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选题专项训练 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选题专项训练 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选题专项训练 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选题专项训练 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选题专项训练 新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土改队深入农村社会,广泛地访贫问苦,引导贫雇农“挖穷根”,组织各类座谈会和诉苦会,并改组农会,彻底清算地主阶级的势力。这些措施()A.清除了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 B.激化了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C.打碎了束缚农民的阶级枷锁 D.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进程2.下表是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五四”宪法草案征求意见数统计征询意见对象范围参与讨论人数修改意见条数全国政协委员500多人8000余人3900多条5900多条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全民1.5亿人118万条表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A.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B.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C.激发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D.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1956年11月1日,中国政府就苏联的宣言发表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准则”,“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又有着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就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这反映出当时我国()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B.超越意识形态开展外交C.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 D.对国际形势预判较乐观4.据统计,1951-1957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时间/年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初级社社数30040001500011400063300021600036000每社农户数12.315.718.120.026.048.044.5高级社社数110150200500540000753000每社农户数30.0184.0137.358.675.8198.9158.6此表可用于研究当时()A.农业经济的恢复状况B.农村集体化运动的进展C.人民政权的迅速巩固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5.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成立。它的功能是承办信托服务、组织推销积压物资,以及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调剂余缺等业务。在经营期间,共处理积压物资3亿多元,代办各类物资1亿元。该公司的成立()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改变了工业物资匮乏局面 D.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政策6.下表为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年份投资额(亿元)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二五”时期462.2409.75265.8638.434.022.01963-1965147.38137.83107.9434.932.725.6A.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B.中央经济调整方针得到落实C.中苏关系影响工业计划实施 D.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7.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同时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A.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B.体现了我国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普及C.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D.表明了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8.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原则 B.反映了海峡两岸地位上的平等C.强调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D.指明了谈判是和平统一的途径9.下表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关于中国现代对外贸易(局部)情况的汇总。下列项中属于推动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的是()中国1978—1986年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10亿元人民币)时间出口进口1978年16.7718.741982年41.4335.771986年108.20149.86A.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B.中国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10.2011年香港GDP较1996年增长54%,2011年澳门GDP较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2.5%。这说明()A.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B.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正式成立C.“九二共识”促进两岸交流 D.“一国两制”保持港澳繁荣稳定11.1978—2016年,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由38.3%上升至6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一路攀升,从15586亿元上升至3323163亿元。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A.市场经济体制活力不断增强 B.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国内居民消费渠道日渐多元12.经历长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的思想精髓是()A.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 B.加强党的政治建设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D.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13.外交话语是外交工作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世纪新的外交话语,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而不同”等,据此可知我国外交()A.放弃了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受冷战国际局势的影响明显C.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对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14.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15.2017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坚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格局 D.实行同大国战略结盟的外交方针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推翻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因此束缚农民的阶级枷锁被打碎,故选C项。封建残余的影响长期存在,不是土地改革一朝一夕能够彻底清除的,排除A项;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两者的矛盾得到解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对旧势力的冲击,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左”倾思想推动下兴起的,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中征询对象及意见数可知,可见“五四”宪法的制定中征询对象广泛、协商成果明显,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B项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出我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这在事实上代替了“一边倒”方针,B项正确;“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我国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C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难以得知我国对当时国际形势的看法,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了1951-1957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农业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展,故B项正确。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通过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促使农业经济恢复、人民政权巩固,A、C两项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于1958年,D项错误。5.答案:D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虽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但是60年代对经济进行调整,对市场经济并非完全排斥,D项正确;时间涉及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建国初期,排除A项;此时尚未突破计划经济束缚,排除B项;材料信息一定程度反映了工业物资匮乏,但这种行为并不能改变工业物资匮乏局面,排除C项。故选:D。6.答案:B解析:与“二五”期间相比,1963—1965年中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各区域普遍大幅下降,其原因是落实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八字”方针,解决“大跃进”以来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中国调整工农业,是应对当时国民经济严重的困难而言的,不是因为工业化的成就或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AC两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D项结论缺乏依据。7.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作用,根据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可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成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B项错在“普及”,排除;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且材料没有强调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8.答案:B解析: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邓小平指出,在坚持国家统一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灵活策略,用国共两党平等谈判的形式,促成一国两制,并不意味着海峡两岸地位上的平等,B项符合题意;“实现国家统一”“两党平等会谈”等体现了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原则,A项不符合题意;“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强调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C项不符合题意;“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指明了谈判是和平统一的途径,D项不符合题意。9.答案:D解析:1978-1986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增加,主要因素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选D项;1987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因此1978-1986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增加不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中国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排除B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排除C项。10.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港澳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从材料“2011年香港GDP较回归前的1996年增长54%;2011年澳门GDP较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2.5%”可得出“一国两制”保持港澳繁荣稳定,D项正确;台湾问题仍未解决,排除A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成立于1997年和1999年,排除B项;“九二共识”针对的是台湾问题,排除C项。故选:D。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8—2016年,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路攀升,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民众购买力也逐渐提升,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日益取得成效,故选C项。1992年才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消费渠道的多元化,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髓,故选C项。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排除A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排除B项。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新时期的外交话语,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等,可知我国的外交是建立在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故D选项正确;新时期的外交依然坚持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方针,并没有放弃,故A选项错误;冷战的国际局势已经结束,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选项错误。14.答案:C解析:A.材料中发达国家的观点并不公正,排除;B.材料无关建立国际新秩序,排除;C.根据“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要求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