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长住渔家风俗的起源及品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
自近代50年代以来,人类学和民事诉讼家先后对中国大多数民族产生了吸引力。换句话说,在男女生结婚后,新婚夫妇不属于丈夫的家庭,而是回到了她母亲的家。怀孕和孩子出生后,他们开始住在丈夫的家里。对此,有的民族叫“不落夫家”,有的又称“长住娘家”或“坐家”。1962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发表《论长住娘家风俗的起源及母系制到父系制的过渡》①1一文,以福建汉族惠安女的婚俗材料为重点进行了论证。此后,陈国强、蒋炳钊、宋兆麟教授等均发表过有关这方面的著述。②2然而,迄今为止,尚未看到将我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全面、系统地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些探讨,以抛砖引玉,并就教于专家和读者。一、少数民族地方根据目前已有的材料,存在不落夫家婚俗的民族众多,分布面极广,除印欧语系诸民族和南岛语系的高山族外,其余各语系、语族都有一些民族程度不同地保留着。他们是:黎、布依、壮、侗、水、仡佬、仫佬、毛南、苗、瑶、羌、门巴、彝、藏、普米、纳西、傈僳、哈尼、景颇、阿昌、布朗、朝鲜、满、鄂伦春、蒙古、裕固、土,以及湘、桂、粤、闽地区的部分汉族等等。③3仔细研究上述各民族材料之后,可以看出他们的不落夫家习俗有不少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文化程度和婚俗存在不落夫家婚的民族,绝大多数盛行早婚,其年龄大致是:以12—16岁为婚的有黎、布依、壮、仡佬、仫佬、苗、瑶、毛南、羌、门巴、傈僳、鄂伦春、蒙古、裕固和土等族;以16—18岁为婚的有侗、水、普米、哈尼、阿昌、布朗、景颇、朝鲜、满族和湘桂粤闽部分地区的汉族,等等。其中鄂伦春、羌、布依、毛南、仡佬和仫佬诸族,还喜结指腹婚、背带亲之类的娃娃婚,一些民族甚至将18岁尚未结婚者,视之为“老姑娘”,很难嫁给理想的好人好户。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有的民族虽行不落夫家婚,却无早婚习俗。如藏族和丽江纳西族女子,一般要到20岁以上才结婚。另有一些盛行早婚的回、保安、东乡、赫哲、维吾尔、珞巴、拉祜等民族,则又无不落夫家的婚俗。至于湘、桂、粤、闽四地的汉族,有的盛行早婚,有的则无。前者如惠东人,后者如顺德等地的汉民。①4可见,早婚对不落夫家习俗的长期存在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是产生的根源和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二)“坐家”的期限上述通行早婚的各族女子,婚后留住娘家的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只几天、、几月,长者达一二十年,乃至终生不落夫家。尽管每个民族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坐家”期限,其坐家时间的长短仍以夫妻双方感情好坏为转移,感情好的,可提前怀孕,感情差的则千方百计往后拖延。各民族“坐家”的期限大体如下:1月左右:门巴、阿昌、满1—3年:黎、布依、侗、水、仡佬、瑶、羌、藏、哈尼、景颇、布朗、鄂伦春、湘桂汉族3—5年:壮、毛南、苗、普米、傈僳、凉山彝族、东部纳西、粤闽汉族5—8年:部分壮、布依、仫佬、毛南、凉山彝族、东部纳西、粤闽汉族永住娘家:部分土、裕固、西部蒙古、东部纳西和个别粤闽汉族女子在以上的民族中,除部分土、裕固、西部蒙古、凉山彝族和东部纳西族,因受母系制或对偶婚残余影响,社会古规允许妇女以假婚为名,永久住在娘家过不稳定的偶婚生活外,其余民族的妇女,按习俗规定,无论“坐家”时间长短,一旦怀孕或生育子女之后,就必须移居夫家。当然,现实生活里,少数妇女由于对包办婚姻不满,或与丈夫无感情,也有千方百计拒绝到夫家的。(三)妇女经济地位大量民族学资料表明,凡存在不落夫家习俗的民族,妇女都是生产中的重要劳动力。如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今属壮侗语族的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和黎族,在农业生产上,多数地区男女分工不甚明显,一切轻重活路均由夫妻共同承担。副业方面,男子虽从事伐木、解板、烧炭、挖煤、养马等工作,而纺纱织布、刺绣制衣、经营菜园、制做陶器等则由妇女负责。她们和男子一样同是社会和家庭财富的创造者。藏缅语族和苗瑶语族的彝、羌、门巴、纳西、普米、哈尼、景颇、阿昌、苗、瑶等族,多住山区,生产普遍落后,生活比较艰苦。男子一般负责砍火山地、犁耙田、狩猎之类较重的劳动。