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笑堂竹庄画传》人物像传研究
一《晚温度画传》《明清臣像传》《晚温度画传》《明清臣像传》《晚温度画传》《观点云图》《晚温度画传》《典型人物像传》《晚温度画传》《典型图》《明清臣传》《晚温度画传》《观点云《竹庄画传》又称《竹庄画传》,是清初著名的古代名人画的传记。清初这位前画家周(1665-1752)周写了《晚喜堂竹庄》。全书采用一传一图的形式,用线描的手法刻画了120位人物全身像,分为《晚笑堂画传》与《明太祖功臣图》两部分。根据民国陶湘本附订《画传》目录,是书所绘人物包括汉至明初的“历代名人”38人、晋至唐“诗人”18人、唐宋“文人”8人、“朱子像赞”12人,以及“明太祖开国功臣”44人。(一)《晚叹堂竹庄画传》本是清代图像,由实际效果和技术所传上官周《画传》自序云:“携卷入粤,小孙惠不欲没老人治微勤,请付剞劂,以诏来兹。余出所藏而授之”,署“闽汀上官周自题,时年七十有九”。其友人杨于位亦云:“先生年七十九,重游粤峤,访得名手,乃择其优者百辈,锲之于板。”据笔者考证,上官周生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因此《画传》初刻时间为乾隆八年(1743年)。上官周中年后寓居广东交游、鬻画,长达40余年,结交甚广。他的另一著作《晚笑堂竹庄诗集》曾于乾隆四年(1739年)在广州刊行。据上官周自序交代,其晚年回到故里汀州城,隐居“晚笑堂”,“息影邱园、杜门却扫”,“浏览史籍”,倾力心血,用数年时间为古人编绘像传共76人,与早年创作的44位明太祖开国勋臣像合为一书,以其书斋“晚笑堂”为名,曰《晚笑堂竹庄画传》,旨在借书传世,“亦为后贤颂诗读书者之一助”。因此画家不顾八十高龄,亲自携孙子赴粤东遴选刻手,“择其优者百辈”,并亲临督课,“出所藏而授之”,对刻本极为重视与考究。现代美术史家郭味蕖称《画传》刻本“人物面貌表情细腻,构图富有变化,衣纹刀刻硬整流利,颇为当时的艺苑所推重”,“在刻印技术方面超过了殿版,是清代人物画谱的佳范创制”。广州是中国境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外国商人来华交易,指定行商作为贸易的代理,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就是著名的“十三行”。当时的广州城可谓商贾云集,各地书商也纷纷来到此地开设书坊或分号,促进了广东地区图书市场的繁荣。至嘉庆年间,广州一跃成为国内出版与贸易最活跃的城市。上官周《画传》的刊行始发于广东,在这种开放、活跃的商业环境下,遂传至海内外。大学士翁方纲曾多次提到其收藏的《画传》:在任广东学政期间,翁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与上官惠会面,上官惠以祖父上官周的画作相赠,翁即和《上官竹庄画骑牛翁,用画上三诗韵》,称“竹庄尝绘古将相名贤百二十人为册”;好友江凤彝收藏一件砚台,其背面刻有“李商隐”半身像,翁方纲特为其题跋云:“秬香兄以玉溪生像砚拓本求题,视其神采飞腾如女子,制作之精,可想见矣。愚有上官周《唐宋诗人像》一册,至玉溪谷病其多态,今始知上官氏学有渊源,非妄为者。”可见《画传》已经在当时文人及书画界中传播开来。(二)日本原著作权据日本大庭修《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载,江户时期中国典籍东传日本的主要渠道是中日贸易,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该书所录“《赉来书目》一览表”显示,自日本享保六年(1721年)开始,就有携带中国书籍的广州商船驶入日本港口。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画传》藏本封三附《皇都五车楼画谱类藏版略数目》,标注为“唐本翻刻,安永九年(1780年)刻成,文化九年(1812年)求本,皇都书肆菱屋孙兵卫藏版”。证明《画传》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乾隆八年(174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之间,在刊行时间上,与《画传》初刻本相距不到40年。此外,有关学者据《赉来书目》统计,从天宝至安政年间,《画传》还有其它版本多次传入日本,数量不少于六套(表一)。(三)《类画传》类《画传》在国内的流行,与《芥子园画谱》有着密切关联。《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是在清代著名文学家兼书商李渔(1611-1680)主持下,由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等将古人绘画技法编绘成书的,以李渔在南京营造别墅“芥子园”为名刊行于世。