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试题分析阜阳1228 交流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1.gif)
![安徽地理试题分析阜阳1228 交流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2.gif)
![安徽地理试题分析阜阳1228 交流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3.gif)
![安徽地理试题分析阜阳1228 交流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4.gif)
![安徽地理试题分析阜阳1228 交流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b1d2317ecc267a8b5dbf9c2b5456d45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展望阜阳市高三交流会2014∙12∙28安徽省临泉一中韦勇个人简介曾先后在临泉县城中学及农村中学任教,现执教于安徽临泉一中。曾获得阜阳市优质课一等奖、市电教作品课件类一等奖、市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等。多篇文章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等。
一、2014安徽高考地理试题回顾二、2014及近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三、2015高考备考准备四、对年青教师的一点建议2
(2014•全安徽•23~24)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答案】23.D【命题立意】运用安徽省轮廓图考查地理图表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考点定位:农业及农业地域类型、城市与城市化、环境保护【解题思路】23.根据图例可以判断Ⅰ、Ⅱ、Ⅲ分别表示安徽省主要城市分布地区、平原地区、皖南和皖西山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确定Ⅰ为城市化地区、Ⅱ适合发展农业为农产品主产区、Ⅲ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故D选项符合题意。24.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答案】24.A【命题立意】运用安徽省轮廓图考查地理图表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考点定位:人口迁移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产业转移及影响【解题思路】24.根据23题确定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农村向城市即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山区修建铁路建设成本一般大于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山区密度小于平原地区和城市地区;安徽省承接省外产业转移主要是皖江城市带和城市等发达地区为Ⅰ区,故A选项符合题意。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25.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暖流寒流大西洋及其周边图副热带B副极地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26.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短期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B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外置【答案】27、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温度带的划分和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分析】关键就是亚热带和温带划分界线在题中淮河、秦岭等一线,也就是零度等温线走向,本题实质是考查影响等温线的因素地形。因青藏高原的地形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同纬度本是属于亚热带,而青藏高原形成独特高原山地气候。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事例强且影响范围广【答案】28.D【命题分析】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说明在同纬度我国的气温相较其他国家比较低,考查的是使我国气温的较低的因素。【分析】进入我国的冬季风势力强大,且我国受冬季风的影响范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
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安徽卷)
29.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考察地图上的方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9题北极点上有影子而且太阳高度还较高,应该是夏半年;在极点上四周方向都正南,拍摄者在中国结的正南,影子也在中国结正南。此题在地球运动知识中为“立杆见影”问题。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
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安徽卷)
30.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试题答案】A考点定位:极地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解析:30题重点在考察“南极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冰川厚”。本题陷井:南极冰层全年都厚,而A项说1月厚,学生误区认为1月南半球为夏季,冰层薄。3月份南极点在春分日(21日前后)前极昼,春分日后极夜。故3月份累计昼长长。对于C项,很多学生熟悉的是海平面气压,而题目中为近地面气压。南极海拔高,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试题答案】31.A【命题立意】难度较大,要求学生通过细心审题,利用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能力。考点定位:考查大气环流运用,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解题思路】31题: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该区域冬半年肯定是偏北风,夏半年当副高高压脊位于该区北部时,也是偏北风,所以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得出这个结论要注意到题干给出的“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这一文字提示信息。从地形上该地地处河谷,且河流走向与冬季风向一致,两侧地势高,狭管效应,故冬季风速大。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0a)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高压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狭管效应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试题答案】32.C【命题立意】利用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能力。考点定位:考查主要外力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解题思路】32题,题干说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的位置位于该区域的西南部,可推测是由风力堆积,而非流水堆积而成。从图b中垄槽的走向,与冬季风一致,应是风力侵蚀的结果。冬季风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Yardang)“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知识储备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11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33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安徽卷)
