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5.4)-鼓胀_第1页
中医内科学(5.4)-鼓胀_第2页
中医内科学(5.4)-鼓胀_第3页
中医内科学(5.4)-鼓胀_第4页
中医内科学(5.4)-鼓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臌胀[概说]

一、概念

鼓胀是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的病证。

(一)病名释义

臌:指腹大皮急,其状如鼓,为临床客观体征;胀:指腹部胀满不适,为临床自觉症状。

(二)临床特征

腹大胀满,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一、概念

(三)有关病名

1.蛊胀━━即臌胀。

2.水蛊━━腹腔内水湿壅盛而腹部胀大。

3.蜘蛛臌━━喻腹大肢细,形如蜘蛛的臌胀。

4.单腹胀━━即臌胀。说明该病“肢体无恙,胀唯在腹”,故名单腹胀。

二、沿革1.《内经》首载病名,提出病因病机

2.《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与臌胀类似。

3.《诸病源候论》认为与感染“水毒”有关

4.《丹溪心法》提出了臌胀的主要病因病机

5.《证治要决》称之为“膨脝”、“蜘蛛病”。6.《景岳全书》又称本病为“单腹胀”。7.《医门法律》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臌胀。8.《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

三、黄疸、癥积、臌胀的关系

(一)区别三、黄疸、癥积、臌胀的关系(二)联系

1.三者可能是先后演变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2.三者可在病程中错杂并见。

四、讨论范围(一)以肝硬化腹水为主:包括肝炎后肝硬化、胆汁性、血吸虫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二)其它疾病出现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丝虫病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心肾疾病等,也可参考本篇辨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酒食不节(二)情志刺激一、病因(三)虫毒感染虫阻经隧,肝脾两伤━━气滞血瘀,水湿内停

(四)它病续发黄疸日久━━湿邪内蕴,肝脾受损,气滞血瘀癥积不愈━━气滞血结,痰瘀留着,水湿不化

久泻久痢━━肝脾损伤,气血涩滞,水湿内停二、病机

(一)病位主要在肝脾,久则及肾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



肝病乘脾肝脾同病

土壅木郁气血水互结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延久及肾,开合

不利,水湿不化

二、病机

(二)主要病机为肝脾肾亏损,气血水互结,水停腹中

三者既各有侧重,又常相互为因,错杂为病。

(三)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初期以邪实为多,后期以正虚为主本虚━━肝脾肾三脏的损伤标实━━气、血、水的壅结初期━━肝脾失调,正损不著━━邪实为多后期━━肝脾损伤,病久及肾━━本虚为主

二、病机

(四)转归预后

一般预后较差,若正虚感邪,则可形成以下变证:

1.神昏、谵语、痉厥——阴虚郁热,蒸液成痰,内蒙心窍,引动肝风;

2.出血——阴虚血热,脉络瘀损,血不循经

3.衰脱——正气衰败,邪陷正虚,气阴耗竭[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1.主症特点: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满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2.兼症舌脉: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3.病史: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癥积等病史。二、病证鉴别



1.臌胀当与水肿相鉴别二、病证鉴别2.气臌、水臌、血臌的鉴别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臌”,多属肝郁气滞;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肿,是为“水臌”,多属阳气不振,水湿内停;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是为“血臌”,多属肝脾血瘀水停。临床上气血水三者常相兼为患,但各有侧重,掌握上述特点,有助于辨证。三、相关检查

1.用超声波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2.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腹水的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细胞培养、结核杆菌豚鼠接种及酶、化学物质测定,均为辅助诊断手段。3.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可显示感染依据。4粪检、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作为血吸虫感染依据。5.肝功能、B超、CT、核磁共振、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别。6.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门静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标本主次

(二)标实者辨气、血、水的偏盛

1.气臌:肝郁气滞少量腹水,肠腔充气

2.水臌:脾虚湿阻腹水量多,下肢浮肿

3.血臌:肝脾血瘀积块肿大,瘀血征突出

(三)本虚辨阳虚、阴虚的不同。

二、治疗原则

气滞━━行气

标实血瘀━━活血必要时配合攻逐水饮

水湿━━利水



虚实错杂━━攻补兼施

三、证治分类(一)实胀证治—1实胀证治—2虚胀证治变证

1.大出血:骤然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大便下血,暗红或油黑。多属瘀热互结,热迫血溢,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方用泻心汤合十灰散或犀角地黄汤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血余炭、大黄炭等;气随血脱,阳气衰微,治宜扶正固脱,益气摄血,方用大剂独参汤加山萸肉。变证

2.昏迷:(1)痰热内扰,蒙蔽心窍治当清热豁痰,开窍熄风,用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加减(2)痰浊壅盛,蒙蔽心窍治当化痰泄浊开窍,用苏合香丸合菖蒲郁金汤。(3)病情继续恶化,昏迷加深,气阴耗竭,正气衰败,急予生脉散、参附龙牡汤以敛阴回阳固脱。

四、其它疗法

1.简验方

(1)鲤鱼赤小豆汤;

(2)马鞭草、半边莲、石打穿、陈葫芦任选1--2味,每味30克,煎汤内服。

2.针灸[预防调护]

一.宜进清淡、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之食物。因生冷辛辣油腻易损伤脾胃,蕴生湿热;粗硬食物易损络动血,故应禁止食用。二.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一般臌胀患者宜进低盐饮食;肿胀显著,小便量少时,则应忌盐。三.怡性适怀,安心休养,避免过劳。四.加强护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虚邪袭。如感受外邪,应及时治疗。[结语]

1.臌胀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其临床特征。

2.病因为酒食不节,情志失调,虫毒感染和黄疸、瘢积等病后续发。病理变化属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互结为患,而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3.辨证治疗重在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标实者当辨气、血、水的偏盛,分别予以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当辨阳虚与阴虚之不同,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等法。4.臌胀晚期,出现出血、昏迷、抽搐、虚脱等危重症者,预后较差,宜积极救治。[附1:逐水剂的应用]

一、适应症:用于实胀。凡病程较短,正气尚未过度消耗,饮食未减,而腹胀殊甚,腹水持续增长,溲少便秘,脉象有力,服利尿药少效,属体实邪实者,可暂用攻逐法,以缓其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二、常用方药

1.牵牛子粉、禹功散、甘遂末等;

2.甘遂粉、沉香粉各0.9克,黑白丑粉、大黄粉各1.5克,琥珀粉0.6克,装胶囊,分2次吞服,用红枣汤送下;

3.舟车丸、控涎丹、十枣汤等。[附1:逐水剂的应用]

三、禁忌证:⑴正虚体弱,饮食甚少;⑵发热,黄疸日深;⑶有出血倾向或有溃疡病;⑷严重的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者。

[附1:逐水剂的应用]

四、注意事项

⑴中病即止。“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用峻剂,以防损伤脾胃,虚败元气,而致出血、昏迷之变。;⑵注意顾护正气。在运用逐水剂舟车丸、控涎丹、甘遂、二丑粉等药物时,常用枣汤或米汤送服,粉剂用胶囊或桂圆肉包裹,一般以2~3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停3~5日再用。

⑶使用逐水剂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如发现有严重呕吐、腹泻、腹痛者则当停药。

⑷如正虚者,要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附2:危重症的抢救]

一、出血血热妄行——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犀角地黄汤气随血脱——扶正固脱,益气摄血——独参汤二、昏迷病机——正虚邪陷,痰热蒙窍,由闭转脱三、动风

热动肝风——清热平肝熄风——羚羊钩藤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