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课件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_第1页
部编版课件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_第2页
部编版课件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_第3页
部编版课件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_第4页
部编版课件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夏天在孩子们眼里总是那么令人向往。游泳、打水仗、偷采莲蓬……那小池中汩(ɡǔ)汩流淌的泉水多么清凉,立在荷叶上的蜻蜓多么可爱……让我们走进古诗,感受夏日荷塘的无限情趣。第一页第一页,共41页。游泳打水仗第二页第二页,共41页。采莲蓬第三页第三页,共41页。我会写字词学习shǒushǒushì首饰shǒu

xiān首先造句:妈妈新买的首饰十分耀眼夺目。笔顺:第四页第四页,共41页。cǎi

cǎizhāi采摘cǎijí采集造句:星期天,我去果园里采摘了一些水果。笔顺:第五页第五页,共41页。wúwúbiān

jì无边无际wú

shēnɡ无声造句:放眼望去,远处是无边无际的沙漠。笔顺:第六页第六页,共41页。shùshùyè树叶shù

mù树木造句:老师说得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笔顺:第七页第七页,共41页。àiài

shì

shǒu爱不释手ài

hào爱好造句:小波接过爸爸送的《安徒生童话》,爱不释手。笔顺:第八页第八页,共41页。jiān

jiānlì尖利dāojiān刀尖造句:这把剪刀很尖利,使用起来要小心。笔顺:第九页第九页,共41页。jiǎo

jiǎoluò角落lù

jiǎo鹿角造句:院子的一个角落长着一棵桃树。笔顺:第十页第十页,共41页。我会认踪zōnɡ踪迹迹jì痕迹第十一页第十一页,共41页。浮fú漂浮萍pínɡ浮萍第十二页第十二页,共41页。泉quán喷泉流liú流水第十三页第十三页,共41页。柔róu柔软荷hé荷花第十四页第十四页,共41页。露lù露珠第十五页第十五页,共41页。多音字角jiǎo(角度)jué(角色)第十六页第十六页,共41页。整体感知池上[唐]白居易chí

shànɡtánɡ

bái

y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xiǎo

chēnɡ

xiǎo

tǐnɡ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bù

jiěcánɡ

zōnɡ

pínɡ

dào

kāi第十七页第十七页,共41页。小池[宋]杨万里xiǎo

chísònɡyánɡ

wàn

l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quán

yǎn

shēnɡ

liú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ɡ

róuxiǎohécáilùjiānjiānjiǎo

zǎo

yǒu

qīnɡ

tínɡ

lìshànɡtóu第十八页第十八页,共41页。池上[唐]白居易第十九页第十九页,共41页。作者简介作家名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ɡuī)(今陕西渭南)人。贞元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职。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主要作品:《暮江吟》《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第二十页第二十页,共41页。知识备查白莲白莲子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做糕点配料,也可拌银耳、薏米,加冰糖,清炖成色白味甘的莲子汤。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一页,共41页。浮萍叶子扁平,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两面绿色,果实近陀螺状,种子有深纵脉纹。花期6-7月。是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全草可作猪和家禽的饲料。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二页,共41页。课文解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不懂得。解:知道、懂得。行动所留的痕迹。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池上[唐]白居易第二十三页第二十三页,共41页。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回来的时候,)他却不懂掩盖自己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第二十四页第二十四页,共41页。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动作描写:作者通过对“撑”“偷采”这两个动作的描写,写出了孩子的调皮可爱。这两句从正面描写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撑采第二十五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小主人公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阅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二十六页第二十六页,共41页。结构梳理池上天真无邪淳朴可爱偷采而归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暴露行迹第二十七页第二十七页,共41页。主旨概括《池上》描绘的是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第二十八页第二十八页,共41页。小池[宋]杨万里第二十九页第二十九页,共41页。作者简介作家名片: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一生作诗二万多首。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与范成大、尤袤(mào)、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等。第三十页第三十页,共41页。课文解读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爱惜。晴天柔和的风光。站立。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一页,共41页。诗意:泉水从泉眼中细细地流淌出来,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上露出尖尖小角,早就有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二页,共41页。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泉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赋予了绿树以生命。这两句诗描写了泉眼、细流、树荫等景物。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描写了什么?第三十三页第三十三页,共41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了蜻蜓和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第三十四页第三十四页,共41页。结构梳理小池生动有趣生机勃勃池旁泉眼——惜树荫——爱小荷——露蜻蜓——立池内联想所见第三十五页第三十五页,共41页。主旨概括《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小池美丽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第三十六页第三十六页,共41页。拓展延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xiǎo

chū

jìnɡ

sònɡ

lín

fānɡsònɡyánɡ

wàn

l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ì

jìnɡ

liù

yuè

zhōnɡ

fēnɡ

ɡuānɡ

shí

tónɡjiē

tiān

lián

qiónɡ

yìnɡ

huā

bié

yànɡ

hónɡ第三十七页第三十七页,共41页。【译文】六月的西湖最美的时候,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满湖的荷叶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绿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更加红艳。第三十八页第三十八页,共41页。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默写生字词。第三十九页第三十九页,共41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老师指导:《池上》描绘了小娃偷采莲的情景,充满了童心童趣,朗读时前两行要轻快、响亮,读出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