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声声慢(寻寻觅觅)》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9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充分地体现了李清照“豪放”的词风,全词以“声声慢”为题,通过写落叶、飞花、秋风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怀念。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李清照的词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她的后期词可能不太熟悉。他们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二、核心素养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这首词,学生可以学习到李清照的语言艺术,如何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可以通过对词中意象的解读,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诗词。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首词,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尝试将其传承下去。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掌握李清照的语言艺术。难点:理解词中的意象,提升审美能力。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词的内容和意境,讲解李清照的语言艺术。2.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词中的意象进行解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3.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声声慢》的古筝曲,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随后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为学生背景知识铺垫。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生于南宋时期的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是我国杰出的女文学家,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她的词作情感丰富,形式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词中之冠”。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18岁时,她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靖康之变后,她和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大部分珍藏文物。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独自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漂泊,度过了凄苦孤寂的晚年。李清照的词作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多描写悠闲生活,爱情生活和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作品则更多地感慨身世,怀念故乡,情调悲伤。她的词论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和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李清照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词人,还擅长诗、文、赋等多种文学形式。她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是我国女性文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自学探究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尝试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词中的意象和语言表达。3.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词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词人通过“寻寻觅觅”表达的心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下面逐句翻译和讲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不断地寻找,凄凉寂静,悲凉凄惨,心情极为沉重。讲解:此句通过叠词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孤寂和悲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翻译:忽暖忽寒的时候,最难以保养身体。讲解:此句通过描述气候的变幻,暗示着词人的生活境遇也在不断变化,难以安顿。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翻译:三杯两杯的淡酒,怎么能抵挡住晚上寒风的猛烈?讲解:此句以酒与风相对,表现了词人借酒消愁的心情,同时也揭示了其难以抵挡的孤寂和哀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翻译:雁飞过去了,正是令人伤心的时候;原来那是曾经相识的雁。讲解:此句通过雁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哀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翻译:满地都是金黄色的菊花,枯萎凋零;如今有谁愿意采摘这些凋谢的菊花呢?讲解:此句通过黄花的意象,暗示了词人的年华已逝,容颜衰老,孤苦无依。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翻译:守着窗户,一个人如何度过这漫长的黑夜?讲解:此句表现了词人孤独无助的生活,以及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生活的怀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翻译:梧桐树伴随着细雨,到了黄昏时分,雨滴点点滴滴地落下。讲解:此句以梧桐和细雨的意象,烘托出词人孤独凄苦的心境,形象地展现了她所处的环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这一次,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形容呢!讲解:此句作为全词的结尾,表达了词人对于自身命运和处境的无尽忧虑和哀愁。教师分析词中的意象,如“落叶”“飞花”等,阐述如何通过意象表现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的意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寻觅觅:此词开篇叠词的运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孤寂和悲伤。寻寻觅觅不仅表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也暗示着词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无法把握。2.淡酒:词中提到的“三杯两盏淡酒”,代表了词人借酒消愁的心情。淡酒与晚风相对,突显了词人难以抵挡的孤寂和哀愁。3.雁:雁的意象在词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雁飞过去了,令人伤心,因为它们是曾经相识的雁。这里暗示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哀伤。4.黄花:词中提到的满地黄花堆积,暗示了词人的年华已逝,容颜衰老,孤苦无依。黄花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中的悲凉氛围。5.梧桐和细雨:梧桐和细雨的意象在词中具有很强的烘托作用。到黄昏时分,梧桐树伴随着细雨,点点滴滴地落下。这一意象突显了词人孤独凄苦的心境,形象地展现了她所处的环境。这首词中的意象通过相互映衬和烘托,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展现了词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哀愁。这些意象丰富了词的意境,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教师讲解李清照的语言艺术,让学生注意词中的叠词、对仗等手法,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李清照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词坛绝艳”。她的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其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第一,李清照的词作善于运用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她的词作中常常出现寻常语,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等,这些语言质朴,易于理解,使她的词作具有广泛的亲和力。第二,李清照的词作语言具有鲜明的音韵美。她擅长运用叠词,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如梦令》中的“悠悠生死别经年”,这些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词的节奏感,也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第三,李清照的词作语言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她的词作常常表达出深沉的感情,如《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这些词语都充满了感情,使她的词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最后,李清照的词作语言还具有创新性。她善于将诗歌的韵律融入词中,使词的音律更加优美。同时,她也善于运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声声慢》中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这些语言表达方式的新颖,使她的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4.主题思想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适时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身世飘零的哀伤:词中所表现的深愁惨痛,凝聚着作者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切身感受,身世飘零的哀伤中蕴藏着故国沦亡的悲痛,其意义远非她前期词中那种闲愁所可以比拟。-含蓄曲折的抒情: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对生命和人生的反思: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通过这首词,作者展现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声声慢(寻寻觅觅)》主题思想主要围绕着孤寂、哀愁、身世飘零和对生命反思等方面展开,展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5.情境创设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站在词人的角度,以《声声慢》为题创作一首新词。学生尝试运用李清照的语言艺术和意象手法,教师适时点评和指导。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强调李清照的豪放词风和《声声慢》的艺术价值。同时,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以拓宽视野,提升审美能力。课后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写一篇关于《声声慢(寻寻觅觅)》的鉴赏文章。-选择一首李清照的词,进行诵读练习,感受其豪放词风。六、教学反思《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一首经典的李清照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掌握李清照的语言艺术。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亮点: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声声慢》的古筝曲,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小组讨论和情境创设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3.结合实际,拓展视野:在总结与拓展环节,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词作,以拓宽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其次,我在教学中有以下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1.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课堂讲解环节,虽然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但仍觉得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对词中的意象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2.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青岛版(五四学制)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平方分米(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图书馆(2)|北师大版
- 2024年林业机械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
- 2025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4年耐酸低熔玻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16《朱德扁担》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度个人与个人家政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个人代收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改房买卖合同签订与备案操作手册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山东省2024届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答案)
- 共享wifi贴合同范本
- 借款人借款合同
- 统战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国能辽宁北票 200MW 风力发电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中药相关性肾损害
- 2024年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课件
- 2024年松溪县城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1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