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课件 第3、4章 个体心理特性与公共组织管理、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_第1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课件 第3、4章 个体心理特性与公共组织管理、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_第2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课件 第3、4章 个体心理特性与公共组织管理、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_第3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课件 第3、4章 个体心理特性与公共组织管理、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_第4页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课件 第3、4章 个体心理特性与公共组织管理、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版)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第3章

个体心理特性与公共组织管理引例与思考唐太宗用人3.1个体心理特性概述知识窗什么是遗传率?3.2能力与公共组织管理知识窗工作情商的架构与测量知识窗弱智天才3.3人格与公共组织管理知识窗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模型知识窗中国的气质学说——阴阳五行说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王某的“领导之道”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现实生活中,有人聪明,有人笨拙;有人显示了音乐才华,有人则有组织才能;有人一生成就非凡,有人却碌碌无为。当你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时,你会被小说中各具风格、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宝玉的多情与反叛,黛玉的忧愁与聪颖,曹操的雄心与奸诈,诸葛亮的忠诚与睿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流传数百年。也许你会发现,你周围的小李豁达大度,小张心胸狭窄,小王坚忍不拔,小宋贪图安逸……上述差异都是个体心理特性差异的表现。个体心理特性的研究在公共组织行为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了解公共组织中个体的心理特性,运用个体心理特性发展规律,协调工作行为和群体关系,才能使公共组织的管理取得良好的绩效。本章将在阐述个体心理特性基本概念及其结构的基础上,分别从能力和人格的角度介绍有关基本理论,并阐明其在公共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掌握个体心理特性的概念和结构●了解能力的定义、类型及其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掌握能力的个别差异及其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意义●掌握人格的定义和结构●了解人格的各种理论,把握它们对公共组织管理的意义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引例与思考2唐太宗用人的依据有哪些?1“唐太宗用人”为公共组织管理带来何种启示?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个体心理特性概述3.1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1.1个体心理特性的含义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例如,有人表达能力很强;有人富有想象力;有人逻辑思维较发达;有人脾气暴躁;有人是慢性子。如此种种,人的表现千差万别,正如俗语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些在心理上将人们彼此区别的特点就是个体的心理特性。个体的心理特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能力和人格,其中,人格的核心内容是气质和性格。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1.2个体心理特性的特点1.独特性与共性个体心理特性的独特性与共性是统一的,表现在共性寓于独特性之中,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也是一般的共性的具体体现。在具体的公共组织管理中,为避免片面性,个体心理特性的独特性与共性都应该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2.稳定性与可变性个体心理特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并不排斥它的可变性。稳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指较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化的东西。个体心理特性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个人长期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为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个体的心理特性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场合下个体心理特性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3.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个体的心理特性正是在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1.3个体心理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心理特性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的结论是:个体心理特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1.生物遗传因素一切生物的后代和前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总要表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把生物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作遗传。生物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特性的影响可以从双生子的研究上得到证实。2.环境和教育因素(1)产前环境。胎儿在出生前生活在母体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的能力、性格等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产前环境应注意以下问题:1)母亲的怀孕年龄。2)母亲的用药与患病。3)母亲的营养状况。4)母亲的情绪状态。(2)家庭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不仅具有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的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作用。(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通过教学、教师、同伴集体等因素对学生的能力和人格发挥影响。(4)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心理特性最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由于从事实践的性质、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特性也可能不同。(5)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特性。3.人的主观能动性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能力与公共组织管理3.2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1能力的含义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例如,一位会计师具有的核算能力、数字记忆能力;一位音乐家具有的音乐表现能力、节奏感、调式感等。