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读写任务示范与设计第一部分:教师示范胡解《论语》中的“君子”其一孔子的立场查找全篇,发现《论语》中一共提到“君子”这个词107次,本文试对这些“君子”进行完全个人化的解读,因胡氏所言,所以总而言之曰:胡解《论语》中的“君子”。翻阅、思考、理解这些“君子”的内涵,实在发现了一个有立场、有趣味、有坚持、有故事、有德行的孔子形象,阐释这些理解,或许也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发现的是孔子的立场。《论语》的很多句子历代译家一定要和个人道德联系起来理解,有一些我个人觉得是不妥当的,我觉得这是把孔子作为道德楷模无限拔高之后的僵化理解。看《论语》全书,是充斥着个人品德修养上的各类建议,但是要知道这本书记载的是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孔子作为传道者,当然会就学生生活中、做人上的疑惑进行引导,而学生记忆最深刻的也是给自己以巨大启发的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孔子教导的学生有很多是从政者,透过很多语言,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作为“士”这一阶级的成员,他的立场是很鲜明的,就是教导学生如何管理百姓,如何应对上级权贵,如何让百姓服从管理不叛乱,如何让上级喜欢自己,又如何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的人格……所以,我以为,对现代人来说我们把《论语》当作管理学或者职场学著作来读,也是很贴切的。所以,《论语》中的君子,其内涵首先是从政者。且看这则: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42)它的理解大致应该是:子路问:怎么做君子?孔子说:“约束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约束自己,使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约束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约束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以做到呢?”这一则中,无论是孔子的立场,还是“君子”的内涵都是非常明显的:子路问老师我要怎么做官,孔子就告诉他你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能随心所欲,要给百姓一口安稳饭吃。在这里,修己的目的是为了安“人”,这个“人”就是百姓,而让百姓安稳的目的则是维护统治。再看这则: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16)它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评价子产,说:“子产的君子之道体现在四个方面:他的行为举止很谦恭;他对待上级很恭敬;他用恩惠来牧养百姓,让百姓得到实际好处;他役使百姓很恰当,符合道义。”这一则的理解也很明确:其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官场的生存哲学,包含三个方面:如何自处?(其实质是如何处理与同僚的关系)如何侍上?如何待下?那些在职场中煎熬的游鱼们,要想提高自己的生存水平?还是来看一看《论语》吧?出自《尧曰》另一则对话,可以更进一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孔子教授学生的这种核心思想。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2)其大意如下: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这一则里,孔子特别强调的“君子”之德必须照顾到百姓的生活,不要随意打乱他们的农业生产,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但是孔子在强调这个我们通常所熟知的“仁政”思想外,同时还强调了其他的方面,譬如“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显然是对从政者的品行要求;“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此句显然是御下的策略,就是无论势力大小,要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句则强调要注意个人形象,不可随意散漫,要时刻注意维护自己威严。在《论语》的其他条目里,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特别强调个人形象,认为这是“礼”的一部分,我觉得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注意自己在所谓的“小人”(也就是百姓)面前保持自己的威严。用现代心理学或者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对下官对百姓要保持距离,但是这种距离又要有个度,孔子特别强调这个“度”,这也符合儒家中庸的策略。另有两则或许都可以来为这个观点作注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22)这两则大意是:君子会保持自己的严正姿态,不为自己谋私利,对人普遍厚待而不会和某些人特别亲密,小人只会和某些趣味相投的人亲近而不会厚待所有人。这两则《论语》一般注家都作为有德君子与无德小人的行为差异来看,而在我看来,它也完全可以是从政者御下的策略,对待手下要一碗水端平,不可任用私人;从职场生存策略来看,此则也具有启发意义,那就是对待同僚、同事要做到“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它对我们的启发是:当你与一棵小草蝇营苟苟时,意味着你失去了整片森林!综上所诉,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教导学生的内容除了射、御等“技术”的层面的东西,还有个人修养方面的“德育”的东西,更有从政的策略与智慧,正是在这些从政的策略与智慧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的立场,他的所谓“仁政”的思想,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罢了。由此,我们今人如何读经典?我以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眼光,要有冷静客观的评价,不必膜拜,不必盲从,而要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汲取对我有益的营养,鲁迅所谓“拿来主义”也!那么,本章还需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存在,一般而言,我们理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小人”就是品行低劣之辈。同样道理,如果“君子”是指从政者,那么“小人”就不具备贬义色彩,而是指普通百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篇19)这一则也是教学生为政之道。其大意是说: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这一则里孔子强调了上位者、管理者以身作则的效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就是从政者与老百姓。最后,让我们来看一则历来很有争议的句子: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则被认为是孔子轻视女子的名言,句中有没有流露对女子的轻视,我以为在那个时代下,这是必然的,但是这里的女子是和小人并列的,这个小人的内涵是什么呢?是品行败坏的人吗?“近之不逊,远之则怨”似乎是对行为的阐述,而不是对品德的论定。所以,我以为这句话中的“小人”应该指的是百姓,这句话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也是很合理的。