初集山水谱五卷,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木版彩色套印;二集为兰、竹、梅、菊四谱八卷;三集为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二谱四卷,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刊行。《芥子园画谱》刊行以来,一直是图书市场上最畅销的画谱,前后有数个版本面世。然而,至清嘉庆年间,“芥子园李氏先世所传《画谱》已将山水、花卉、翎毛次第授梓,而于人物一册,则迟之又久。盖亦重之,乃四方人士觅之者众。”有书坊看到了这个商机,便借《芥子园画谱》之名,从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丁皋的《写真秘诀》等画谱中选取线描人物图例,汇编成《写真秘诀》《仙佛图》《贤俊图》《美人图》四卷,又附《图章会纂》,合成《芥子园画传四集》,由倪模作序,于嘉庆二十三年(1820年)刊行。其中《贤俊图》38个图例中,有36例选自上官周《画传》,是书刻工水平并非上乘,但《贤俊图》仍是其精华部分。由于冠以“芥子园”为名,当时颇为畅销,但随着市场流通,行家发现该画谱并非李渔传本。许多读者不满足于其与《画传》原刊本差距甚大的30余个插图,精明的书商便开始着手翻刻《画传》全本。由于市场一直持续看好,至20世纪30年代,《画传》被不断翻刻或影印,先后有多达10余种不同的版本面世。(四)销售记录的种类叶浅予称上官周的《画传》是“近一二百年来学习人物画的重要范本,比之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流传要广”。笔者根据《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续编》收录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自清末至1949年,全国四大城市28家书局有《画传》销售记录。其中上海有申报馆、千顷堂书局、二酉书店、抱经堂书局上海分局、同文书店、扫叶山房、来青阁、锦文堂、蟫隐卢书局、锦文堂等10家;北京有中国书店、文友堂、北平直隶书局、受古书店、东来阁书店、稽古堂、文奎堂、宏远堂、来薰阁、修绠堂书店、富晋书社、邃雅斋、宝铭堂、文禄堂等14家;杭州有抱经堂书局、复初斋、金氏豸华堂等3家;苏州有文学山房一家。其中上海和北京的销售单位及销售量次最多。此外,上海的申报馆于光绪二年(1876年)有本局的影印本发兑,千顷堂书局于1921年有本局影印本发兑。从销售情况看,《画传》与质量相当的李渔《芥子园画谱》刻本相比,单册价仍略胜一筹,其中杭州抱经堂书局1934至1936年销售的《画传》4册精印本,单价达到16元(单册价4元),超过了同一时期北京琉璃厂宏远堂销售的清版《芥子园画谱初集》5册刻本的单册价(5册共16元)。由此可见,叶浅予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二《绘画传记》版本的藏书现状和样本研究(一)国内外图书馆现状1.民国以前版本《画传》版本据笔者调查,国内至少有25家单位收藏《画传》民国以前的版本,其中刻本不少于51套,石印或影印本不少于22套。详情列表如下(表二)。2.海外藏本的种类如上文所述,由于有数次不同版本的《画传》传入日本,该国五车楼书坊又曾于安永九年(1780年)、文政七年(1824年)二度翻刻印行。故在海外馆藏中,日本数量最多,包括五车楼翻刻本在内的不同版本不少于22套,其他国家也有少量藏本。详情列表如下。(二)日本本或称《日本史》第20本或规定了一个出版单位本通过调查各大图书馆馆藏,现已发现《画传》自乾隆八年(1743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传世版本(次)不少于9种。其中有明确刊行时间和出版单位的有日本五车楼本、光绪申报馆石印本、民国千顷堂本、民国陶湘本等4种。其它几种版本信息模糊,各馆藏多标注为“1743年刻本”。为了方便描述,在没有对版本顺序和刊行年代下结论之前,对存疑的版本样本采用“甲、乙、丙、丁、戊!!”标记;对相同版本不同版次的,采用“甲版A本、甲版B本、甲版C本!!”标记。1.a版本2一、a版1.《唐西侧诸藏书》明万历郑振酸藏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不全本,一函一册(馆藏号:XD9974)。该藏本未见标注雕版年月、单位、刻书家姓名等信息的“刻本牌记”,“汉高祖”一页有“北京图书馆藏”、“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藏书钤印,为郑振铎旧藏。前半部分为《晚笑堂画传》、后半部分为《明太祖功臣图》。缺书名页,“序”、“自序”页仅存残片,正文后半部分缺“宁河王邓愈”、“黔宁王沐英”、“济国公丁德兴”、“黔国公吴复”、“淮安侯华云龙”、“乐浪公濮真”、“骁骑舍人郭德成”页。该藏本采用上等的连史纸印制,纸张薄,韧性好,纹理整齐,洁白细腻;序文、题跋及小传皆为手书上版,版面开阔整洁,刀工硬整流利,印制精细。2.