妇女的担子也并不轻松,要与男子一道参加大多数农活,还要喂养畜禽,种植棉麻,制做穿着,以其剩余副业产品换取家人急需的日用百货。至于个别民族,受各种禁忌影响,男子只负责犁耙田地,其余轻重劳动更是统统推给妇女。由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民族的男子,如果离开了妇女的劳动,肯定会受饥挨冻、无法维持生计。阿尔泰语系各族情况比较复杂。朝鲜和满族,男子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妇女从事家务的劳动价值不为社会所重视。土族男子大多脱离农业劳动,妇女便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鄂伦春族又有自己的特点,男子主要负责狩猎和捕鱼,制做渔猎工具,其他各项运输后勤、制做生活用品等,全由妇女承担,劳动比男子更为复杂。正因如此,除满族和朝鲜族外,上述民族妇女的地位,在社会上虽低于男子,而在家中却大体与丈夫平等。湘、桂、粤、闽等汉族地区,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一样,在男女劳动分工和妇女社会地位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湖南江永、道县的汉族,妇女自幼深居闺楼,做针线,读“女书”①5,婚后也不参加重要农业劳动。据说这里不落夫家婚能够长期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周围瑶族婚俗的影响。、②6广西的蔗园人和百姓人,与江永汉族相似,男子是生产中的主力,妇女仅做些辅助劳动,有学者认为,他们实行不落夫家婚,与壮、侗民族婚俗的影响有关。③7至于广东顺德、南海等地,则与上述汉族不同。当地妇女多到城镇做工、当佣人,留居农村者亦常外出打工,有较多的收入,经济上完全能够自立。④8福建惠东汉族,男子只负责捕鱼和手工业生产,妇女承担着全部农业劳动和种种繁重杂活,是名符其实的半边天。⑤9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几点:第一,除个别民族的妇女基本脱离社会生产,专门从事家务劳动外,绝大多数民族的妇女都是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第二,经济地位越高、独立生活能力越强的妇女,不落夫家的意识越强烈,坐家的时间也更长久。第三,汉族妇女与大多数兄弟民族妇女不同,她们虽是生产中的主力之一,而社会地位却比较低下。第四,不落夫家习俗起源于男女社会分工和妇女有一定地位的观点,从根本上讲无疑是正确的,当系此俗长期残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妨碍女性公司的婚姻从心理上进行考察,大多数行不落夫家婚俗的各族妇女,对出嫁普遍存在一种恐惧感,不愿前往夫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其一,她们在娘家多是主要劳动者,受到父母的爱抚和兄弟姐妹的尊重与关怀,一旦出嫁,由温馨的母家转入陌生的夫家,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其二,一些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民族,妇女婚后不但要受到公婆和丈夫的严格管束,还要面对小姑和伯叔兄弟的刁难与苛求,自然产生惧嫁心理。其三,即使在黎、壮、侗、水、苗、瑶、景颇、普米和惠东汉族等婆媳矛盾不算突出的地方,由于姑娘自幼有“姐妹伴”相随,婚后如果过早移居夫家,就会遭受女伴们嘲笑、讽刺,讥其“想男人想疯了”、“是个臭人”之类,致使一些女子移住夫家受阻。第四,惠东女和不落夫家的壮、侗、苗、瑶、纳西等族姑娘,在娘家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积蓄私房,供自己使用。她们出嫁之后,则由公婆或丈夫主宰家庭经济,自己处于依附地位,倍感受到束缚和压抑。其五,不少民族的女青年,婚前享有社交自由,有的还有性生活的自由权。当她们结束“坐家”以后,就普遍丧失了这些权利。而她们的婚姻又多半属于由父母包办的早婚、指腹婚、姑舅表婚等,丈夫并非她们喜欢的对象。由此产生的矛盾,迫使她们不愿出嫁,尽量拖延不落夫家的时间。因之,包办婚和强制女子嫁给不爱之人,也是不落夫家婚产生和残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惧嫁相连的是留恋姑娘生活之自由,以及浓厚的母系血缘观念,阻碍着她们移居夫家。如黎族女子,即使在夫家已生育众多儿女,只要患病,仍要求抬回娘家护理,并认为死后无论葬于何处,她的灵魂将永远回归娘家的氏族。⑥10而尚保存母系家庭的东部纳西族和宁蒗普米族男女,母系血缘观念更为强烈,他们听见“山风阵阵吹过”,就认为“象舅舅粗犷的声嗓”。听见“山泉哗哗流淌”,就感到“象阿妈慈爱的呼喊”。①11出嫁姑娘们说:“让我嫁到别人的家里,我怎撇得下屋里的妈妈。”