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研究9400字【(论文)】_第1页
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研究9400字【(论文)】_第2页
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研究9400字【(论文)】_第3页
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研究9400字【(论文)】_第4页
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研究94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目录TOC\o"1-2"\h\u3948【关键词】网络诽谤;刑法规制;对策 132071一、当前网络诽谤案件的案例分析 229554(一)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 2110(二)刘学洲自杀 216118二、网络诽谤犯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330491(一)网络诽谤犯罪的概念 318145(二)网络诽谤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 313471三、我国网络诽谤规制的现状 517192(一)入罪标准的合理性 5884(二)网络诽谤与言论自由的区分 625929(三)追诉路径存在问题 725672四、完善网络诽谤的具体对策 75060(一)如何界定网络言论自由 729211(二)完善追诉路径 831267(三)公诉与自述的标准 931892(四)完善网络监管机制 923190五、结语 9【摘要】现如今网络己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在生活中给予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在网络中,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进行一些违法犯罪活动,对广大人们的利益造成了损失,特别是网络诽谤犯罪,不仅对网民在网络中的声誉造成影响,还会牵连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名誉受损。本文立足于对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的进一步完善,具体结合诽谤罪中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基于当前网络诽谤犯罪频繁发生的现状,对网络诽谤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是必要的。通过对比诽谤罪的犯罪构成,对网络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犯罪要件主要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关键词】网络诽谤;刑法规制;对策一、当前网络诽谤案件的案例分析(一)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2020年7月7日18时许,被告人郎某在余杭区良渚街道某快递驿站内,使用手机偷拍正在等待取快递的被害人谷某,并将视频发布在某车队微信群。后被告人郎某伙同被告人何某出于寻求刺激、博取关注的目的,使用各自微信号假冒快递员和被害人谷某,捏造谷某因取快递结识快递员、二人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微信聊天记录。二被告人为增强聊天记录的可信度,还捏造“赴约途中”“约会现场”等视频、图片。同年7月7日至7月16日,被告人郎某将上述捏造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及视频、图片陆续发布在某车队微信群,引发群内大量低俗评论。上述偷拍的视频、捏造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被他人合并转发,并相继扩散到多个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后,引发大量点击、阅读以及低俗评论,引起网络热议。郎某、何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不仅损害了谷女士的人格权,而且经网络得以广泛、迅速传播,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给广大公众造成不安全感,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也就是说,该案符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情形,即便是亲告罪也可以进入公诉程序,让公、检出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刘学洲自杀2022年1月24日,刘学洲痛斥亲生父母伙同某些媒体为抹黑自己,让本来患有抑郁的刘学洲一度想到轻生。刘学洲表示寻亲成功后,首先是生父断断续续来电,几次都是匆匆忙忙挂掉电话,然后生母就让刘学洲到他现在的家里住上几天,而不是让他回家。而在刘学洲爸爸妈妈相继发声以后,网上的舆论开始发生变化,在刘学洲的短视频账号评论中,有不少网友指责她心机重,认亲目的不单纯,甚至发去私信谩骂,15岁的他遭受了网络暴力,就如舅妈所说,之前的他因为校园霸凌患上重度抑郁,甚至有过轻生行为,刚好转现在又遭遇了网络暴力,如果说他的父母给了他生命,那么这一次对他的抹黑相当于把他推入了深渊。现如今网络信息十分的发达,部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了引人注目进而扩大网络平台的流量,会对一些网络信息的内容进行修饰,对其中的部分真相进行选择式性方向的渲染和夸大,但是这些行为并不是都能成为网络诽谤行为。