马皇后诸文开本纵30厘米、横20厘米,天头4.8-5.2厘米、地脚2.4-2.6厘米,外粗内细。半框纵22.3-22.9厘米,横约16-16.2厘米,版框上下单粗线,左右为双线(外粗内细);版心白口,宽约1厘米,上部分印“晚笑堂画传”或“明太祖功臣图”,中间为上下加细线单鱼尾。《晚笑堂画传》部分近鱼尾处印有如“汉”、“宋”、“唐诗”等人物的年代和类别,版口下端印页码。序文部分每半框竖排12行文字;正文每页写一个人物,上半框为人物全身线描图版,图版右上方用隶书字体书写人物的名称,左侧是题跋,内容出自典籍,为后人对该人物的评语;下半框是作者撰写的人物小传,文字行数不等,最多的达13行。该藏本不分卷,没有附目录页,根据装订顺序,内容编排如下:书名页(缺)序一(残缺)序二(残缺)自序(残缺)正文与图版(人物名称、类别、页码)汉高祖,汉,一;西楚霸王,汉,二;虞姬,汉,三;张文成,汉,四;淮阴侯,汉,五;齐太仓女,汉,六;东方曼倩,汉,七;司马迁,汉,八;苏子卿,汉,九;班婕妤,汉,十;严子陵,汉,十一;班固,汉,十二;姜诗妻,汉,十三;庞德公,汉,十四;曹大家,汉,十五;诸葛亮,汉,十六;谢文靖,晋,十七;王右军,十八(漏刻“晋”字);顾虎头,晋,十九;远公,晋,二十;狄文惠,唐,二十一;张文献,唐,二十二;司马真一,唐,二十三;张中丞,唐,二十四;颜忠节,唐,二十五;颜文忠,唐,二十六;郭忠武,唐,二十七;狄武襄,宋,二十八;蔡忠惠,宋,二十九;司马文正,宋,三十;刘忠定,宋,三十一;黄文节,宋,三十二;李忠定,宋,三十三;岳忠武王,宋,三十四;文信公,宋,三十五;亏忠肃,宋,三十六;王文成,明,三十七;杨忠愍,三十八(漏刻“明”字)。陶靖节,晋(漏刻“诗”字),一;苏若兰,汉诗,二;王子安,唐(漏刻“诗”字),三;杨盈川,唐诗,四;卢新都,唐诗,五;骆宾王,唐诗,六;孟浩然,唐诗,七;王摩诘,唐诗,八;李太白,唐诗,九;杜工部,唐诗,十;刘长卿,唐诗,十一;刘禹锡,唐(漏刻“诗”字),十二;李长吉,唐诗,十三;元微之,唐诗,十四;白文公,唐诗,十五;杜舍人,唐诗,十六;李义山,唐诗,十七;温庭筠,唐诗,十八。韩文公,唐文,一;柳柳州,唐文,二;欧阳文忠公,宋文,三;苏文公,宋文,四;苏文忠公,宋(漏刻“文”字),五;苏文定公,宋文,六;曾文定,宋(漏刻“文”字),七;王文公,宋(漏刻“文”字),八。周元公,宋,一;程纯公,宋,二;程正公,宋,三;张横渠,宋,四;邵尧夫,宋,五;杨龟山,宋,六;罗豫章,宋,七;李延平,宋,八;朱文公,宋,九;张宣公,宋,十;陆文安,宋,十一;真西山,宋,十二。(以上为《晚笑堂画传》部分)马皇后,一;中山王徐达,二;开平王常遇春,三;岐阳王李文忠,四;宁河王邓愈,五(缺页);东欧王汤和,六;黔宁王沐英,七(缺页);韩国公李善长,八;颖国公傅友德,九;诚意伯刘基,十;营国公郭英,十一;铁冠道人张中,十二;越国公胡大海,十三;翰林学士承旨宋濂,十四;德庆侯廖永忠,十五;协律郎冷谦,十六;吉安侯陆仲亨,十七;宋国公冯胜,十八;济阳侯丁普郎,十九;姑熟郡公陶安,二十;济国公丁德兴,二十一(缺页);江国公吴良,二十二;周颠,二十三;虢国公愈通海,二十四;南阳郡侯叶琛,二十五;东丘郡侯花云有后,二十六;高成侯韩成,二十七;郢国公冯国用,二十八;江夏侯周德兴,二十九;翰林学士王祎,三十;永国公薛显,三十一;蔡国公张德胜,三十二;安远侯蔡迁,三十三;御史中丞章溢,三十四;泗国公耿再成,三十五;蕲国公康茂才,三十六;陕国公郭子兴,三十七;丹阳侯男孙炎,三十八;梁国公赵德胜,三十九;右副督御史韩宜可,四十;黔国公吴复,四十一;淮安侯华云龙,四十二(缺页);乐浪公濮真,四十三(缺页);骁骑舍人郭德成,四十四(缺页)。(以上《明太祖功臣图》部分)跋(缺页)二、a版b版1.北京大学图书馆本样本1: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不全本(馆藏号:1156),一函二册,存上半部分《晚笑堂画传》,缺下半部分《明太祖功臣图》,该馆定为善本。样本2: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补全本(馆藏号971.02/2173),一函三册,该馆定为善本。三册书脊上分别标有“上、中、下”,上、下两册为《晚笑堂画传》,下册为《明太祖功臣图》。其中“汉高祖”、“西楚霸王”、“虞姬”、“张文成”、“东方曼倩”、“司马迁”、“班婕妤”、“班固”、“姜诗妻”、“曹大家”、“诸葛忠武”等数页为光绪申报馆石印本补录合订。“序”第一页有“靖廷图书”、“寿椿堂王氏家藏”藏书钤印,为近代藏书家王靖廷旧藏。2.增加级“晚温度堂竹庄画传”为汉字上版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本开本,纵29.7厘米、横19.2厘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纵29.3厘米、横19.4厘米。除了开本略小,其他版面形态与甲A本完全一致;书名页“晚笑堂竹庄画传”采用隶书手写体上版,两行排列。北京大学藏本的装订顺序略有不同,“罗豫章宋七、李延平宋八”与“曾文定宋七、王文公宋八”位置互换。