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_第1页
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_第2页
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_第3页
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_第4页
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部分中医的传播汉国教刘淑梅波斯(今伊朗):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115年时,西汉武帝刘彻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波斯(今伊朗)等国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两汉时期:北印度(乌场国):后魏时敦煌人士宋云到西方求法,在宋云行记里曾经有如下的一段记载:“神龟二年(即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十二月初,入乌场国……国王见大魏使来,拜受诏书……王又问曰:彼国(即指中国)亦出圣人否?云具说……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见雒阳伽蓝记卷五)。可证6世纪初,印度已经知道中国早有杰出的名医。二、南北朝时期:朝鲜:公元514年,中国曾派遣医生到过朝鲜。日本:中国就给日本送去了《针经》一套。三、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圈在这一时期形成,中医的海外传播也开始兴盛起来,中医药在这一时期相继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越南等国。日本:1、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带医书《明堂图》和其他医书160卷漂洋过海,使中医书籍首次直接传入日本。2、公元608年,日本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隋朝学习医学,带回了《诸病源候论》等重要医学书籍。3、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日本制定的医药职令———《大宝律令·疾医令》4、鉴真东渡5、公元805年,日本医生营原清到中国学医。朝鲜:1、高丽、新罗学生来中国留学,朝鲜模范中国制定医学制度。公元769年,唐政府颁行《广利方》,朝鲜政府派遣使节向唐政府请求得到此书。2、唐代,中国医学书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朝鲜。印度:1、唐代义净法师《内法传.卷二》《南海寄归内法传》阿拉伯:唐代中阿交流主要沿水旱两路往来,水路由波斯湾到马尔纳湾,经孟加拉湾抵马六甲海峡至我国南海达广州、泉州、杭州,再转至长安;陆路则经波斯、阿富汗到新疆天山南北,最后到达唐都长安。1、传入阿拉伯的药物最重要的有大黄、麝香、樟脑、乌头、桂皮等等。2、据阿拉伯人苏莱曼《东游笔记》。3、当时佛教徒必须精通五明学方能算是高僧大德,才能有到中国请学的资格。五明学里有一种是医方明。4、公元8世纪前,中国的炼丹术就曾多次传入阿拉伯各地,并经阿拉伯传往西欧各国,为世界制药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四、宋金元时期:高丽:《宋史》记载:朱神宗元年,高丽王徽患病,派遣使者到宋朝请医生,翰林医官去高丽,并且带去医药百余种。宋徽宗崇宁二年,宋朝按照高丽的请求,派人到高丽设教,教育高丽人学习医术。公元1118年,宋朝又派遣大批的翰林医官到高丽传播医学,分科教授医术。吐蕃:宋徽宗政和年间,吐蕃因部落疫病流行,遣使向宋朝求药,宋朝赐予其白龙脑、犀角、牛黄、安息香、白紫石英等药品,共计七十余种。阿拉伯:1.宋代自开宝元年开始设置舶市,开宝四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其中就包括药物的互市。根据《宋会要》的记载,当时参加互市的药品,品种繁多,其中有三百余种经过市舶司,由阿拉伯人运往西方亚、欧、非的很多国家。2.元代,蒙古军攻陷巴格达,建立伊儿汗王朝。《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即《唐苏克拉玛》)这部丛书包括四部中国医著的译本,第一部是《王叔和脉诀》的全译本,后面三部书分别介绍了经络针灸、本草、疾病防治与养生等内容。3.阿维森纳不朽的名著《医典》1)药物:《医典》第二部中,阿维森纳明确指出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2)中医学“药食同源”的观点:《医典》中还记载了许多饮食和药物,如肉汁、驴奶、葫芦、蛋黄、葡萄酒、芍药、大蒜、莴苣、水蛭、牛黄、蝎毒、莨菪、附子、蛇毒、硫磺等。阿氏认为:药用食物偏于营养,而食用药物偏重药用;他并把药物从性质平和,到效用明显,直至性偏有毒划分为4个等级。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序论”中说:“仲景曰:人体平和,惟须好保养,勿妄用药,药势偏有所助,令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又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3)中医的脉学:《医典》第一部书“脉论”中共记载了19种脉象,包括有长脉、短脉、和脉、宽脉、细脉、高脉、伏脉、糙脉、大脉、小脉、数脉、迟脉、续脉、结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