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M研究汇报什么是BIM(What)BIM的书面定义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有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定义从BIM设计过程的资源、行为、交付三个基本维度,给出设计企业的实行原则的详细措施和实践内容。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简朴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措施。这种措施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明显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住房和城镇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对BIM作出理解释。她表达: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多种项目的有关信息,在项目筹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多种建筑信息作出对的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体以及包括建筑运行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国内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由于国内《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原则》还在编制阶段,这里临时引用美国国家BIM原则(NBIMS)对BIM的定义,定义由三部分构成:1.BIM是一种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体现;2.BIM是一种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种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根据的过程;3.在项目的不一样阶段,不一样利益有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拓展建筑信息的数据在BIM中的存储,重要以多种数字技术为依托,从而以这个数字信息模型作为各个建筑项目的基础,去进行各个有关工作。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步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例如:建筑物的日照、外部维护构造的传热状态等。目前建筑业已步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引入和普及,例如CAD的引入,处理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问题。并且这种引入受到了建筑业业内人士大力欢迎,良好地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设计人员不再用手工绘图了,同步也处理了手工绘制和修改易出现错误的弊端。在“对图”时也不再用落后的将各专业的硫酸图纸进行重叠式的对图了。这些CAD图形可以在各专业中进行互相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工作方式,减轻劳动强度,因此计算机辅助绘图一直在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其他方面的特点,在此就不再列举了。来源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nkEastman专家创立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BIM理念的启蒙,受到了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全行业需要考虑提高行业效益的问题,1975年“BIM之父”Eastman专家在其研究的课题“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中提出“acomputer-baseddescriptionof-abuilding”,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特点真正的BIM符合如下五个特点:1.可视化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常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的采用线条绘制体现,不过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了。对于一般简朴的东西来说,这种想象也未尝不可,不过近几年建筑业的建筑形式各异,复杂造型在不停的推出,那么这种光靠人脑去想象的东西就未免有点不太现实了。因此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绪,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建筑业也有设计方面出效果图的事情,不过这种效果图是分包给专业的效果图制作团体进行识读设计制作出的线条式信息制作出来的,并不是通过构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缺乏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然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可以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因此可视化的成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行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2.协调性这个方面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行过程中碰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然后出变更,做对应补救措施等进行问题的处理。