三、文字文案特征A、B两藏本相似度极高,但进一步从图像信息、线条的印制质量、文字的笔画等细节进行比较,两种藏本局部仍有微妙差别。下文以“班婕妤”图版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两种藏本右边栏上半部分两处断痕(图一a、b所示)的位置几乎可以重合,题跋文字的字形、大小、排列、位置一致,但笔画粗细略有区别。甲B本文字笔画比甲A本略细,“班婕妤”、“致”、“侏”、“儒”、“一”等字尤为明显。线描人物“班婕妤”的高宽(高189毫米,宽48毫米)比例一致,图形位置、图案细节几乎可以重合,但“班婕妤”头饰中的凤凰图案细节略有差异。甲A本图像信息很完整,造型与唐寅、仇英等明代画家所绘仕女头饰中的凤凰形象相近。甲B本“班婕妤”头饰的凤凰头颈部有a、b、c三处缺失,b处断痕明显,由于a处缺失,使凤头变小,凤嘴变长,不符合凤鸟的造型特征(图二)。在印刷质量上,B本不及A本,图版局部线条、文字有积墨、糊笔、断线和墨色浓淡差异的现象。由此可推断,A、B二本同出一版,该版经多次印刷后,产生磨损,造成局部线条断裂或丢失,后人对此进行描润、修复,印制成B本,故文字笔画略细。因此,A本是该版精印本,B本是修复刊印本。2.版本b一、上海图书馆藏本样本1: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全本(馆藏号:127970),一函二册。样本2:上海图书馆藏不全本(馆藏号:553410),一函一册。存下半部《明太祖功臣图》,缺上半部《晚笑堂画传》。二、毛边纸版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开本纵26.8厘米、横19.2厘米;上海图书馆藏本,开本纵27.5厘米、横20厘米。两种样本半框皆纵22.5厘米、横16厘米。采用毛边纸印制,纸张薄脆,呈浅棕黄色,局部有明显丝状杂质。版面形态、图像信息与甲版B本接近,刻印质量不及甲本二种。从版口信息看,这个版本除了“王右军”一页仍缺“晋”字外,其他页码没有出现甲本中缺漏人物类别文字的现象。该版本同样未见“刻本牌记”,没有目录页。国图藏本《晚笑堂画传》部分排列顺序混乱,如“跋”放在序之后,而通常应该在正文之后;正文部分一开始就进入“唐文”也很唐突。开本比上海图书馆藏本略小,疑曾经后人剪切重订所致。3.丙版两种一、丙版a版1.重要性藏本简称“陶也”样本1:首都图书馆古籍部藏全本(馆藏号:乙三729),一函四册。序一右下方有“首都图书馆藏书之章”、“兰喦藏书”收藏印。该馆标注“上官惠本”,定为善本。2012年文苑出版社将该藏本影印出版发行,扉页上署“据乾隆八年原刊本影印”。样本2: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全本(馆藏号:T2258/23721),一函四册。每册护封铅印标注:“THECHINESEJAPANESELIBRARYOFTHEHARVARD-YENCHINGINSTITUTEATHARVARDUNIVERSITYOCT.91959”(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1959年10月9日)。该藏本序一上半页右上端有“长生安乐”,右下方有“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印”、“苏秉心印”藏书钤印,图版“陶靖节”页右侧还有“眉山”、“正斋”藏书钤印。扉页与序之间夹粘有收藏家手写目录手稿。样本3: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一函四册不全本(馆藏号:己589.7483),其中《明太祖功臣图》缺四十一至四十四页,该馆定为善本。样本4: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一函二册不全本(馆藏号:XD10382),缺《明太祖功臣图》,图版“陶靖节”页右下角有“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收藏印,是郑振铎旧藏。2.版本印刷、印刷质量该本文字与图像的整体面貌与乙本接近,版框、版口形态及信息与乙版一致。但开本、部分人物图像的局部不尽相同。开本纵28厘米、横约17厘米。半框纵22厘米、横约15厘米,由于版框比甲、乙两本略窄小,序文的文字仅11栏,个别图像如“诸葛忠武”靠栏线部分有裁损。书名页四周版框双线,分两行编排,“晚笑堂竹庄画传”字体略比甲、乙本粗壮。该版本印刷质量却略胜于乙版,采用竹纸印制,纸张略厚、呈浅黄灰色,有明显的横纹,局部有丝状杂质,部分版面局部空白部分留有明显的刻版墨痕。该版亦未见“刻本牌记”,原书没有目录页。据哈佛大学藏本粘夹的藏书家手写目录手稿,编排顺序与甲A本相同。二、丙版b版1.“燕京大学馆”藏章样本1: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函二册全本(馆藏号:971.02/2137),有“燕京大学馆”收藏章。样本2:上海图书馆藏一函二册全本(馆藏号:663435)。