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吐图迈书茫分氏类棉号劳:缺密撑配刺扯浓活鲜级箭:毕业设计(论文)均学犯生撒姓校名戏学垄院徒名岩称向专蹲业溜名毁称范指以导言教陆师付戚拒爷历进栏诚片兔喘猜PAGEII再摘病要爹本弦研革究渗论翅文飞采甩用掉文执献梨与讨理尿论演研朗究屡、倒调没查并与镇评储价著研差究丈、脚比网较旁与另借袭鉴何研茄究度、比实然践侵与桂保戚障膊研间究秩等衔研始究决方腔法岸,位综闭合裹生锣态肾学糊、提美匹学愉、垃景掘观运学巩、爬社屯会红学粗等养多楼学撑科东的秆理响论督基袄础阶,核从认水批域践空光间迫形痕态芝及讨植关物隔景装观块等执方这面烈,券分驱析版某朴湖塑区将的画形就态姿特捉征垒;柔运缸用刮P钓O董E跃方恐法们,氏通躬过步实皱地予观述测乡、韵分供析牙相佣关匆问隶卷很图泰表望和登语烧义针差斯别桑曲它线溉图毛,惹并挂辅厉以因随干机架访遣谈失的拍补袄充棚,伍对毕某乒湖夫区斧目屑前讽的挣实朗际绒使到用躁状脏况脊作季出蜻客浸观晶真煌实席的渴反棒应所,雄比由较售准菊确失地焦把梅握循使拼用话者夸的羽真讯正搜需妙求欠。陵继奉而慢,倒从视自顽然音生赏态富、付景侧观捆认静知趋、德使弊用鸣支员持魄、披运驶行态保逃障肢四闲个膨方榜面迹,屈对界某柿湖诉区劳景眼观袜综晃合祸评尘价胸,袋定沸性网分手析顾与纤定膨量跑评帜价漆相绒结捧合栽得扔到染某谎湖枕区聚景梅观绪综月合弟评膏价撒值蜂,推全耻面眉细跃致西地滨调虽查片、集总壤结想、江分授析该、叮评斤价不,羽旨带在秆探昌寻劣某照湖葵区性景遇观俊的束不闯足按之犁处条,丧从衔科尸学汪的夫角然度班提服出膜解见决崇问熊题表的杀建灰议房,疑建凳立便正露确巡的弟发晕展票机概制捐。活从桶而完使注某业湖炮区演能交够果真御正慌发么挥螺“阀城羽内烫的流重蝶要窝湿盖地果”播、科“掌环阅境伯调邀节涂器茫”梦的窃作摸用君,个提软升超快从速株现颤代院化堆进恳程圣中脏的坛徐捡州级城显市涂的悦魅辨力吓,陡满仰足档人矮们耐休板闲翻的左需由要射,缘甚省至草促氏进哥旅论游躁业摇等表第浆三半产饰业粱的漂发道展墨。统关酷键搏词纷瓣:艰某绵湖特区选;尿P畅O洋E友;没景量观浩评蛇价贯;狠景锄观侮优州化方A功b唉s换t抚r赔a舞c叛tThispaper,basedonthestudyofbibliographyandtheory,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comparisonandreference,practiceandmaintenanceaswellasvariousinterdisciplinaryknowledgeinvolvedinecological,aesthetic,landscapeandsocialaspects,analyzedlakespatialmorphologyfeatureinaspectsofspatialmorphologyandtheplantlandscape.In胆a嗽d焰d礼i映t迅i走o垮n析,摊t阳h迁r巨o奖u嚼g宣h设灭t葛h逢e级倾P唱O换E弃钻m龙e忽t源h艇o推d静,猎o兽n杰-欢t群h棋e与-沿s召p揭o也t驶捷o民b震s浅e艳r东v霞a币t浸i详o寒n强,地q族u愈e虽s唤t拨i违o尚n怀n嗓a余i戴r裳e骆s借交a母n绍d方反t砌h滑e奉肌s失e绢m偷a议n多t醒i确c耀s领伸c款u闻r稼v执e裤舟a筛n骂a希l瓣y忘s仆i由s灶,米a伤n已d指房r素a穴n腰d作o魂m哭挤i复n元v滑e贺s歇t既i木g丈a隔t喂i卧o存n嗓,省o造b振t悉a损i无n萌e扩d抄厌o个b烂j案e祖c惨t皂i秤v抱e忌秀a得n脊d承匀a蹦u捕t妙h馆e麦n俗t规i创c祖必e僵v拢a和l追u桃a先t墓i合o在n挪s签退i括n摆屠l坏a轰k丝e狱’理s蹈驼p貌r漏e苍s伏e冲n既t穷转s荷i意t且u让a闹t胜i趴o镇n挡筛a精n累d可贤r燥e坟f脸l咱e序c俘t絮e塑d正舰l抄a凯k然e粥研u太s遵e最r遣’红s喘跳r博e肌q板u手e圈s迅t弓.挨M阻o观r景e谋o惠v黄e汗r早,奇t创h眉e斧搜p登a况p族e神r宇,丢f柏r备o步m截雾a训s联p墙e摔c拿t航s恳刻o疗f慌哄n种a立t使u冈r债a罚l呼贝e裂c右o碧l涉o捧g叼y躺,请l受a轿n评d宝s葛c检a源p芒e循努c展o很g所n黎i舰t牢i屈o总n罗,辅u运t捏i惜l寄i锋z刃a钻t堤i求o虑n折格s西u小p狸p扎o捎r佣t士搞a幅n框d钳购m否a杀i火n郊t窗e早n听a塑n谊c用e谊,弓m倘a碍d桑e葱除a雀累c姐o剧m璃p弱r经e昂h殃e帮n陶s孤i瓦v喷e罪索e牧v倘a峡l景u延a削t凳i木o微n复赔o城f糠怎l山a端n妹d愈s党c砖a那p痒e摊.浩g肆r怠a纽d禾e饭d惠向i满t尼万w司i暖t租h弄赴t迟h朵e射浅e越v拦a沙l模u落a养t聪i技o阴n梦臂r套e虾s秒u犯l与t蚊s援孕o烘f启你q过u脖a殿n龟t浇i稠t疼a失t灾i荡v逼e坏非a惕n摊d伐叫q买u蝇a甲l妹i历t惰a嘉t金i泄v俩e强烂a顾n舰a泻l值y纠s北i劣s轧,酬h脱o睬p究i般n盘g阔待t幕o漠轿f瑞i厌n制d粘引t摧h爬e巡督k燃e灰y作屠p馒r甜o子b冶l完e丙m员奋o跃f牢茶t凳h糕e蹦锁c求o略n解s亮t袍r针u惹c里t造i障o盛n基钓a肃n魂d垂抹o剧f搏f灶e驶r蝶浑t底h迫e珠嫂o翁p货t邀i益m隆u晃m淘爱a假d轮v荡i豪c牺e贡,虫m嘴a储k据e某筒D设a析l谁o驾n唇g着-逐l除a楚k艰e呈燕t党r楼u翻l昏y桃彩a肥c成h决i透e汤v贝e淡你t逐h遣e戴惩"毅疼I斩m伪p圈o倦r搭t绝a例n团t望箩W吴e碧t念l如a那n买d丛s臣晴o惑f幸遇c雕i群t蝶y绍"鞭,躺简"苹e思n宁v丧i途r创o赏n功m生e疤n爬t贸a犁l竭伐r疤e吓g览u旋l劫a蚁t违o砌r锻"忍彻r疮o踩l葱e累,沙e蜜n签h蒸a陶n叨c绵e斗鼓t漂h详e排阿c顾h偶a乎r破m表精o教f被您t腐h缎e深丈c班i碌t京y咽议o扯f悼狐X边u处z贿h努o呜u印纪i筐n字展t轧h劫e址友p敞r辆o液c颂e肌s炮s饥闸o什f选杀m赚o闭d遵e碎r反n氧i段z缠a度t息i贸o量n杰,骡让m走e趁e吉t餐事t慕h膜e梁游l佣e叛i悠s患u悔r静e族乘n券e羞e迅d欢s询莲o纷f瓶定p此e光o惹p脂l僵e狂,垄E锡v兴e个n夹涝p酱r等o刑m贫o股t拼e味我t誓h欠e宾闹d贞e隆v特e快l繁o炒p惹m何e舱n求t脸月o在f块略t锡e醒r臭t略i起a轨r寄y延我i罚n军d释u畅s赶t肚r浙y零论a璃s搏展t年o抽u盾r塑i莫s状m炉.Keywords:Dalong-LakePOElandscapeevaluationLandscapeoptimizationPAGEI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287271绪论 1HYPERLINK\l_Toc66291.1相关概念释义 1HYPERLINK\l_Toc133391.2相关研究综述 1HYPERLINK\l_Toc1041.3本次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HYPERLINK\l_Toc267901.4研究方法 2HYPERLINK\l_Toc119521.5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HYPERLINK\l_Toc280852某湖区的演进与文化积淀 4HYPERLINK\l_Toc53592.1某湖区的发展变化 4HYPERLINK\l_Toc274762.2某湖区景区及其与徐州城市的关系 4HYPERLINK\l_Toc228093某湖区景观要素的分析 6HYPERLINK\l_Toc320913.1水域分析 6HYPERLINK\l_Toc180683.1.1水域概述 6HYPERLINK\l_Toc32903.1.2某湖区的岛、堤、桥景观功能与现状 6HYPERLINK\l_Toc161193.1.3湖岸线及水岸景观 7HYPERLINK\l_Toc34953.2植物景观观赏性 10HYPERLINK\l_Toc185893.2.1植物配置美中不足 10HYPERLINK\l_Toc264103.2.2文化内涵体现不足 10HYPERLINK\l_Toc266413.2.3植物景观使用情况问题 11HYPERLINK\l_Toc164344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12HYPERLINK\l_Toc266894.1使用状况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12HYPERLINK\l_Toc319834.1.1调查对象 12HYPERLINK\l_Toc321974.1.2调查方法与内容 12HYPERLINK\l_Toc200504.2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分析 13HYPERLINK\l_Toc298054.2.1目击印象 13HYPERLINK\l_Toc184414.2.2使用者行为观察 14HYPERLINK\l_Toc50904.2.3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5HYPERLINK\l_Toc212444.2.4访谈结果分析 20HYPERLINK\l_Toc24774.3小结 21HYPERLINK\l_Toc137785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及优化建议 22HYPERLINK\l_Toc317875.1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 22HYPERLINK\l_Toc221365.2某湖区景观优化建议 23HYPERLINK\l_Toc221335.2.1某湖区发展建设优劣势总结 23HYPERLINK\l_Toc94725.2.2某湖区景观优化建议 24HYPERLINK\l_Toc200936总结 27HYPERLINK\l_Toc188106.1结论 27HYPERLINK\l_Toc274916.2本研究的创新点 27HYPERLINK\l_Toc63326.3研究展望 27HYPERLINK\l_Toc13416致谢 28HYPERLINK\l_Toc8043参考文献 29HYPERLINK\l_Toc26814附录1 30HYPERLINK\l_Toc24670附录2 311绪论1.1相关概念释义“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的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1]。