②12其他一些民族,普遍存在着母党舅权的残余。出嫁姑娘在夫家受管教、约束,母舅家族不能过问,但若遭受虐待或残害,母党、舅族就要兴师问罪。所以,女孩从小便把母舅家族视为自己终生的依靠,这也是出嫁女子依恋母家而不愿去夫家的母系情结。二、不同民族的婚姻习俗是不同各民族的不落夫家婚俗,虽然有如上一些共同特点,但因其在居住地区、经济类型和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别,必然存在若干相异之处。主要有:(一)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存在不落夫家婚俗的各民族,在社会发展阶段方面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正在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有黎、布朗、景颇、傈僳和鄂伦春族;第二,处于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的有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第三,处于封建领主制阶段的有藏、门巴、阿昌、东部纳西、红河哈尼、宁蒗普米、牧区蒙古,以及少数壮、布依和羌族等;第四,已进入封建地主制社会的有汉、壮、侗、水、苗、瑶、满、土、布依、仡佬、仫佬、毛南、土家、裕固、农区蒙古、兰坪普米和部分羌族等。(二)带去夫家的妇女各族妇女在两性关系的自主权方面,一些民族与另一些民族之间,差异十分明显。例如,有些民族的女子“坐家”期间仍同当姑娘时那样,可以自由参加“放寮”、“串公房”、“跳月”、“行歌坐夜”之类的社交活动;有的即使与情人发生性关系生下小孩,可将其留在娘家,或带往夫家,也不会受到歧视与责难。有些民族的女子,婚后仍享有参加“歌圩”、“走坡”、“串公房”等与意中人谈情、幽会的自由,只是不得生养孩子,否则要遭母家村寨和夫家人的指责,乃至惩罚。壮、羌、土、布依、门巴、鄂伦春、凉山彝族、广西蔗园和百姓汉人等,已婚女子在坐家期间,只能参加一般性的社交活动,不得公开与第三者谈情说爱,更不允许有性行为。对于违犯者,夫家有权干涉、殴打、罚款或提出退婚。满、蒙、朝鲜、仡佬和湘、粤、闽三省不落夫家的汉族,因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妇女无论在婚前或婚后,都不得同男性自由交往。她们有的被禁锢在闺房,有的只能在女伴圈子里生活,长期处于性封闭的环境中。(三)民族运动和婚姻虽同为不落夫家婚,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婚仪礼规往往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迎亲时间,有的选在洒满阳光的早晨,有的举着火把在半夜进行;有的傍晚燃炮奏乐前往女家,有的风清月夜悄悄迎娶。前者认为阳光与火把象征幸福,后者为了躲避不洁之人和不祥之物,或系抢亲之遗俗。在婚仪上,有些民族举行一次婚礼,有些则要行二次婚礼。举行婚礼过程中,有的兴对歌,有的伴打跳,有的兴泼水,有的抹黑脸,有的跨火堆,有的过草桥,各有各的讲究和含义。有一条礼规值得注意,即许多民族规定,结婚的当晚新郎新娘不得同房,而有一些民族又能够同房。前者如黎、苗、瑶、壮、侗、土、仡佬、仫佬、毛南、普米、傈僳、景颇、凉山彝族和嘉戎藏族等。不同房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认为此规源于对来宾的尊重;二是有的民族须举行第二次婚礼后方能同居。不过,当晚不同房的夫妻,在新娘第一次回门返夫家后,只要新娘同意,他们就可以云雨合欢。大多数女子对此不会拒绝。这些回门后始可同房,以及当晚即可同房的民族的女子,因为她们中不少人坐家前后都普遍有社交自由,除了对包办结婚的丈夫特别不满者,故意拖延坐家时间外,一般能逐渐和丈夫培养感情,当其青春将逝或怀孕之后,就会移住夫家,同丈夫组成家庭。所以,这些民族尽管有此礼规,组成家庭后夫妻关系一般是巩固的。与上述情况不同,粤、闽一带的汉族,特别是惠东人,由于这里的女子婚前处于性封闭状态,以同龄女伴为自己感情的依托,对父母包办的婚姻普遍感到失望,结婚当晚夫妻虽同居一室,新娘对新郎却防范甚严,常拒绝与丈夫同床。并且,她们在不落夫家期间,依然一如既往,既不许丈夫染指,又不同其他异性交往,过着畸形的性隔离生活。其后果是夫妻间的裂痕与厌恶越来越深,女性伴侣之间的依恋与嫉忌心理越来越重,致使一些青年女子难以承受郁闷煎熬而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轻生。①13(四)结束不落夫家的社会之机各民族长住娘家的女子,不论是自愿婚还是包办婚,依照传统规矩,一般在临产前或生育后,均须移居夫家。男方和社会舆论对于25岁以前不落夫家的妇女,多持谅解态度;如25岁后仍然滞留娘家,双方家庭和社会都将施加压力,促使她尽快结束“坐家”,到夫家居住。此外,有的民族另有自己的特殊风规。