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一词的文化解读_第1页
宜居一词的文化解读_第2页
宜居一词的文化解读_第3页
宜居一词的文化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居一词的文化解读

“分散”一词最初指的是被流放于海外的犹太人。在今天,它可以指的是在其他国家生活的人,并逐渐成为文化批判和后殖民研究的重要批判范畴。马丁·鲍曼指出,“散居一词在语义学的拓宽,不仅使其与任何分散的人群相关,而且使其概念化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意识,这使得‘散居’成为20世纪末学术对话中最流行的术语之一”(马丁·鲍曼,2000);菲尔·柯恩则认为,“散居这个词已经变成后现代的一句行话,有人可能认为对这个词之聪明的、科学的和隐喻的应用也反映了后现代性的特征”(菲尔·柯恩,1998)。一、diaspora术语的引入20世纪90年代早期,Diaspora一词已经为台湾学术界所熟知。它常常与“文化属性”、“族裔”、“身份认同”等概念相关,主要用于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与传媒等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diaspora”一词不仅为台湾的众多硕博论文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而且成为许多硕博论文的直接研究对象,仅在1995至2003年间,台湾就有19篇相关硕博论文,但其中对diaspora一词的翻译却众说纷纭,译法不一。大致说来,台湾学界对“diaspora”一词的常见译法有“离散”和“漂泊离散”两种,偶尔也译作“流亡”。总的来说,这三种译法都比较贴近diaspora最初的意义(即犹太人的流散),强调了分散行为的非自愿性。此外,还派生出一些相关用法,如“离散美学”diasporaaesthetic、“散居经验”diasporaexperience、“中国流亡者”Chinesediasporist等等。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diaspora这一术语开始被引入大陆学术界。王宁曾谈到,“我最早接触(diaspora)这一术语和课题是在1994年8月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4届年会(加拿大爱德蒙顿)上”(王宁,2004)。一直以来,大陆学界对diaspora一词的中文翻译都没有定论,不同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有译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法有:散居者(赵红英,1999)、散居(傅有德,1999)、(李战子,2004)、族裔散居(王光林,2002)、流散(李果正,2004)、离散、流离失所(王宁,2004)、飞散(童明,2004)、“漂泊性”(张凤,2003)、“移民裔群”(静水,2004)等等。此外,diaspora还派生出一些相关用法,如“Diasporanarrative”(“诉说离乱”)(赵牧,2004)、“Diasporanarrative”(译为“离散叙事”)(王德威,2004)等等。总的说来,“族裔散居”过于强调散居者的民族性,显得有些狭隘;“流散”、“离散”、“流离失所”则有意强化了diaspora概念的强制性和惩罚性意味。童明的“飞散”这一译法显然是类比“飞地”(enclave:指在一国境内的隶属于另一国的领土)一词而自创的,着重强调了diaspora在居留国的生存境况,带有浓郁的后殖民色彩。笔者倾向于将diaspora一词译为“散居”,因为“散居”与“聚居”相对,较能反映散居共同体的集体性分散居住状况,且“散居”一词可兼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涵盖散居共同体、散居行为和散居状况等义项,且相对较为中性,摆脱了自圣经以来附加于diaspora一词的惩罚意味,消除了“离散”、“流散”、“流离”、“漂泊性”等译法中那种无可奈何感,比较适于作为一个学理意义的术语来使用。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内地出版的辞书中所出现的对diaspora这一术语的种种解释也大多将其译为“散居”,如《法汉词典》中diaspora和diaspore词条解释如下:“diasporan.f.《希腊语》犹太人的散居各国;(各国的)犹太人聚居区;diasporen.f.《集》1、散居各国的犹太人2、散居在异国、异乡的人”(《法汉词典》,1982:373);《德汉词典》中diaspora词条解释如下:“Diasporaf.-,unz.[宗]①散居在外(指在不同信仰地区)的(犹太)教徒和教会;②某一宗教、教会或民族处于少数地位的地区‖inder-leben在外散居的犹太人”(《德汉词典》,1983:269)。《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diaspora词条解释如下:“(公元前538年)犹太人被放逐之后散居世界各地非犹太人中:例,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现在都住在以色列”(P323)(《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94:323)。总而言之,在大陆学界,diaspora一词常常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特征”等概念相关,主要用于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华裔文学、流散写作和海外华人文学等研究领域。二、社会历史范畴散居一词向来很少单独出现或独立使用,它总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历史范畴相连,并合成使用。就其演变历史而言,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公约》内在含义的演变Diaspora一词产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公元前3-2世纪),希伯来文手写本圣经翻译为希腊语圣经的过程中。在最终形成的希腊语七十士子本圣经中,diaspora(名词)出现了十二次,diaspeirein(动词)出现了四十多次,它们各自从12个不同的希伯来动词翻译而来(马丁·鲍曼,2000)。diaspora意为“ascatteringorsowingofseeds”,最初用来解释植物学中种子传播的现象该词最早见于该本《旧约·申命记》28章第25节,是上帝在对犹太人的渎神行为大为恼怒之时发出的警告:“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从一条路去攻击他们,必从七条路逃跑。你们将在列邦成为散居者”。