其特点是水域与陆域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包括河道、河漫滩、水岸以及一定范围的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min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水系所形成的廊道空间,包括水系景观轴、沿岸线视觉走廊和交通轴线以及垂直岸线向外辐射角度视觉走廊。滨水空间按相邻水体性质分为河(江)滨、湖滨及海滨[2]。1.2相关研究综述在城市由向外扩张逐渐向内涵延伸的历史条件下,滨水区的更新改造和再开发呈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滨水而建的城市很多,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晚,近二十年来城市的加速发展导致滨水空间环境急剧恶化,加上同样存在的功能转型问题,滨水空间开发在我国是一项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滨水空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滨水部分自身的景观与环境问题,脱离了城市大环境,使其应有的功能难以发挥。其实,对大多数内陆城市而言,滨水空间的开发不单单要解决环境质量与景观效果问题,交通状况与新经济增长点以及提供市民公共活动场地才是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而且,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互相关联,如果单单从一个方面入手,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3]。钱学森先生于1992年提出“山水城市”这一理论,引发了我国城市建设及城市山水环境营造的各层次思考,对城市水体环境建设的思考也提到了日程上。在90年代,对城市滨水区的研究集中于规划设计,多以高校和参与相关规划设计的设计单位为主。而近年来,随着全国开展滨水区开发的城市增多以及相应学科的发展,研究涉及的层面不断增加,包括滨水区的开发基础、建筑与景观、空间环境、公共空间、生态可持续及居住区规划设计诸多方面。1.3本次研究空间范围界定本次研究选定的研究对象是徐州新城区起步区某湖区的景观。 某湖区景观占地总面积440余公顷。某湖区及顺堤河景观带位于徐州新区起步区的中心地带,南邻世纪大道,西依拖龙山,东及东南向为徐州新城主导发展区,总面积440余公顷,占新区起步区总用地面积的1/4以上,是徐州新区起步区的生态中心。城市快速路世纪大道穿过拖龙山进入老城区,是通向老城的一条主要干道,拖龙山与世纪大道相交处构成了徐州老城区的东南门户,某湖区及顺堤河景观带恰好位于这一门户的东北方向,成为徐州南大门的重要景观。 某湖区环湖区域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块,即公共活动区(玉璧),景观为酒店、会展中心、集散广场、亲水平台、跌落台阶、树荫广场等;娱乐休闲区(玉琮),景观为游艇码头、戏水广场、垂钓岛、野餐烧烤、篝火广场、休闲草坪、灯塔等;科普教育区(玉璋),景观为青少年活动中心、航模展示区、航模俱乐部、湖心喷泉、雕塑园、知识景墙等;文化展示区(玉璜),景观为表演舞台、亲水平台、大地艺术绿丘、风景林、书画社、民俗展示廊等;湿地生态观赏区和科技研发区(玉琥),景观为玉琥山,梦虎池、眺望塔、滨水小屋、湿地展示馆等;康体休闲区(玉圭),景观为飞龙点滩、垂钓花岛、水上高尔夫练习场、陆地高尔夫练习场、康体活动区、风车阵等。1.4研究方法(1)文献与理论研究通过阅读文献,学习现有的研究成果,梳理相关方面成果的脉络;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为研究奠定基础;收集某湖区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做准备。(2)调查与评价研究对某湖区景区现状、景观资源、使用状况等进行实地调查,并针对其使用状况进行相应的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结合定性分析判定问题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空间景观要素分析、使用状况评价和景观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景观要素分析侧重某湖区景观资源和现有景观的优劣评价,主要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使用状况评价侧重于使用者对景区的满意度与反映情况,主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14】。综合评价则是综合城市自身、规划者、使用者三者的需要对某湖区景观进行研究。主要运用以下评价方法:①使用状况评价法使用状况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E·T·怀特等在一篇介绍POE方法的文章中曾指出:“使用状况评价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于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的设施(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4]在POE法中,使用状况评价方法通常按数据采集的方法来分类,大致有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准实验法、影像分析法、认知地图法(或自由报告法)、行为痕迹分析法、文档资料分析法等9类。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问卷法、观察法、访问法、量表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使用状况评价是以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收集环境的使用者对环境状况的主观判断信息,以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为依据,对环境设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并对建成环境在满足和支持人的需求方面的程度做出科学的判断,为环境设计、管理和建成环境的改进提供客观的依据[5]。它是一种对建筑环境中的设施、组织、管理者、使用者等与各种活动间的适合性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个人或群体对建筑环境的满意程度。狭义的使用状况评价可以用来检验设计意图、目标与建成环境实际表现之间的得失,广义的使用状况评价可以看成是对建筑业在管理、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咨询,以改进决策品质的一种工具[5]。②景观综合评价法城市湖泊和滨水区景观综合评价就是对湖泊和滨水景观现状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其价值,找出其问题,使规划设计者能够对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3)比较与借鉴研究学习借鉴相关成功案例的成果。(4)实践与保障研究结合某湖区景观设计,通过调查、认识、分析、总结、实践、反思、归纳,从而得出行之有效的方法。1.5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研究论文采用文献与理论研究、调查与评价研究、比较与借鉴研究、实践与保障研究等研究方法,综合生态学、美学、景观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从水域空间形态及植物景观等方面,分析某湖区的形态特征;运用POE方法,通过实地观测、分析相关问卷图表和语义差别曲线图,并辅以随机访谈的补充,对某湖区目前的实际使用状况作出客观真实的反应,比较准确地把握使用者的真正需求。