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菀《登楼赋》的思想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cfed4a6aa7a1b1730e2cbb19536895/37cfed4a6aa7a1b1730e2cbb195368951.gif)
![王菀《登楼赋》的思想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cfed4a6aa7a1b1730e2cbb19536895/37cfed4a6aa7a1b1730e2cbb195368952.gif)
![王菀《登楼赋》的思想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cfed4a6aa7a1b1730e2cbb19536895/37cfed4a6aa7a1b1730e2cbb19536895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菀《登楼赋》的思想观
建安时期著名的作家王渊非常敏感,多考虑,长于辞职。曹丕《典论·论文》提到王粲的辞赋说:“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刘勰也给予王粲高度评价:“仲宣溢才,文多兼善,辞稍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文心雕龙·才略篇》)《登楼赋》是他20多诗赋作品中的上品,朱熹给予“魏之赋极此矣”的荣誉。关于《登楼赋》的主题,李元度《赋学正鹄》叙述得极为贴切:“因登楼而四望,因四望而触动其忧时、感事、去国、怀乡之思。凡三易韵,段落自明,文意悠然不尽。”文中将乱世时的思乡渴望与个人忧愤抱负混为一体,用风格清丽的文字抒发了建安乱世所有客居他乡文人政客归家的集体呼音。王粲登楼所思念的家乡,到底是他13岁之前所在的家乡山阳高平(尽山东邹县),还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他和从弟因避董卓之乱而离开的长安?很显然是后者。同时期所作的《七哀》诗中已将长安作为故土:“西京无乱象,豺狼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西京”“中国”都是指长安。根据王粲的生活背景,此前家族居于山阳时备受宦官和外戚的干扰。彼时年幼且史书未见有何突出之处。后13岁献帝西迁,王粲来到长安,受到朝廷重臣蔡邕的赏识,《三国志·魏志》记载:“闻粲在门,(蔡邕)倒屣迎之”,且认为他是异才,把家里的书籍文章都可以送给他。蔡邕都如此赏识,更不用说常人了,所以王粲在长安可谓“少年得意”。然而17岁时他迫于政治避祸的无奈离开汉献帝所在的长安,“委身”相对来说较少战乱的荆州,从而开始客居之旅。《登楼赋》写作之时,王粲已在荆州为刘表效力十余年。登上高楼,目光所及的江汉平原,景色尉为壮观。“挟清漳之通浦兮,依曲沮之长轴。背坟衍之广陆,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较之饱受战乱内乱之苦的北方,偏安一隅的荆州不仅拥有广阔的美景,而且土地肥沃,勤劳的人民过得富足殷实,“华实蔽野,粟稷盈畴”。面对这样的美妙场景,作者仍然发出身在异乡的感慨,显示出强烈的回乡欲望。“悲旧乡之雍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这与王粲的政治抱负有关。他所思念的家乡长安,也是汉献帝所在地,他希望能回家乡施展自身才华。在荆州,满怀政治热情的王粲积极为刘表做了很多事情。如起草《与袁谭书》《与袁尚书》,号召荆州各自为政的勤王建立反曹的同盟,写《三辅论》制造舆论,使得长沙土著士族站在了刘表一边。但刘表“外表儒雅,而心多忌”,根本不顾及世交之情以及王粲的种种努力,所以王粲未能进入刘表政治核心集团。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让王粲身居富庶的江汉平原但心无所依的客居精神状态。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王粲的“思乡”应为“思归”,并非真正寻求家乡安逸的生活,而是能在家乡找到实现理想抱负的精神归宿。文中所举的三个思乡的例子,“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一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绝粮,有归乡的志愿却无回乡的机会,前后对比,会想起家乡的顺境,困顿无奈之中自然而然发出叹息;二是被晋军拘禁的楚囚钟仪,弹奏着故土的音乐,表达一个囚徒的思乡感情;三是庄舄,虽然在楚国做了显赫的执珪,但生病时最易思乡,唱歌作越声。王粲在富庶的荆州之地既没有经历孔子那种穷途末路的困境,也没有被拘禁。和庄篇的情况有些相似。他俩都表达着另外的感情,即:再高官显达,也难逃“身在异乡,不受重用”的隐忧。自恃清高的王粲,满以为凭借自身才能会得到重用,然而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据《三国志·魏志》记载:“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悦,不甚重也。”于是,王粲淹留荆州的十几年里,常常发出怀才不遇的感叹。“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害怕自己像匏瓜那样无所作为地悬起来,也担心修洁其心而没人赏识。