2.第四段:开本,丙版以上藏本的开本纵约29.5厘米、横17.5厘米,半框纵22厘米、横15厘米。开本比丙版A本略大,序一页第九至十一行中下段原版破损,印刷模糊,多处局部断线、模糊。版面形态、内容编排顺序与A本完全一致。确定B本与A本同出一版,丙B本是同版的后印本。4.《晚叹堂》明万历孙兵卫藏本《画传》日本五车楼菱屋孙兵卫翻刻本有两种:文化九年(1812年)重印安永九年(1780年)翻刻本,缺“跋”页。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藏有此本。该书的封三附《皇都五车楼画谱类藏版略数目》,标注“《晚笑堂》,唐本翻刻,安永九年刻成,文化九年求本,皇都书肆菱屋孙兵卫藏版”。文政七年(1824年)翻刻本,缺“跋”页,字体、图版风格及编排与文化九年求本相似。日本东洋文库、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都立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藏有此本。书名页左边印有“五车楼翻刻”,中下部有“读史想像”黑色方印、“五车楼发兑”红色印章。封三印有“文政七年甲申晚冬刻成”、“皇都书肆菱屋孙兵卫”、“雕工井上治兵卫”。五车楼翻刻本两种刻工精细,装帧讲究,目次编排、文字内容、版框尺寸比例、图版人物比例等信息都与甲B本有极高的相似度。但正文字体略显生硬、人物线描的用线比较均匀,整体风格更趋装饰性。5.从清末到民国的三个版本一、《函一卷》中“丙”字考证据《申报馆书目续集》载,该书社石印本《晚笑堂画传》发兑于光绪三年(1877年),是《申报丛书续集》中的一种。是书一函二册,开本纵29.5厘米、横17.6厘米,以丙版本为底本印制,序一页字体与其他字体不一致,为补笔。由于当时的石印技术不成熟,该版印制比较粗糙。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韩国延世大学图书馆等皆藏有此本。二、人物保图本上海千顷堂书局影印本全本一函二册,民国十年(1921年)刊行。开本纵19.8厘米、横13.2厘米,半框纵16厘米、横13.2厘米。线描人物图版采自丙本,书名单行用正楷书写,人物名称模仿丙本隶书体,正文文字用颜体楷书字体重新编排,省略了底本中的钤印。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韩国忠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此本。三、“陶装”的收藏陶湘(1871-1940)字兰泉,号涉园,江苏武进人,是辛亥革命以后刊印古籍最多的藏书家。他以搜求明本及清初精刊为目标,收藏自宋至清版书籍达30万卷,藏书楼有“百川书屋”、“涉园”、“百嘉室”、“喜咏轩”等多处。他的收藏非常讲求版本、装帧质量,经其整修的古书被业内称为“陶装”。陶湘本《画传》扉页标署有“庚午春日渉园重印”,印行时间为1930年。该本开本阔大,纵32.5厘米、横21.5厘米,以丙版本为底本描润,修整后印行。全本重新编辑,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和中册为《晚笑堂画传》,下册为《明太祖功臣图》,增编了“晚笑堂画传目录”,编排随序文之后;三册版口统一标注“晚笑堂画传”,去掉了类别信息,改鱼尾为上下各一横线,每卷页码从第一页开始标注。书名页采用丙版字体,版框变为圆角、单粗边线;正文版框四边修改为外粗内细双线,文字内容不变,但字体及编排略有不同。选用宣纸印刷,纸张洁白、温润,版面整洁,装帧讲究。经描润、修整后,线条清晰流畅,但力度明显弱化。三《绘画传》的广泛评论本节主要以甲、乙、丙三个早期版本及日本五车楼翻刻本、陶湘本为参比对象,梳理各版本之间的关联性。(一)文章的形状和风格的比较1.开本版本与开本尺寸版面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刻本时代特点,其中版面率常常被专家作为评定书籍版面雅俗的标准之一。如图三所示,甲、乙、丙本为不同时期的版本,各自版面的开本、天地比、版框比、版面率不尽相同,详情列表如下(表四)。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馆藏的相同版本开本有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原装为手工切割造成偏差;其二,因版本年代久远,书体受损或订线脱落,后人修补、切边,重新装订造成开本变小。本表开本尺寸取采集的样本最大值。同版次同一套书的版面天头、地脚、版框比也略有偏差,此表取其平均值。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沈娜的研究表明:“清初广东刻书虽然不多,但质量比较精良。当时的开本较大,风格亦较为古朴,如清金堡的《遍行堂集》,屈大均的《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等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还有邝露的《峤雅》利梁朝钟的《喻言集》皆是手写上版,锋棱活动,纸质优良,行格疏朗,世称善本。”