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明理学第3课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代之前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春秋战国秦朝西汉蔚然大宗孔子创立焚书坑儒重创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重建?一、危机与挑战材料一:南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材料二:(唐高祖)钦定了“老先,次孔,末后释宗”的三教序位。……(唐玄宗时期)科举中还增设“道举”。——徐洪兴《中国学术思潮史•道学思潮》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地位下降(2)表现:《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三教图》清·丁云鹏“三教合一”
二、应战与创新
韩愈佛教VS1、率先应战: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后写下名文《谏迎佛骨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以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立场力主皇帝灭佛。但韩愈没能阻挡宪宗,还险些招致杀身之祸,事后韩愈被贬。
二、应战与创新
理学家佛教、道教VS2、问题把脉: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韩愈《原道》史料分析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没有社会需要。2、问题把脉:二、应战与创新: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未能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世界的本原是空终极目标是成佛世界的本原是道终极目标是成仙儒学理论的弱点:缺少世界本原和终极目标的论述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习题检测:
“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道、佛儒(根本)(目的)二、内容理学的形成。问题探究:宋代理学兴起的条件?(从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四个方面分析)大理吐蕃宋西夏辽产生的条件:(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2)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3)儒、佛、道三教合一奠定了基础。(4)科举制的发展,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不断探究儒家经典。宋明理学程颢兄程颐弟朱熹陆九渊
王守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二、应战与创新:4、理学分派:判断以下材料各属于哪一思想流派?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理。6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心学理学心学理学理学心学周敦颐:理学的奠基者周敦颐《太极图说》天理二程朱熹3代表人物与主张:(1)北宋: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北宋的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材料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二程遗书语录》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②把握“理”的方法材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二、内容:思考:“格物致知”与今天的“实践出真知”有何不同?(2)南宋: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①认识论:“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文集》②伦理观: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材料1:“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存天理。”
——朱熹材料2:问:“人或有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答曰: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二程遗书》思考:朱熹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看法是什么?二、宋明理学:
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尝粪忧亲庾黔娄,南齐高士。父亲病重,医生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有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并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朱熹:《童蒙须知》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贞节牌坊群绣花鞋世界理学儒学本身人民群众统治者三、效用与价值: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形式来表达,更具哲学化、思辨化。把儒学推向新的高度。有助于统治者维系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一方面、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17-18世纪,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当今社会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BA练习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唐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的产物A(1)陆九渊的思想:材料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思考:在陆九渊看来,何为“理”?如何求“理”?二、内容(三)陆王心学世界观:“心”就是“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2)王守仁的思想:材料二: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思考:材料反映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二、内容(三)陆王心学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的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知行合一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答案】B 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内心反省陆:发明本心王:致良知(三)陆王心学宇宙观:认识论:思想交锋:鹅湖之会·
朱陆之辩朱熹陆九渊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为学应格物致知,循序渐进,广泛阅读古圣先贤的经典。3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深入认识故事一:《赏花》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二程说:“天生的。”朱子说:“对,天生的。”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3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深入认识故事二:《父子关系》友问:老爸和儿子怎么相处呢?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即使老爸错了,也不要反对,这就是孝。”阳明说:“人本来就有孝心,但还要反省,孝顺自己老爸就是孝行了?不,我们还要对别人的老爸尽孝,这才是孝。”同:异: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同: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B都主张以儒家伦理约束社会。异:世界本原的认识A程朱:理在身外;客观唯心主义B陆王:理在身内。主观唯心主义途径不同A程朱:格物致知。B陆王:发明本心、致良知。二、内容: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儒家强调入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平天下。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三、效用与价值: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休宁县志》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安全教育教学课件
- 幼儿园安全教育:铅笔不能咬
-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福建农林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关于餐饮的消费合同
- 纤维腺瘤切除术前护理
- 2024-2025粤教粤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2025高中数学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 2025钢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李明法律翻译中英文对照:服务合同
- 2025铝合金楼梯施工合同范本
- 重症新生儿护理课件
-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深度分析
- 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 第2部分 技术实施指南 编制说明
- GB/T 4437.1-2023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
- 奢侈品买卖协议书范本
- 欧洲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波大学
- 《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阅读》Values Behind Sayings
-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 劳动保障部《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 国开2023春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 200条健康小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