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1.gif)
![课题研究记录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2.gif)
![课题研究记录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3.gif)
![课题研究记录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4.gif)
![课题研究记录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a6df5ed7340176a0dd11ef9eefe2460f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研究登记表活动名称寻找种子时间11月地点教室班级大四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过程及图片资料:游戏1:寻找水果,蔬菜种子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
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互相简介一下,让幼儿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
游戏2、寻找蒲公英1.儿歌导入,激发爱好2.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3.苍耳的传播方式结束活动效果及评析:植物是孩子们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种子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爱好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知识经验中,对种子传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记忆,在平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漫天飞舞的柳絮、杨树,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但没有形成一种明确的概念:其实这些现象就是植物在传播种子。本次活动的目的就认识并理解植物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建构孩子的知识构造,拓展他们的视野。课题研究登记表活动名称种子的传播时间11月地点操场班级大四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懂得种子的外部形态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对种子进行分类。过程及图片资料:游戏活动一:《种子传播放大镜》1.通过观测,引起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及传播方式的爱好。师幼小结:植物的种子一共有几种传播方式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2.拓展知识,理解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1)幼儿讨论。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师:除了录像中看到的,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的?游戏活动二:《根据外形巧分类》根据种子的外形特性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老师在这一环节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与材料互动,让幼儿拿着图片说一说、分一分、贴一贴,通过动手动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游戏活动三:《肢体演出:我是一颗小种子》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语言体现种子的传播。结束活动效果及评析: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手段,让幼儿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步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是在活动中,教师说的比较多,没有为幼儿创设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幼儿观测种子的不一样,孩子们说的太少,整个活动太死,缺乏生气。重要原因是孩子们参与性不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课题研究登记表活动名称种子粘贴画时间11月地点教室班级大四活动目的:1.能运用种子进行作画和数学活动,根据种子不一样的外形特性体现一定的物体形象。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过程及图片资料:游戏活动一:《种子排队》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爱好。师:看看桌上有什么?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似,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样。老师小结:相似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似时,数量不一样。(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测另一面。4.讲述操作成果。幼A:不一样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至少。讨论“为何排同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至少呢?”(6)小结:队伍同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5.展示幼儿作品效果及评析:活动前家长和孩子们积极配合搜集了绿豆、玉米、芝麻、瓜子等多种各样的种子,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分工合作、耐心粘贴,有的用绿豆粘成大树的叶子,用黑豆和红豆勾勒出树干及树枝;有的用红豆做成苹果的样子,再加上绿豆做的叶子;尚有的用上了花生、瓜子以及大米等。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幅幅创意十足、色彩斑斓的作品呈目前我们眼前,令人耳目一新。最终,根据制作的成品,我们以投票的形式评比出“创意奖”、“美观奖”、“艺术奖”以及鼓励奖等奖项。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多种植物的种子,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还让孩子们充足体验了亲子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课题研究登记表活动名称米从哪里来时间11月地点教室及走廊班级大四活动目的:1.运用地方资源,初步懂得米的种植、生产过程、以及种类,感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成品,理解米营养价值2.在搜集、品尝多种米及其有关制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3.在欣赏图片、古诗等活动中,感受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苦,能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过程及图片资料:1.认识水稻的外形特性。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你会发现水稻的什么秘密呢?自由观看、说说发现的秘密,用完整生动的语言描述像什么?小结:如:根——像胡须——须根——扎根,吸取营养;稻穗——沉甸甸、一串串,黄了,代表熟了。2.解剖水稻,梳理植物概念。①水稻属于哪一类?为何?(果在哪里→稻穗)②今天,我们就来当回小小科学家,用剪刀把水稻的每个部分剪开来,看看水稻是不是可以提成植物的几种部分。(一种小组商议,相似的部分放在同一种筐里)小结:茎是空的→吹一下像吸管→捏上去软软的→输送营养3.稻谷里有什么?①金黄的稻谷里躲着谁呢?(米)②是吗?让我们一起剥,看看究竟什么?别看小小一粒米,藏着许多营养,我们都离不开它,懂得为何吗?(做饭,让我们吃了不饿肚子)当什么?(粮食)4.剥一剥、看一看、说一说,尝试用多种工具取米。5.鼓励小朋友平时多观测,多动脑筋,长大后发明给人类带来方面的东西。效果及评析:“米从哪里来”这一活动,可以看出在主题中我们以真实生活情景作为背景、以大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