如上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三种版本相比较,甲A本开本最宽阔,天地比大,版面率最小,相对较符合清初广东刻书的开本特点。从版框的面积上看,丙本比甲、乙两种版本明显窄小,尤其是宽度少了2厘米左右。故序文的文字版面每页仅11行,比其他两个版本少了一行;部分内容比较充盈的图版,减省了超出边框的图像。如“诸葛忠武”图版,刻家为了尽量让图像与文字雕刻完整,有意把右边的竖排文字尽可能与图像拉近,出左边框的图像则省去了半厘米左右。这种现象表明,丙本因为选用的板材较底本窄小,而不得不对版面做出调整。2.如何看,如何确定部分版本字体风格是鉴定刻书版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古代覆刻画谱类书籍时,刻书家都比较重视图画,尽可能接近底本。而对于文字版面,往往会脱离底本的字体风格,或重新写刻一通。此外,有的版本是以覆刻本为底本再覆刻,也会造成字体风格与原版的差异。因此,考察对比各版本的字体风格,对于《画传》这种以手绘、手书上版的刻本尤为关键。一、版本中几种典型的体裁风格相似、风格不同传世《画传》诸刻本的书名页皆有“晚笑堂竹庄画传”隶书上版。我们将既有的版本与上官周于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的《晚笑堂竹庄诗集》进行比较(图四),甲本、乙本、五车楼本的封面字体风格一致,与《诗集》刻本的书名页字体极为相似。而丙本的字体风格则完全不同。各版本的图版所刻人物名称皆为隶书写刻,总体上看,大部分的文字结体、笔形都比较相似,但有的图版如“苏子卿”、“李善长”、“班婕妤”、“马皇后”、“张文成”等页,局部出现明显的差异。从中选出“卿”、“李”、“婕”、“皇”、“张”五个比较典型的文字进行比较(图五),出现两种面貌:甲本、五车楼本两种版本风格相近,结体舒朗开阔、用笔精到,风格统一。乙、丙两种版本字体的笔形、风格相似,结体略微拘束、用笔不尽到位,风格不尽统一。乙、丙二版本出现的这种状况,很可能是在翻刻时因底本质量欠佳(如笔画缺损、黏连)造成的。二、《汉志》《合同法》《香港特区政府》《清咸丰》《武德》《隋书》《大陆法》《唐纪六策略》《画传》早期几个版本的文字皆为手书上版,此类刻本的序、跋部分通常采用原作者的字迹,上官的《自序》也不例外。我们选取了甲、乙、丙三种版本与福建博物院收藏的上官周《武夷山九曲图》中的楷书题款进行比较,甲本的文字结体舒朗,笔画精到,如“上”、“官”、“有”、“间”等字,从造型、笔形位置、字体风格等方面都与上官周真迹最为接近(图六),五车楼本、乙本、丙本的字体风格与真迹却有较大偏离。3.“类别”字编码刻本的版口主要用来标识书籍的名称、类别、卷次、页码等信息。《画传》不分卷,其中《晚笑堂画传》的版口刊有书名、人物类别和页码,《明太祖功臣图》仅标注书名和页码。甲本、五车楼本两种版本中标注的“类别”位置出现有多处文字遗漏,其中有:“顾虎头”页(漏刻“晋”字),“杨忠愍”页(漏刻“明”字)、“刘禹锡”页(漏刻“唐”字)、“陶靖节”页(漏刻“诗”字)、“苏文忠公”页(漏刻“文”字)、“曾文定”页(漏刻“文”字)、“王文公”页(漏刻“文”字)。乙、丙两个版本除了“顾虎头”页仍漏“晋”字外,其他标注“类别”的文字完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在影印技术出现之前,覆刻、翻刻插图类刻本,其制作方法通常是将底本裱在版上进行雕刻,通常不会在显要的版心位置上出现多处同类遗漏。相反,比较严谨的书商或藏书家通常会将底本进行勘校,将笔误或者遗漏的文字补上,并对模糊的字体加以描润,再进行雕刻。因此,乙、丙两种版本应是校勘后的版本,而且二者具有较近亲缘关系。(二)版本局部文献差异《画传》诞生200多年来,经不断复制、转印而形成多个不同版本,部分版面的局部图文出现差异,有的版本局部板块缺失,或图形信息发生变异。这种缺失或变异,通常是翻刻时底本印制质量欠佳,勘校不严所致。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的比对、分析,可以窥见不同版本之间的亲缘关系。1.后遇疾笃,缺失了两个字例一:“谢文靖”页小传部分。谢文靖即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该页小传,内容部分出自《晋书》。甲本、五车楼本小传内容完整,排版完全一致,最后两句是“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后遇疾笃”;而乙、丙本小传缺失了最后一句“后遇疾笃”四个字。例二:“周颠”图版。该页甲本跋文部分完整内容为“太祖命颠寄食蒋山僧寺。已而。僧来诉颠与沙弥争饭。怒而不食半月。太祖往视。了无饥色。闭空室中绝粒。累月。容颜如故。”分两行竖排。乙本相并排的“蒋”、“常”二字基本缺失,仅剩下“常”的上半部“小”和“蒋”字右下角“勾”的局部;丙本、陶湘本这二字(a、b处)完全消失,成了空白(图七)。