继而,从自然生态、景观认知、使用支持、运行保障四个方面,对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得到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值,全面细致地调查、总结、分析、评价,旨在探寻某湖区景观的不足之处,从科学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立正确的发展机制。从而使某湖区能够提升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徐州城市的魅力,满足人们休闲的需要,甚至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某湖区自身和徐州城市的发展,某湖区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很多城市湖泊和滨水景观同样会面临,所以对某湖区景观设计的思考和探索,可以对其它城市湖泊和滨水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2某湖区的演进与文化积淀2.1某湖区的发展变化某湖区的原址是大龙口水库,随着徐州新城区的建设,其功能转化为城市休闲与景观湖面。某湖区改造工程位于新城区起步区范围内,占地约5平方公里,主要由湖面、岛屿、绿地、广场及一些文化娱乐设施等组成。2.2某湖区景区及其与徐州城市的关系图2-1某湖区在徐州新城区的地理位置Fig.2-1ThepositionofDalong-lakeinXuzhouCity景观带位于徐州新区起步区的中心地带,南邻世纪大道,西依拖龙山,东及东南向为徐州新城主导发展区,总面积440余公顷,占新区起步区总用地面积的1/4以上,是徐州新区起步区的生态中心。规划中的城市快速路世纪大道穿过拖龙山进入老城区,是通向老城的一条主要干道,拖龙山与世纪大道相交处构成了徐州老城区的东南门户,某湖区景观带恰好位于这一门户的东北方向,将成为徐州南大门的重要景观(见图2-1)。景观定位为城市公园绿地,设计基于某湖区及顺堤河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整体区位特色及徐州市整体发展方向,将其景观设计定位为:徐州新区起步区的“生态”、“景观”、“文化”、“生活”有机整合的城市中心公园绿地,是新城区景观优美、环境亲切自然、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大型开放性绿色空间;是以绿色景观为主,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的新城区最重要的旅游休闲场所。在景观结构上以“玉文化”为主题,突出徐州汉代“玉器”文化特色,并以“玉璧、玉琮、玉璋、玉琥、玉璜、玉圭”等6类玉礼器为景观主题划分景区空间。兴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大广场。构建“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绿地系统框架。某湖区及顺堤河景观带一旦建成,其在北侧黄河故道、西侧拖龙山之间具有很好的区位关系,三者有机结合,恰好形成“玉带悬珠、龙口衔玉”的城市宏观景观格局。某湖区环湖区域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块,即公共活动区(玉璧),景观为酒店、会展中心、集散广场、亲水平台、跌落台阶、树荫广场等;娱乐休闲区(玉琮),景观为游艇码头、戏水广场、垂钓岛、野餐烧烤、篝火广场、休闲草坪、灯塔等;科普教育区(玉璋),景观为青少年活动中心、航模展示区、航模俱乐部、湖心喷泉、雕塑园、知识景墙等;文化展示区(玉璜),景观为表演舞台、亲水平台、大地艺术绿丘、风景林、书画社、民俗展示廊等;湿地生态观赏区和科技研发区(玉琥),景观为玉琥山,梦虎池、眺望塔、滨水小屋、湿地展示馆等;康体休闲区(玉圭),景观为飞龙点滩、垂钓花岛、水上高尔夫练习场、陆地高尔夫练习场、康体活动区、风车阵等。3某湖区景观要素的分析3.1水域分析3.1.1水域概述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风水理论中将水比作“地之血气”,把“得水为上”作为选址的重要因素。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城市的魅力,应该源自那儿的山山水水,源自那儿有山的沉毅、水的灵动的人们。徐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因山而雄俊,市因水而清灵。城市有三条水系、一条暗河、一个湖泊和72个山头,这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里还是不多见的。徐州的水系在国内地级市也是最复杂的。境内以自成体系的故黄河为分水岭,往北属沂沭泗流域,以南为淮河流域。徐州的魅力得益于历史传承和山水城林。城市中的湖泊与其他的自然要素一样,不能离开自然系统而生存,他们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其它部分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交换,维持着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城市中的湖泊与城市水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过水系变迁改造和人工筑堤、围合等,现在某湖区为徐州城市内陆湖,位于徐州新城区起步区,是徐州新区起步区的生态中心。3.1.2某湖区的岛、堤、桥景观功能与现状划分湖泊水面空间的重要元素是岛、堤、桥,这三者密不可分,对水域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湖中岛、堤、桥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及心理需求,结合园林环境和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具有较强的景观功能。(1)分隔水面,组织园林空间岛和堤用于大水面的分隔,长堤具有线性连续空间的作用,湖中诸岛能为单调的水面增加迷人的风韵。堤,犹如画中长卷,不仅自身的景观内涵是渐次展开的,而且在堤上观赏多采用散点透视法,游人边走边看,在不断的行进中享用山水之美;岛由于在水中央,具有全方位视野的优势,环岛迤行,湖光山色在旋转般的态势中映入眼帘,多为空阔、辽远、深邃的景象和意境[6]。如西湖的岛、堤将西湖分隔成五个大小形状不一的水面,使其主体水面不失开阔,小水面精巧别致,形成了不同的水域空间[7]。有了岛、堤,园桥随之产生。一般将水面分割成有大有小,使水面主次分明。这点在很多著名的园林中可以看到。如网师园大水池,其西北首用曲桥,东南角用小拱桥,形成中间大水面,两边两处小水面,有层次又有主次。再如苏州艺圃西南角的芹芦小院,是一个很小的空间,其中有小溪一曲,于其上布置了三座方向和形式各异的小桥梁,把溪水隔为四段,于是狭而短小的溪流顿生渊源不尽之意,这些桥不但使水体多层面化,而且使小院的空间也随着丰富了,这就是所谓“水因断而流远”的艺术效果[8]。在水面空间的层次变化中,常用小桥收而为溪、放而为池的水景处理手法来丰富水系多变的意境[8]。(2)点景、隔景与障景岛、堤、桥与周围景物融合,以恰当的位置和优美的形态成为园林的构图中心或主题,具有“画龙点睛”、隔景与障景的作用。(3)提升园林意境湖中岛、堤、桥受中国文化的滋育,经中国文人的参与,具有东方神韵的至高无上的美。如杭州西湖的断桥,诗人张祜有过“断桥荒藓涩”之句,于是人们走在这座历史上苔藓斑斑的古桥,就会顿生怀古之幽思。而且,更因白娘子与许仙曾在这里相会,而使人们因历史的传说浮想联翩。也正是断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之美,使得西湖风景的意境倍增,西湖也正是因了如此这般的美妙意境而驰名中外,经久不衰。[9]某湖区湖中的岛、堤、桥被纳入某湖区的景观系统之中,并赋予合适的名称,虽然没有古典园林中的历史典故,但也加强了其景观效果和意境的营造(如图3-1,3-2,3-3,3-4)。。图3-1某湖区的岛图3-2某湖区的岛与桥(图片来自)Fig.3-1IslandinDalong-lakeFig.3-2IslandandbridgeinDalong-lake图3-3某湖区的堤岸图3-4某湖区的桥Fig.3-3EmbankmentinDalong-lakeFig.3-4BridgeinDalong-lake3.1.3湖岸线及水岸景观1.湖岸线分析湖岸的曲率与曲率组合特点对景观的幽深之美起到决定性作用。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对“幽”的含义解释为:“丛山深谷中的谷地、小盆地,或山麓山坳等地形环境为基础,并辅以参天乔木构成的围合、半围合空间。其景观的视域比较窄小,景深而层次多,无一览无余之直观,有深不可测之奥妙。幽与深,幽与静,都是密不可分的构景条件”。所谓“曲径通幽”就是幽景的美意所在[10]。因此,湖岸线越是曲折,越是有利于设计幽景。对某湖区而言,湖岸线曲度不算低,但有一部分处于平直状态,使得滨水景观幽深之感不是非常强烈。但某湖区的岸线既已存在,通过改造整体做法不太可行,所以,通过对部分环湖路的曲度加以调整,局部进行改造,加以多层次的植物遮挡,利用地形的起伏变化,创造出曲率较大的的湖泊空间,弥补了这一缺(如图3-5,3-6,3-7)。图3-5湖岸线(1)图3-6湖岸线(2)图3-7湖岸线(3)Fig3-5lakeshoreline(1)Fig3-6lakeshoreline(2)Fig3-7lakeshoreline(3)2.水岸景观分析独具特色的园林水景对凸显整个某湖区景区的景观效果和提升品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某湖区南北两侧水面与地面高差的不同,主要用到钢筋砼立砌、景石、草坡、平台、栈道、木桩、湿地、沙滩等堤岸。某湖区位于徐州市新城区起步区,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某湖区景观关系到以后新城区的建设,如果景观效果好,游客慕名而来,投资商接踵而至,可以增加政府和市民扩大建设的信心;如果景观效果不好,就为以后的城市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增大建设难度。因此,堤岸作为某湖区景观的一部分,得具有充分的景观特征。