如布依族的“戴假壳”。夫家派人到女家,趁“坐家”女子不备时,强行把一顶以竹笋壳为架,形似簸箕的帽子戴在她的头上,该女子就得服从古规,移居夫家,否则为社会所不容。②14苗族规定,坐家女子在每年春秋农忙季节和过年时,须返夫家帮忙。在此期间,夫家人千方百计诱骗她触摸煮饭的锅,用手摸饭锅意味着已是夫家媳妇,就必须结束不落夫家的生活。③15瑶族的规矩对夫方更为有利,只要男子与父母分家析产,独立门户,其妻无论怀孕与否,都得移居夫家。④16凉山彝族是采取先礼后兵的办法,男方先多次找女方商谈请求,若女子仍滞留娘家不返,有权将其抢回夫家施以“穿木鞋”等刑罚,迫使她屈从;只要未致死,女家无权干预。⑤17侗、景颇、毛南和龙胜的壮族,则借助巫术力量,在结婚时举行“过桥”、“拆桥”、“引魂”之类的仪式,认为这样能将新娘的灵魂引入夫家,阻断其回娘家的道路,她就会早日移住夫方。⑥18惠东地区的汉族,可由夫家替女子抱养一个孩子,迫使她移居夫家抚育;抱养孩子之后,仍拒不落夫家者,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⑦19广东顺德等地,双方多半在婚前议定在娘家居住的期限,如到期不落夫家,女方需赔款给夫方纳妾。女子名义上仍为夫家主妇,夫方有红白喜事,便派人将她迎回,遇翁姑或夫婿丧亡,她也必须回去“上服”或“尽孝”。①20以上材料表明,各民族在结束不落夫家的方式上,共同之处是千方百计迫使坐家女子怀孕生育。不同之处在于:山区后进民族多采取近乎巫术或迷信的手段,凉山彝族实行强制高压措施,广东汉族用带有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性质的金钱交易,多数民族则运用社会舆论的力量,迫使不落夫家女子在25岁前结束坐家生活。三、不落夫家婚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从其坐家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考察,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假出嫁,实不嫁。如土族的“戴天头”、裕固族的“戴帐房头”、西部蒙古族的“指物婚”和“找名义丈夫”的女子。第二类,有限期的坐家。此乃典型的不落夫家婚。短者一二年,长者一二十年。第三类,象征性的坐家。女子只须在娘家住几日或“坐满月”即可。第四类,变异形态的不落夫家婚。如布朗族的由从母居到从父居婚,黑龙江蒙古族的“借姑娘”习俗。②21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不落夫家婚,追根溯源,它们大多与母系氏族制有关,这些民族也程度不同地残留着经过母系制的痕迹。(一)创女性、女浚人我国各民族的民间神话传说十分丰富。不少学者研究后认为,在汉、藏、苗族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女娲的传说,即是这些民族的母祖神话。而类似的女神或母祖的神话传说,也普遍存在于黎、壮、水、布依、彝、羌、哈尼、纳西、普米、土家、满等民族之中。其突出特点是描述了创世女神或母祖半人半神或半人半兽的形象,以及她们的无边威力,超人智慧和丰功伟绩。这些女神或女妣不是别人,实际上就是母系氏族制时期著名女酋长的化身。③22此外,苗、景颇、鄂温克、鄂伦春等族,还流传着由男子出嫁转变为女子出嫁的传说,无疑正是母系制存在过的佐证。④23我国各民族中有关母系制的传说如此众多,且世代口碑流传至今,决非子虚乌有,恰恰相反,它是这些民族的后裔对女祖先做出的辉煌贡献的追思,也是这些民族历史上经历过母系氏族制的曲折反映。(二)能不能分离出能的历史民族或民族集团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母系氏族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进入繁荣阶段,中后期向父系氏族转变。迄至80年代,我国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遍布20多个省区,多达三四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六七千处。⑤24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将其区分为六大区系: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包括东北、北、西北)地区;以晋、陕、豫三省接邻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山东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以湖北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以江苏、浙江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的南方(包括东南沿海、岭南、西南几省)地区。