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节中国电影史_第1页
第二章第2节中国电影史_第2页
第二章第2节中国电影史_第3页
第二章第2节中国电影史_第4页
第二章第2节中国电影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影史韵小伟编写第一章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一、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投射《定军山》谭鑫培

任庆泰大观楼(影戏楼)第一章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二、最初的电影院大光明影剧院第一章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三、第一个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一)电影重心转移(从北京到上海)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

第一章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本杰明·布拉斯基:美籍俄裔商人,1909年,建立了亚细亚公司

亚细亚公司亚细亚公司员工在摄影棚内

第一章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二)转让后的亚细亚公司(1912)投资拍摄相分离的经营第一代导演张石川和郑正秋郑正秋第一章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四、《难夫难妻》——中国故事片的先锋之作导演、编剧:郑正秋(中国电影传奇鼻祖)一、说说张石川

张石川是建立明星电影公司的人,和郑正秋是非常好的朋友,也是我国第一代导演,张石川13岁就到上海赚钱养家,曾承包亚细亚影片公司,拍摄《难夫难妻》,一战开始,公司倒闭。后办过游乐场,修过地下通道,但结果都不太好,尤其是在修地道期间,因为工程宏大,人们蜂拥而来,结果造成了很多踩踏事故和刑事案件,赔了很多,他做过洋行,但上海突如其来的交易所倒闭风使得他立即收了手,利用手里的1万资金组建了明星公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拍了颇有影响的《劳工之爱情》、《孤儿求祖记》、《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的等他非常种种娱乐和商业效果,而郑正秋偏重社会批判和教化功能。1937年“八一三”开战,明星影片公司毁于战火。二、在明星公司的星空下

1922年3月,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建立了明星电影公司,先后拍摄了《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等著名影片。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第一部被保存下来的电影,是朴素而简单的喜剧默片,影片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无所谓劳工,倒是有爱情的成分,该片的另一名称《掷果缘》到更加贴切些。是中国段故事片创作成熟的标志。1923年,《孤儿救祖记》进入长片阶段,是社会问题片,涉及家庭道德,教育,妇女等问题。这个片子一经上市,带来了巨额票房收益。《火烧红莲寺》剧照胡蝶

1928年《火烧红莲寺》,武侠片的开始,在片中腾云驾雾,御风而行的女飞侠,侠客们剑光斗法、隐形遁迹,口吐飞剑等等,这是第一次武侠热潮,武侠片往往是一种避世,逃离现实的手段,让观众琛在黑暗中摆脱自我不能自主的命运,感到短暂的麻痹,获得短暂的抚慰。胡蝶是这部电视剧的主演,她是30年代的影后,50年代曾获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在此片中的策马狂奔镜头完全自己演,当时的演员在培训班都会学甚多技艺,当时,张石川是从“天一”把她挖过来的,并主演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和梅兰芳一样都在抗战时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第2代导演第2代导演30’被腰斩的黄金年代蔡楚生和他的《渔光曲》(无声)1、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故事片(1935,莫斯科电影节)2、阵容:导演还有孙瑜、吴永刚;演员:王人美,韩兰根;作曲配乐:聂耳3、情节:以渔民子女小猫、小猴的悲惨遭遇反映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底层生活的现实。蔡楚生和他的《渔光曲》(无声)4、第二代电影导演蔡楚生——能把商业、艺术、主旋律完美结合的导演

有大众爱看的剧情,大都是反映现实的“苦情片”;蔡楚生本身倡导“都市写真”,且对电影技巧的把握不远离观众,故作深沉。《渔光曲》中朴实的画面衔接,口语化的人物对白,复杂而又充满巧合的故事情节、烘托剧情的音乐背景以及旋律优美的主题曲等等元素都是在当时观众的欣赏趣味之内引导了观众审美经验的升级。蔡楚生40’他们在做什么?蔡楚生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到了香港从事抗日爱国文艺工作,编导过《孤岛天堂》和《前程万里》。其现实主义路线和严密的情节剧路线,以及对民众朴素的关怀,直接影响了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创作。只是港人更爱从家庭恩怨出发,表达出对传统理念呵护之情。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第一部史诗片,背景横跨了十几年的岁月,把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来展示时代和历史的悲剧,此电影连映3个月,创造民国年间电影连映的最高纪录。再说导演:“鲜有电影能在关照人情的同时,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怀的高度上来。”剧情:现代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导演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表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