(1)具有“以人为本”的特性某湖区堤岸考虑了游人对湖周边景观的参与性、趣味性、可达性、便利性,在湖的东南区部分,为方便人们与水亲近,堤岸外侧采用的是舒适的沙滩地,水体边缘有一定缓坡,湖岸由淹没在水里的小卵石和局部露出水面的大卵石砌筑的,不设置围栏,游人可随意进入并轻松进入岸边的浅水区嬉水玩耍。卵石砌筑的堤岸不但达到景区的景观效果,也避免用有棱角的整石等砌筑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事故,比如小孩嬉水时可能发生碰撞或跌倒,棱角可能伤及小孩。(2)堤岸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地段的景观及使用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堤岸,设计采用多种形式:有亲水性很强的自然式草坡、沙滩,也有支持和防止坍塌的挡墙等,以此适合某湖区的景观要求。代表性的堤岸有:①下沉广场的堤岸采用钢筋砼砌筑,临水面进行拉毛处理,与地面相接部位有规则等距的雨污水排水口,花岗岩压顶,材质的颜色区分对游人起到提醒作用。这种堤岸与岸上的景观协调并风格一致。②游步道的边缘采用生态自然的不规则的生态堤岸,即草坡形式。这种堤岸将水生环境和陆域环境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自然过渡,使两者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样利于物种的共生和繁荣。同时这种形式的堤岸比较安全,可以避免老人小孩不慎落水,安全性高。③地势较高处,采用高低错落,进出有致的景石作为堤岸。运用中国传统山石造景手法,把经典的制作工艺自然融入。在小景观桥的桥头两侧采用景石装饰,对整石砌筑的堤岸采用软化处理,模糊边界。④某湖区的一般部位,则主要采用整石砌筑的方法,整石表面进行剁斧两遍,避免了单调。在局部栽植垂柳、迎春等植物。且充分考虑了某湖区风景的整体及景观设计的场所特征,与周边景观的融合。在堤岸长度方面,也避免了在很长区间内连续出现同一形状的堤岸的情况。某湖区堤岸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空间、与绿化景观的协调,避免了给人不协调、互相冲突之感。⑤除上述四种外,还少量用到了栈道、木桩、平台等。(如图3-8,3-9,3-10,3-11,3-12,3-13)图3-8堤岸形式(1)图3-9堤岸形式(2)图3-10堤岸形式(3)Fig3-8Embankment(1)Fig3-9Embankment(2)Fig3-10Embankment(3)图3-11堤岸形式(4)图3-12堤岸形式(5)图3-13堤岸形式(6)Fig3-11Embankment(4)Fig3-12Embankment(5)Fig3-13Embankment(6)3.2植物景观观赏性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到植物景观的观赏特征。植物景观是某湖区景观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植物生长良好,绿量丰富,尤其群落的丰富度和观赏性都较高,在繁华的都市中,人们需要这样一片休闲绿地。某湖区植物景观模式较新颖,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但是植物造景也有些不足。3.2.1植物配置美中不足植物配置模式多样,物种繁多不守旧,但是缺乏色彩丰富植物的应用;地被色彩单调,种类单一;水生植物群落应用不足,可适当增加冬季开花植物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梅花(Prunusmume)、山茶(Camelliajaponica)等,丰富冬季景观。3.2.2文化内涵体现不足园林从殷商时期开始,就和园林植物结缘,园林植物以及依附于园林植物的景观品种越来越丰富,形态、内涵越来越深厚,多层次、多方面地满足着人们的需要[11]。根据园林植物自身的特点,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如“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荷花被赞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园林中的古树名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古树之“古”便成为一种文化,是一种活文物。园林中的古树名花还往往与历史名人有关,承载着深远的文化信息,构成独特的风景。例如北京潭柘寺银杏被清代皇帝命名为“帝王树”,承光殿后庭的白皮松,树干碧白交织,纹理清秀,乾隆封为“白袍将军”,那棵括子松,树冠亭亭如盖,也因乾隆曾在树下纳凉,而被封为“遮荫侯”[11]。某湖区植物资源丰富,但景区处于新建时期,古树名木不多,没有将徐州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底蕴的城市的内涵凸显出来。但是整个景区引进了很多大规格的植物,其中也有不少是徐州乡土树种。例如银杏,其树木规格之大,树阵气势之雄伟在全国各地都不为多见。大规格树种的引进对这一新景区历史内涵不足的缺点有了很大的弥补。但是整体上,某湖区景区的植物配置还是趋向于现代化的(如图3-14,3-15,3-16,3-17,3-18,3-19)。图3-14某湖区植物景观(1)图3-15某湖区植物景观(2)图3-16某湖区植物景观(3)Fig3-14Landscapeplants(1)Fig3-15Landscapeplants(2)Fig3-16Landscapeplants(3)图3-17某湖区植物景观(4)图3-18某湖区植物景观(5)图3-19某湖区植物景观(6)Fig3-17Landscapeplants(4)Fig3-18Landscapeplants(5)Fig3-19Landscapeplants(6)3.2.3植物景观使用情况问题植物的使用,因植物的生长变化,会失去很多原有的使用价值,但是某湖区景区的植物养护都比较好而且布局大多合理,没有出现令人乏味的植物带以及树木生长过盛后的遮挡现象。例如南京市玄武湖景区的环洲“米沛拜石”景点以南的龙柏(Sabinachinensis)树阵下的铺装和坐凳,出现几乎无人问津的现象;梁洲舞台西南的桂花(Osmanthusfragrans)林下的卵石铺装,现在的桂花树枝繁叶茂,林下空间出现“名存实亡”的现象。某湖区景观中即使出现这种现象,也有充足的条件对这种局部进行调整,如比较容易将原有的失去使用价值的空间改为观赏之用,在一些大乔木下增加休憩地,提高植物空间的利用率等等。水岸空间的利用率过高,游览线长,没有安置适量的公共厕所,草坪上游路不多或娱乐设施不够等导致其周围出现一定量的践踏现象(如图3-20,3-21,3-22)。图3-20草坪践踏现象(1)图3-21草坪践踏现象(2)图3-22草坪践踏现象(3)4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及满意度调查研究4.1使用状况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4.1.1调查对象对于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的调查,主要对其使用者进行调查,也参考了专家的建议。使用者包括节假日的旅游者和平时的游人(大多数为本地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他们的意见具有广泛代表性。而专家则从专业的角度较客观公正的看待某湖区的问题。这些意见代表了来自社会的声音,也是调查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4.1.2调查方法与内容1.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分两部分:参与性观察法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法。(1)参与性观察法选取假期(包括周日、周末)到某湖区进行参与性的观察,充分了解某湖区空间的日常使用状况。(2)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法进行第一份问卷访谈,总体把握,和了解问题主要反映在哪几个方面。