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高二(上)入学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高二(上)入学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高二(上)入学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高二(上)入学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高二(上)入学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名校联考高二(上)入学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从流动逐渐转向定居的过程。而定居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语言交流的增加,从而促使文字产生。同时,定居点的扩大也必然会促使城市、国家以及青铜器等的产生。由此可推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得益于()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早期国家的形成 C.农业的不断发展 D.冶炼技术的进步2.罗马共和国中后期,行省总督对其辖区的搜刮愈发严重,行省居民抱怨日盛。在元老院的干预下,罗马设立常设审判法庭,由独立陪审团负责调查和审判行省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据此可知,当时罗马()A.法制建设取得突破 B.司法审判程序严密 C.实现了司法的独立 D.重视发挥法治作用3.9世纪初至11世纪初,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转运的货物非常多,有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这可用于说明拜占庭帝国()A.中介贸易发达 B.对外政策开放 C.商业环境宽松 D.经济制度先进4.日本“大化改新”废除了贵族对电仓、田庄的拥有权,但仍然赐予大夫以上官职的人以食禄的封地,并根据官职大小各有差别。贵族们由此获得了位田、职田、功田、赐田以及食封禄等多种补偿。这表明大化改新()A.削弱了幕府统治地位 B.注重保持改革稳定性

C.完善了土地分配制度 D.导致了贵族势力膨胀5.如表所示为达•伽马远航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人员构成统计情况。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是()主要职务人数/人船长、舵手3一等水手、普通水手30保管、外科医生2制绳匠、木匠、捻船缝匠、制桶匠、铠甲头盔匠、厨师6A.专制政权的全力支持 B.国际劳动分工的细化

C.远洋航行能力的提高 D.对传播基督教的热情6.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了欧洲与中国的瓷器贸易。自17世纪开始,荷兰垄断了欧洲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直到18世纪中叶这一局面才被法国和英国打破。这折射出()A.传统航路开始走向衰落 B.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C.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 D.欧洲国家实力的变迁7.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大兴职业教育,创办了大批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实科学校、专科学校主要接收有初等学校教育水平但不能顺利升学的学生。工业学校是半工半读学校,专为社会底层儿童开设。这一现象()A.迎合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说明德国教育开始世俗化

C.凸显德国教育的公益性 D.展现了德国基础教育成就8.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法国巴黎改组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组织成立了“德国工人俱乐部”,决定把当时侨居在法国的德国工人和革命者组织起来,号召他们回国参加革命。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A.把法国作为欧洲革命的中心 B.促使工人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C.积极组织工人参与社会变革 D.改变了阶级斗争的策略方针9.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玻利瓦尔在1821年致函哥伦比亚议会议长,支持给奴隶的子女以自由。1824-1825年,玻利瓦尔在秘鲁和玻利维亚亲自主持颁布关于印第安人权利的法令和把土地分配给土著居民的法令。材料反映出拉美独立运动()A.强调分化殖民者阶级基础 B.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C.形成了较广泛的统一战线 D.实现了殖民地之间的联合10.一战期间,俄国发行了一张名为“理想社会的秩序”的明信片(如图所示),一个穿着德国军装的巨型野兽用代表军国主义的钉盔,压住俄国艺术家、学者、家庭妇女和工人。该明信片()

​A.意在唤醒德军的良知

B.是俄国政府战争政策的产物

C.号召协约国并肩作战

D.体现了俄国对法西斯的畏惧11.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该学者意在说明雅尔塔体系()A.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B.破坏了国际秩序稳定

C.凸显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D.成为美苏交恶的根源12.自2001年以来,国际社会开始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称为“金砖四国”(BRIC)。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10年随着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达到50%。这反映出()A.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力日益增强 B.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出现剧烈变动

C.发展中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D.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13.2022年8月,中国宣布免除非洲17国截至2021年年底对华到期的23笔无息贷款债务。中国将继续通过融资、投资、援助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非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持续扩大自非洲的进口。材料体现出()A.中国外交优先方向发生变化 B.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

C.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 D.中非经济进入共同发展的阶段14.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中朝(官僚机构衙署在宫内,故亦称内朝)作为中央决策机构。一些中下层官员如侍中、常侍、散骑可以进入中朝,而丞相及以下至六百石官员为外朝(官僚机构衙署在宫外,故称外朝)。汉武帝此举()A.提高了决策效率 B.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完善了选官制度 D.旨在加强君主的权力15.在卡特政府接受中方要求,决定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并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后,白宫坚持形式上要恪守美国在建交公报中对北京的承诺,遭到了亲台反共保守议员的反对,经过多轮辩论,美国国会两院即于1979年3月先后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这一事件可用来说明美国()A.政治权力架构存在局限 B.国会的地位高于总统