33.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试题答案】33.C【命题立意】通过对地理统计图的运用,分析全球的热平衡和利用大气受热状况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点定位:考查全球热量平衡和大气受热状况相关知识。【解题思路】33题:辐射收支差额为太阳短波辐射和海面长波辐射的差值,差值比较大的地区应该是太阳辐射强的地区,故Q1为辐射收支差额;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故Q2为蒸发耗热量:海面热量的总收支应该是平衡的,也就是收支和应该为零,故Q3为总收支差额;海面是近海面的大气直接热源,全球海面海气温差相差不大,故Q4为海-气热传导差额曲线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8分)【命题立意】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重视知识点的交汇融合。【考核目标和要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甘肃地处32°31′N~42°57′N,92°13′E~108°46′E,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气候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南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暖温带。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地理位置的“特点”。强调其过渡性特点。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是描述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是说明相对位置;一月零度等温线是说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是说明干湿带的过渡。(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12分)【命题立意】考查农业区位分析。【考核目标和要求】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等级】本题难点在于如何具体分析区位优势。本题难度中等。【解题思路】农业区位优势一般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自然方面联系到上一题甘肃省地理位置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文字中药材生长条件的灵活性,可以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社会经济方面,对应农业区位分析模板: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逐一分析。参考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解题思路】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察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方面,延长产业链,带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发展。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13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安徽高考卷文综地理分析人:张小会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命题立意】以霾为背景材料,运用华北区域图,考查地理图表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近两年来“雾霾”、“PM2.5”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成为命题的热点。考点定位:等值线判读,地形、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象和污染物的影响,区域自然条件,环境保护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区域图描述类设问、原因类设问分布均匀不均匀,哪里多、哪里少描述要清楚、准确分析要全面“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对比甲地冬夏季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的差异综合考虑区域地形、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象和污染物的影响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和雪上项目建立联系(1)分布不均,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北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省,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参考答案(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1、贯彻新课改理念
(1)关注时代热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生活,是近年安徽地理试题设计的一大特色,符合新课改精神。
如在2014年地理试题试卷中“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极地科考”、“霾”、“冬奥会”等都是当下热点词汇,贴近考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们安徽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减少“霾”的发生?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身边的地理问题,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二、2014及近年安徽高考试题特点:(2)命题情景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理论,其倡导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贴近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现实。近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命题注重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多角度展示地理学知识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将现实生活的地理问题作为考试资源,激励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展现地理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符合课改要求。例如:选择题组23~24题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5~26题欧洲鳗洄游问题;综合题34题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等。