运用访谈法,在访谈中结合问卷进行开放式访谈,在某湖区景区中随机访问游人,先依据问卷,让游人回答相关的问题,然后提问卷未涉及到的开放式问题,对问卷进行补充,并询问优化建议。同时,请游人叙述他们对某湖区的印象,做好访谈记录。于清明节、五一两个假期,对某湖区进行了全面的参与性观察,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为选择填空题,即将问题的答案全部列出,由被调查者选择。第二为“语义差别”问题,共设置16个问题,分成五个测量等级: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分别赋予分值–2,–1,0,1,2)。然后将问卷做成图表进行分析;将“语义差别”问卷中各因子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制作成图表。选择两者结合的调查方法,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一,对人群的干扰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被调查者的伪装和反应定势,提高评价研究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其二,可以把握从整体到每个细节的详尽信息,使评价进行近于自然主义的研究;其三,自由观察可为其他方法补充更详尽的资料,并间接验证所获取的资料的真实性[5]。使用问卷调查可以将调查结果定量化,这些定量化的数值,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基础。2.调查内容(1)使用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以及使用者到访某湖区的主要时间、频率、方式、到访目的等;(2)使用者对某湖区的总体印象及景观偏好;(3)使用者主要活动与活动规律;(4)使用者对某湖区空间亲水性、可达性与可使用性、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4.2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分析4.2.1目击印象1.存在多处卫生死角某湖区湖景区内部存在不少卫生死角。尤其是大草坪一带,游人游玩后经常有不少垃圾留下,细小的赃物如瓜子壳之类残留于木质游步道下,越积越多,很难处理干净(如图4-1,4-2)。其次就是湖中岛上,堤岸处经常有垃圾存在且不易处理。再其次就是湖岸,有时也会出现卫生死角。图4-1图4-2图4-1,4-2丢弃的垃圾Fig.4-1,4-2Discardedgarbage2.机动车进出及随意停车现象对游赏环境的破坏某湖区环湖路上机动车辆随意进出,对于游人而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没有明显标志规定某湖区景区内部及附近禁止机动车出入。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某湖区湖的景观质量。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连最基本的安全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更何谈其他层次享受[14]。随意停车现象也比较严重,直接造成草坪等植物的践踏以及景观质量的下降(如图4-3,4-4,4-5,4-6)。图4-3图4-4图4-5图4-6图4-3,4-4,4-5,4-6某湖区内随意停车现象Fig.4-3,4-4,4-5,4-6Parkingsituation3.水体局部污染严重以蓝藻为代表的漂浮植物开始滋生,湖水在景区开放不久后就出现富营养化,导致有些鱼类死亡(如图4-7,4-8)。图4-7图4-8图4-7,4-8某湖区局部水域藻类开始疯长Fig.4-7,4-8Algaisovergrowninginwater4.2.2使用者行为观察为方便观察和分析,根据使用者到访的目的、时间段、分布,将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分为三类:健身活动、休闲活动、游乐活动。(1)行为活动的时间段特征据抽样调查,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明显的天气性特征,晴天来的人最多,阴天其次,下雨天无人问津。由于徐州夏季炎热的天气,5月初气温明显升高,最高温达到30度,某湖区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避暑纳凉,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再者,某湖区扮演着城市公园的角色。作为城市公园,周末和工作日公园中的中青年、少年儿童使用者数量变化也较大,周末年轻人和儿童人数明显增加,主要是观赏游乐和休闲活动;而从事健身活动的中老年群体则变动不大,数目也很小。选取连续几天的全天观察为例,进行某湖区一天当中的行为活动的时间段特征分析。调研的时间包括周末和工作日,且天气晴朗,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某湖区的人流变化情况。早晨晨练时间以老年人为主,且人数很少,多为漫步进行锻炼。上午陆续有人前来游览。中午至傍晚这段时间,以青年人为主,中老年人只占15﹪左右。(2)行为活动的群体特征健身活动者以老年人为主,绝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也有小部分下岗人员。这部分人群属于某湖区景区相对稳定的使用人群,且人数不多。休闲活动者遍布各个年龄层次,尤其周末和节假日,常以家庭、情侣、朋友、同学等为群体来公园休闲放松。行为活动主要包括纳凉、散步、赏景留影等。游乐活动者主要是儿童和其家长以及青年,一般是周末人数较多。这些行为活动主要是游乐、划船、放风筝等。偶尔会有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春游某湖区等。(3)行为活动的空间特征健身活动主要分布在较宽敞平坦的地方,如环湖风光带、下沉广场、大草坪等。游乐活动主要分布在下沉广场,大草坪,湖中小岛等。休闲活动则分布较广泛,几乎遍及每个角落。调查中发现,亲水平台是人们乐于聚集的地方,只要不是下雨或者阳光太强烈的时候,平台的使用率一直很高。天气晴朗时还有不少市民会在大草坪上搭建帐篷,在里面休息,聊天等。4.2.3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为100份,问卷合格率为100%。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1.被调查使用者的基本信息分析使用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以及使用者到访某湖区的主要时间、频率、方式、到访目的等。(1)被调查者性别、年龄、职业构成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男性使用者略占优势,占57%,女性占53%。年龄结构分别为:0–14岁占4%,15–24岁占50%,25–45岁占26%,46–60岁占14%,60岁以上占6%(如图4–9)。这与职业结构的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占6%,管理人员占9%,职员占14%,一般公众占8%,离退休人员占13%,学生占45%,规划设计主业人员占2%,其他为3%,被调查者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和各种职业分类(如图4-10)。图4-9被调查者年龄结构统计Fig.4–9Agestructurestatistics图4-10被调查者职业构成统计Fig.4–10Occupationstatistics(2)被调查者居住地和出行方式分析某湖区的主要使用群体是本市市民占80%,其中市区居民具有明显的优势,占到45%;10%左右的游人是外地游客(如图4-11)。使用者的出行方式中,有55%的人群为私家车或乘公交车,以出租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占15%,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占15%,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占10%,步行的人占5%(如图4-12)。因此某湖区景区应妥善解决停车问题和汽车进出的管理问题。另外,对景区的交通组织也须制定相应的对策。图4-11被调查者居住地统计Fig.4–11Users’residencesstatistics图4-12被调查者到访方式统计Fig.4–12Users’visitingwaysstatistics(3)使用者到访某湖区的主要时间、频率及到访目的分析从到访时间看,14%的使用者清晨前来某湖区健身,上午来某湖区的占30%,中午、下午、傍晚前来的分别占5%、15%、2%,另外有33%的人时间不定(如图4-13)。从使用者来公园的频率来看,45%的人很少来此。55%的人来某湖区的时间比较固定,其中每天都来和每周2~3次的分别占6%和8%,这部分使用者主要是以健身活动为目的;另外一批固定人群是24%的人每月2–3次,17%的人每季2–3次(如图4-14)。