那么这个问题的协调真的就只能出现问题后再进行协调吗?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多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真正施工过程中,也许在布置管线时恰好在此处有构造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阻碍着管线的布置,这种就是施工中常碰到的碰撞问题,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处理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处理吗?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协助处理这种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处理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处理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规定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3.模拟性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可以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某些东西进行模拟试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步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行阶段可以模拟平常紧急状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4.优化性实际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行的过程就是一种不停优化的过程,当然优化和BIM也不存在实质性的必然联络,但在BIM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更好地做优化。优化受三样东西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精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成果,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后来的实际存在。复杂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参与人员自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协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自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多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也许。基于BIM的优化可以做下面的工作:(1)项目方案优化:把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设计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可以实时计算出来;这样业主对设计方案的选择就不会重要停留在对形状的评价上,而更多的可以使得业主懂得哪种项目设计方案更有助于自身的需求。(2)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例如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到处可以看到异型设计,这些内容看起来占整个建筑的比例不大,不过占投资和工作量的比例和前者相比却往往要大得多,并且一般也是施工难度比较大和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内容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明显的工期和造价改善。5.可出图性BIM并不是为了出大家平常多见的建筑设计院所出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某些构件加工的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后来,可以协助业主出如下图纸:(l)综合管线图(通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对应错误后来);(2)综合构造留洞图(预埋套管图);(3)碰撞检查侦错汇报和提议改善方案。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大体理解BIM的有关内容。BIM在世界诸多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BIM原则或者制度。BIM在中国建筑市场内要顺利发展,必须将BIM和国内的建筑市场特色相结合,才可以满足国内建筑市场的特色需求,同步BIM将会给国内建筑业带来一次巨大变革。价值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高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减少建导致本。详细体目前: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简介,提高中标几率。迅速算量,精度提高BIM数据库的创立,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可以精确迅速计算工程量,提高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到达构件级,可以迅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效率。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这个属于较老式的算量软件的功能,在国内此项应用案例非常多。