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河医学思想在脾胃病诊治中的运用探析
单兆伟教授是孟河学派著名艺术家马培的继任者,曾任孟河学派学生张泽生的门下医生。他继承了孟河学派的学术精髓,解决了许多疾病,尤其是药物的特点。特别是在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完整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吾随师临证数载,就其孟河学术思想及诊疗用药特色在脾胃病方面的运用探析如下。治泻水,调和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禀赋所成,非药物、食物调补所能变化其性、其功能与生理定势,但其虚弱之性仍可以后天调养弥补。孟河医学诊疗用药特色多以调补脾胃、食补后天、健旺气血、调理营卫、平衡阴阳为治,以平淡之药食达神奇之疗效;总以诊治脾胃机枢为学术特色。无论是脾胃之为病,还是以脾胃虚弱为主证之诸疾,涉及老年心脑疾患、妇孺体虚之人、重症诸疾恢复后期、各种术后恢复期、术后并发症、综合征、各科疑难杂症,无不赖以诊治调理脾胃功能而康复。营卫调和、气血旺盛、阴阳平衡、调治百病,全赖后天谷气生化、营养充足、泉源不竭;后天足方可诊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患,调理各种虚损劳伤之疾。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其故也。吾师单兆伟教授集多年之学术继验,运用孟河医学思想在临床中诊治各科疾病,体现了以脾胃虚弱为本、调理气血营卫的学术特点。单老师曾治一脾淋巴癌患者,女性,57岁,越南河内人,2000年12月19日诊。患者2个月前于法国行脾切除手术,术后常规化疗,反应较大,化疗无法继续进行,出国求助吾师。刻诊:患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面无华泽,恶心呕吐,纳谷不佳,少寐多梦,发脱眼花,头昏心慌,气短气喘,恶风汗出,形体消瘦,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象细弱。辨析证属脾胃虚弱,运化失责,气血亏虚,营卫失和。治拟健脾和胃,助运调中,补益气血,调理营卫。药用黄芪、南北沙参、白术、法半夏、阿胶、薏苡仁、何首乌、生地、熟地、葛根、当归、冬虫夏草、红枣、莲子、白芍、泽兰、龟板、鳖甲、半枝莲、蛇舌草,诸药共制颗粒剂缓图,服药3个月后诸证缓解。二诊:觉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继上方加茯苓、陈皮、扁豆、山药、山茱萸、女贞子、桑椹子、海马,继以颗粒剂治疗。服药2年,配合阶段化疗,病情稳定,体质渐复。随访3年,诸证悉除,未见复发转移。细析所录方药,性味平淡,健补脾胃,燮理阴阳,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故疗效显著,实为孟河医学调理脾胃为机枢的诊疗用药特色。和和健脾以和胃《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乃机体生、长、化、收、藏之源泉。历代名医善治脾胃之疾,无论是攻下、养阴、温补诸法,总以流通脾胃气机为要旨。斡旋气机升降,务求调气复平,勿使中焦壅滞,寒热温凉勿予偏颇,是单教授运用孟河医学思想诊治用药于脾胃病的一大特色。脾胃位居中焦,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司,则百病丛生。俾气机斡旋,升降功能复常,方能自行仓廪之职。处方用药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处处以维护脾胃之生理功能为要,务求其平,不可偏执。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可发生水谷受纳、腐熟、运化功能障碍,可见脘腹痞满、疼痛、呕吐、呃逆、泄泻等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脾为阳土,升为健运,胃为阴土,降为和畅,故治疗脾胃病须注意调节脾胃升降功能,勿使中焦壅塞。方药宜选用轻清灵动之品,治疗务求调气复平,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药。如理气重调升降,选用葛根、荷叶、升麻等,谨防香燥伤阴,“忌刚用柔”,喜用佛手花、绿梅花、玫瑰花等理气不伤阴之品;益胃养阴贵在柔润不腻,强调用药宜柔宜润宜凉,常用南北沙参、石斛、百合、麦冬、玉竹、甘草,或加乌梅、白芍等酸味之品,酸甘合化。补脾以健运为本,益气以健脾为先,维护脾胃生理功能,处方用药以甘平微温之品健运中气,常用党参、太子参、白术、薏苡仁、山药、扁豆等。处方用药以调气复平为要。润养胃阴、养血柔肝、涉及胃师承孟河医学,药用轻清,方药醇,正是其一大特色,补益脾胃气阴是其用药特点。吾师治疗脾胃病继承和发扬孟河医学特色,主张使用药性平和不伤脾胃的方药,如益气健脾用太子参、白术、山药等清补之品,气阴兼顾,又不滞气;润养胃阴用南北沙参、麦冬等清养之品,少用厚味重浊,以防泥滞不行;行气用理气而不伤阴之佛手、绿梅花等,忌用破气之品,以免香燥伤气;清泄郁热,用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不用大苦大寒,以免损伤胃气;利湿重用薏苡仁,取其“善利水,又不耗伤真阴之气”(《本草秘录》)。养血柔肝用白芍、百合、合欢皮等兼调情志。单老师治疗脾胃病,处方轻清简约,方药醇正,处方不过八九味药,一般不超过12味,药味过多则庞杂不能切中病所,避免互相牵扯无功。每味药用量亦不宜太重,否则药过病所,反伤正气。