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纲要上第二单元第五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指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一.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时空观念请依据材料和所学,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581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三足鼎立西晋统一北乱南稳南北对峙220-280280-316317-420420-589[识记概念]不是所有的士大夫都是“士族”成员

士族,又称世族、门阀,是地主阶级的一个特权阶层,是统治阶级上层集团。士族拥有军政大权,维护门第利益,它们往往挤压出身庶族(中小地主)的士大夫。

门阀: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下迄隋唐,因科举制度而式微。个人的出身背景对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课堂探究:材料: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ya)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现象?(4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和影响(4分)?历史现象:士族专权,门阀政治。产生的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2)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盛行,能够自给自足,逐渐割据。(3)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族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的政治保障。影响: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削弱了皇权和中央集权,造成这一时期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4.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气候等)2.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战乱1.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3.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减轻剥削(一)原因:(二)影响:1.促进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江南文化的发展;3.促进民族交融二、江南的开发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3: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了……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像建康(今南京)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比如:北方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岳麓版教材》(1)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4分)(2)依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时南方经济开发的影响。(8分):

(2)促进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丰富了江南人民生活;推动南方地区工商业及城市发展;增强南方地区影响力;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南北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民族融合。(1)材料1反映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落后尚未开发;材料2反映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得到开发。(1)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2)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4)明清时期,江浙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归纳:经济重心南移历程内容①创建新制度:俸禄制、均田制(485年)、三长制

②迁都洛阳③移风易俗,推进汉化、民族交融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贺兰贺独孤刘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说汉话穿汉服通婚姻改汉姓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往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意义: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大批内迁,在北方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联合斗争魏晋时期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及连年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交融进程加快民族战争魏晋各民族的征战打破了原有的民族布局,有利于民族交融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借鉴和学习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史料:北魏墓葬文物图(2022广东卷)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为了促进民族交融)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2021·河北卷)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C(2021·福建卷)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C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阶段特征(必备)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①政治上: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