当前在网络环境中,诽谤行为频繁出现不仅损害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还对受害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是妨碍了网络环境安定秩序。为了惩罚犯罪、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为了网络环境能维持稳定、积极的秩序,立法者通过司法解释对网络诽谤行为进行刑法规制。二、网络诽谤犯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一)网络诽谤犯罪的概念网络诽谤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系统、即时通讯工具、博客等各种现代网络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特定个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网络诽谤实则指的是诽谤罪,由于频发于网络空间,故将在网络空间中实施的诽谤行为称为网络诽谤,以区别传统诽谤行为。无论是传统的诽谤行为还是网络诽谤行为,在符合相应的构成要件时,都由诽谤罪这一罪名进行规制,我国没有单独设置的网络诽谤罪。本质上都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即捏造虚假事实,散布虚假事实,从而贬损他人人格,给他人名誉造成损害,降低其社会评价。一般而言,诽谤行为主要以隐匿的方式出现,但是也存在公开身份实施诽谤行为的方式。所谓“捏造”指的是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杜撰虚假事实。(二)网络诽谤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刑法规定了“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见诽谤罪的客体是“人格权”和“名誉权”。而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中则是规定了“损害他人名誉”。学术界对网络诽谤的客体存在争议,表现在:一是“人格权”和“名誉权”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民法中人格权包含生命权、姓名权、名誉权等权利,如果人格权和名誉权并列为诽谤犯罪的客体,与民法相违背,因此,诽谤罪的客体应仅指名誉权,对人格尊严的损害则属于侮辱罪。有的学者认为诽谤罪中的名誉限指外部名誉,而不包括内部名誉。外部名誉指社会对其的评价,包括客观人格和名誉价值,使享有他人合理对待和尊重的权利,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而内部名誉或名誉感,是人对自我的价值的主观评价,难以形成统一的评判依据和标准,在实践中,也通常出现内部与外部名誉评价不一致的情况。二是法人或者单位的名誉是否可以作为网络诽谤的客体。实践中也存在着公民对政府进行建议、批评、检举和控告,但当这些信息中存在虚假成分时,破坏政府的形象和权威性,又是否能将其作为网络诽谤犯罪侵犯的客体,大部分学者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不宜将其作为诽谤犯罪,或者由部门法规制,后文笔者将会进行讨论。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一般包含行为的方式或手段、行为的内容和行为的后果这三个方面。传统诽谤中,刑法第246条规定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入罪条件,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对第246条中的“捏造事实”、“情节严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由此可知,网络诽谤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而且在网络上散布该事实,达到情节严重的地步。其中,这里的“他人”为特定的人,即可以确定指向某个具体对象,但可以不知道该对象的姓名等详细信息,这个没有什么争议,主要是在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该事实的行为以及情节严重的认定上。3.犯罪主体传统诽谤犯罪中,刑法规定了上体的认定要满足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自然人这三个要件,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没有将单位犯罪列入其中,因此法人并不能被认定为诽谤罪的主体。在网络诽谤中,诽谤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此,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笔者在上述章节中已经简要阐述,下面仅讨论网络诽谤的发布者、传播者、网络服务商这三类:首先,对于网络信息发布者,故意捏造虚假事实诽谤他人,并通过网络散布,达到损害他人名誉的,其作为诽谤行为的直接实施者,毫无疑问地被认定为犯罪的主体,这在学术界和实务界意见较统一。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网络诽谤犯罪案件中,发布者是主要责任人。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发布者以为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不宜被认定为“故意”,而是认识错误。其次,对于网络信息传播者,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三款对“散布”的行为作出了定性,要求行为人“明知”,且情节恶劣认定为犯罪。多数学者认为要综合主观故意、数量、因果关系和行为后果这些因素考虑,不能单纯地认定为构罪或者不构罪。传播信息者主观没有恶意,根据一般经验和常识判断,有理由相信信息不违法,即使客观上扩大了危害后果,也不宜认定为犯罪,因为主观上不符合担责条件;反之,传播者主观就能判断该信息具有明显诽谤指向而故意传播,并多次或者放任传播,这相当于无形的支持,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要承担责任。