由此可见,diaspora这一术语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烈的神学和宗教色彩,隐含着一种神学上的赎救和回归意义。自此之后,diaspora一词成为犹太教的专用术语,表示巴比伦流亡之后分散居住在巴勒斯坦或耶路撒冷之外的犹太教徒。公元一世纪,基督教徒们采用了这一术语,但根据基督教末世论的观点修改了其语义。《新约》中,diaspora(名词)和diaspeirein(动词)各出现了三次(马丁·鲍曼,2000),diaspora开始被用来指代在罗马压迫之下的亚洲基督徒,如《新约·彼得前书》第一章:“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据马丁·鲍曼的考察,“在四世纪末,一千年之后,这个术语再次被开始使用,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进程中,新教徒少数派面临着居住在罗马天主教的环境之中的问题。同样地,罗马天主教少数派出现在新教徒统治的国家。在19世纪早期,伴随着拿破仑战争,这一关于某种忏悔式的、教会式的居住在一个不同宗教环境中的地理社会学合成词成为在基督教意义上对散居一词的标准理解”(马丁·鲍曼)。总之,1960年之前,Diaspora一词只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研究领域内使用,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表示那些分散居住在教区之外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教徒及相关现象。(二)国际研究兴起于早期国际大词典最先把散居这一术语用于非犹太人和非基督徒及其流亡的领域是非洲研究。乔治·谢普森最先使用“非洲人散居”(AfricanDiaspora)这一概念(乔治·谢普森,1966)。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人散居研究(AfricanDiasporaStudies)逐渐成为非洲研究的一个研究亚域。此后,“亚美尼亚人散居”(ArmeniansDiaspora)、英国人散居(BritonsDiaspora)、黎巴嫩人散居(LebaneseDiaspora)、加勒比人散居(CaribbeanDiaspora)、爱尔兰人散居(IrishDiaspora)、印度人散居(IndianDiaspora)、华人散居(ChineseDiaspora)、巴勒斯坦人散居(PalestinianDiaspora)等一系列研究先后兴起。20世纪60、70年代,散居一词开始兼备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种用法:作专有名词时,特指犹太人散居这一历史现象中散居行为、散居地、散居者和散居状况四位一体的意义:“①巴比伦流亡之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之外的分散定居(散居行为);②位于巴勒斯坦之外,为犹太人所居住的地区(散居地);③居住在巴勒斯坦或现代以色列之外的犹太人(散居者);④分散居住在非犹太人世界中的犹太人的状况(散居状况)”。作为普通名词时,有三个义项:①一种分散(关于有共同民族来源或共同信仰的人群的);扩散(关于民族文化的):流亡,分散的移民群;②某一国分散在他国中的人群,如亚美尼亚人的某些阶层;③孤立于他们自己的宗教团体的基督教徒的分散;(《韦氏国际大词典》,1961:625)。此外,辞典编撰家们还注意到了散居一词与圣经的关系:“散居:希腊名词,分散:源自希腊新约,如在彼得前书第一章第1节:专指巴比伦之俘之后犹太人的集体性分散,亦指使徒时代分散的基督教犹太人”(《标准实用英语新词典》,1962:368)。(三)从古希腊、文化身份到制度身份20世纪80年代,辞典编撰家们在希腊《旧约·申命记》28:25中找到了散居一词的更原始的出处,并将其与共同体、团体等概念相关联,“①在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人或犹太人共同体的聚集;②巴比伦之囚之后分散居在非犹太人中的犹太人团体;‖③在《新约》中,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的基督教徒;④某种同质人群的一种分散[希腊:分散《申命记》28:25]”(《格罗烈词典》,1981:365)。不仅如此,他们还强调散居现象的集体性质及其历时性意义,“①习惯上指巴比伦之囚之后集体地被驱散的犹太人;②也指使徒时代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人;③现在指居住在耶路撒冷之外的犹太人;④亦可指其他人们或共同体的一种相似的分散或移民——也可作形容词”(《钱伯斯20世纪词典》,1983:344)。20世纪90年代以来,diaspora(名词)和diasporic(形容词)频频出现在后殖民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家人们的论著中,如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的问题》,霍米·巴巴的《文化的定位》,詹姆斯·克利福德的《21世纪末的旅行与翻译》、罗宾·柯恩的《全球化散居》和保罗·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双重意识与现代性》等等(斯图亚特·霍尔,1996)。正如托洛彦·卡锡克(KhachigTololyan)指出的那样,“这个一度描绘犹太人,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的分散的术语,现在享有更广泛的语义学意义,包括移民,流放者,避难者,客居工人,流亡共同体,海外共同体,族群共同体等等”(托洛彦·卡锡克,1991)。在这一时期,散居一词开始与文化身份(culturalidentity)概念相连:“自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犹太人居住在他们的祖国之外,但保持了他们的文化身份之民族或宗教群体的一种分散、散落和去中心化;这样一种群体的人们”(《新韦氏英语大词典》,1981:277)。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散居》一文指出,应该把身份当作在表征之中而不是之外的、永不终结的、无休无止的一种建构产物。他认为文化身份既是一种“形成”物,又是一种“存在”物(amatterof“becoming”aswellas“being”);既属于未来又属于过去;而非某种超越地点、时间、历史和文化的已经存在之物(P401)(斯图亚特·霍尔,1994)。在这样一种视角的观照之下,身份及文化身份都处于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之中,与鲜活变化的生存经验紧密相关,呈现为永无止境的未完成状态。丹尼尔·贝尔也认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认识和身份源泉的是经验,而不是传统、权威和天启神谕。甚至也不是理性。经验是自我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