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_第1页
第六讲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_第2页
第六讲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_第3页
第六讲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_第4页
第六讲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威廉·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高峰莎士比亚墓碑莎士比亚故居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

---威廉.莎士比亚“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莎士比亚墓碑上刻的碑文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世界四大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荷马、但丁、歌德)。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代表宗教,一个代表文化。马克思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莎士比亚的生平

(1564-1616)小镇上杂货商人的儿子,18岁结婚。大约在20岁,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谋生。他先后做过剧院的马夫、杂役,后来登台跑龙套。30岁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5年后,成为“环球剧团”的股东之一。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莎士比亚的创作(一)无韵体诗剧37部、长诗2首、14行诗154首。(二)分期第一时期(1590-1600)——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基本形成。

第二时期(1601—1607)——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深化。第三时期(1608—1613)——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第一时期:诗歌、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

1、诗歌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斯》1592叙事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十四行诗》1592—1598(154首)《维纳斯与阿都尼斯》将真实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语言生动独特,有的诗句高雅,有的则浅显粗俗,具有白话特点富有诗意,用比喻、戏言、双关语形式上十四行改为四四四二诗歌特征:154首十四行诗(sonnets)

歌颂友谊、抒写爱情亨利·里奥谢思利,南安普敦伯爵三世

一一六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明不确,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一三○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珊瑚比她的嘴唇还要红得多:雪若算白,她的胸就暗褐无光,发若是铁丝,她头上铁丝婆娑。我见过红白的玫瑰,轻纱一般;她颊上却找不到这样的玫瑰;有许多芳香非常逗引人喜欢,我情妇的呼吸并没有这香味。我爱听她谈话,可是我很清楚音乐的悦耳远胜于她的嗓子;我承认从没有见过女神走路,我情妇走路时候却脚踏实地:可是,我敢指天发誓,我的爱侣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2、历史剧共9部代表作《亨利四世》(上、下)《亨利四世》的彩画历史剧特征:歌颂开明君主对历史罪人进行无情鞭挞对社会及其平民阶层的描绘福斯塔夫式背景福斯塔夫“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3、喜剧共十部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浮雕《仲夏夜之梦》内容:借债割肉挑匣配婚卷逃私奔地点:威尼斯贝尔蒙人物: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

《威尼斯商人》夏洛克鲍西娅夏洛克安东尼奥与夏洛克喜剧特征:

表现爱情、友谊主题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大多贵族化,情绪高昂,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结局往往是恶人悔悟,好人宽恕标志喜剧向悲剧风格的转变蒙太古家族--罗米欧凯普特家族--朱丽叶劳伦斯神父《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二时期:悲剧时期(1601-1607)悲剧9部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悲剧时期莎士比亚特色——性格悲剧哈姆雷特——忧郁与延宕奥赛罗——轻信与嫉妒李尔王——刚愎与愚蠢麦克白——野心与贪婪

麦克白第一幕第一场荒原雷电。三女巫上。女巫甲何时姊妹再相逢,雷电轰轰雨蒙蒙?女巫乙且等烽烟静四陲,败军高奏凯歌回。女巫丙半山夕照尚含辉。女巫甲何处相逢?女巫乙在荒原。女巫丙共同去见麦克白。女巫甲我来了,狸猫精。女巫乙癞蛤蟆叫我了。女巫丙来也。三女巫(合)美即丑恶丑即美,翱翔毒雾妖云里。《麦克白》——人性的沦丧大将:班柯国王:邓肯贵族:麦克德夫麦克白与夫人剧情梗概是: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在凯旋归来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女巫,听到自己是未来国王的预言,于是野心勃发。回朝后,利用国王到他家作客的机会,杀死了国王,登上了王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派人暗杀了大臣班柯,杀死武将麦克德夫的妻儿,犯下了累累罪行。最后,王子马尔康从英格兰借来军队,兴兵讨伐麦克白。他战败被杀。MacbethTheThreeWitchesTheThreeWitchesfromMacbeth麦克白那哭声是为了什么事?西登陛下,王后死了。麦克白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奥赛罗苔丝德蒙娜伊阿古凯西奥《奥赛罗》——人性的胜利《奥赛罗》插图电影《奥瑟罗》奥赛罗对苔丝德蒙娜讲他的历险奥赛罗的悲剧是理想破灭的悲剧除去性格上的弱点之外,奥赛罗的全部信念实际上都以苔丝德蒙娜为依托;一旦抽掉这一依托,他所崇尚的“至善”理想本身也立刻被分裂。我们可以看到:奥赛罗在第一幕谈论的山川、大海、月亮、天空,到第三幕就变成了刀剑、毒药、火焰和死亡。理想人物性格中潜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