“网络水军”作为受雇于他人的网络人员,通过发帖、回帖等行为,现在渗透到了网络的大部分角落,制造话题、恶意炒作、低毁对手,甚至构成犯罪。最后,对于网络服务商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日常浏览网页中常见有“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的免责声明,是否真的能使网站免于责任?传统诽谤犯罪中,主体应当为自然人,单位不列入主体范围,而网络服务商为法人,刑法诽谤罪中并没有做出规定,“两高”出台的有关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第八条则规定了,明知他人通过网络进行诽谤,提供资金、场所、技术等帮助的,作为共犯论处。对此,学术界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笔者总结各学者的学说,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网络服务商不应当承担诽谤责任,诽谤罪的主体是自然人,根据罪刑法定,不应该将范围加以夸大,可以追究实际管理人员或负责人的责任,而对网络服务商以另一罪名—非法经营罪认定;二是认为网络服务商应当承担严格责任,鉴于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等特征,诽谤信息一经通过审核发布即容易大范围扩散,附有审查义务的服务商理应对审核不当承担责任;三是认为网络服务商应当承担过错责任,网络服务商主要是提供网络服务和硬件维护,维持网络平台秩序,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信息,有义务对其停止和上报,没必要也很难审核所有信息的可靠来源和真伪,《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也规定了网络服务商的有限责任,在收到诽谤方的删除通知时,有义务删除有关言论。网络服务商通常情况并不具有主观故意,在诽谤信息大范围扩散,造成严重后果时,是出于过失,不宜认定为犯罪,特别是诽谤信息的发布者告知该信息不存在诽谤成分,或者网络服务商有理由相信信息的真实性。否则网络服务商的服务成本过重,挫伤其积极性,也不利于网络的发展。4.犯罪主观方面行为人出于故意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情节恶劣的,即可符合构罪的主观方面。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情形,其中,通说传统诽谤中的“故意”为直接故意,而网络诽谤中的“故意”除了直接故意还是否包括间接故意则存在分歧。认为“故意”不包括“间接故意”的观点,因为行为人上观上并没有直接损害他人名誉的意图,也不可能辨别一切事实的真伪,因此将网络诽谤中的“故意”限指直接故意,同理,诽谤信息本来被限制在有限范围内传播,如一对一的QQ聊天等方式,但被其他人散布到公共网络上,此时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也不宜认定为构罪,否则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扩大了打击面,从长远而言也不利于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也有的观点认为,正是间接故意造成了诽谤信息的扩散,进而加剧了受害人名誉的损害程度,此时,不需要行为人意识到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害,只要知道可能会导致损害的结果,积极放任或者积极作为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其进行追责。三、我国网络诽谤规制的现状(一)入罪标准的合理性在认定“情节严重”时司法人员拘泥于数量,而对行为人作出误判。虽然数量标准存在不足,但是在网络诽谤犯罪中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还是具有一定效用的,完全废弃并不可取。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原“数量标准”的基础上,融入诽谤信息对受害人产生的实际影响。例如:受害人因诽谤行为精神恍惚、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受害人未受到影响等。在对诽谤信息未达到规定数量的情形认定时,使其作为“数量标准”认定“情节严重”的辅助规定;在对诽谤信息达到规定数量的情形认定时,使其作为对罪犯量刑轻重的情节标准。通过对原“数量标准”的法律条款进行修改,将“数量标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诽谤信息的浏览、转发次数未达到“数量标准”时,通过网络诽谤行为对受害人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认定“情节严重”;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原“数量标准”的规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行为人进行量刑时应该将诽谤信息对受害人产生的实际影响加以考虑。另外,基于对“数量标准”的合理性的强化,进一步削减司法人员对次数计量的僵硬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司法实践中,对诽谤信息的点击、浏览、转发的次数中存在的无效数据进行排除。例如,网络信息平台因日常维护产生的数据和被害人自己重复浏览而产生的数据等。这些无效的信息并不能明确体现行为人发布的诽谤信息在较大范围内被其他人广泛的知晓,己经足以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侵害,因而在司法活动中,应在对诽谤信息点击、浏览、转发的总次数适用“数量标准”之前予以排除。