例三:“李善长”图版。李善长是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的开国臣相,在上官周下,他身着官服,手持卷轴,以背影形象呈现。甲、乙、五车楼本中的卷轴挂带皆为两条分呈飘动状;丙本中的挂带短了一截,少了下半段,呈双重封闭状,显得唐突。2.其他版本的仕女形象例一:“班婕妤”图版。班婕妤,名班姬,西汉著名女作家,擅长辞赋。汉成帝时选入后立为婕妤,受宠。后因遭受陷害而入深宫,创作了著名的《团扇歌》。之后历代,团扇几乎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象征。“秋风纨扇”也成为历代画家创作的题材,明代尤盛。如仇唐寅、杜堇等许多画家都曾创作纨扇仕女图。上官周的画风深受明代诸家影响,黄宾虹称人物画“存有明代大家法度”,俞剑华云其所绘“人物神情潇洒,于唐寅、仇英之外,别一帜”。《画传》甲版本中的“班婕妤”(图八),手执团扇,体态雍容高贵,表情忧郁,分贴近深宫失宠贵妃的气质;雕印细腻,线条流畅,从人物表情、动态到发型、服装、头图案等,细节都很精到。该本“班婕妤”的发型、服饰与仇英《列女图卷》(早稻田大学藏中的“班姬”造型及唐寅《卧蕉执扇仕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杜堇《宫中图》、周郎《娘图》、姜隐《美人图》中的仕女形象近似。进一步从细节上与图像信息最为完整的甲A本比较,各版本的“班婕妤”头像呈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图九)。甲B本、五车楼本仅出现凤凰头饰图案部分,a、b、c、四处缺失,其他信息与甲A本一致。乙本除了此四处缺失,另有多处变异:e.头发被简线条比较粗疏;f.眉毛趋于短平状;g.鼻子没有区分鼻翼和鼻头,仅用一笔刻成;h.巴与下颌部分的线条粘连;i.嘴部上下唇线缺失;j.耳环的吊坠造型模棱两可。丙本e、g、h、i、j处与乙本基本相同,图像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异:k.高髻发饰进一步简发际以上不见中分线,成平梳头造型;m.兰花纹变成了鱼尾纹。陶湘本完全继承了丙的图像信息,但增补了上下唇线(n)。例二:“李白”图版。各版本李白形象的比例、线条、位置、风格基本一致,但胸前的图案出现差异。甲本所绘图案为如意花卉纹样,花卉、叶子、枝条特征明显,清晰可见,五车楼本的图案纹样与之完全一致。乙本的图案线条时断时续,但仍能依稀辨别出纹样与甲本大致相同。而丙本的图案线条虽然果断清晰,但纹样发生了变异,有多处细节减损或图形似是而非。如图一○a、b、c、d、e、f、g、h所示,可以发现丙本的这些细节是从乙本图案演变而来,不仅继承了该本的缺损部分,而且刻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描润,线条被肯定之后,图形发生了变异,纹样变得粗糙、模棱两可。此外,诸如“马皇后”图版的裙摆和脚踏部分、“狄武襄”图版的人物头发部分、“岳忠武王”图版的鞋子位置等局部皆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例三:“汉高祖”图版。据史料记载,刘邦曾得道家高士张良之辅佐,遂得天下。上官周把汉高祖描绘成老道模样(图一一),长须飘飘,手执拂尘,气宇非凡。各版本的汉高祖形象整体风格一致,但拂尘的细节部分有所差异(图一二)。甲、乙、五车楼本在连接扇面与尘尾之间刻有共8个螺旋纹,三排并置,上、中两排各3个,下排2个。丙本、陶湘本仅刻6个螺旋纹,三排并置,每排2个。通考《晚笑堂画传》人物小传,多来源于《汉书》、《后汉书》、《史记》等典籍。据司马迁《史记》载:“高帝八男:长庶齐悼惠王肥;次孝惠,吕后子;次戚夫人子赵隐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次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可见,上官周笔下的拂尘及8个螺旋纹有其特殊含义,拂尘抑或是象征权力和执政理念,8个螺旋纹则象征刘邦八男、八王,手持拂尘,运筹帷幄。丙版本、陶湘本的刻书家显然没有理解上官周的用意,他们仅保留了6个螺旋纹,按照对称的装饰规律排列。四《绘画传记》版本和收藏家(一)《竹庄画传》本鲁迅在青少年时期就很喜欢美术,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他少年时期的《拟购书目》手迹,其中记录“晚笑堂画传二本,二角八分”。据周作人考证,鲁迅曾于1897年购得此书。鲁迅先生大力倡导中国现代木刻运动,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协同郑振铎致力于中国传统版画的挖掘与整理,书信往来频繁。在他写给郑振铎的书信中,多次提及上官周的《画传》。