这些都是能力,它们是开展会计活动和音乐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所有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以发展。长期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牧民,能够根据嗅觉来判断牧草的营养价值,这种能力是和他们的生活实践分不开的。一个人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在领导一个组织的活动中才会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能力影响活动的效果,是人们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所必备的。例如,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缺乏上述能力,教师的职业生涯就会处于失败的阴影中。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2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智力一般能力即智力,是指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认知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它是人们掌握知识、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2.情绪智力所谓情绪智力,是指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正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与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3.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流畅性,即能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想法;思维的变通性,即思考问题的角度多,范围宽,不易受束缚和限制;思维的独特性,即观点和见解新颖独特,不为一般人所具有。4.体质能力体质能力是指个体从事某些工作所必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3能力的个别差异能力的个别差异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不同个体之间在能力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和鉴别这些差异是公共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1.能力发展水平差异2.能力的结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2.4能力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意义研究个体的能力问题,有助于公共组织管理者发现人才,选用人才,达到能力和工作的最佳匹配,提高公共组织的活动绩效。为此,公共组织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2.根据能力特点,进行合理分工3.适应公共组织需要,提高员工的能力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人格与公共组织管理3.3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3.1人格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y),也叫个性,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后来它被转译为人格。人格一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如“他具有健全的人格”,“他的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这些描述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有伦理意义上的人格,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格。在这里,我们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界定它。由于心理学家研究取向的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3.2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主要包含气质和性格两方面的内容。1.气质气质(temperament)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2.性格性格(character)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最为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个体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所谓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3.3人格理论与公共组织管理心理学家对人格特征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研究。在此,我们介绍一些对公共组织管理最有价值的人格理论。1.特质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指人的稳定的、经常表现的行为方式。它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有多种特质,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些特质,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在于人与人之间特质水平上的差异。2.类型理论类型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和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A—B型人格。(2)控制点。(3)自我监控。(4)气质类型说。(中国的气质学说——阴阳五行说)(5)职业人格理论。(6)心理类型测量:MBTI。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本章小结个体心理特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把握员工的心理特性如人格、能力等特点是公共组织管理者实施正确、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力包括智力、情绪智力、创造能力、体质能力四种类型。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水平、结构和表现早晚三方面。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主要包含气质和性格两方面的内容。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指人的稳定的、经常表现的行为方式。它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在于人与人之间特质水平上的差异。类型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和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主要有:A—B型人格、控制点、自我监控、气质类型说、职业人格理论、心理类型测量:MBTI等。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关键术语人格能力气质智商情商特质理论自我监控气质类型说心理类型测量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个体的心理特性?它有哪些特点?2.影响个体心理特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能力?它有哪些类型?4.什么是智商?它对公共组织的管理有哪些启示?5.什么是情商?它对公共组织的管理有哪些启示?6.试举例说明能力的个体差异对公共组织管理的意义。7.什么是人格?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什么是气质?气质学说对公共组织管理有哪些启示?9.人格特质论的内容是什么?它认为人格特质是如何影响公共组织的行为的?10.什么是人格类型理论?有哪些有代表性的人格类型理论?11.试分析如何有效地将控制点理论和自我监控理论应用于公共组织管理实践。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案例分析案例:王某的“领导之道”思考题1.根据所学的个体心理特性知识,分析王某的性格和能力特点。2.如果你是王某的上级,你会如何任用王某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谢谢观看THANKYOU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第三版)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第4章