第二代导演袁牧之《马路天使》1、电影梗概2、阵容:导演:袁牧之;主演:周璇、赵丹;摄影:吴印咸;作曲:贺绿汀编曲,田汉改词。3、艺术元素:声画蒙太奇,象征,隐喻第二代导演费穆小城之春(1948)——对人性的探索1948年,费穆让一个已婚女人再次见到昔日恋人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被多年的战争破坏的没有了面目,所谓小城不过是这个巨大的伤口上的一个疤,戴家的废园是那个正在愈合却难以平复的裂缝:久病不起的丈夫,突然归来的旧日情人,暧昧到伤人的气氛。所谓感情和这个春天一样是残破的,玉纹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擦拭这个裂缝。问题:什么样的电影有较强的生命力?

答:每当社会有大的变革,人们的内心冲满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或抱怨,浮躁往往是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的诟病,而费穆这样的导演,反而能够沉淀下来,能够清醒地思考人情的情感,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导演,来执著于电影的艺术精神。第3代导演第三代导演分为三个阶段:1.1949-19652.文革19663.文革结束后第三代导演一、关于《白毛女》的集体记忆(1950)40年代末,歌剧《白毛女》在民间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这个兼具着凄清和浪漫的复仇故事,寄托了当时人民被欺压的痛苦和奋起反抗的普遍心情。编剧杨润身谙熟农村的生活把这一故事改编成剧本,由水华和王滨来导演,电影最初放映时,在农村反响特别强烈,51年获第六届捷克电影节特别荣誉奖。并且后来,还拍成了芭蕾舞剧。在世界各地,一听到《北风吹》,人们自然就想起了《白毛女》。并且,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它成了八个样板戏。第三代导演二、北影与上影1、北影(1949)

1948年12月,党中央对电影工作的主要问题作出指示,明确规定:平津攻下后,电影事业的领导机关应设在北平。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同时期代表作品:《中国人民的胜利》、《新儿女英雄传》、《青春之歌》

2、上影(1949)上影厂的前身是“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摄影厂”,在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就由军管会接管了。

同时期代表作:《胜利重逢》《南征北战》“难忘的1959”

1959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因为中央指示文化领域要向国庆10周年献礼,于是,当年推出了《林则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等一批优秀的影片,之所以说他们是优秀的,还在于电影人们经过十年的发展,思想,业务,创作各方面都已趋于成熟。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时期被称为社会主义电影的创建初期。这一阶段,以1965年拍摄的《东方红》结尾。这部巨片诞生于1965年9月“文革”风暴前夕,为“文革”前17年的中国电影艺术史划上了一个圆润而闪亮的句号。第3代导演第2阶段

第2阶段

文革时期提醒人们记住伤痛与血泪,记住政治浩劫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烙印。《闪闪的红星》文革10年,电影是重灾区,《海霞》、《创业》两部影片的出现,体现了电影对文化专制的奋力抗争。停滞与倒退文革电影(1966——1976)中国电影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停滞和倒退,电影家被打倒,电影厂被关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影坛显现出令人窒息的空白,后来虽恢复了生产,但是在“根本任务”论、“三突出”论等严重框范下,影坛又成为“样板戏”电影和阴谋电影的天下,现实主义电影只能曲折地伸展。这个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悲哀的一幕。优秀影片不准放映,新片被迫停止。只能看“三战”片(《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和几部外国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朝鲜的《卖花姑娘》)。《闪闪的红星》背景:1973年的时候,样板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创作人员都对样板戏产生厌倦心理。几位导演联名写信给周总理,表达广大劳工人民对于故事片的强烈要求,意在打破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报告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于是,1974年,一部根据小说《战斗的童年》改编的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搬上了银幕。电影剧情:《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第3代导演第3阶段

文革结束后对“嘎子”的回忆

《小兵张嘎》(1963)导演:崔嵬,导演助理:黄健中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第三代导演崔嵬水华谢晋王苹谢铁骊第三代导演崔嵬《青春之歌》导演:崔嵬主演:谢芳(23)

这部电影也是59年最为突出的影片之一。在编、导、演、摄、美、音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

价值:在于其汹涌的革命激情和对英雄人物的礼赞,也在于其在“左”倾文艺思潮流行之时,它能给与有力的抵制。第3代导演水华《林家铺子》是50年代电影的巅峰之作,1986年香港的“世界经典电影展”中唯一一部入选的中国影片。95年,中国电影90年诞辰,被评选为十部优秀影片之一。他的出现代表着新中国电影进入第一个十年的最高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