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大气垂直分层及大气热力作用_第1页
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大气垂直分层及大气热力作用_第2页
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大气垂直分层及大气热力作用_第3页
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大气垂直分层及大气热力作用_第4页
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大气垂直分层及大气热力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1】图1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2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山体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类,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对应是乙。2山麓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中,②是外力作用。二、典例分析【例2】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1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2表示形成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① B③ C④ D⑤【例2】1B2C第1题,根据图示①、②为风化、侵蚀两种作用,两种作用可相互促进。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第2题,新月形沙丘地貌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2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三、考情预测典型景观图的形成地质作用判断,并知道其主要分布地区。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1~2题。【解析】1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风化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地表沉积起来,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选择A。2一般来说,“V”字形河谷形成后,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选择C。广东肇庆七星岩由石灰岩山地组成,它们散落在一片湖光碧水中,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下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七星岩景区的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A.花岗岩B.玄武岩C.沉积岩D.变质岩2七星岩景区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流水堆积—固结成岩—地壳运动—流水侵蚀B.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流水堆积—固结成岩C.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固结成岩CA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往往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分布在古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读各钻井某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4下列有关页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岗岩中能找到页岩气B.页岩气的能量的新能源D.清洁可再生能源BC第四节大气垂直分层及大气热力作用考点能力层级了解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垂直分层高度分布主要特点原因对流层低纬17~18km,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m降低0.6_℃;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烈;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

中纬10~12km高纬8~9km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①起初气温变化小,30km以上气温迅速上升;②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③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高层大气平流层顶部到2000~3000km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例1】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 DⅢ层BD知识点二大气的热力状况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2反射作用:主要是云层厚度与云量多少;没有选择性。3散射作用:主要是微小尘埃;蓝、紫光最易被散射。太阳温暖大地,大地温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1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2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4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①月球昼夜温差大: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削弱作用,气温高;晚上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②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③霜冻、雾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晴朗夜晚。④人造烟雾防霜冻。⑤采用温室大棚发展农业等。知识点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3.气象因素: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长短,会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2014)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②表示大气的A反射作用 B吸收作用 C辐射作用 D保温作用4、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级关注的新概念,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A①增强 B②增强C③减弱 D④减弱AC2019·长沙学业水平模拟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2017年11月,印度尼西亚的阿贡火山持续喷发,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 昼夜温差减小 D大气削弱作用减弱2“十雾九晴”,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往往气温更低,这与图中的哪一过程较弱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CD一、典型例题分析【例】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2题。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CC【解析】1a曲线反应气温日较差小,表示昼阴夜阴,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大气逆辐射也强,保温作用强,所以昼夜温差小;b曲线反应气温日较差大,b曲线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