老百姓是很难牧养的,太靠近了,失去了距离,他们或许会蹬鼻子上脸,对你不够尊敬,离他们远了吧,他们又会产生怨气,说你不关心百姓疾苦。而百姓的这种特质和女性的某些特性还是相当贴合的。对她们亲密,她们有时就过分随便,任意笑骂打闹。而稍一疏远,便埋怨不已。这种心理特征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只是由于性别差异产生的不同而已,应该说它是心理学的某种事实。这句话如果只截取前半句,对它的理解十有八九要离题万里,我以为这句话里恰恰反映的是孔子的一贯立场,那就是对老百姓要保持距离,所谓“俨然人望而畏之”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维护自己在百姓面前的威严形象,从而顺利地开展治民的工作。胡解《论语》中的“君子”其二君子内涵总述《论语》中的“君子”概念最清晰的就是从政者,所以胡解《论语》中的“君子”先从这个方面说起,其余的“君子”则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品德高尚的人”或者是“努力想要成为的人”。由于对话体的《论语》都是只言片语,所以各句话中阐述的“君子”内涵各有侧重,涉及立身的方方面面,有关于立身职业的,有关于说话与做事的,有关于修养的,有关于存身的智慧的,还有至少五条是专门谈对待错误的态度的,后面会一一谈及。我不知道,今天我们的人们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表里如一的,谦逊踏实的……或许每个人心目中的标准都不一样。那么,我们可以看一看,《论语》中的君子究竟是怎样的?或许对我们做人与育人能够有所裨益。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君子”?如果一定要在《论语》中找出最全面的“君子之道”,那么一定是这两则,它们可以作为《论语》“君子之道”的总述。第一:宪问第十四28条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其大意如下: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真诚待人,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所以不再为个人的得失而忧愁;聪明的人不断求取未知,以减少自己对世界的困惑;勇敢的人努力践行自己的想法,不会害怕任何困难。”子贡说:“这是老师在说自己啊!”其中的“不忧、不惑、不惧”,不是简单的“没有”的意思,而是代表一种努力与发展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搞清说话的对象,“不忧”不是没有忧虑,而是不担忧自己的得失;“不惑”不是没有疑惑,而是努力追求,减少疑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所以这里的意思更准确一点说就是:不怕疑惑,君子面对疑惑的时候会去努力求知,不会不懂装懂;“不惧”也不是没有恐惧,而是不怕前行路上的困难。仁、智、勇三者是君子必备品德,这三者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己度人,将心比心的仁厚;面对未知的坦荡与追求;定下目标后,不怕困难,努力践行的勇气。第二:季氏篇第十六10条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大意如下:孔子说:“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着看明白,不能被蒙蔽;听要想着听清楚,不能只听一家之言;神态要想着温和;容貌要想着恭敬;言谈要想着诚实;做事要想着认真;疑难要想着求教;愤怒时要要想着后患;见到利益要想着道义。”这“九思”归根结底就是从道德和行为上本着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进行自我约束,从而避免行差踏错。其中的“疑思问”与上文的“知者不惑”内涵基本相同,而“仁者不忧”又与“见得思义”一脉相通,仁者不担心自己个人的得失,不是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在利益面前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今天的政府官员尤其需要考虑这一点。伸手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下:是否符合道义?既然伸了手就得履行诺言。现实中那么多贪官被揭露,很多都是因为丧失了最基本的原则,拿了钱却不办事,总有人会不甘心,何况是信息社会的今天,要披露一个东西实在是太简单。所以说:做一个符合道义的“君子”,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护,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什么是《论语》中的君子之道?总的来说就是“三不”与“九思”,你做到了吗?对你有启发吗?胡解《论语》中的“君子”其三君子的个性——阳光坦荡“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好好先生”、“老实本分”、“文弱书生”、“君子可欺”……今天的人谈到君子,似乎总和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甚至我们立刻想到了“岳不群”,甚至有人公开叫嚣“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一方面是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的体现,另一方面我以为也是对《论语》这样的经典研究不够,今人总是根据以讹传讹的片言只语来认识经典,实际上理解和传播的只是一些零碎化的东西。通读了这107个“君子”之后,我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我甚至想到用“可爱”来形容孔子及其弟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那么,《论语》中的“君子”最大的特质是什么呢?君子,一言以蔽之,曰:个性。君子个性中最重要的品质是阳光坦荡。且看“颜渊篇第十二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大意如下:卫国大夫棘子成说:“君子只要老老实实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伶俐的口才或华美的文采去显露呢?”子贡解释说:“很遗憾呀,原来你是这样认识君子啊。你要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说话的方式和内容是很重要的,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如果文采斐然就是质朴老实,质朴老实就是文采斐然的话,那么,虎豹的皮毛和犬羊的皮毛还有区别吗?”当我真正理解了这则对话的内涵(当然此处所谓的理解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真的是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此处子贡的话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文”。我在上文的翻译里把它译作“伶俐的口才或华美的文采”,用现代概念准确一点讲,它应该叫: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子贡真的是一位“可爱的直爽人”!子贡回答棘子成的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君子的话不能随便说,讲过的话要承认,要去实现,要去履行,所谓言不轻出也。“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也就是说,孔子向往的古代君子具有这样的特质:不轻易说话,害怕说出的话自己做不到。关于此条,孔子特别特别有强调,后文会有专章讨论。今之“君子”最让人不齿的地方也在这里,说过的话、允过的诺全当放屁,为达目的,轻夸海口。而今天的年轻人,也多不注意此条,譬如:几位约好某日某点到某地聚会,准点到达的人微乎其微,所以,不由得就想起《三国》里面的甘兴霸来!