C.民主体制内部矛盾尖锐 D.两大政党保持一致性16.1912年,中国出现了300多个各种大小政党团体。各个政党纷纷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开展竞选活动,这使得当时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蔚然成风。这表明当时()A.政党政治呈现活跃局面 B.民主思想开始得到传播

C.人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D.普通民众参政意识强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薄伽丘在《十日谈》里揭露教会的罪恶以及教徒们的虚伪,实际上批判的是宗教对人性的迫害。但丁的《神曲》,用诗歌的形式来抨击教会的黑暗统治,揭露了基督教教义中的禁欲主义的罪恶。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的人物息息相关,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形式以小说和戏剧为主,这主要缘于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学样式的故事表现能力比较强,便于通过较长的篇幅来表达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便于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对于资产阶级进行思想宣传有很大的帮助。相对来说,诗歌和散文都是便于抒情的,但其表达内容有限,不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摘编自程颜、张海洋《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特点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并指出其史料价值。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材料二: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材料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实质是原有民族国家开始将更多的“政治权力”相互让渡,依旧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文化权力”。这显示出欧洲民族国家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逐渐向一个新共同体中的经济文化单位转化。欧洲各国将维护本区域内独特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社会发展等一般性的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1年列宁开始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与50多年后中国启动的市场经济改革具有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其结局却大相径庭。同途而殊归,其中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摘编自赵大兴《同途殊归——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败原因比较分析》请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大大小小数百次政治及经济上的改革,虽然历史上改革采用了改良、改制、变法、维新、更化等不同的说法,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改革,只是各种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别。依照古人的解释,“改革”一词意味着“鼎新革故”,或者叫作“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改革”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摘编自张美兰、陈佰江《回眸中国古代的改革及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变法或者改革,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不断发展,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A项正确;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得益于农业的不断发展,BC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文明产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文明产生,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的中后期,行省总督的统治日益腐败,导致行省居民的不满,进而罗马设立审判法庭,“由独立陪审团负责调查科审判行省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这体现了在面对行省总督腐败问题,罗马采取了法律治理的措施,这反映了当时罗马重视法治的作用,D项正确;

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中后期之前,就存在陪审团,由独立陪审团审判行省官员,并非法治建设的“突破”,排除A项;

材料只涉及由独立陪审团负责审判行省官员,但没有涉及司法审判的程序问题,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司法是否受到行政、立法的影响,不能反映司法的独立,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答案】A【解析】据材料“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转运的货物非常多”可知,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其贸易主要是“转运”贸易,这说明其中介贸易发达,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的转运贸易,没有体现其开放的对外政策,排除B项;

转运贸易发达与商业环境宽松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C项;

转运贸易发达能够体现商业的发展情况,但这种商业不能反映经济制度先进,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拜占庭帝国经济制度属于封建经济制度,并非先进经济制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拜占庭的兴衰与俄罗斯的扩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本题考查拜占庭的兴衰与俄罗斯的扩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虽然日本在大化改新期间废除了贵族的一些特权,但同时“仍然赐予大夫以上官职的人以食禄的封地”,使得贵族们“获得了位田、职田、功田、赐田以及食封禄等多种补偿”,这有利于减少贵族对改革的阻力,有利于保持改革的稳定,B项正确;

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时期还没有幕府统治,排除A项;

材料只涉及废除了贵族对田庄的拥有权,但如何分配土地,材料并未涉及,不能体现土地分配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

据材料“废除了贵族对屯仓、田庄的拥有权”及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削弱了贵族势力,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日本的大化改新,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日本的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日本的大化改新,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5.【答案】C【解析】A.表格难以反映专制政权的全力支持,排除;

B.表格信息与国际劳动分工没有关系,排除;

C.从表中可以看出,远航船队分工细致,部门齐全,这极大地提升了远洋航行能力,正确;

D.从材料信息看不出各成员对传播宗教的热情,排除。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表格的分析和把握。

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垄断欧洲与中国的瓷器贸易,反映出欧洲国家实力的变迁,D项正确;

早在16世纪前,传统航路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排除A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7.【答案】C【解析】据材料“德国大兴职业教育,创办了大批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对人才的需求强烈,所以大批学校建立,C项正确;

材料突出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公益性,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并不是世俗化,排除B项;

材料突出的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人才,并不是展现德国基础教育成就,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答案】C【解析】据材料“把当时侨居在法国的德国工人和革命者组织起来”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组织工人和革命者,其目的是“号召他们回国参加革命”,这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积极组织工人参与社会变革,C项正确;

据材料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在法国的工人和革命者回自己的国家参加革命,这不能反映法国在欧洲革命中的地位,排除A项;

据材料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工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参加革命,并非工人运动,争取自身合法权益,排除B项;

据材料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工人回国参加革命,这正是阶级斗争的体现,并没有改变阶级斗争的策略方针,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9.【答案】B【解析】据材料“支持给奴隶的子女以自由”可知,这有利于获得奴隶的支持,据材料“亲自主持颁布关于印第安人权利的法令和把土地分配给土著居民的法令”可知,这有利于获得印度安人的支持,材料整体反映了拉美独立运动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B项正确;