精确计划,减少挥霍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很难实现的主线原因在于海量的工程数据,无法迅速精确获取以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而BIM的出现可以让有关管理条线迅速精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人材计划提供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挥霍,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多算对比,有效管控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精确地获取有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迅速获取,通过协议、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理解项目运行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虚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迅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步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多种问题和状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碰撞检查,减少返工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运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也许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也许性,并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终施工人员可以运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步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冲突调用,决策支持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com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有关的信息可认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精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定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根据。白话“BIM”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时至今日,大部分干这行的地球人仿佛都懂得BIM是什么了,不就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模型吗?您说的没错!BIM的定义网上均有,查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建筑信息模型都能找到,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应有尽有,说法五花八门,但均有一种共同的特点,一种字,玄。三个字,相称玄。越看越不懂得这个东西能帮您干嘛,也许唯一轻易理解的是要用新的软件,诸如AutodeskRevit,BentleyArchitecture,GraphisoftArchiCAD和DigitalProject等。然后就有人去用了,然后大家又都不用了,道理很简朴,仿佛还不如AutoCAD来得快。但BIM却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来越热闹,在发源地美国热闹得不亦乐乎,连美国的国家BIM原则都弄出来了。并且百尺竿头,同所有山姆大叔好的和不好的东西同样,非得冲出美国,走向世界。香港一直是亚洲的时尚风向标,BIM也不例外,这几年,用BIM的项目大大小小早就超过100个了,看样子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一发不可收拾。香港是一国两制的地区,最大的特点是那里的业主们一定是无利不起早的,这样看来,BIM一定是为香港的业主带来了利益了。BIM也许真是个好东西!这样说来,国内干这行的地球人仿佛还没完全弄明白这回事,但有一点是尝试过了,BIM不是简朴地换一种软件。那BIM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一起来瞧瞧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人类一发问,上帝就发笑。当然人类是在下,干这行的地球人都是上帝。l业主/投资商–出钱l设计师–画图l发展商–照图卖房l工料测量师–照图算钱l发展商-照图招投标l施工企业–照图砌砖l物业管理–照图管理太简朴了!连不干这行的地球人也懂得!于是人类也发笑了。除此之外,大凡跟房子有过亲密接触的干这行和不干这行的地球人还懂得此外某些事情:l装修的时候总是要钻断电线、打穿水管l豪华酒店、写字楼总有些地方挂着“请勿碰头”、“注意脚下”的牌子l总是有些房间冻死、有些房间热死l总是看到有些刚造好的地方砸了又重来l水管爆裂总是要大半天后来才能找到阀门把它关上l“胡子工程、豆腐渣工程、钓鱼工程”的说法又生动又形象l“错漏碰缺”听起来很专业,改起来很花钱l“设计变更”变一次花一次钱l该留洞口的的地方没留,或者留的不够大。怎么办?雇人砸。l不可预见费。注意这可不是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引起的,是在什么都正常的状况下发生的费用。l……我想大家都看明白了,不是看图的人看错了,就是图纸自身出错了。恭喜您,答对了!您拿到的图纸是错的说这句话,设计师肯定不会跟我玩儿命,由于我说的是事实。也绝对不是设计师不专业、不认真、不敬业,这对绝大部分设计师来说也是事实。莫非是设计师故意的,这句不是我说的,是您说的。图纸出错的原因诸多,大体有几种方面:首先是各行其是设计至少有建筑、构造、水道、暖通、电气、概预算等专业,尚有数据、通讯、安全、节能等等,这些专业之间分工是清晰的,合作是模糊的,每个专业的图纸都是对的,合在一起是一定有问题的。