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引例与思考一位公务员的辞职自述4.1态度概述实验态度影响社会认知实验实验权威影响态度实验知识窗年龄对说服效果的影响4.2工作满意度与公共组织管理4.3组织承诺与公共组织管理知识窗心理契约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触龙说赵太后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比尔指出:“环境越是具有动态性(市场和技术迅速的变化),组织越是必须考虑管理人力流入、流出,以及在组织内的流动。”如今,人才的动态流动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和趋势。研究表明,本科学历的职业流动周期大概为21.1个月,研究生为22.8个月,专科为30.5个月,高中则达到53.1个月。另外,从年龄维度看,30岁以下年轻人的职业流动周期大大低于平均周期,为17.5个月。此外,人才的流动频率也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参见高振勇、赵心:《如何做好离职员工管理》,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5)。那么,人们为什么如此快速地在各个单位之间流动?他们的这种工作态度是如何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公共组织要想实现其管理目标,必须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员工满意度的最大化。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掌握态度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掌握态度改变理论及态度改变的方法●掌握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和相关因素●了解工作满意度模型和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掌握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掌握组织承诺的定义和类型●了解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掌握培养组织承诺的方法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引例与思考2这位公务员辞职的原因是什么?1如何才能创设令公务员满意的工作环境?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态度概述4.1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1.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1.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它包括三种心理成分,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向(行为倾向)因素。2.态度的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统合性。(3)态度的媒介性。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1.2态度的分类和功能1.态度的分类态度种类千差万别,例如,奥尔波特将其分为普遍的和特殊的两类。中国学者孙本文将其分为个人的和团体的,等等。但是公共组织行为学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与工作相关的几种态度上。这些与工作有关的态度包括员工对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与评价,它主要集中在三种态度上:(1)工作满意度。(2)工作参与。(3)组织承诺。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态度的功能(1)态度影响社会认知。态度形成后,易于使人产生一种习惯性反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定型”。它影响着个体对他人、他物的评价和认识。(2)态度影响行为表现。态度作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会预定人们的反应状况,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和组织环境,在其中生存、发展,获得接受和承认,他就必须适当地表达社会公认的态度,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反应。此外,态度也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态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准确预测行为呢?这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作用:第一,态度的特殊性水平。第二,时间因素。第三,自我意识。第四,态度强度。第五,态度的可接近性。第六,社会压力。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1.3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态度的形成个体所持有的各种态度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个体态度的形成一方面要受到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强化、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1)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二,家庭的影响。第三,同伴的影响。第四,群体的影响。(2)个体的学习。上述环境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学习过程加以内化,才能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态度。这种学习主要有强化和模仿两种形式。强化学习是指态度受到正面激励或者负面惩罚的过程。模仿学习也称为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个体在态度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状况,进而模仿、内化,最终形成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这里的模仿和内化还会受到强化的影响,这种强化既可以是个体自身所持有的自我强化,也可以是外界施加于个体的直接强化,还可以是从他人被强化的事实经验中所感受到的替代强化。个体在对态度对象有了较好的观察,又受到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够很好地模仿进而习得新的态度。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态度的改变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通常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与态度的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对于公共组织宣传、公共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公共组织绩效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态度改变理论。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致力于解释态度改变的内在原因,综观各种态度改变理论,最为著名的两种理论是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2)态度改变的方法。公共组织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职责是对员工进行劝导说服工作,亦即态度转变工作。成功的劝导说服是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态度转变?主要有四种方法:1)劝说宣传法。2)活动参与法。3)角色扮演法。4)规范改变法。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工作满意度与公共组织管理4.2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2.1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对于公共组织管理者和员工来说,工作满意度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概念。