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稿)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1页
(二稿)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2页
(二稿)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3页
(二稿)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4页
(二稿)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习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4--19166)直系统治时期(19207-192410)皖系统治时期(19166--19207)奉系统治时期(192410--192810)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1913年3月,宋教仁案1913年10月,袁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1月,解散国会1914年5月,《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9月,袁祭孔大典1914年12月,《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5月,《民四条约》1915年12月,“劝进”当上皇帝1916年1月,中华帝国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时间袁世凯革命党人结果1913年1915年“二次革命”复辟帝制思考1: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护国战争刺杀宋教仁袁被迫取消帝制失败【合作探究】思考2: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点?专制独裁、民国名存实亡探究1:袁世凯能够复辟帝制的原因从主观来看,(1)袁世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专制独裁是其统治特点,(2)袁世凯掌握政权和军队,渴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从客观来看,(3)辛亥革命不彻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4)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5)资产阶级力量涣散。探究2: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必然失败。(2)直接原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战争。(3)主观原因: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加剧,袁众叛亲离。(4)客观原因: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改变了对袁的支持态度。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滇系军阀桂系军阀晋系军阀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思考1:图示反映了军阀割据时期的政治有何特点?派系主要代表支持国家控制区域直系皖系奉系冯国璋思考1:哪个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较强?为什么?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日本东北三省皖、浙、闽、鲁、陕【合作探究】思考2: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发展,北洋政府有何举措?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苏、赣等段祺瑞日本张作霖加入一战,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前者段祺瑞主使叛党,蹂躏约法,解散国会。文与西南诸将帅,……率先主张护法讨逆。护法运动乱法与护法之争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孙中山认为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意味着什么?缘起失败利用军阀打军阀;意味着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成功。探究3: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军阀怎样的阶级本质?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毛泽东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1)原因: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封建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兴办实业;③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影响:工人阶级: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队伍壮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表现: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②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探究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数据类材料:①时间②主题③关键词④数据变化材料七: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时报》(1912年3月5日)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政治经济思想背景01民主共和传播,袁世凯“尊孔复古”根本原因导火线新文化运动概况兴起标志旗帜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张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民主与科学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了解新文化运动概况德先生赛先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穆姑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莱后生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内容02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核心:思想革命前提:道德革命手段:文学革命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旧文学是旧思想文化的载体;新文学是传播民主与科学的工具。Q5:为什么提倡文学革命?Q6:什么是新文学?【历史趣闻】胡适授课时,北大的学生抵触白话文,嫌其啰嗦。于是胡适出题目: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请替我用最少的字复电拒绝。结果:文言用字最少的是12个字“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理性批判。——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傅斯年在回顾起追随《新青年》师长,创办《新潮》杂志,挑战传统势力时,有这么一段自我批评:“我们有点勇猛的精神,同时有个武断的毛病。要说便说,说得太快了,于是乎容易错。观察研究不能仔细,判断不能平心静气,——我不敢为我自己讳。”——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影响:P117探究8:如何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