他一直期待着慧眼的伯乐,期待能找到有放置精神归宿的地方,来一展自己的卓越才能,显然荆州并非理想之地。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王粲所思虑的长安对于他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作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或其后的《登楼赋》,其主旨在于表达其政治用途,借迫切的思归文章,曲折表现他回长安实现政治抱负的意图。王粲早就清楚荆州并非所期待的久留之地。刘表徒有勤王将领的威信,实则有借此割据一方的打算。他所纠集的一些势力表面上团结,实质上是一群乌合之众。荆州的岌岌可危,王粲早有所知。王粲的好朋友裴潜曾私下说:“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王粲的另外一个好朋友司马芝从荆州投奔曹操。虽然先前王粲所希望回归长安后投奔的对象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与袁谭书》《与袁尚书》中,王粲对曹操口诛笔伐,极尽刻薄。但长安的曹操以实力证明了他的非凡才能,他打着维系汉室争取的旗号很快平定四方,与王粲“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的政治思想不谋而合。相比较曹操的雄心壮志,坐定坚守的刘表显得相形见绌,且荆州不少英雄豪杰都有投靠曹操的打算。王粲回归长安后归附的人选终于落实到曹操身上。有人认为《登楼赋》是“王粲送向曹操的一转政治恋爱的秋波,是王粲弃刘归曹的信号与准备。”曹操率军南征,刘表病卒,其子刘琮接替父亲职位时,王粲便劝刘琮归曹。事实证明了王粲选择回归长安,效力曹操的行为是对的。归附曹操后,“即以劝降刘琮之功,封关内侯,是诸子唯一获封爵者。”曹操本着爱惜人才的原则不仅不计辱骂之仇,反而给他记上了劝降的大功。对比刘表狭隘的心胸,王粲不得不佩服曹操宽以待人的气魄,称赞曹操有“三王之举”。“三王”即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王粲如此抬高曹操,可见其归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受到曹操重用的王粲,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做军谋祭酒、侍中等工作时尽忠竭力,不负曹望;而且不畏艰险,跟随曹操大军四处征战。长安生活的安逸,事业的顺境使得王粲的后期作品少有前期激愤忧虑之音,很多为酬唱感时之作。征战时写的《从军诗》则常常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其中虽也有厌倦军旅战争,希望回家的感情。然而一旦有一点点这种心思,便立刻指责自己“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思”,很快便被“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意识冲淡并消失了。”由以上这些分析可看出,王粲在《登楼赋》中抒发的思乡之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身在荆州,王粲空有理想抱负却因不受重用而没办法施展,他对严峻的政治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将平定天下的希望寄于刘表政治集团。于是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中,登楼览胜做赋,饱览胜景以反衬内心所忧,借思乡之情表达对长安的展望,对精神归宿的渴求。这篇赋成为千古传唱的辞赋代表作之一。因“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旅游巴士雇用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答辩状编写要点
- 2025年度股权预转让与财务顾问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股权与债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净水器租赁与售后服务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全球劳务中介服务及劳务派遣合作框架合同
- 2025年度手机应用广告投放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国有土地储备开发合同书
- 绘本分享《狐狸打猎人》
- 撤销因私出国(境)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通知书
- (39)-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0课儿童旅客服务沟通
- WTC瓦斯突出参数仪操作规程
- 运营维管段安全保护区环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 2022年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程测试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自卸车司机实操培训考核表
-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