对于管理者来讲,要关心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因为,员工对工作不满意会带来工作的低效率、高流动率和高缺勤率,为组织带来严重损失。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提高3个百分点,组织的顾客满意度将提高5个百分点;员工工作满意度达到80%的组织,工作效率要高出同行业其他组织20%左右。员工关心工作满意度是因为工作满意度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多项研究显示,对自己工作不满意导致的压力将显著增加患心脏病、头痛等疾病的可能性。而对工作满意的员工经常体验到工作的愉快,心理也健康。这种满意感还会影响到员工工作之外的其他生活领域,他可能会把这种满意感带到家庭、社会,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社会生活稳定有序。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2.2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工作满意度代表了员工对工作积极情感的程度。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包括:1.工作环境一是工作空间质量。二是工作资源配备齐全度。三是福利待遇满意度。2.工作群体3.工作内容一是工作内容与兴趣的相关度。二是工作强度。4.个体特征一是个体的观念特征。二是个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2.3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行为的关系只有员工工作满意度水平高,组织才能获得成功。组织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甚至有些组织把员工工作满意度和主管人员的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工作满意度确实影响工作行为,但其影响究竟有多大呢?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率当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时,他们会尽量逃避和远离工作,这种现象就叫作员工离职。员工离职的主要形式有:缺勤和跳槽。2.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工作绩效在很多人的经验里,认为开心的员工是高效率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个人的工作效率直接相关吗?总的来讲,这种相关是存在的,但相关程度并不高。为什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联度是有限的?这其中原因诸多。首先,一般工作满意度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具体行为。其次,当工作绩效与报酬联系在一起时,工作绩效影响工作满意度,而不是相反。最后,工作满意度后果变量的多样性可能导致其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降低。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2.4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面对员工工作满意度降低,出现懈怠行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呢?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结合员工需求和公共组织目标,尽量满足员工需求2.让工作场所变得更加有趣3.让工作内容更有意义4.组织公正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2.5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对于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使用最广泛的手段是问卷或者量表法,即让员工回答一定的问题来了解其工作满意度。这种方法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单一整体评估法,只要求个体回答一个问题,如“如果你把所有因素考虑在内,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要求从数字1~5所代表的分数等级中确定一个符合自己的数字,表示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不同程度。二是由大量工作因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评价法。首先要确定工作中的关键要素,然后询问员工对于每一项要素的感受。这些典型要素包括:工作性质、监督和控制、当前收入、晋升机会、同事关系五个方面。它通过标准化的量表来评估这些要素,数据累加起来就得到工作满意度的总分。除了问卷或者量表法之外,还可以通过面谈、观察等方式获得工作满意度的资料,为公共组织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组织承诺与公共组织管理4.3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3.1组织承诺的重要性1.组织承诺水平高的员工更能坚守岗位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越高,他们就越不可能辞职或缺勤,组织承诺让员工能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珍惜自己的工作时间。一项来自美国的大规模调查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这项调查对美国空军学校四年制学生的辍学率进行追踪考察,结果发现:军校学生在开始服役时的承诺水平越高,就越不容易辍学。这表明,承诺水平能预测未来的行为,从而印证了组织承诺作为一种与工作相关的态度的重要性。2.组织承诺水平高的员工愿意为组织做出牺牲除了能坚守工作岗位外,组织承诺水平高的员工还愿意为组织生存发展做出贡献和牺牲,自觉地采取积极的行为完成工作任务。现实生活中,很多员工在组织遇到危机时,表现出了与组织同生死、共患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些都是高组织承诺的直接结果。因此,组织承诺可以说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在组织处于危难情况时,员工高度的组织承诺显得弥足珍贵,可以“一诺千金”。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3.2组织承诺的类型1.持续承诺持续承诺是由于个人认为离开某一组织付出的代价太大而在这一组织内供职的意愿的强度。2.情感承诺情感承诺是指员工由于认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而卷入组织、参与组织社会交往的程度,它是个体对一个组织的情感,是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倾向。3.规范承诺规范承诺是指员工因道德义务或忠诚性而觉得应当留在组织中的意愿。它反映的是员工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是员工由于长期受组织影响而形成的社会责任而愿意留在组织内的承诺。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4.3.3影响员工组织承诺的因素1.组织因素影响组织承诺的组织因素主要是指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组织支持感、组织可依赖性、组织公平感、管理层对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接纳程度、集体工作精神等。2.工作因素影响组织承诺的工作因素是指职位的明确程度、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挑战性、工作内容的丰富化、目标的明确度、目标难度等方面的特征。3.员工个人因素(1)个人在组织内的投入和付出因素。(2)个人在组织内的回报因素。(3)个人特征因素。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3.4组织承诺的培养组织承诺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那么,在日常的公共组织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员工的组织承诺呢?(1)科学招聘,甄选合适的员工。(2)强化内部晋升和培训、宣传,培养情感承诺。(3)加强沟通和支持,培养组织承诺。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3.5组织承诺的测量随着组织承诺理论的发展,组织承诺测量工具也在不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