(二)网络诽谤与言论自由的区分刑法对网络诽谤犯罪的规制是将其纳入刑法对诽谤罪的规制内容中的,但是刑法对诽谤罪的量刑是以传统诽谤行为对受害人权益造成的伤害为核心,对诽谤行为人的责任、罪行进行综合评价而推导出的适合刑罚的种类及期限。在刑法中,立法者对诽谤罪所设置的法定刑针对传统诽谤犯罪中传统诽谤行为人是极为恰当的,根据诽谤行为人的罪行严重程度和所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的范围中,对诽谤行为人进行刑事制裁,不仅可以对行为人的过错进行惩戒,使其承认错误防止其日后再犯,更能抚慰因行为人对受害人权益的侵害而产生的痛苦。然而现如今网络诽谤行为己经逐渐取代传统诽谤行为,在具体案件中成为构成诽谤罪的主要客观行为,致使传统诽谤行为在诽谤案件中几乎消失无踪。通过上文可知,网络诽谤行为具有传统诽谤行为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导致网络诽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远高于传统诽谤行为。同样内容的诽谤信息在网络诽谤和传统诽谤中对受害人所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不同的,而刑法规定用来惩罚传统诽谤行为人的刑罚作为对网络诽谤行为人惩罚是无法罚当其罪的,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刑罚的根本目的是除了让犯罪行为人因其罪行受到应有的惩罚之外,通过刑罚的震慑防止行为人犯罪或使其改过自新防止再次犯罪。而通过对比网络诽谤行为可能导致的巨大危害与行为人根据刑法可能会受到的刑罚,显然当前诽谤罪规定的刑罚的惩治程度较轻,不足以对网络诽谤行为人进行震慑,无法充分发挥预防犯罪的作用。(三)追诉路径存在问题在网络诽谤过程中,举证难主要体现以下四点:第一,近些年来,网民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更加侧重,及时清除相关的历史记录或者隔段时间将数据格式化,目的就是防止信息被泄露。因为信息网络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信息泄露风险,设置访问权限的条目。这些做法足以体现出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逐渐增强。网络犯罪屡禁不止,行为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相关隐蔽防范措施,容易逃脱法律的制裁。行为人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散布诽谤信息,但是现在“网络”盘踞于信息网络上,甚至形成具有组织性特征的群体,专门从事帮人删帖、发帖等行为。那么,匿名发布的诽谤信息,加之相关人员手法“驾轻就熟”,对于收集证据的受害人而言显得困难。同样,由于涉及网络诽谤,受害人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相关个人信息的访问和查阅,可是受害人能否获得这样的访问权利还未可知。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大幅提升。尽管网络用户不断增加,但是人们对信息网络的接触更多的是停留在简单的日常生活所涉及的方面,在信息网络技术层面的了解处于短板。但是实施网络诽谤的行为人完全有可能凭借技术支持,降低个人网络踪迹,降低信息跟踪的几率。第二,尽管《刑法》中明确规定,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该规定似乎充分考虑到受害人在证据收集方面的困难,而做出的让步或支持。但问题是“确有困难”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受害人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所谓“确有困难”,是通过自身或周围亲戚、朋友的能力无法获取到相关证据,仅靠个人能力不足以解决的情况,这样才是存在真正无法获得证据的困难。困难不能是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小挫折。四、完善网络诽谤的具体对策(一)如何界定网络言论自由现行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诽谤的法律,除了刑法领域和其他法律法规对传统诽谤作出了规定外,就主要是国务院及其部委制定的一些规定、办法和决定等文件涉及网络犯罪,立法层级较低,而2013年出台的有关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虽然进一步解释了刑法条文中的规定,但也不是法律。有部分学者建议可以借鉴域外的做法,如《英国2013年诽谤法》,制定专门的法律规定网络诽谤的概念、特点、构成要件等等,以统一标准,确定法律依据,增强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性。笔者认为,网络诽谤其实是诽谤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网络诽谤法,也没有必要对网络诽谤单独设置罪名,在原有刑法已经对诽谤犯罪作出了规定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重叠、交叉立法的问题。贸然制定新规则,会限制公民自由和权利,致使表达顾虑重重,不符合国情和法律的发展,长远而言也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对于普通的诽谤行为,民事和行政措施足以对其进行规制,现实也证明多数诽谤案件通过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民事措施即可使被侵权人的名誉得到救济。而严重的诽谤犯罪,除了依据传统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外,国家可以就此在法律上进行补充、修改,或者由“两高”对网络诽谤进一步地正确解释,发布典型案例在司法上指导和规范即可。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入罪的一些标准,具有历史性意义,通过对其条文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也是一个现实的途径。