1931年1月11日给郑振铎的信中写道:“前几天,寄了一些原版《晚笑堂画传》之类给俄木刻家,《笺谱》出后,也要寄一部,他们之看中国,是一个谜,而知识甚少,他们画五六百年前的中国人,也戴红缨帽,且拖着一条辫子,站在牌楼之下,而远处则一定有一座塔—岂不哀哉。”同年9月27日再次去信:“《水浒牌子》,恐不易得,但当留心。《凌烟阁图》曾一见,亦颇佳,且看纸价如何,如能全附在后,不如全印,而于序中志其疑。因上官周之作,亦应绍介,《竹庄画传》尚流行,我辈自不重印,趁机会带出一种,亦大佳也。”9月28日继续写道:“昨得惠函,即奉复,想已达。今午得书三本,纸二百二十枚,共一包无误。《凌烟功臣图》曾在上海见过一部,版较大,与寄来者不同,盖小者又系摹本。翻阅一过,觉其技尚在上官竹庄下远甚,疑系取《竹庄画传》中人物,改头换面,以欺日本人者,并沈南苹跋亦属伪造,盖南苹在日本颇有名也。南苹虽专长花卉,但对于人物,当亦不至不能辨别至此。我看连一二幅亦不必附,或仅于总序中一提,但即不提亦可。”虽然鲁迅多次谈到其购藏的《画传》,但未说明版本信息。郑振铎是古籍版本的收藏家,也是研究古代版画方面的专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着手收集古代版画,先后编撰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等著作。1958年郑振铎因飞机失事遇难后,夫人高君箴遵其遗志,将其一生收藏的一万七千多部、九万四千多册珍贵图书及手稿、日记等全部捐献给国家,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其中就包括上官周的《画传》两种版本(甲A本、丙A本)。郑振铎在1927年出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大纲》中曾选用了他个人收藏的古代版画作为插图,其中王维、刘禹锡、李贺、元稹、李义山、温庭筠、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韩信、岳飞、狄青等十二位人物插图选自《画传》。将这些插图与他收藏的《画传》两个版本进行详细比对,确定出自丙本,说明他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收藏丙本。如上文所述,甲版本的图版要比丙版本品质更加精良,作为精通版画的郑振铎,为什么插图没有选用甲本呢?郑振铎1957年3月15日的日记写到:“五时许,到中国书店一行,得初印本《晚笑堂画传》等。”也就是说,在《文学大纲》出版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灌溉水电设施管理与维护规定
- 焊接作业环境适应性分析与改善策略
- 高一化学教案:专题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乙醇
- 2024届南安市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3功能高分子材料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2024高中地理课时作业6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范文700字少年强中国强素材
- 2024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中语文精读课文一第1课3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一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规范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 Linux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统信UOS 课件 第1章 国产操作系统基础
- 2023秋季初三物理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有解析)
- 同济大学信纸
- 冲压模具设计-模具设计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职中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中国的世界遗产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辽宁科技大学
- 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修改版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
- GB/T 37518-2019代理报关服务规范
- PPT沟通的艺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