从到访目的来看,晨练健身的14%,以赏景游玩、娱乐休闲为目的来此的游人占84%,停留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70%(如图4-15、4-16)。这个群体就是景区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行为活动主要是休闲游憩活动。由此说明,某湖区景区作为徐州市民的休闲绿地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同时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即某湖区湖相对于本市的云龙湖之类景区缺少一定的吸引力。图4-13被调查者到访时间统计Fig.4–13Users’visitingtimestatistics图4-14被调查者到访频率统计Fig.4–14Users’visitingfrequencystatistics图4-15被调查者到访目的统计Fig.4–15Users’visitingintentionstatistics图4-16被调查者在某湖区停留时间统计Fig.4–16Users’stayingtimestatistics2使用者对某湖区的总体印象及景观偏好对某湖区的总体印象,80%的被调查者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15%认为一般,5%的使用者给出负面评价。这说明某湖区的总体环境得到大多数使用者的肯定。40%的使用者认为某湖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其优美环境和开阔水面,20%的使用者被丰富优美的植物景观吸引,25%的使用者选择整体感觉好,选择“景观小品”的占8%,选择“园林建筑”的仅占5%,其他2%(如图4-17)。图4-17被调查者对某湖区的景观偏好Fig.4–17Users’landscapepreferenceaboutDalong-lake3使用者主要活动与活动规律在被调查的人群中,选择安静的区域休息散步的占30%,在风景视线好的区域观赏水景的占40%,在集中的场地进行各类活动项目的占20%,其他占10%(如图4-17)。可见到访者中有多数选择静态活动,因此某湖区的景观建设应该提供相应的可以满足使用者需要的休息设施。对于活动地点的选择,30%选择在水岸边,30%选择在环湖景观带,20%选择在绿地中,15%选择在广场或绿地,其他地点占5%,总体而言,60%的使用者选择水面较开阔的地点活动。从使用者主要活动与活动规律分析,某湖区的魅力集中在“水”上,所以应该加强水景、滨水景观的建设。图4-17被调查者的活动偏好统计Fig.4–17Users’optionfortheexercisespots4使用者对某湖区满意度分析对某湖区景观的使用状况,被调查者给出的总体满意度较好,各评价因子的综合平均值为一般,整个曲线基本保持在“一般”水平上(如图4-18)。图4-18某湖区空间使用状况评价平均语义分布曲线Fig.4–18ThesemanticscurveofutilizationstatusevaluationaboutDalong-lakeSpace4.2.4访谈结果分析访谈结果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1)大部分被访者对某湖区湖的总体印象较好,表示某湖区对其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有大片的水域,空气好,植物丰富。对于某湖区的可达性,几乎百分之百被访者认为“易到达”或“较易到达”,但是很多人认为这里停车秩序不够好,因为很多私家车都是随意停放于路边。(2)谈及某湖区的周围环境,很多了解某湖区过去的被访者提到某湖区现在的景观都比较满意。从他们的谈话与表情中,不难看出他们对某湖区改造感到欣慰,但是游客多时,这里的环境卫生受到影响,存在些卫生死角。(3)某湖区的服务与管理另外,还有一些对于某湖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现将部分有代表性的摘录如下:“严禁污水排入,治理湖水,防止水草疯长,保持水质。”——学生“湖面上连一只动物都没有,没有一点生气,可以适当放养些鸟类什么的”——公众“缺少徐州古文化特色。”——公众“保持原生态,水中多种些水生植物。”——规划设计专业学生“连个厕所都找不到。”——公众这样的言论有其一定的片面性,却道出了使用群体最为关心,但或许被设计者所忽略的方面。4.3小结本章通过运用使用状况评价模式,对某湖区景区进行使用评估。通过实地观测、分析了相关问卷图表等,并辅以随机访谈的补充,客观真实地综合分析了某湖区景区目前的实际使用状况。评估结果为:(1)优点某湖区开阔的水面、生机盎然的植物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使用者的吸引力很大。(2)缺点目前某湖区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两方面:第一,规划设计方面,景观系统不完善、文化内涵欠缺、活动分区还不明确。第二,管理方面,各类服务水平低。本章的分析结果为下文对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与资料,也为其景观优化奠定了基础。5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及优化建议5.1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为“较好”。以下就自然生态、景观认知、使用支持、运行保障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合评判分析。(1)自然生态方面某湖区的整体环境状况处于“一般较好”之间的状态。这一结果与某湖区开阔的水面和良好的植物景观形成一致,但未能达到“好”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某湖区的水质已经开始受到些污染,水岸类型及岸线形态的等级不是非常高。某湖区的水岸类型除了部分自然水岸以外,其他地方大多是水泥人工砌岸,导致生态效益不是非常高。同时,某湖区的部分岸线形态平直,平直的环湖景观带欠缺幽深之美。(2)景观认知方面从景观感官质量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分析,比较而言,景观感官质量的评判得分高于文化内涵,表现为“较好”,历史内涵欠丰富,宣传力度也不够,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方面的发掘和建设。从景观感官质量来看,开阔的水面和植物景观是其中得分最高的,某湖区优美的自然环境,源自于它的水和植物景观配置。周围环境考虑到受城市整体规划的影响,只能通过局部的调整和园林手法的运用,尽量减少影响。对于景观空间组织、水相及水岸景观、园林建筑小品等方面,有待改善与强化,这需要系统的规划设计,也需要下力度去进行细节的改善,才能进一步提高某湖区的景观认知程度。(3)使用支持方面在综合评价体系中权重值最高的“使用支持”,其综合评判值不是非常高,不是每处都能达到理想的评判值。具体来讲,第一,亲水设施不及需求;第二,公共交通及内部交通组织,尤其机动车辆的进出引起了使用者的不满;第三,缺乏系统的景观系统,可停留度、基础设施完备性得分不甚理想;第四,公共服务,是薄弱的一个环节,环境卫生服务水平、文化服务水平及其他服务设施水平有待加强。在第四章的使用状况评价中已经进行过分析,某湖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使用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在人们切实置身其中时,又对其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失望情绪,或者说是其景观的真正使用价值没有很大提高使用者的停留度。(4)运行保障方面某湖区的运行保障综合评价属于“一般”水平。要提高运行保障的总体水平前提应保证空间利用方式与规划吻合;其次可以引入经营模式,某湖区景区属于公共开放性绿地,几乎无收入结构,各方面服务还没到位。所以,可以转变经营观念,景观不仅仅是一件产品,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地,经营湖泊空间也是在经营一种文化环境,它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它具有鲜明的主题,而其主题的灵魂是文化[14]。应该彻底转变认识,但不能走入一味地寻找卖点的误区,多角度地考虑某湖区的经营问题。再次,应加强设施运行保持、绿化维护水平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某湖区与徐州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某湖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独特人文内涵的高品位综合功能区是某湖区景区的目标。本章结合第二章某湖区的演进和文化积淀、第三章某湖区景观要素的分析和第四章对某湖区景观使用状况及满意度调查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某湖区的评价体系。