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_第1页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_第2页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_第3页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_第4页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汇报摘要:伴随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现代大学生的上网率已靠近100%,并且有着越来越广泛的网络应用行为,网络时代的发展规定大学生具有对应的网络素养。文章以常州某高校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现实状况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调查成果显示:由于从小学到中学的学校教育中缺乏系统的媒介教育,现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处在一种自发状态,层次水平较低,个体差异较大。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伴随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网络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网络明显地改善了大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生活质量,但也给某些大学生带来了信奉危机、网络成瘾、网络低俗、网络犯罪等网络素养问题。本次的问卷调查是在参照专家学者有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网络知识与技能、网络信息素养、网络道德与安全等方面,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在网站上公布了问卷调查。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普遍性和频率高的群体大学生是一种具有良好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群体,同步,也是网络使用普遍性和技能整体水平较高的群体。目前,在高校里不会上网的大学生肯定是“OUT”了。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网络的途径多种多样,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台式电脑、网吧等方式都能上网。网络日渐成了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调查显示,在使用网络学生中,对网络“密不可分”和“相称需要”的学生占据大多数,而只有26.67%的学生对网络是持“无所谓”态度。高校大学生绝大部分为在校寄宿生,并且享有富余的自主活动安排时间。调查中,有12.50%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37.50%的学生4-10小时,23.21%的学生10-15小时,15小时以上的学生有26.79%。大学生是运用网络为个人服务能力强的群体。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运用网络为个人生活和发展服务的意识,能自主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社交、购物、娱乐等详细活动。这些网络活动深刻地变化了高校大学生老式的学习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明显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大学生善于运用多种网络软件工具为自身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同步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自主抉择的交往方式。大学生网络接触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状况大学生网络接触行为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内容,某些学生不能自我控制上网时间,在行为和心理上有明显网络依赖倾向,存在过度使用网络、难以自拔的“网络成瘾”问题。调查成果显示,有51.79%的学生上网时间“总是”超过原先的计划时间,有23.21%的学生“常常”超过原先的计划时间,19.64%的学生“偶尔”会超过,只有5.36%“几乎不会”超过。。大学生网络信息免疫力状况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全球性,使得多种正面负面、积极消极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搜索和浏览网页获取有益信息的同步,也面临着多种负面信息的冲击和考验。在调查中,有大部分学生偶尔会遇见过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有小部分的学生常常遇见,当然也有学生历来没有遇见过。大学生应具有信息敏感性,理性批判网络信息的能力,对的处理有害信息。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遇见网络色情图片、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时,选择“立即关闭窗口”处理措施的学生占41.07%,选择“点开浏览”的学生占16.07%,选择“没有影响继续上网”的学生占33.93%,选择“其他”的学生有8.93%。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普遍局限性,对网络虚假信息、欺骗信息的警惕性和辨别力不高,个别学生往往愈加轻易在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的网络信息中上当受骗。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侵权状况部分大学生在运用网络为个人学习生活服务的同步,也存在道德责任、法律意识淡化和网络侵权行为。某些网民运用网络的无约束性、隐蔽性,随意不经思索地在QQ群、微博、博客、网页、贴吧、论坛等网络媒介上刊登观点和见解,甚至在网络上曝光他人隐私、上传图片、造谣、辱骂来进行人身袭击和宣泄不满情绪。问卷调查中,对“有无传播过未经核算过的消息”持肯定回答的学生有48.21%;认为“网络黑客很酷很值得崇拜”的学生有19.64%,认为“黑客行为是不道德应受法律制裁”的学生有60.71%;认为“人肉搜索是充足发挥网络作用”的学生有23.21%,会“人肉搜索会伤害当事人应严禁”的学生有17.86%,认为“网络是把双刃剑应理智使用”的学生有58.93%。大学生综合素质好,但个体网络素养水平不均衡,某些学生仍存在着“网络成瘾”、网络信息免疫力不高、网络侵权等网络素养问题。其中影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原因重要有如下五个方面。首先,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的滞后,我国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与网络新媒体发展步伐不一致,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没有及时跟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步伐。近年来,相对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功能的拓展与应用软件的迅速创新、网络虚拟世界的风云变化而言,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观念明显陈旧和滞后。此外,高校尚未建立系统的网络素养课程教育体系,对网络素养教育只是零碎地分布在计算机基础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进行讲授。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而仅靠这些课程的非系统化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同步,高校应建立全方位的网络素养育人环境,努力构建对“网瘾”学生的早发现、早挽救的防止体系,建立“网瘾”大学生的治疗方案和对策,加强对沉迷网络低俗信息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处理好网络犯罪大学生事后工作等等。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并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育人气氛。另一方面,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缺失与不妥。第一,家庭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存在缺失问题。首先,网络新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让部分家长产生落后感,觉得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孩子有些力不从心和不妥当,心理上存在着不自信。其次,有些家长认为子女上了大学已经长大、懂事成熟,不用再操心了,思想上存在过于信任的问题,认为孩子的教育全是高校的事情,相信学校一切会管教好的,在行为上导致了对孩子教育问题彻底放手的现象。最终,多数学生家庭远离高校,对子女学习生活状况理解不及时,这为家庭网络素养教育导致了客观的困难,导致家庭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缺乏。第二,家庭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存在不妥问题。当大学生因网络成瘾、沉迷网络低俗信息、网络侵权等导致厌学、常常迟到、旷课、学业退步预警等问题时,许多家长的教育处理方式欠妥。在高期望值与不争气的现实对比下,家长往往直接采用打骂等过激而简朴教育方式,而这更轻易激发青年学生的逆反和赌气行为,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些家长面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时唉声叹气、束手无策,甚至采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家校之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最终导致了个别大学生不能准时毕业,甚至中途退学,荒废学业。除此之外,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不良原因的诱导也是影响大学生的原因之一。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化和多种思潮给大学生带来了剧烈冲击,功利型和强调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以及西方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现代青年大学生。“金钱至上”、“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挣钱才是硬道理”等观点被许多大学生所接受,他们视“首富”“新贵”为偶像,某些学生热衷于“网赚”,某些学生追求“个性”“自由”,流行什么就学什么,随心所欲,不加思索判断地“跟贴”“围观”,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素养意识渐淡、水平下降。此外,网络虚拟社会中“自由的传播者,自由的信息,自由的受众”,共同建构出一种崭新的个性张扬、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着博大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时时推陈出新的信息内容,同步也混杂着大量的暴力、色情、虚假、欺骗、反动、歧视等有害信息。这些消极原因对自控力、识别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强烈冲击着大学生本来所具有的老式伦理和价值理念,导致了老式道德规范约束力明显下降,弱化了行为自律意识,出现某些在现实社会中不也许去做的不道德或违法行为。最终,也是要归责于网络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首先,网络企事业单位负有网络信息公布把关人的职责,但在现实网络管理中存在网络信息把关不严的问题。有些网络媒体企事业单位只重视网上业务、提高访问量和著名度,对网页论坛、BBS动态交流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论坛中甚至部分大型门户网站的微博、博客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虚假信息、欺骗信息、色情信息、反动信息等有害信息和网络陷阱。对负面信息处理不及时,最终形成网络社会众人皆知的大事件,对青年学生导致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对网络监督管理力量比较微弱,尚未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措施。网络虚拟世界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措施,致使网络媒体企事业单位和部分网民责任感缺失,网络法制意识淡化,网络素养水平减少。网络的匿名性和监管缺位,使个别青年学生责任感下降,随意性增强,受情绪影响轻易公布某些人身袭击、低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