①25潘其风、韩康信两位学者对我国石器时代人种成份研究后认为,到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居民的种系分布,已形成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黄河下游兼苏北地区,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黄河上游甘肃地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广西甑皮岩新石器居民为代表的华南地区。②26与苏教授的区分相较,后者只缺长江中游的材料。但1986年长江中游巫山猿人的发现,③27以及先楚及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仍能说明长江中游也是一个古人类化石和文化的分布区。当然,将这些远古居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与现在某个民族直接挂钩,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古代民族——现代各民族的发展,其间不仅要经历漫长的演进过程,而且各族群之间通过长期的相互交往、战争或移徙,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合并、分离与融合。不过,尽管如此,依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仍然不难看出上述新石器时代居民后来演变为华夏、氐羌、戎狄(包括东胡)、东夷、苗蛮、百越等几个古代民族集团,再由这些民族集团演变为56个民族的脉络和事实,并从中探索他们过去的社会形态。资料表明,以上几个民族集团,大都留有母系氏族时期的文化遗址,或者显现出经历过母系氏族阶段的史影。例如:与华夏集团有渊源的西安半坡和姜寨遗址,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代表母系氏族繁荣期的文化。④28近据报道,西北大学考古工作者,1991年在陕西扶风案板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裸体陶塑像,其身躯丰腴,乳房饱满,腹部隆起,脐部圆凹。⑤29为仰韶文化母系说提供了新证。⑥30与戎狄集团有渊源的内蒙古西水泉红山文化,出土有女性陶塑像;⑦31与东胡有密切关系的辽宁喀左东山嘴、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有小型孕妇塑像,裸体,腹部凸起,臂部肥大,且有表现阴部的符号。还有一个上下身残缺,属盘腿正坐、着衣的女性塑像,以及女神庙遗址等。⑧32与东夷集团有密切关系的大汶口文化,其早期墓葬明显表现出对女性实行厚葬和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质,学者们认为当时尚处于母系氏族末期,开始向父系氏族过渡。⑨33同苗蛮集团有渊源的大溪文化,随葬品普遍不多,但女性墓一般较男性墓丰富。⑩34同百越集团有渊源的广东英德、潮安陈桥遗址和广西甑皮岩遗址,居民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人们生前死后均处于平等地位,个别女性骨架上尚保留有红色粉末,当与尊重女性的风俗有关。①35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与马家浜文化,已是发达的原始农业,死者普遍都有随葬品,草鞋山的106座墓中,随葬品最多的一座则是一成年女性。在马家浜类型的圩墩墓地,个别女性墓还随葬狗、猪的颚骨、龟甲及兽骨。②36这表明妇女在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显然尚停留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与氐羌族群有渊源的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以旱地农业为主,同时兼营牧羊和狩猎。从柳湾发现的半山类型合葬墓看,还残存着以女性为中心的家族合葬墓,以及对女性实行厚葬的习俗。在一件人像彩陶壶上,绘有乳房丰满的裸体女像。故有学者认为当时尚处在母系氏族阶段。③37此外,在云贵高原,尽管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难以判断土著居民当时的社会性质,但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看,已进入奴隶制阶段的滇王国,亦存在浓厚的母系制残余。如青铜器上的人物图像,男子明显以狩猎、放牧和充当战士为职业。凡衣着华丽和身份显贵的奴隶主或祭祀活动中的主祭人,几乎全是妇女,普通女子也承担着各式各样的农事活动。