没有一种专门的职位负责多专业协调,有的只是专业协调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还是盯着自己的图纸,特专业、特认真、特敬业。其成果就是每套项目图纸均有问题,不是不一样专业的内容互相打架,就是造好后来等您进来了撞您脑袋。请记住是每套,不是几乎每套。另一方面叫做纸上谈兵这个更好理解,设计和施工学校里学的是两个专业,出来干的是两个活,一种是脑力劳动,一种是体力劳动;设计师认为施工人员理论水平欠缺,施工人员认为设计师是纸上谈兵,第一种说法本人没找到有力证据,第二个说法很不幸,是事实。详细体现为,设计师的图纸有些内容在施工的时候是做不出来的,或者虽然能做出来也得花吃奶的力气。这时候就得请设计师改图纸,施工人员告诉设计师应当怎么改,改好了施工人员再按新的图纸施工。您猜对了,每个项目的图纸都碰到这个问题。第三称之为变更频繁大家都懂得大款娶人造美女生出小丑女索赔的事情。所谓变更就是在原始的图纸上整容,整好了必须记住那里是修正过的,哪里是原装的,否则后果很严重,业主只能很生气。干这行的地球人都懂得,竣工图是怎样练成的。而物业管理企业是按照竣工图去运行和维护物业的。剩余的问题大家都会回答了,例如:水管是怎样打穿的?图纸和实物没对上呗,地球人都懂得……我们被电脑效果忽悠了干电脑效果图这行的专业叫法不少,可视化(Visualization)、CG(ComputerGraphics)、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等,明白是干什么的了吗?没错,演戏的。戏说房子。人类有史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绝大多数人是文盲,戏是轻易看懂的,因此可以起到教化民众、传承文明的作用。造房子的过程中,一套项目图纸有十几种甚至几十个专业的成百上千以致上万张图纸,而项目的参与人员也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是不是图盲都力不从心,电脑效果图、动画或虚拟现实可以到达沟通信息、辅助理解的作用。不一样的是,戏中人物与原型有差距也许还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不过假如电脑效果中的房子和实际的房子不一样样的话,就不是有问题了,而是有很严重的问题。事实怎样呢?房子是根据图纸造出来的,图纸是不停地在变更的。问:效果图也在不停变更吗?答:不是。结论已经有了。没错,问题确实很严重!业主是个冤大头前提一:业主花钱请设计师做设计,设计师把图纸交给业主;前提二:施工过程中,发现机电和土建打架了。接下来就是:施工暂停,等设计师修改图纸,工料测量师重新计价,业主追加投资,施工重新开始;设计师损失了什么?图纸、墨水。承包商损失了什么?没找到。也许可以多挣钱。业主损失了什么?金钱、工期。推理:业主是个冤大头。前提一:业主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照图招投标,按照质高价低者得的原则确定了项目承包方;前提二:施工开始,发既有几处地方图纸上忘掉画了。接下来:业主请设计师补充图纸,重新计价,追加投资,继续施工。这个时候,不能再招标了吧?您答对了!设计师损失了什么?图纸、墨水。承包商损失了什么?您说呢?业主损失了什么?金钱、工期、质量……推理:业主是个冤大头。……那个叫BIM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作为业主,您想造出来的房子得到市场承认不停升值吗?您想大大减少追加预算吗?您想保证项目准时建成吗?您想把设计图纸的错误在招标此前都找出来修改好吗?你想把承包商提供的施工方案照实际状况(不是戏说)都模拟出来吗?您想把不可行或不合理的施工方案都预先侦查出来并且在施工开始前调整修改好吗?您想迅速甚至实时得到任何一种变更对成本的影响吗?您想动态记录所有变更,得到一种和实际建筑物一致的建筑信息模型用于此后数十年的运行维护吗?您想对采购、运送、安装过程和和每天的施工计划进行动态集成管理和跟踪吗?您想在不一样阶段随时对投资方和客户进行项目的可视化简介和分析吗?您想您看到的效果图、动画、虚拟现实不再是忽悠而是真实状况的真实反应吗?……写到这里,是不是地球人也许都懂得我要说什么了。是的是的,对于业主而言,BIM就是能协助您实现上述目的的那个东西。那么,BIM是软件吗?其实您已经懂得答案了,软件只是BIM的一种工具,例如螺丝刀。当然只有螺丝刀是造不出汽车的。BIM是建筑物的那个信息模型吗?当然也不是,信息模型只是BIM的成果。并且大多数人做出的这个成果还是错的。估计地球人已经要骂我了,扯那么多干啥,你说BIM是什么?我的答案是:BIM是BIM征询师。证明如下:由于,BIM=让业主看见项目未来的水晶球=省钱+省时间+高质量。要实现上述目的,没有BIM工具(软件)很难做到,没有BIM专业人士肯定做不到。因此,BIM=BIM专业人士+BIM工具。又由于,BIM专业人士肯定会使用BIM专业工具。因此,BIM=BIM专业人士。假设,我们把BIM专业人士称之为BIM征询师。则,BIM=BIM征询师。证明完毕。请设计师做BIM征询师行吗既然BIM=BIM征询师,那什么人可以做BIM征询师呢?答案很简朴:BIM征询师=懂专业的+懂BIM的。不懂BIM的人当然做不了BIM征询师,而不懂专业的人会把BIM做成可视化,变成戏说建筑。BIM可以做CAD做的事情,不过BIM不是CAD。BIM可以做可视化做的事情,不过BIM不是可视化。估计您看明白一点了:设计师学会BIM就可以做BIM征询师了!非常对的!假如纯粹从技术层面来说的话。不过,设计师不能做BIM征询师。道理很简朴:由于,BIM征询师的其中一种重要工作是找出设计图纸的错误,因此,假如设计师是BIM征询师,后果您自己懂得。就仿佛会计和审计是一家的状况下会出现的后果同样。BIM征询应当是业主在聘任筹划、设计、施工、工料测量、节能、建筑智能、销售、物业管理等服务以外的此外一种独立的征询服务供应商。BIM征询的任务就是帮业主从施工垃圾堆里把挥霍的钱捡回来,从而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保证性能、保证造出来的房子是客户要的房子。白话“BIM”究竟是什么东西(二)伴随国内工程建设行业BIM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有关BIM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详细,例如BIM究竟是巨人呢还是侏儒呢?BIM与否可以替代其他技术例如效果图呢?模型可以替代图形吗?施工企业用了BIM把事情都弄清晰了还怎么挣钱?等等,不一而足。实际上,上述问题波及到技术、市场、法律等多种层面的原因,并且有些问题是几种不一样原因纠缠在一起的,谈着谈着不一样概念和范围之间就开始混淆不清了,自然这样的讨论也很难会有什么成果。