2、突显学科特性:(1)以图为载体
在地理学中,地图是仅次于教材的第二学习工具,高考中向来有无图不成题的说法。安徽文综卷中地理科地图图幅达7幅,数量多,除选择题27、28组没有地图外(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心理地图),其余每组试题都有插图,且与答题密切相关。种类全,涉及行政区域图、等值线图、坐标图、景观图等,信息量大,彰显出地理学科特性。从空间区域上看,有小尺度的“沙岭沙山”、“北极点周边”,有中尺度的“安徽”、“甘肃”、“河北”,也有大尺度“亚热带”、“欧洲”、“北大西洋”、“全球大洋”;时间尺度上,从地质时期“外力作用”、“气候变迁”、到当下“区域发展”、“环境问题”、再到未来“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
2014年高考中区域地图2014年高考中图照片坐标图2013年图2013年图以图像为载体图像数量:图像类型有区域地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关联结构图、景观图、剖面图、经纬网图及表格等。2、突显学科特性:(2)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试卷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统一为目标,以典型区域为载体,充分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空间性及综合性等学科特点。例如2014年34题、35题。地理测试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设问问题提取回忆表达演绎2、突显学科特性:(3)突出能力考查注重联系实际,考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迁移能力、重组能力、应用能力等。如:2014年综合题34。
3、命题严谨科学:试题材料源于权威专著、核心期刊、政府文件等,如“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源于201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文件;欧洲鳗洄游源自科学研究课题;“中国的亚热带”源于1958年竺可桢先生在《科学通报》发表的论文;选择题29~30源自我国北极科考;“鄱阳湖沙岭沙山”源于2010年《地理学报》论文;选择题33题选自教材《海洋科学导论》;综合题35题“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源自2010年《自然灾害学报》论文等。素材真实可靠、科学权威,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3、24题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皖政〔2013〕82号
试题材料来源:26、2729、3031、3233本题材料来源35题11+2基本成型小题量,大容量,高分值4、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多方面知识综合考查,淡化单一知识点个别考查选考内容不独立成题,放在一个题组里或者放在综合题里,在确保试题长度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考查知识面。
小题量,大容量,高分值选择题部分,2014年由往年5组调整为6组,增加了一个单题组,取消了一拖三的题组,使考点分布更为均衡,避免考生在单一题组上失分过多。
试题结构的变化0d58b4b8剑动山河/read/4/4078/5、分值比重:自然重人文轻具体模块2009-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内容例:大气部分近年考试分值主干知识年年考,重点内容重点考。另外近年试题同时还有地方特色,如2013年第23~25题组素材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考查内容涉及城市化和农业问题。2014年23~24题组,通过安徽省重大规划引导考生关注家乡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6、乡土地理考查:1、贯彻新课改理念(1)关注时代热点:(2)命题情景生活化2、突显学科特性:
(1)以图为载体
(2)以人地关系为主线(3)突出能力考查3、命题严谨科学:4、试题结构:稳中有变5、分值比重:自然重人文轻6、乡土地理考查:
二、2014及近年安徽高考试题特点:复习策略:大部分学校继续沿用“三轮”复习模式。
一轮----基础复习----梳理知识----广度二轮----专题复习----重组知识----深度三轮----综合复习----综合运用----效度第一轮复习:以梳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查漏补缺为落脚点。第二轮复习:以掌握学习方法,提升综合能力为落脚点。第三轮复习:以能力养成和适应训练为主要目的。基本理念:第二轮复习并非简单第二遍复习。而是抓住主干知识的横向延伸和纵向梳理,以求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完善,注重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整理及应用,构建知识网络。应该说二轮复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三、2015高考备考准备《说明》为高考编、给考生看、供命题用地理
本考试说明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制定的。对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文科综合卷地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要求作了具体说明,并选编了题型示例,以有助于考生复习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三、2015高考备考准备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规范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及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为我国未来国民的素质全面提高指明了方向;课程标准是学科的总规划目标,是教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素材范本。是教育部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高考命题依据,它是为了检测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总设计。大纲对内容的描述删除了课标中限定性条件和方法选择,使得高考命题的空间和自由度更加广阔。是各省根据国家考试大纲制定的适合本省实际的高考命题依据,其内容是对考试大纲的细化和说明,而且考试说明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修订。三者之间的关系《考试说明》对高考命题的影响《考试说明》既是命题者的依据,也是师生复习的依据。
注意:考试说明只是给出了考试的知识范围,但对知识点深度的把握一定要结合《课程标准》,在《课标》中通过各种行为动词,规定了各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如“说出”、“描述”、“运用资料说明”、“阐述”、“分析”、“概括”……,这些行为动词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复习深度,避免无益的深挖细究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课标》、《考试说明》和教材三者的关系。《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的得到细化落实,而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当下的复习任务,通过构建知识体系,达成能力的点滴生成,砌就提升的平台,避免复习内容无序和随意。(1)最重要的一环是进行比较研究:
①与教材比较:具体明晰《考试说明》所划定知识、能力的范围和深度。将知识点进行逐一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②与往年比较:特别关注一些新增添的内容,新增内容是考试关注点但不要随意增加深度。如何学习研究《考试说明》?
