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雕琢玉石 B.丝线织锦C.葡萄制酒 D.瓷盘破碎【答案】C【解析】【详解】A、雕琢玉石,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丝线织锦,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瓷盘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道“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春天的江河山川非常明丽,春风里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香味。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与分子的构成,质量、间隔无关,故选C。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详解】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错误;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故选D。4.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又鼓起来了。用微粒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增大了B.分子质量增大了C.分子个数增加了D.反应生成新物质【答案】A【解析】【详解】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不是分子体积扩大,不是分子个数增多。故选:A。5.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答案】B【解析】【分析】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 B.钢 C.赤铁矿 D.金刚石【答案】D【解析】【详解】A、生铁中主要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钢中主要含有铁和少量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赤铁矿中含有三氧化二铁和其它杂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7.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答案】A【解析】【详解】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点睛:利用分子与原子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8.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CO2D.滴入石灰水振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在实验中要滴入相同数量的石灰水,否则无法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越多,石灰水越浑浊。所以可以向气体中滴入相同数量的澄清的石灰水,通过观察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B正确;C、通过这个实验只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C错误;D、滴入石灰水后振荡能够缩短反应的时间,使得反应更快的进行。故D正确。故选C9.两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加热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为加热纯净的氯酸钾的曲线,b为加热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两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a为加热纯净的氯酸钾产生氧气,需要的时间较长,b为加热有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氯酸钾产生的氧气,需要的时间较短,但都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故选:D。10.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D。1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开始平视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水后再俯视读数为15mL。该同学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A.等于5mL B.大于5mL C.小于5mL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某同学用量筒量液体,开始平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5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5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5mL。故选:B。12.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A、开始时没有氧气的产生,故氧气初始体积为0,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不能无限增多,错误;B、开始时没有氧气的产生,故氧气初始体积为0,错误;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错误;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6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13.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氢气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填具体名称)保持的。而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填具体名称)。(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原子和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元素种类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4)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从微观角度看,在该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______(填具体名称)。(5)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四氧化三铁是由______(填具体名称)组成的。富硒苹果中“硒”是指______(选填“原子”或“元素”)。【答案】(1)①.氢气分子②.汞原子(2)①.分子

②.不变

(3)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4)氢原子和氮原子(5)①.铁元素和氧元素②.元素【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化学性质是由氢气分子保持的。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汞原子。【小问2详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小问3详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小问4详解】原子是化合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该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氢原子和氮原子。【小问5详解】四氧化三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富硒苹果中“硒”是指含有“硒”元素。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N、O排在同一周期因为___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含有____________个电子。【答案】①.Be②.电子层数③.不相似④.Ne⑤.15⑥.10【解析】【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Be;(2)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电子层数相同;(3)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4)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钠元素是11号元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Na+;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5)根据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则一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每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电子,每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所以NH4中共有11个电子,而铵根离子(NH4+)是由NH4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一个铵根离子(NH4+)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1-1=10。15.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_______。(2)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_______。(3)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___________。(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___________。(5)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后果是___________。(6)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触到试管内壁,后果是___________。【答案】①.打破试管底②.污染试剂③.引起失火④.液体溅出伤人⑤.腐蚀标签⑥.污染滴管(或试剂)【解析】【详解】(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打破试管底;(2)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污染试剂;(3)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引起失火;(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液体溅出伤人(5)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后果是:腐蚀标签;(6)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触到试管内壁,后果是:污染滴管(或试剂)。16.简要写出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下列后果的原因。(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______。(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______。(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______。【答案】(1)试管口未放置一团棉花(2)未进行预热、未用外焰加热、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等(3)收集氧气不纯、未用火柴引燃等(4)木炭伸入过快【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速度较快,为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说明试管口未放置一团棉花。【小问2详解】试管炸裂可能未进行预热导致冷热不均,未用外焰加热导致冷热受热不均,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导致冷凝水倒流,冷水不均。【小问3详解】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是收集氧气不纯等原因。也可能是未用木条引燃,导致温度过低。【小问4详解】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可能木炭伸入过快,导致氧气膨胀逸出。17.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在中小学实验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由于酒精易燃易爆,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失火、爆炸事故。某化学小组同学对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酒精灯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做出猜想】猜想一: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猜想二:酒精灯火焰内焰温度最高。【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火柴梗在焰心处没有明显变化。他还如图2所示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上述现象得出结论为酒精灯火焰的焰心温度______(填“较高”或“较低”)。【实验探究2】为定量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Ⅰ、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Ⅱ、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Ⅲ、把C试管底部放在即将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处加热。实验结果如表:试管编号ABC水沸腾所用时间/s90x45由此推测x值范围是______。【实验探究3】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3所示),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探头位置(cm)0.51.52.53.03.54.04.5火焰温度(℃)573670667750775806801平均温度(℃)603708794根据上表数据,酒精灯火焰三部分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加热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灯芯约______位置最佳。(2)老师发明了增氧酒精灯(如图4),就是在普通酒精灯的灯芯座中间加一个导气管(即增氧孔),使用时将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然后点燃酒精就剧烈燃烧起来,焰心处的火焰发白,温度高达1100℃。根据增氧酒精灯的构造可知,增氧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是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最高。细铁丝在普通酒精灯、酒精喷灯上一般都不能燃烧,利用增氧酒精灯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却非常方便,只需将细铁丝直接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白色火焰处,铁丝立刻剧烈燃烧,这是为什么呢?小赵同学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①铁丝周围氧气的浓度大②铁丝所处的位置温度高③铁丝是易燃物,你觉得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答案】①.较低②.45<x<90③.外焰④.4.0cm⑤.焰心⑥.①②【解析】【分析】【详解】实验探究1:酒精灯燃烧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上述现象得出结论为酒精灯火焰的焰心温度较低。实验探究2: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则试管B需要的时间介于试管AC之间,由此推测x值范围为45<x<90;实验探究3:根据上表数据,酒精灯火焰三部分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加热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