本文拟对若干带有一定普遍性同步自己也有一定思索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和见解,但愿能给同行在这些问题上的深入讨论提供某些素材和线索。
一、什么才是BIM最主线的目的美国有代表性的BIM专家和组织都对BIM有郑重其事的定义,其中尤其以美国BIM原则(NBIMS)对BIM的定义较为完整,该定义的中心思想说BIM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行的过程,过程的成果是一种信息丰富的多维项目模型—即BIM模型。由此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总结了BIM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的25种应用,国内同行也根据自身的实践和中国行业特点对BIM也许的应用做了不一样形式、不一样数量的总结工作。无论是25种也好、还是30种也罢,无论是国外专家总结的也好、还是国内同行记录的也罢,这些BIM应用有如下几种共同的特点: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覆盖所有项目参建方不是一种软件能做的事情没有BIM此前这些事情也都在做,只是用的措施或工具不一定相似多种BIM定义太宏观,不懂得BIM详细可以干些什么;几十种BIM应用又太详细,并且多种应用没有BIM的时候也都在进行,因此还是不轻易弄清晰BIM究竟可以干什么。不过有两点基本认识是业界非常清晰没有歧义的:其一,BIM是专业人员使用的工具之一,既不是专业人员的替代品,也不是大部分其他工具的替代品。其二,BIM的关键是信息,所谓大“I”。基于对BIM的上述两个基本认识,以及全球同行对BIM的多种解读,作者提供如下有关BIM理解的版本:BIM特点—BIM跟其他技术或工具有什么不一样?BIM既能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又能在信息中操作模型。正如BIM术语自身的含义所体现的那样,BIM是模型和信息的同体。有些BIM的简介过度夸张BIM中信息的作用,此外某些又过度夸张BIM中模型的作用,其实我们懂得没有信息的BIM就是CAD,没有模型的BIM就是Excel。BIM目的—BIM究竟能干什么?通过项目生命周期中不一样参建方之间的数据互用提供参建方之间更好的沟通和协同,提高效率和质量。决定原因还是人。BIM措施—BIM怎样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两点:第一,数据产生的第一时间搜集数据,不是第一时间搜集数据轻易产生变异;第二,后续环节可以以便使用前面环节已经搜集的数据,防止错误,减少反复劳动。这一点说起来很轻易,做起来很难。做到了是巨人,没做到就是侏儒。这些理解也许可以简朴地归纳成三句话:模型是基础,信息是灵魂,管理是关键。没有模型不轻易沟通,没有信息不轻易协同,没有管理不轻易成功。二、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此外一种孤岛吗相信同行都非常理解信息孤岛的说法,有关建筑业信息化孤岛的描述最流行的当属由MattiHannus等人创作和维护的下图形:该图把建筑业信息化孤岛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形象化地体现出来,目前的几种重要信息孤岛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和设施管理等,并且这些孤岛以及也许更多的孤岛还在持续的生长着。孤岛之间依托渡船(例如DXF)、电缆(例如Internet)、桥梁(例如IFC)、飞行物(例如EDI)等进行不一样程度、不一样方式的信息互换。本文不打算对图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简介,我们的问题是,在建筑业信息化这个孤岛林立的环境下,BIM是即将出现的此外一种孤岛吗?显然不是。BIM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目的是要处理建筑业信息化孤岛问题的,我更乐意把BIM理解为连接孤岛之间的桥梁,或者更深入,连接所有桥梁的陆地,一种正在冉冉升起的陆地。三、BIM把信息都弄清晰了施工企业还能挣到钱吗去年出版的《工程索赔100招》对工程变更对项目造价的影响有这样的描述:“工程变更是全过程索赔的关键环节之一,变更价款是我们(作者注:施工企业)获得额外收入的来源之一,往往可以占到协议价格的10%-25%。”这本书是指导施工企业通过工程索赔实现企业增长盈利的,现实状况事实也是如此,工程索赔是目前施工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与上述现实状况丝丝入扣的此外一种有趣的现象是,在大部分和施工企业交流BIM应用的场所,都会被问到同样一种问题:用BIM把所有事情都弄清晰后来我们施工企业还怎么挣钱?同行诸君不要笑,这不是一种开玩笑的问题,所有问这个问题的人态度都是非常严厉的,尚有更多的人有同样想法不好意思问出来。有关这个问题的下述回答在7月8-9日举行的国内外高手林立的“第二届广联达BIM引领工程项目管理高峰论坛”上成为掌声最热烈、掌声持续时间最长的内容使我愈加相信施工企业同行对这个问题的严厉程度(除邀请的国内外BIM演讲嘉宾外,与会者绝大部分来自施工企业)。如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点:技术和商务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使用BIM把信息都弄清晰了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商务层面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告诉业主一起获利,也可以选择不告诉业主自己获利,获更多的利。业主不用BIM不清晰,施工企业不用BIM不清晰,施工企业可以挣今天的钱;业主不用BIM不清晰,施工企业用BIM弄清晰,施工企业可以挣更多的钱;业主用BIM弄清晰,施工企业用BIM弄清晰,施工企业可以挣合理的钱。最终,假如业主用BIM弄清晰了,施工企业不用BIM不清晰,情形会怎样呢?听起来像绕口令,不过与会的施工企业同行所有都听明白了。四、模型(BIM)会替代图形(CAD)吗有关模型和图形这个方面争论最多的问题是模型会替代图形吗?什么时候图形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多种BIM交流场所信誓旦旦认为模型必将替代图形、图形即将消灭的BIM同行不在少数。在讨论或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晰这样两个基本概念:这个问题问的是作为工作措施的模型和图形呢,还是作为工作成果的模型和图形呢?