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到app从联线到离线_第1页
从游戏到app从联线到离线_第2页
从游戏到app从联线到离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游戏到app从联线到离线

越来越多的iphone应用已经使用。除了酒吧、销售、租车和保险外,汽车租赁和保险逐渐从游戏转向实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网际网络的使用是必须要联线的,而iPad则是可联线可离线的双功能设计,这一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游戏规则。iPad的定位是可以拿着走的行动电脑,固然可以随时在线(3G),很多时候却不一定在线(WiFi),但大家对iPad的期盼很高,下载App之后不管在不在线,都希望能随时随地使用,取得内容。这对内容固定的App(如电子书)不是问题,但对内容变动的新闻与广告的App制作则是一大挑战。iPadApp与网页的概念不同,网页必须在线才能使用,App除了在线之外,在离线的时候也能有相当的运转功能,所以在设计上不能仍用网页的思维。最简单的例子像是搜寻引擎在App里面不能发挥作用,所以离线的时候就不能搜寻,当然广告离线就更不能动弹了。因此,大家提出了新的内容管理(ContentManagement)方式,来应对这一复杂情况。对新闻的App来说,可以做的是在联线的时候尽量把最新的报道传送给App,预先储备,读者在离线的时候仍可阅读。同时也要制作联线与离线的通报机制,记录阅读哪几篇报道、看哪几个视频,花了多少时间,这些资料传回新闻发行机构,就不必在联线与离线的统计上耗费精力了。至于广告,就比新闻复杂了。网页的广告与外界伺服器直接联线,产生即时效果,但在离线的iPadApp就不可能做到。解决这一问题可与新闻预先储存的概念类似,但不尽相同,首先要尽可能把广告的局部功能写成程序,存放在App里,让读者在离线时也能与广告互动,而在联线时再连到伺服器,把读者有兴趣的内容下载到App,甚至可以依读者的地理位置,兴趣喜好,下载对象化的资讯。iPad是一个封闭的系统,App内容也在围墙之内,网络的搜寻引擎无法制作链接索引,GoogleNews或Digg等新闻汇集网站也不能链接到App的新闻报道。这样的系统固然安全,在广告上却产生负面的后果,像网上最成功的内文串连(Contextual)广告,就不能在App出现。在网络的世界,每出现一篇文稿,Google等搜寻引擎几分钟之内就能察觉,然后进入网页扫瞄文稿设定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找出相关的广告,制成串联逻辑备用。但在App的世界,这样的广告功能几乎做不到,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把搜寻引擎与串联广告的机制,借内容断力系统内嵌在App里。这相当于把一个GoogleAdSense的迷你版放入内容管理系统,专用在App的制作上,让内文与广告可以在App里机动串联。这样的内容管理系统如果能够实现,也可以如AdSense一样由广告主竞价排序。目前的网上广告,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在线,以便点击后链接到含有广告内容的网站,同时也传送点击来源与点击率等资料供广告主参考,而点击率通常也作为收费的依据。如果这一模式用在iPad,在离线的时候就完全停摆,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有人提出新的离线广告概念,以HTML5为基础制作一个Micro-Site,作为iPad的广告App。HTML5研发已久,几近完成,经实验效果优于Flash,已经有人试做启用,业界认为是前景看好的网上技术。而广告的Micro-Site则是以HTML5撰写的独立运作单元,广告的逻辑、资料、图片、视频直接存入其中,让使用人自行在App之内发掘广告内容,不需换页、不必在线,广告主也更容易追踪广告的使用行为。看样子iPad以及其他平板电脑,如果定位在联线与离线都可以操作,确实给许多行业尤其是广告业,制造了不少麻烦,也许有一天全球各地都能随时免费联线上网,在那一天之前,大家还得在离线作业上费点心思,不然iPad只不过是另一个网页浏览器。[以上文章转载自《崭新电子报》那福忠先生“网路论坛”2011年1月25日文章]iPad也有3G版本,韩国三星GalaxyTab(Android3.0版)平板电脑在2010年11月推出时就有3G在线功能,到2011年1月已经出货200万台,同一时段iPad没有3G就卖出了700万台,接下来Motorola、RIM(ResearchinMotion黑霉机的0S系统供应商)、HTC、惠普、宏基、华硕都准备好了要在平板电脑市场中扩张领土,他们的产品都有3G或是4G的通讯能力,更不用说基本的WIFI功能,所以在类iPad的剧烈竞争之下,不能3G随时在线恐怕不可能了。随时在线不是问题,为离线App设计互动广告却不能少,至于广告商能否及时收到读者的反馈对于今天的杂志社还不重要,电子化正在向杂志招手,吸引力还不够,杂志老总还在烦恼,类iPad版杂志将如何吸引读者青睐,没有读者,广告也无用武之地了。台湾杂志界一直想试试电子杂志的水温,2011年初几种不同类型的杂志,不论是时尚类的《GQ》、《Vogue》,还是财经类的《天下杂志》、《数位时代》和《商业周刊》,都不约而同推出iPad版本的当期杂志。iPad版杂志其实是采用一个App杂志软件,完全可以离线作业,就像在纸上看杂志,差别就是明星桂纶镁为《Vogue》拍了封面,在iPad版可以看到其他5张桂纶镁的封面照,纸版就只能看到一页而已。这是因为电子版多几页几乎没有成本,只有读者下载时的时间成本,原来拍照时就多拍了几份,效果也都很好,纸版用不上实在可惜。另外,《Vogue》这一期有两家化妆品牌的互动广告,推出《Vogue》和《GQ》iPad版杂志的桦舍总经理廖梅淳表示,每一期约有10个互动广告的空间,丰富的内容和精简的容量将是电子编辑永远要伤脑筋的议题。这些电子杂志的内容和纸版的都一样,表现的方式也差不多,由于省下了印刷的费用,在苹果AppStore上一本的销售价格约为纸版的6折,还有更吸引人的节目可推销广告。读者当然得先有一台iPad.这一台杂志阅读机器当然不能算是看杂志的成本,这些用户买iPad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看杂志,电子杂志只是iPad娱乐或求知的一种选择而已。就像美国《Wired》电子版,第一期卖出10万本,第二期就衰退到2万本,外行人认为电子杂志在iPad读者来说,只不过是尝尝鲜的余兴节目。但是《数位时代》社长陈素兰从乐观的角度认为,《Wired》电子杂志提供的实验价值是找到了新的电子读者——2万。随着iPad的风潮,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国内电子杂志的下载量平均每月都以50%的速度增长。今年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战鼓齐鸣,除了上述的大厂以外,可以预估白牌平板电脑将以远低于笔记本电脑的低价冲击市场,电子杂志将面临崭新的市场局势,不容忽视。A利用Kindle不但卖出上亿的电子书,又集合了一个上千万人的Kindle社群,创造如此庞大的商机。21世纪的人类大多独来独往,利用网络联结起来的社群,才是他们工作之余的归宿。人人网、开心网或是Facebook的快速发展正是全球的社会现象,因为读者对相同内容的乐趣一样,杂志社利用电子杂志和在线的网络,也能集合同好建立社群,问题只是上述快速成功成长的社群服务(SNS-SocialNetworkService)都是以免费又优质的服务吸引同好,再以社群的力量创造更大的商机。这是今天杂志社卖杂志赚广告费的类似逻辑,只是目标更大更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