病告基本痊愈,应中病即止,不可全仗药物攻治以求所谓除邪务尽,而应以膳食调养,怡情悦性,节饮食,慎起居,待脾气健旺,正气恢复,余邪自去也。和胃利水,清化独立以和胃吾师用药处方,量轻味淡,配伍精当,辨证准确,选药以药性平和、口感较好、不损伤脾胃之方药为治。健脾益气配以助运之品,使补而不滞;养阴益气配以和胃之药,使补而不腻。清化湿热治其标,不忘健脾补虚顾护其本;特别是顾护脾胃相关疾病论治,兼夹证、并发证以及多种疾病的相关统一论治,无论是方药配伍,君臣佐使遣方用药,还是巧用药对治疗,见微知著。寒热虚实、阴阳表里了于胸中,评察病情、辨证精当。虽以平淡之品,其效卓著,特别是善用巧用药对治疗,收效明显。现以下数列药对以资说明。1阴消肝以养肝之要药《本草汇言》云:“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白芍酸寒柔润,微苦能补阴,略酸能收敛,敛肝之液,收肝之气,而令气之妄行,为养肝柔肝之要药。两者相合,阴阳刚柔,相合相柔,柔肝安脾,调和肝脾,配伍精当。肝郁气逆,犯胃横脾,肝旺脾虚,土虚木乘为脾胃病常见之证候,治疗以白术健脾,先安未受邪之地;白芍敛肝,使木不克土,土安脾健。无论是活用逍遥加减,还是以痛泻要方增损,均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诊治诸多疾患。2代病理作用《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功在止渴生津、解肌退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能扩血管,增加血流量,活血通络。丹参专入血分,活血养血,降而行血,有功同“四物”之用。两药相伍,升降相配,气血同治,生津通脉,祛瘀止痛,诊治脾胃病“病久入络”,伴见便溏泄泻、胸痹心痛诸症,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冠心病,症见病程日久屡治难愈属气滞血瘀者。3养胃健脾,通胃通气《名医别录》谓黄芩“疗痰热、胃中热,消谷,利小肠”,《药性论》曰“治肠胃不利”,功能清热燥湿,具有抗炎杀菌作用。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泻痢草”,功在健脾补虚,清热止血。《百草镜》云“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仆、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消宿食,散中满下气,疗吐血各病,翻胃噎膈”,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保护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作用。两药相伍,清热泻胃,治疗脾胃病湿热为患,过食肥甘厚腻、久损脾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所致之胃镜下黏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等症。再如麦冬配半夏:麦冬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化痰止呕,两药刚柔相济,润燥相宜,具生津养胃、醒脾开胃、降逆止呕之功。枳实(枳壳)配白术:枳实(枳壳)破滞气,消积滞,泻痰浊,除痞满,以走泻为主;白术补脾运中燥湿,以补以守为主。两药补泻走守、急缓消补兼施,共奏健脾开结、消除痞满诸疾之功。莱菔子配决明子:莱菔子下气定喘、消食化痰、通降胃气,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两者同用,肺气得下,胃气得降,肾气得充,气机调畅。若配伍补益脾胃之品,则下气通便不伤正,补气培本无壅滞。谷芽配麦芽:麦芽消食和中、助胃健运,谷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两者具有生发之气,升发脾胃,开胃健胃,相得益彰,治疗脾胃病纳谷不馨、脘腹胀满之征。西洋参配决明子:补气养阴,润燥通便,增水行舟,降压降脂,无伤正之虑。黄连配苏叶,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化湿畅中,清热止呕,治外感寒邪,并脾胃气滞常见胃有郁热者,可以两药1~3g泡水代茶,可收“轻可去实”之功。治泻治泻热—崇尚补益脾胃,注重正复邪安脾胃之疾,不外虚实。所谓实证,有痰湿、气滞、瘀血、湿热、热毒等病理变化,临证出现胃痛、阻胀、泛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少等系列症状,亦包括现代所述HP感染引起人体诸多病变。然而,此必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即《内经》所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以中焦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只有脾胃虚弱,诸邪方可乘虚侵袭而形成诸多实证病变。故脾胃虚弱为患病发病之本,健脾和中、补益脾胃为治疗大法。正复邪安,邪祛正安,体现了提高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防病保健思想。在脾胃病的论治中,总以补益脾胃、调和中气为治本大法。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总以脾胃气虚为其本,临床证治总以补益脾胃、理气和中为治,益气健脾、扶正固本才是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关键。