材料中玻利瓦尔争取奴隶和印第安人的支持,但奴隶和印第安人并非殖民者阶级,排除A项;

据材料可知,玻利瓦尔在正确奴隶和印第安人的支持,但结果如何,材料并没有体现,且奴隶和印第安人的支持,不能反映“较广泛的统一战线”,排除C项;

材料只涉及了哥伦比亚、秘鲁和玻利维亚,没有体现其他殖民地的情况,不能说明实现了殖民地之间的联合,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个穿着德国军装的巨型野兽用代表军国主义的钉盔,压住俄国艺术家、学者、家庭妇女和工人”可知,俄国通过图像让民众知道德国军人的残暴,目的是为出兵德国进行舆论宣传,是为其战争政策服务,故选B项;

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解,故排除A项;

图片表现的是俄国对德军的态度,并未提及对协约国的态度,故排除C项;

德国法西斯兴起于二战,故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一战,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可知,作者旨在强调雅尔塔体系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A项正确;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并未强调国际秩序被破坏的信息,排除B项;

材料并不是强调美苏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国家利益是美苏交恶的根源,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雅尔塔体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雅尔塔体系,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2.【答案】A【解析】据材料“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达到50%”及所学知识可知,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反映了金砖国家成员国,巴西、印度、中国、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增强,A项正确;

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并未出现剧烈变动,发达国家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

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增强,但据所学知识可知,但这种影响力的增强,达不到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

材料只涉及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通过这一数据无法判断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停滞,且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没有陷入停滞,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免除非洲17国的无息贷款债务以及积极参与非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反映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D项正确;

材料体现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未体现中国外交优先方向变化,排除A项;

材料体现出中国支援非洲国家建设,不能说明中非经济进入共同发展的阶段,排除B项;

材料体现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外交,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外交,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一些中下层官员如侍中、常侍、散骑可以进入中朝,而丞相及以下至六百石官员为外朝”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中朝具有决策作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此举大大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

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并未提高决策效率,排除A项;

材料举措并不能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选官体制的变化,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结合题干“一些中下层官员如侍中、常侍、散骑可以进入中朝,而丞相及以下至六百石官员为外朝”及汉代加强皇权的措施及作用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15.【答案】A【解析】美国政治中“分权制衡”的政治权力架构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对台湾关系的形式上存在矛盾,这在当时影响到中美关系,故选A项;

美国国会的地位高于总统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政府与国会在形式上的对台问题上的矛盾,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故排除C项;

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中国出现了300多个各种大小政党团体。”可得出政党团体数量较多;“各个政党纷纷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开展竞选活动,这使得当时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蔚然成风。”可得出政党参政意识较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政党政治比较活跃,A项正确;

“民主思想开始得到传播”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

这一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民主权利并未得到保障,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普通民众参政意识增强的信息,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7.【答案】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实际上批判的是宗教对人性的迫害”可知,体现了人文主义;据材料“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的人物息息相关,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可知,写实倾向明显,主要取材于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的生活;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形式以小说和戏剧为主”可知,以小说和戏剧为主。

第二小问史料价值,据材料“便于通过较长的篇幅来表达较为广阔的生活图面”可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面貌;据材料“便于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对于资产阶级进行思想宣传有很大的帮助”可知,反映了当时广大市民阶层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诉求;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学作品在作为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有些内容虚构性较强,其中历史剧的情节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使用,需要结合作者生平和多方历史记录加以佐证。

故答案为:

特点:体现了人文主义;写实倾向明显;以小说和戏剧为主;主要取材于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的生活。

史料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面貌;反映了当时广大市民阶层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诉求;但文学作品虚构性较强,其中历史剧的情节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使用,需要结合作者生平和多方历史记录加以佐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8.【答案】【小题1】条件:专制王权的建立;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语言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罗马法中国家观念的影响。【小题2】特征: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主权在民;重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崇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小题3】表现:欧盟的成立,欧洲国家的一般性职能被削弱(部分让渡)。

背景:二战以来欧洲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第一问要结合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的影响来解答。第三问要结合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9.【答案】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20世纪(苏俄、中国)。设问要求概括材料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据材料“1921年列宁开始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与50多年后中国启动的市场经济改革具有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其结局却大相径庭”可知,材料认为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式相同但结果相反。首先对该观点进行评价,如我赞同这一观点。在分析中主要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方式、结果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式、结果的对比来分析。如关于新经济政策,是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和稳定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通过分析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可知,两者二者实施背景和条件不同,涉及领域差别甚大,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和利用也存在不同,所以也不属于“同途”。

故答案为:

观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式相同但结果相反。

评析:我不赞同这一观点。1921年,苏俄政府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