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资源问题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资源问题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资源问题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资源问题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资源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1开源:加强勘探与开发;拓宽开发范围和渠道;寻找替代性资源;加强储备。2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发展循环经济。考点二资源问题3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4、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表现:供应紧张,价格上涨2原因: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3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4措施A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可采储量B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证石油供应正常4、石油危机应对措施我国石油资源进口渠道图我国目前进口石油的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大部分进口石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等地区,加重了我国的石油危机。我国石油进口渠道西北通道东北通道西南通道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运河中缅石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至大庆中哈石油管道2004年9月28日,

中国阿拉山口至哈萨克斯坦阿塔苏的输油管道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首期工程耗资7亿美元,设计输油能力年1000万吨,将于年内完工;二期工程2011年完工,设计输油能力年2000万吨;最终将达到年5000万吨的指标。如此将极大的缓解中国石油紧张的局面,新疆也得以依靠石化产业发展经济。中哈原油管道1994年,俄罗斯主动提出希望与中方合建一条起点在安加尔斯克,终点在大庆,年输油能力3000万吨的石油管道,这就是“安大线”。经中俄双方技术专家的多年研究,2002年安大线由尤科斯石油公司、石油运输公司和中石油敲定,进入择日动工阶段。单纯从经济上看,安大线设计长度2260公里,总投资25亿美元,沿途多为草原丘陵地形,建设周期2年;安纳线设计长度3900公里,沿途穿越山地和沼泽,预计投资70亿美元。北向通道,一波三折从云南的昆明修建一条石油管道经瑞丽到达缅甸西部的实兑港,长度约1700公里,需耗资20亿美元。建成后,来自中东或者非洲的石油可以在缅甸上陆,经过管道直达云南。考虑到中国和缅甸一贯良好的关系,这条线路将为中国提供一条绕开马六甲的安全通道。而且,一旦中国开始修建缅甸通道,日本出于自身利益也会立即开始克拉地峡工程。中缅石油管道素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的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非常清楚马六甲海峡是控制亚太地区大国崛起的关键水域。2004年4月,美国制订《区域海事安全计划》,以反恐为名企图派军队进驻马六甲海峡,后在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的抗议和中国的斡旋下,海峡仍维持由马、印、新三国共管的局面。但是新加坡在国家安全事务上对美国过分依赖,使得美国将继续以此为突破口,寻求介入马六甲事务。印度近年也在距离海峡西口很近的安达曼群岛修建军事基地,企图重兵驻守。中国海军虽然在飞速发展,但是以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控制这条水道。一旦美军介入,甚至是印度在此挑起事端,中国52%的石油进口将被切断。所以,马六甲是目前中国最重要也是最不堪一击的经济命脉。在泰国地图上有一处克拉地峡:最窄处约64千米、最高海拔仅75米,泰国拟议耗资280亿美元开凿运河,全长112千米。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泰国湾,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千米,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克拉地峡我国石油进口渠道西北通道东北通道西南通道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运河中缅石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至大庆中哈石油管道可能的第五大通道——中巴油气管道3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4措施A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可采储量B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证石油供应正常C开发寻找新能源D节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E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系统4、石油危机应对措施石油储备(天)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大连新港青岛黄岛宁波镇海舟山岙山我国石油储备基地至2016年年中,中国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3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4措施A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可采储量B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证石油供应正常C开发寻找新能源D节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E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系统开源节流储备4、石油危机应对措施开采方式

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

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

地下采空区→地面沉陷→破坏地上建筑物、农田等用碎石、沙、矸石回填采空区开掘时尽量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等。破坏地表覆被层→加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场占用大量土地→土地退化;水体污染等;形成岩石裸露的深坑→常年或季节性积水。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考点二自然资源保护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