第二,君子是要有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这是君子必不可少的能力。我想,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可以被随随便便欺骗的“老实人”呢?这个突出的表达表达能力用来干什么?我想到了《史记》中描绘屈原的一段话:“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就是君子。此处的君子分明就是一个以实力与能力为底气,以阳光自信为外显的卓尔不群的形象。所以,我以为《论语》里的儒家君子绝不是一味唯唯诺诺、老老实实的所谓谦谦君子,而应该是有担当、能负责的意气风发、个性张扬、阳光大气的伟男子!所以,子贡,也就成了一代儒商,也成了后人膜拜的财神!如果,要进一步去考虑这个“文”的概念。或许另一则专门讨论“文”的对话,可以让我们理解的更多一点。这一则恰恰也是子贡的对话。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其大意是说:子贡问老师说:孔文子凭什么谥号被称为“文”?孔子说:“勤奋并且爱好学习,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也不觉得羞耻,因此被称为‘文’”。此则里的君子分明就是前文“君子不惑”里提到的:面对疑惑的坦荡与追求的君子。面对自己不懂的疑惑,不会模糊,不会装样,坦坦荡荡地承认,并且用勤奋和好学的态度去努力追求答案,这就是君子!这样的君子,勤奋踏实,坦荡磊落,个性鲜明,有谁不爱呢?联系职场生存哲学来说,在下属或者学生面前,犯错是正常的,为什么要羞于承认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荡磊落,方显个性,方是君子。且看下则: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先进篇第十一20)大意如下:被称赞为忠厚老实,是真君子吗?还是面上装出来的呢?所以,“君子”不应该是装出来的?而是来自自我个性的展现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孔子更欣赏的君子应该是这样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第六18)此处的野,是野蛮、粗野的意思;史是呆板、流于严肃的意思,必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今人理解文质彬彬,是指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这样的理解实际上完全是偏离孔子的本意的,这里的“质”是朴实,“文”是礼节仪文,文质彬彬的意思是朴实与礼仪两者兼有而相容,为人太朴实,那就显得粗野,太讲究礼节,那就显得太严肃,不近人情,总要“威而不猛,泰而不骄”之类,恰到好处,中庸方好!所以,文质彬彬实际上强调的是:为人的气质要坦然自在有素养,精神饱满有灵性,不要抠抠索索,不要唯唯诺诺,其本质就是阳光大气,坦荡为人。第二部分:读写任务设计在深入理解《论语》之后,结合上文老师的解读,相信你也开始有自己表达的欲望,老师建议你可以从以下角度去尝试,当然更希望你能有自己的角度。提醒:每一个角度最好结合两到三则《论语》来阐释你的理解。1、《论语》中的为人之道(君子之道)重点围绕:君子是什么样的?怎样成为一名君子?古君子在今天还有何现实意义?2、《论语》中的学习之道。重点围绕:孔子希望弟子怎样学习?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三个问题展开3、礼乐与仁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此角度可能需要你查阅资料明确礼乐的内涵4、孔子究竟为什么倡导学《诗》?需要你结合十二章其他内容来解读,不能只谈第十二章。5、如何做一个仁者?重点围绕:仁是什么?怎样达成仁的境界?为什么要做仁者来展开?6、你还有其他自己的想法吗?附录《论语》中有“君子”的内容全部摘录如下:学而篇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为政篇第二12
子曰:“君子不器。”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八佾篇第三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里仁篇第四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公冶长篇第五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雍也篇第六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述而篇第七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第八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子罕篇第九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乡党篇第十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先进篇第十一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颜渊篇第十二4
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路篇第十三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宪问篇第十四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27
子曰:“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作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卫灵公篇第十五2
在阵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季氏篇第十六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阵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阳货篇第十七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章末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 抗生素轮换制度在控制耐药菌传播中的应用
- 高一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练习题
-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某中学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蜀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项羽之死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学案鲁科版
- 读者文章汇总 读者文摘100篇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初一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 GB/T 478-2001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 GB/T 2315-2017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 咽旁间隙肿瘤课件
- (完整版)中职数学习题及答案
- 府谷县恒阳阳建材有限公司-15万立方米-年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报告书
- 上交所期权投资者综合试卷考试及答案
- 超市日常工作检查表
- 电缆热稳定校验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