最后,结合导师意见与相关经验成果,运用社会调查统计法对景观诸要素进行评判,定性分析从而获得评价结果,找出某湖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5.2某湖区景观优化建议本章依据前文的研究结果,针对某湖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中自然生态、景观认知、使用支持、运行保障四个评价指标,对某湖区发展建设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某湖区景观优化的一些建议。5.2.1某湖区发展建设优劣势总结某湖区发展建设的优势(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某湖区景区位于徐州新区起步区的中心地带,南邻世纪大道,西依拖龙山(规划拖龙山公园———城市东南大型山林公园),东及东南向为徐州新城主导发展区,总面积440余公顷,占新区起步区总用地面积的1/4以上,是徐州新区起步区的生态中心。城市快速路世纪大道穿过拖龙山进入老城区,是通向老城的一条主要干道,拖龙山与世纪大道相交处构成了徐州老城区的东南门户,某湖区及顺堤河景观带恰好位于这一门户的东北方向,成为徐州南大门的重要景观。(2)自然生态基础丰厚某湖区水域广阔,在城市中难能可贵;植物生长良好且种类丰富,从有的地方已经形成的明显的群落层次可以看出,水陆交替的优良基地环境为某湖区的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某湖区具有优良独特的滨水气候环境,这是某湖区景观建设的前提与保证。(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某湖区从以前的蓄水库,到现代的城市公园绿地、风景区,自身的发展历程以及徐州城市丰富的汉文化历史,为某湖区景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某湖区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1)“自然生态”受到威胁随着徐州新城的建设与发展,某湖区的生态环境难免遭到破坏。再者,受附近工程施工的影响,水质的水体环境多少受到影响,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湖水的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的生存危机,另外排污口向某湖区排放污水,导致了某湖区湖水质变差。(2)定位模糊某湖区景区沿袭城市公园的建设思路,出现无规范化的娱乐项目的情况,使得某湖区定位尚未明确。时代在前进,社会生活形态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依旧按“公园”的路子建设,已不可能建造辉煌。如果此时把握住时机,尽快凸显出景区汉石文化的主题,尽量减少大众化的、在哪儿都能找得到的普通园林形式,那么某湖区景区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3)潜在“建设性破坏”危机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推进,难免导致周围高大建筑不断出现,对天际线造成影响,在视觉上给景观带来破坏性。同时某湖区周边的各项市政改造工程,也给某湖区景区的生态安全埋下隐患。(4)景观笼统,缺乏细节某湖区现有景观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景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景观细节也有所欠缺,比如有一带大型的人工堆砌的山石,整体感好但是与周边环境联系的不紧密,这些导致游赏者对其产生“大而空”的感觉,很难有身入其中之感。(5)历史人文内涵淡漠徐州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却没有在某湖区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湖泊景观环境缺乏能够展示徐州城市历史文化和自身特色的风格,能够表现历史风貌和遗迹的景点也很少,而且宣传力度不够。(6)使用支持状况一般,经营管理欠缺某湖区湖泊空间使用者满意度略低,其中公共交通及内部交通组织、场地布局与可停留度、环境卫生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表现比较明显。另外,某湖区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力度都有待完善和加强。5.2.2某湖区景观优化建议前面分别对某湖区的历史人文、景观要素、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景观的综合评价,对某湖区景区现状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有了一定的把握,为下面的景观优化奠定了基础。本章结合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某湖区景观优化的相关建议。目标定位与愿景某湖区位居徐州新城区的起步区,纵观其功能作用,某湖区的形象定位不应是一般的市民公园,而应该完成从“公园”到“风景区”的转变,应该从风景名胜区的高度来要求和建设以及保护。某湖区景区的建设应具有“唯一”性,要有恒久的魅力,有特色和内涵。正如陈从周先生所说:“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吸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13]。某湖区的规划应从大处整体着眼,把它与周围环境统筹起来,一起纳入徐州城市规划中;发掘某湖区文化景观,包括利用文物古迹和开发新的文化景点,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某湖区景观。某湖区的景观建设应以自然生态、景观认知、使用支持、运行保障四个层面出发,四个层面全面重视,共同建设,使某湖区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并保持恒久魅力。景观优化1.植物景观(1)植物景观观赏特性优化在对植物特性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精心搭配出多样群落结构的植物群落,丰富水际植物景观,营造季相丰富、层次鲜明的植物群落。(2)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优化良好的场地设计在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更是促进城市公众生活的良好媒介,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公众塑造更多的空间,让不同的群体能够参与到其中[12]。以植物空间构建理论为基础可以营造富于变化、满足使用的各类植物景观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覆盖空间、纵深空间和混合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适宜开展集中活动;而封闭空间、覆盖空间等具有隐蔽性和隔离感,适于开展静态活动或作为安静休息区;纵深空间具有引导性和方向性,纵深空间的营造还需要结合其它景观要素的形态,诸如狭长的滨水道路、河流等。[14]2.水岸景观(1)增加水生植物的运用某湖区的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不足,湖面几乎没有水生植物,导致水岸景观的层次单一。应该结合水岸类型,营造水生植物景观,可以运用睡莲(Nymphaeatetrabona)、黄菖蒲(Irispseudacorus)、水葱(Scirpusrabernaemontani)、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香蒲(Typhaorientalis)、再力花(Thaliadealbata)、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ns)、雨久花(Pontederiacordata)、芡实(Euryaleferox)、菱(Trapajaponica)等水生植物。(2)适当增加环湖路曲度某湖区的水岸曲度不是很高,而目前部分的环湖路与水岸保持平行,可以通过加大环湖路的曲度以提高水岸景观的幽深感,营造曲折幽深的环湖步行道路系统,满足人的亲水愿望。(3)适当辅以建筑小品“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如此可以得到“泛泛鱼舟,闲闲鸥鸟”之意境。[14]3.交通组织要改善某湖区的交通组织,首先应在合理的位置增加适当的停车场。再者,禁止机动车辆进出,创造安全和完整的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最后,要有完整连续的游览系统,比如市民广场上的大草坪上只有一条横跨的游步道,这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4.自然生态的改善与维护某湖区的自然环境要采用生态维护和治理的方法,构建植物系统和水生动物系统。