩或被外资银行控制。每到偿付外债本息的时候,国内银根就会收缩,利率上升,工商金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甚多,直至酿成金融风潮。近代中国与外债清偿引发的通货紧缩有关的银钱业危机主要有:1871~1874年上海的银钱业危机、1908~1909年天津、上海、汉口、镇江等地的银钱业危机,它们占到危机总数的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项业务拓展协议:2024年合作共赢方案版B版
- 2025年粤教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微电影演员肖像权使用及报酬支付合同3篇
- 2025年浙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专业鞋品采购协议模板2024版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红河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宝钢集团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3篇
- 2025年竞聘医院内科医生岗位演讲稿模版(3篇)
- 虚拟货币地址分析技术的研究-洞察分析
- 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内容
-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电力智慧检修安全运行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下载
- 《北航空气动力学》课件
- 附件: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3.0版)
- 电商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 火灾应急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