④38由此可知,当地的土著居民,曾经历过母系氏族制时期。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一大堆考古资料,目的是要说明,遍布全国、现代仍然保留不落夫家习俗的许多民族,他们所在地区的古代先民,曾普遍经过母系制,他们本身也就或多或少地残留着母系制的痕迹。(三)古代少数民族家婚或或中朝均面临着一定的民族关系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我国燧古时代母系氏族的情况,不可能留下文字纪录,但到殷商时期,对母系制残余已有所记载。如甲骨文明确记录了商人对东母和西母女神的崇拜和祭祀。⑤39卜辞里就有商朝人对先妣实行特祭的母祖崇拜。⑥40周族在太王时犹实行女酋长制,后来仍兴礼母族妻党。⑦41“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⑧42等记载,当系华夏民族集团经历过母系氏族的遗影。《山海经·海外西经》曰:“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同书《大荒西经》又曰:“有女子之国”⑨43。另据《汉书》卷28下、《后汉书》卷87、《晋书》卷97、《隋书》卷83、《新唐书》卷221等记载,汉至隋唐间,青藏高原、川康、川滇接壤地带,不仅残存着西王母部、“女国”、“东女国”和“罗女蛮”等,而且还有一些古羌人部落“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仍停留在母系制或母系向父系过渡阶段。北方的戎狄集团和东胡集团,由于以游牧为主,母系遗迹较少,但从室韦人结婚时“男先就女舍,三年役力”后才能“亲迎其妇”⑩34,突厥“所生子女皆以母为姓”(11),勿吉和肃慎“初婚之夕,男就女家①44,高句骊“婚姻皆就妇家”②36乌桓也因“母有族类”,“婿随妻至家,无尊卑朝朝拜之”,“凡事只从妇人谋”③45等情况看,由母系到父系的轨迹还是清晰可辨的。南蛮集团和百越族群,虽然不少人后来融合于华夏——汉民族之中,发展较快,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居住山区或沿海边地,社会发展十分迟缓。如居住云南西南部一带的布朗族先民——扑子蛮,直到宋代尚“犹知识母,不得(复)别父”④46。《文献通考》卷330《四裔考》7说:“尾濮……唯知识母,不识父”。海南黎族清代仍保留着“贱男贵女,有事则女为政”,“遇事妇女主之,男子不敢预”⑤47的母系氏族制残余。此外,以文献记载结合某些民族存在的风习进行考察,大凡盛行不落夫家婚的民族,多保留着渊源于母系制的招赘婚习俗。而这些民族,又与古代实行母系制的几大族群关系密切。据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竭力推行男娶女嫁,反对男至女家的婚制。将“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发往“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⑥40赘婿被当成罪人流放。他行巡至会稽⑦48时曾下令曰:“夫为寄豭,杀之无罪”③49。“寄豭”,即指当地越人男到女家上门的赘婿。然而秦始皇以及后来的统治者们,用行政命令手段是不可能彻底禁止此种习俗的,尤其在边远汉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所以直到本世纪,我国的黎、壮、侗、水、京、畲、布依、苗、瑶、仡佬、仫佬、毛南、藏、羌、门巴、珞巴、土家、彝、白、纳西、普米、景颇、布朗、佤、傈僳、怒、傣、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蒙古、裕固、土族和汉族等等,事实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招赘婚。其中某些少数民族和惠东汉族还规定赘婿须改从妻姓,子女从母,承袭岳家世系。⑧50至于东部纳西、澜沧拉祜、宁蒗普米、部分藏族和裕固族残存着的母系家庭,则更是古代母系制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遗留。四、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因素是不落夫家婚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对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共同特点、差异、和母系制残余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看法:第一,不落夫家婚有其发生、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过程。