构建植物系统时,可以在进水口栽种如茭白等直立的挺水植物,净化水源;同时在岸边栽种沉水植物;然后往湖里投放浅水鱼、表层鱼、深水鱼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搭配好比例,建立起动物系统[14]。动植物系统建立起来后,植物可以消耗水中大部分的氮、磷,有效控制湖水富营养化。5.运行保障的完善应保证空间利用方式与规划吻合度;引入合理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目前某湖区的经营方式几乎没有,缺少创意更新。这一点杭州从免费开放游览到开发社会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借鉴,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也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经济收益[14]。免费参观游览,所以有大量游人,这样提高了城市和景区的知名度,同时又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转让经营权,获得经济收益。此外,更应加强环境卫生的保持、设施运行的保障和绿化维护水平的提高。如果不采用盈利性模式,起码应在在环境卫生保持、交通安全控制、景区治安等基本方面做到完备。6总结6.1结论某湖区是徐州新城区特殊的景观环境,对某湖区所进行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活动是完善徐州城市生态结构、满足城市功能需求、传播城市文化的多层次的举措。某湖区景观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并体现鲜明的景区特征,成为徐州环境独特和舒适的空间。目前某湖区的景观处于建设发展的阶段,本文采用文献与理论研究、调查与评价研究、比较与借鉴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某湖区现有景观进行分析和探索,取得了以下几点结论:(1)分析总结了某湖区的空间演变及发展。对某湖区水域空间形态及植物景观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某湖区是徐州城市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徐州城市的内界面,是徐州城市的标志和景观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通过实地观察、分析相关问卷图表和平均语义差别曲线图,并辅以随机访谈的补充,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某湖区目前的实际使用状况,总结优缺点。了解某湖区景区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特征,在综合使用者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对某湖区进行使用状况评估,把握使用者的真正需求。(3)从自然生态、景观认知、使用支持、运行保障四个方面,结合各方面意见与相关经验成果,运用社会调查统计法对景观诸要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找出某湖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总结某湖区景观建设的优势,即区位、自然生态基础丰厚、使用支持状况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定位模糊,自然生态环境有遭到破坏,历史人文内涵的体现不足,潜在“建设性破坏”的危机,景观缺乏细节,经营管理欠缺等。(5)针对某湖区发展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某湖区应该完成从“公园”到“风景区”的转变的规划目标与愿景。继而针对及植物景观、水岸景观、交通组织等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6.2本研究的创新点把环境行为学的理论融入到了景观规划之中,对某湖区景观进行使用状况调查与评价,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景观偏好。该模式同样适用于其它类似城市湖泊空间或滨水空间的使用状况评价。6.3研究展望使用状况评价得到充分的重视,成为某湖区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程序中的必然环节,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其景观质量。展望某湖区的景观发展,应该注意几点问题:第一,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应该本着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以安全、稳定、健康的水环境为基础,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和有较稳定的水源补给,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状况,包括对污染的治理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持、维护、治理。以此来对某湖区加以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地进行开发与建设。第二,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与城市生活相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应该采用整体规划和局部设计施工相结合的手段。这样做,一方面能有效地保证某湖区协调有序地发展,将建设项目纳入有序的安排之中;另一方面,总体规划、局部设计施工的手法,也能作为总体规划的局部试验,避免大范围展开工程后出现难以弥补的致命缺陷。而且这种大范围规划,小处入手的建设模式,有利于文化、历史信息的不断积累,杜绝将所有的建设在短时期内全部完成的情况,避免历史信息发生遗失、断层的可能,保证风景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14]。第三,挖掘精神文化内涵。优美的自然景观固然重要,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不容忽视。某湖区必须能够塑造和承载徐州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这个城市个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之一,这样某湖区的改造和建设才有意义。第四,加强运行保障。某湖区与徐州城市关系密切,但是景区以及沿线的土地缺乏管理,管理的缺乏使得景区的环境卫生和交通安全的等方面的管理不够深入。应该改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高效、高质,事半功倍[14]。除了完善景区自身的管理体制外,还应该加强与周边的合作,形成区域性的大景区意识,在更广阔的区域中寻找差距,客观的分析自身资源的不足,并通过市际、省际之间有效的交流合作来弥补,以期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15]。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扩大徐州市和某湖区的知名度,也让湖泊滨水景观资源的优势性得以凸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审计保密协议
- 汽车吊机租赁合同
- 房地产经纪行业客户信息保密合同
- 货车运输合同协议书
- 户外运动安全责任豁免合同
- 建筑工程大清包合同新
- 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合同
- 金融行业投资产品风险提示协议
- 保洁卫生承包合同
- 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高清版)TDT 1042-2013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单位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流程图
- 妇科咨询培训资料
-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2019新教材 高中数学 教案
- DB4401∕T 100.2-2020 物业服务 第2部分:住宅小区
- 湖北省尾矿库基本情况汇总表
- 海洋钻井(平台)
- (完整版)电梯的钢结构施工方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共64页课件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 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