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电容器热稳定试验研究_第1页
全膜电容器热稳定试验研究_第2页
全膜电容器热稳定试验研究_第3页
全膜电容器热稳定试验研究_第4页
全膜电容器热稳定试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膜电容器热稳定试验研究严玉婷1,倪学锋2(1武汉大学99575班,武汉430072;

2武汉高压研究所,武汉430074)

要:全膜电容器由于绝缘性能优良,比特性远优于其它介质电容器。但正因为如此,其散热面积也远小于其它介质电容器。因此,其热的稳定特性并不一定就优于其它电容器。本文通过对电容器比例单元热稳定性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内部最热点与外壳最热点的关系,为更好地做好电容器热稳定性能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容器;温升;介质损耗0前言

由于全膜电容器优良的介电性能和比特性,近年来全膜电容器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大有替代其它介质电容器的势头。虽然全膜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小于膜纸电容器,但全膜电容器的体积和表面积也小于膜纸电容器。因此,全膜电容器的热稳定性能不一定就较膜纸电容器好,这一点已从耐久性试验和运行中得到证实。

然而全膜电容器的热稳定试验一直无深入的试验研究,而一直沿用膜纸电容器的经验数据。由于全膜电容器同膜纸电容器相比,不仅介质变了,而且结构方式也变了。因此,其热过程显然是会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将直接影响热稳定试验的试验结果。本文通过在电容器内预埋热电偶和控制注入能量,找出了内部最热点、外壳最热点等部分的温升值同介质损耗量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准确的进行全膜电容器的热稳定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以介损为0.01%时的电容器为例,外包

式中:d1、d2—外包封厚和油隙厚;

由(2)式分别可计算出介损为0.02%、0.03%下的温差值分别为11.2℃和16.8℃。

同室温条件下试验结果相比,计算结果偏小较多,但同烘箱内试验结果相比较接近。这主要是在室温条件下,外壳散热主要是对流散热,对流散热可用函数式(3)表示:

Q=f(Δtαdβ)(3)

温度随距离变化激剧变化,因此采用有尺寸的铂电阻(Φ3mm圆柱体)测温,所测得值偏小,致使测量所得温升值较计算值大,而烘箱中对流散热作用小于室温条件下,因此,所测温升值与计算值接近。

另一现象是在温度较低时,电容器最热点与外壳最热点的温差值基本上同介损成比例关系。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比例关系不再存在,而趋于变化变缓,这可能同随温度升高后,其它散热方式的作用增大有关。但从0.01%~0.03%介损条件下的试验结果看,以15℃控制热稳定试验中外壳同内部最热点温差之值,对于介质损耗不大于0.03%的电容器是合理的,这不仅试验是如此,计算结果亦较接近。

4结论

4.1电容器的热稳定试验中,电容器内最热点与外壳最热点之间的温差值,同介损的大小关系密切,介损越大,这个温差值也越大。

4.2电容器的热稳定试验中,以15℃作为内部最热点同外壳最热点的温度之差值,对介损不大于0.03%的电容器是合理的。参考文献[1]秦允豪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GB/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