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_第1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_第2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_第3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_第4页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国维在谈到唐诗宋词的时候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这里的先生就是北宋词坛名家周邦彦。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周邦彦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却显出难得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苏幕遮

北宋周邦彦

走近作者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苏幕遮

周邦彦燎(liáo)沉香,消溽(rù)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sù)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pǔ)。

音读:苏幕遮

周邦彦燎(liáo)/沉香,消/溽(rù)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sù)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pǔ)。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稍慢低沉欢快声音清脆情绪饱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语势连贯中音中速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放慢速度慢速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喃喃自语缓慢而深情问题一: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问题二: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思乡之情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思考: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燎沉香,消溽暑消溽暑:消除这潮湿的暑气。思考:焚香消暑,要消除的仅仅是这潮湿的暑气吗?鸟雀呼晴图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呼:欢悦之态,呼晴之欢。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谁在“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拟人的手法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圆:清润圆正。想象:清圆的是“水面”?还有什么也是清圆的?“水面”“荷叶”“荷叶上的水珠”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也“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字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举”字写出了荷婷婷玉立的姿态,把夏荷的蓬勃生机与秀拔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1、简约的构图美;2、静动相生,形神兼备:微风浮动,清波粼粼,荷叶田田,夏荷风姿绰约袅袅婷婷。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美成词,抚写物态,曲尽其妙”《古今词话》意象:画面:·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整幅画面清新淡雅。嗅觉听觉视觉下片(抒情)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考: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故乡遥,何日去?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长期客居、仕途殊不称意,早年进京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消磨殆尽。世事的无常、仕途的阻滞、官场的黑暗,使他不由地想起故乡的往事。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思考: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此时家乡的西子湖畔,必定满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找出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句子,细细品味它妙在何处。佳句赏析·这两句诗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首先,这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第二,这两句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五月渔郎相忆否?”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这样表达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思念家乡之人,又不直说,而说渔郎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上片写景,情因景异,富于变化。情景关系结构图下片抒情,情因景生,思乡情浓。风荷燎香消暑---沉闷鸟雀呼晴---欢快风荷摇曳---欣喜

伤愁---羁旅他乡

怅然---梦回荷塘苏幕遮

燎,消。鸟雀,侵晓。叶上,水面,一一。故乡,何日。家,久作。五月,小楫,梦入。背诵、默写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赊:远。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答题步骤: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要点:想像,画面描绘)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3、(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⑴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⑵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白色,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译文:临近黄昏。秋雨飘飘,雨滴似珍珠,胡乱抛洒在残败的荷叶上。雨霁月升,秋风习习,鸳鸯栖息的水边都充满凉意。她池上凭栏,满心忧愁,也因无侣,时已夜深,孤独难眠,情何以堪。下得床来,调弄鹦鹉,鹦鹉尽说,粉郎言语。柳永《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