在补充修改法律或者细化司法解释的过程中,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刑法与民法等其他部门法的衔接、刑法与网络犯罪司法解释的整体一致。(二)完善追诉路径在诽谤罪的适用中,现行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属于自诉案件,但是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则纳入公诉范围。那么,鉴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成为诉讼模式分流的关键节口,同时,有利于明确自诉和公诉的界限。两高在发布的司法解释中称网络空间属于公共场所。那么,对于网络诽谤而言本身就依托信息网络散布、传播。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诽谤行为都属于公诉路径。因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散布诽谤信息时间的特殊性考察。“赖兴昌案件”其在信息网络散布诽谤信息,但是同时其还雇佣大量的人员上访,当时正处抗震救灾的关键时期,由于其给政府抗震救灾工作带来阻碍,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其行为己经构成公诉的标准。(2)捏造事实的性质。含沙射影的针对特定的人,和对特定人所处的单位造成影响是两码事。一般情况下,由于单位的名称曝光于网络上,确实会对该单位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并不能一刀切的认为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个人和单位总是两个不同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不能当然认为张三对政府机关人员实施的诽谤就上升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对抗。(3)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既然“除外条款”成为公诉的选择路径,那么其严重所针对的方向应该倾斜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这和“情节严重”中的严重所针对的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4)犯罪的模式。有的诽谤罪是单个人的犯罪,但是有的诽谤是行为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前后相比较而言,后者借助不特定多数人的散播进行诽谤行为,更体现搅浑公共秩序的一面,因此以该种形式实施的,可以采用公诉方式进行打击。(三)公诉与自述的标准在公诉的标准方面,诽谤一般为自诉,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转为公诉,公权力才能介入,而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虽然对刑法中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列举了七种情形,但诸如“公共秩序混乱”“损害国家形象”的认定仍然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主要是依靠法官的裁量,很容易扩大这种危害的范围,对此,可以借鉴国务院及其部委的办法、决定,如诽谤外交使节、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视为造成恶劣影响,将诽谤行为具体化了。在自诉转公诉方面,没有受害人提起自诉这个前提条件,公诉是无法提起的,以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当受害人的权益通过自诉无法获得保护,可以申请检查机关公诉,检察机关审查后认定属于公诉案件的范围的提起公诉,不能够以不得介入的名义推卸责任。在取证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参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的规定,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因证据不足被驳回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该案并移交证据的,公安机关不得推诱。在取证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公权力或委托其他有资质和技术的机构取证。总是,公权力的介入要慎重,既要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行为曲解为诽谤,进而报复和打击;又要在受害人自诉无法获得有效救济时,督促公权力的及时行使,以保证其名誉获得有效恢复,打击严重危害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四)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主要从“官方”和“民间”两个角度入手。从“民间”角度,网站自身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审核能力,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能够在传播中对诽谤信息有效过滤,并建立起针对举报和投诉的处理机制,及时遏制影响的扩大,保护受害人的名誉权利,也是减轻自身的责任;网络行业自身加强自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行业的规则、公约,可以成立相关网络协会;在技术上,可以借鉴域外的做法,实行分级和过滤,级别不同,对权限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