HP感染之相关性胃病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脾胃气虚,可为HP的附着、繁殖、致病提供客观条件;HP感染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程度,使机体抗邪无力,不能清除HP。现代研究表明,脾胃虚弱病人不仅HP检出率高,菌量多,引起细胞变性崩解,且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活动程度也较其他证型的病人为高。健脾益气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病理,也有助于清除HP,防止其复发,从而反证了脾胃虚弱是发病的根本。消化性溃疡虽虚实夹杂,但以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等邪实兼夹并现,然此标实终因中虚而生,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返流性食管炎虽以气、痰、瘀、热为标,但总以脾胃虚弱为本,标证兼夹互见,其本虚在脾胃气津;诸多疏肝和胃、理气化瘀、活血化瘀之治,总以健脾益气、养阴和胃为治本之法。营养方面可食肉,符合以下语补虚扶正,食疗治病、膳食养病,乃孟河医学之特长。单老师在脾胃诊治用药上,侧重饮食调摄,膳食分类以治病补虚。饮食疗法是一种增强体质、纠正转化体质类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如治阴虚体质、虚热内生者以甲鱼、海参、百合等为治;阳虚体质者以羊肉、牛肉、鹿肉、姜、椒之属食之;痰湿体质、形体丰腴之人多食海带,或以煮汤;延年益寿用胎盘、乌龟抗衰益寿;高血压治以决明肉、麻雀汤等;尿结石可进山慈姑、胡桃;糖尿病可食山药、百合等;癌症可多食薏苡仁、菇类、毛笋等,以防癌抗瘤。尤其是脾胃病患者,脾胃有寒者宜食姜、椒类;胃热者酌进凉润水果;胃酸过多者吃些含碱面食;胃酸缺乏者,饭后宜进食适量醋或山楂片;肝胆系统病患者,宜进清淡蔬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肉、鱼类,忌辛辣烟酒刺激之品,少进动物脂肪;肝脾肿大者宜选甲鱼、蛋类;龈鼻出血、肝硬化腹水者宜低盐或无盐饮食;肝昏迷(肝性脑病)时应控制动物蛋白类食物;上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应短期禁食等。总之,“以食代药”,合理搭配饮食,调整膳食食谱,加强饮食调理,顺应自然,颐养天然之气,调理自身,可防病祛疾,康复保健,延年益寿,是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营养护理方面吾师诊疾,倡导怡情悦性,慎起居,摄生养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诊治各种疾病的主要保障。脾胃疾病常出现与常人不同之情志反映,特别是不良的心态是患病的主要诱因,竞争激烈、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性情急躁、多思郁虑、高度紧张、精神刺激、恐病心理、不良嗜好、生活无规律、饥饱失节、冷暖不匀、起居失时、好逸恶劳、营养过剩等等,是影响气机升降、气血紊乱、脾胃损伤、调养失度、心境不佳的重要因素。摄生养性得宜,生活起居有度,因体质制宜,是脾胃养护之道,提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慢跑、打拳、气功、跳舞、户外活动等习惯,既能调节机体气机,促进气血畅运,舒筋活络;又能健脾和胃,增强代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有节,进餐应有规律,饮食宜多样,不可偏嗜伤脾。慎配食物,不伤胃气,积极配合食疗。慎食“发物”、“荤辛”之品,更须注重饮食卫生,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以清淡普食为主,忌烟酒、咖啡以及油炸、辛辣等食品,避免其损伤胃阴,化生湿热,壅滞胃肠致病。崇尚荤素搭配,精细相配,以食代药,“谨和五味”、“食养尽之”(《内经》),方能营养充足,精力充沛,体格健壮。开展中医学术攻关,提高了学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合同范本写
- 240钻机租赁合同范本
- epc工程合同使用合同范本
- 人工加材料合同范本
- 全新货车购车合同范例
- 保险公司担保贷款合同范本
- it 顾问合同范本
- 分公司发票合同范本
- 代招合同范本
- 出租摩托协议合同范本
- 贫血医学教学课件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2024年版)课件 李全龙 第1-4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述-网络层服务与协议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 委托书之工程结算审计委托合同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完整版)重力式挡土墙专项方案
-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 必考古诗赏析知识点(九年级下册)-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山东省2024届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