(2)发挥《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的窗口作用
讲透题型示例,让学生理解命题的角度和解题的思路,知道高考“怎么考”,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规范答题的能力。13年考试说明:新增选修6,“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前移,城市化前移,农业前移、新增考点。2014年考试说明的变化
考核目标的变化:考试目标和要求中,在描述上有所不同,如:将“学科素养”改成了“地理学科应用能力”。将“要求学生提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改成了“要求考生运用该理论分析、阐释实际案例”,新增了“能够从文字资料、地理图形、地理图(景观图片、遥感影像等)、地理数据中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正确的观念、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结合新材料,提出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更强调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中删除了“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2014年“考试范围”的变化例如2014年试题中35.“霾”,29、30题北极科考符合《考试说明》的变化。2.加强《考试说明》中四大能力的训练,
注意行为动词的理解和把握四大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1.能够从题目中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以上为审题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文字信息图表信息背景材料试题设问试题答案有效信息为主,干扰信息极少命题意图,答题方向前后题联系图形名称图上坐标、图例图中信息点、线、面分布特征数据、文字、注记特别要注意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地理学科的最突出特征:即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示意图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行为动词1.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2.描述就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把图形语言(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和数字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即“看图说话”、“陈述地理事实”)。3.简述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即简要叙述,强调“简要”、“简略”、“简单”。可以用几个词语或短句来组织答案要点,答案简明扼要,用词简练,一目了然,,不要浓墨重染和长篇大论。4.概述
是概括叙述、概要叙述,是能力要求很高的动词。概括是“分析”、“归纳”、“综合”相提并论的思维方法,是在归纳同类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认识事物,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潜在的、本质性的结论,抽象出规律性的东西。5.综述是综合起来叙述。要综合到一块,也是需要先归纳到一起,再展开对比分析和研究,此中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来,然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行为动词
6.说明对现象、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说明不仅要说,更要说明了,说明白,说清楚。往往要求说出其中隐含的规律、道理、实质等。说明的能力要求很高,侧重于理性的思维以及理性思维后的理性结果。7.说出(指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相同之处是,二者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级简单,一般不做深入剖析,但如果后面让你说出或指出的内容比较抽象或深奥的话,那指出与说出也是不太容易的。不同之处是,指出总有个指对的对象,指着什么在说。我们在回答中,一定不要撇开指对的对象而天马行空,空里来空里去,不知所云。8.对比列表比较异同、有利不利、自然与人文9.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在一个“评“字上,要求做出评价、评说、评析、评论。在“评”的过程中,要答出事实、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往往依据一分为二的原则展开评议。其回答的一般模式就成了:先摆出事实,在针对事实做评价评议评析;至少分2大段,一段是评优,一段是评不足。10.论述
论述与评价有相同之处,都要做出评议、评论,下出结论。论述的重点在议论或论证方面,摆出事实讲出道理得出结论缺一不可。论述应体现论证的思想,要有足够的事实证明结论。如试分析武汉的区位条件。若仅仅答出“武汉交通便利”是不够的。“交通便利”是结论,回答中缺少了事实部分,因而结论就显得生硬缺乏说服力,当然关键是得分不高。1.辩证理会,确定正确思路2.活用原理,注重关联分析3.摆全要素,搭建知识结构4.仔细审题,提取全面信息5.探究区域,分层解决问题6.规范表述,减少无谓丢分训练解题答题技巧进行答题训练3.重视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总结教学正确的理解地理概念,是作出正确的地理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念,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抓好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如自然地理四大循环,人文地理五大区位。4、对教材的处理(1)把握好自然地理(地理1)的“度”,把复杂问题简便化。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区分度高的试题多为自然地理试题2013年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28-29题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D)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智能物流体系
- 2025年阳泉货运资格证安检考试题
-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 现代零售业中的跨领域合作与创新发展
- 2025年贵阳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
- 物流仓储管理的技术升级与优化
- 电动车保养及维修专业知识培训课程
- 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关键作用
- 环氧脂肪酸甲酯生产技术创新及其市场竞争力
- 电力系统优化设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2024年)剪映入门教程课件
- 《宠物饲养》课程标准
- 快餐品牌全案推广方案
- 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 口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 绪论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课件
- 中国旅游地理(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数字货币的匿名性与反洗钱
- 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课件
- 民航保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