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课件33张_第1页
高考写作指导“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课件33张_第2页
高考写作指导“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课件33张_第3页
高考写作指导“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课件33张_第4页
高考写作指导“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课件33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就是说品德对个体、他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伏尔泰曾说:“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而无所得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是残疾人创业的代表,他的企业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是残疾人,2022年营业额高达1300万元。疫情期间,员工隔离在家,独自坚守的陆鸿依然给员工发工资。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与“得”引起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考题回顾审题指导一、分析材料构成作文材料由三则材料组成,阅读这三则材料,在前两则材料中不难找出核心词:德与得。材料中的“德”指的是好的品行、道德,“得”是指收获、益处。而材料三是以陆鸿为例。所以,本次作文依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思考“德”与“得”的辩证关系。二、思考“德”与“德”的辩证关系,确定立意立意方向一:同一关系材料一“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表明了“德”与“得”的同一关系,强调品德对于自己、他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材料三以陆鸿为实例,证明了帮助他人也能让我们有所收获,因德而有所得。如侧重同一关系应着重思考如何以“德”来实现个人的“得”,达到“德”与“得”的内在统一。参考立意1、厚德而后得2、德可得人,亦可自得3、以德谋得,以得促德。立意方向三:同一关系+对立关系综合三则材料,整体立意,此为最上等立意,最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参考立意:以德求得,因德舍得

“德”与“得”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考场作文精彩题目范例考场作文精彩首段范例考场作文精彩论证段范例考场作文精彩尾段范例考场高分作文范例德于天下,方得始终(56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深潜“德”之义,曰:“德者,得也。”以德行其道,于人,于物,于世间种种,皆为助力人个修养之动力引擎。越是处于如今之鸿鹄盛世,依德待世间万事,主得前途之光明。由此见之,德,是得之发韧,为得之肇始,德于天下,方得始终。德,则兼济天下,关怀他人、无私奉献,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有德之人早已彪炳史册,眼观当下和谐社会,有德之人亦于个人岗位兢兢业业,熠熠生辉。

德济天下,清阳耀灵,心之所向,江河所至,以德待天下,我们聆听到张桂梅校长排除万难建立华坪女高的故事,方得无数大山女孩感恩的回报;我们赞叹于音乐老师邓小岗以每年数十次的频率往返北京与马兰村,向孩子们传授歌声与美好,主得北京冬奥会上清纯可爱的《奥林匹克颂歌》之声;我们亦观之,杨宁、秦越飞、黄文秀这群年轻的身影穿梭于脱贫的战场上,竭尽全力为脱贫事业奉献一己之力……正是如此可爱之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才有如今生活之富足,国家之富强。

眼观当下,躺平现象层不出穷,许多风华正茂的青年不愿奋发向上,传播德之火种,这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如若人人皆如此,这个国家怎能飞黄腾达、接续未来呢?以德待天下,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彰显,于星燧贸迁之时代,我们青年人当踔厉奋发,念炬成阳,待到“添酒回灯重开宴”之时,方得华夏之绚丽篇章。于不得藏大德,以大德致所得(56分)

《说文解字》云:“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而社会中,有人汲汲于功名所得,陷入道德泥淖;有人主动不得。一展芳华大德。“得”与“德”是青春的命题,需要以信念和行动回答,而我会说:于不得藏大德,以大德致所得。

于不得间展大德,当察尽世人众生相。得到,是物质的占有,是确定的把握;相较而言,不得与失去是令人不甘与惋惜的。查果真如此么?且看,黄旭华隐姓埋名一生,功名、家庭不得,却一展为国为民这愿;黄文秀于泥石流失去生命,却绽放大德大爱之芳华;感动中国人物陆鸿独自坚守,不求多得,只愿关爱残疾员工困难之美德,那份无所求,无所爱的不得,是清贫而略带苦涩的,往往与人与生俱来的占有追逐的本性背道而驰,但也往往正是在不得之中,爆发了人类至高无上的大美品德。

以大德而致所得,方观照自我成长路。古语言:“德不孤,必有邻”。邻即德行加持后的众多得到之一。有德者能得,这并非是什么因果循环、善恶相报,而是有德者自有光芒,自有成长。甘古拜为红灯区的女性争取教育的权利,以善德耀前路;媒体人陈贝乐铁户担道义,以有良知底线这德前行;农妇诗人白茹云以大德观照自我成长,方有所得。有大德者,即便分文不取。馈宥也会自然而然地青睐其人。他们超出了凡世物质之“得”,真达非物利的,社会与精神的“大得到”。

于青春中立德,于时代中有得,大德大得共生共美。德与得的问题,思考的是我们青年人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思考的是成为什么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思考的是得到与放弃、道德与失德的问题。有网红失德作秀,无下限的炒作,只为了金钱与免得的小小得到:而钟南山,张伯礼,陈薇以医者仁心的大德,外得于社会,内得于自我:钟扬,屠呦呦等科学家以造福花生的大德,于时代有得,青春澎湃,不应局限于分寸之地,苦苦挣扎在得失的计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