由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是人类历史上男子压迫妇女的第一场战斗,其间双方进行过反复的较量与斗争。婚姻家庭形式的变化是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仍然保存在许多民族中的“有限期服役婚”和“不落夫家婚”,正是过去母系向父系转变过程中或转变之后,男方向女方妥协的产物。其时,一方面,社会上已不允许女方以任何借口或方式实行“假婚”,姑娘必须嫁到男方;另一方面,当时母系氏族制的影响还存在,姑娘在母方氏族或家族里仍是重要劳动力,过早外嫁将给母方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为此,要照顾双方氏族或家族的利益,就需要找出一种折衷、妥协的办法,而“有限期服役婚”和“不落夫家婚”便是一种双方均能接受的形式。前者通过男子上门为女方服役若干年,用劳动偿付聘礼,换回妻子;后者在以实物或货币为聘礼支付新娘的身价后,同意女子婚后长住娘家一段时间,怀孕或生育后再移住夫家。从历史角度考察,本文提出的第一种类型的不落夫家婚,约产生于父系氏族制出现初期,这时母系氏族尚有一定影响。第二种类型产生于母系氏族已彻底崩溃,父系氏族制完全确立的时候,而在家庭和思想领域尚存在一些母系制残余。第三、四种类型则是不落夫家婚在阶级社会里的变异形式。这四种类型很可能是递变演进的。如在彝、瑶、纳西等族内部,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尚能明显窥视出不落夫家习俗的递变过程。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民族出现跳跃性,直接由招赘婚或服役婚演变为第二、第三或第四类的。但无论其中的哪一类,在历史渊源和心理意识上,都与母系血缘观念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第二,不落夫家婚主要是男女两性分工和能力较量的产物。新石器时代初期,由于妇女是原始农业的创造发明者和主要生活资料的供应者,我国多数地区的母系氏族处于繁荣兴旺阶段,普遍盛行男到女家的从妻居婚。到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男女分工和妇女地位开始发生变化。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男子劳动的重要性逐渐超过女子,并将畜群和剩余财产集中於自己手里。同时,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又增强了男子的地位,慢慢夺取了氏族和家族的领导权。先是头人和部分富人滋生出娶进妻子、将姐妹排挤出去的意图与行动,继之引起更多男子的效仿。从而导致由量变到质变,最后使整个氏族将女娶男嫁,改为男娶女嫁的婚制。母系氏族遂转变为父系氏族。①51不过,妇女历史性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或每个地区的女子统统都降为男性温顺的奴仆,如前所述,因我国各地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这种变化就必然存在差异:某些民族或一些民族的部分地区,妇女仍是生产中的主力,家庭经济的主要依靠,继续保留着母系家庭或男就女家的婚制;一些民族的妇女还活跃在生产第一线,同男子一样创造着社会和家庭财富,也保住了一定的地位和权益,如婚恋社交自由、不落夫家、逃婚自立等;亦有一些民族,妇女在强大的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压迫下,沦为替丈夫生儿育女的工具,家庭里的保姆。此类女子则无能力保护自己的自由权与婚权,不落夫家婚变成象征性质或被彻底取消。由此可见,只要社会上存在着父权、男子压迫妇女以及形形色色的包办婚等等,妇女就会进行反抗,其得失输赢,又以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和自身力量的强弱大小为转移。毫无抗争力量的女子,婚后即成为丈夫的私有财产,决不可能长住娘家。反之,具有一定抗争力量的女子,就可利用自己的实力,在婚姻家庭领域维护自身的权益。妇女的实力,既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成分,也包含物质的、思想的因素。第三,不落夫家婚与民族成份没有必然联系。在一段时间里,一提起不落夫家,似乎它只是某几个民族独有的一种婚俗。本文前面论述事实表明,保留此种婚俗的人数虽不太多,涉及的民族却不少,它们分布于我国的东南西北。就其经济类型而言,既有农耕、游牧民族,也有渔猎民族。就人口而言,既有人数众多的汉族,也有不足万人的民族。可见,不落夫家婚与现在的民族成份没有必然联系,亦非经济发展缓慢的民族才存在。众所周知,广东顺德、南海等地的汉族,虽地处珠江三角洲,交通方便,经济发达,其不落夫家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