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_第1页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_第2页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及赏析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可怕年轻,老了又有谁来怜惜?

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有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

不再看书是为了疼惜眼睛,常常用艾灸是由于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受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犹如积水成川一样。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不要说日落时间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解释

酬乐天:作诗酬答白居易。

顾:念,指考虑。

怜:怜惜,疼惜。

带:腰带。

频减:多次缩紧。

冠:帽子。

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

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谙(ān):熟识。

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犹如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阅,经受。

幸:幸运,引申为优点。

下此:指转变对年轻的忧虑心情。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此,指“顾老”,对年轻的忧虑和担忧。

翛(xiāo)然:自由拘束,心情畅快的样子。

桑榆:日落时间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方晚年;垂老之年。

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赏析: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年轻,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缘由,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由于年轻,身体一每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慢慢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爱护眼睛;常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当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特长。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特长是阅历丰富,“经受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受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观察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认真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伴侣对待年轻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终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美丽。气概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年轻,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伴侣白居易的宽慰和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