前者是指在项目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运行人员使用基于模型的措施完毕自己的工作呢,还是使用基于图形的措施完毕自己的工作;后者是指项目生命周期内各参建方提交模型作为法定交付成果呢,还是提供图形作为法定交付成果呢?只有把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分清后来,这个问题才有也许会有答案。否则连问题都没弄清晰,又何来问题的答案呢?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下:基于模型的工作措施正在逐渐替代基于图形的工作措施,这种替代的内容和范围会展现几何级数扩大趋势作为交付成果的模型在今天能估计到的未来不能也不会替代图形,除了法务方面的原因以外,技术方面的原因也很简朴:人类不借助电脑不能直接对模型进行认知,也就是说模型目前只能是“软拷贝”,还不能是“硬拷贝”。五、BIM可以有一种超级软件完毕吗?“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提成不一样的学科只是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SirHalfordJohnMackinder,1887。人类的软弱已经成为不可变化的现实,一般一种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需要用到数十种甚至更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人才。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anaSmith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使用一种软件处理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且不说技术上与否有也许开发出一种所谓的超级软件,但就软件是给人用的,每个人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对应阶段运用一定的学科知识承担一定范围的工作来说,没有超人也就不会需要超级软件。虽然一种人需要完毕的多种工作一般来说也不也许用一种软件来处理问题,假如把建筑师的方案、体现、性能分析、施工图等工作,都放在一种软件里面的话,这个软件用起来的以便程度会大大减少。假如把超级软件比作一台什么都可以做的“万能机”的话,那么不一样参建方用不一样软件处理各自问题完毕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工作措施就是一条“生产线”,一条创立、管理、共享信息的生产线,今天的问题是这条生产线的信息不连贯、错误常常发生、效率也不太高,BIM的目的就是让这条生产线上的信息连贯起来、错误提前消除、效率提高起来。不是造一台万能机把什么活都一起干了。六、BIM会替代效果图吗?其实这个问题尚有一种紧随其后的问题,BIM征询服务行业会替代目前的效果图行业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当然在阐明这个答案此前,我们必须要对所谓的“效果图”做一种简朴的定义,否则这个回答就会陷入前述模型和图形之争类似的困境。目前国内第一号“效果图”服务企业水晶石有一种给自己的定位——“视觉创新专家”,我觉得用“视觉体验”定义“效果图”是非常贴切的。假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在项目生命周期内需要使用(体验)效果图的人群提成三类:第一类:创作效果图的某一种或几种项目参建方第二类:需要使用效果图辅助自己项目职责的其他项目参建方第三类:项目消费者和社会人士BIM成果可以替代目前效果图的专业工作辅助功能,也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人群的专业工作需要,不过无法替代上述三类人的视觉体验需求,除非我们硬把效果图并入BIM的概念。七、企业有选择使用或不使用BIM的自由吗?企业要在市场环境中生存,这个问题就得由市场来决定而不由企业自己决定,这些决定原因包括:客户规定企业自身竞争力提高规定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提高规定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因此企业并没有选择使用或不使用BIM的自由,只有选择积极使用还是被动使用BIM的自由。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惟BIM如此,在所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措施面前,企业面临的境地大体类似。BIM新解: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anaK.Smith先生在其BIM专著中提出了一种对BIM的通俗解释,我觉得非常有趣,摘译如下,供同行分享。文中讲了“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四个名词我们分别译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字典上对数据和信息的定义几乎相似,但对于BIM来说这两者的区别非常明显,并且我们把它们放在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样一种链条上,理解这个链条是理解BIM价值以及有效使用建筑信息的基础。数据是一组经验观测值和事实,尤其是当它们被组织起来做随即的分析的时候。例如,假如在河边垂直放置一把量尺,并且对河水变动做一种系列的观测,那么这些观测的记录就是数据。信息是被用来思索和做出决策或者得出结论的一组事实和观测,从上述水位记录上没有得出任何结论,不过当洪水退去后来,你观测到把制冷和供热设备安装在一层以上的家庭比安装在地下室的家庭更快恢复到居住条件,同步成本也更低。你已经使用信息得出了结论。知识是从经验和学习中得到的熟悉、认知以及理解。通过洪水对居住建筑的影响这个事实得到的信息,你提议修改建筑规范,规定在洪水泛滥区域新建或改建房屋在设计的时候把供热和制冷系统放在二层或以上。把从对此前情形的观测得来的信息应用到新的情形下显示出来的就是知识。智慧是辨别和判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对的、什么可持续的能力,体现为洞察力、常识以及良好的判断能力。你有关洪水影响居住构造的知识没有导致你设计不一样的房子,而是选择高出洪水泛滥的地区作为建筑场地。这个良好的判断就是智慧的反应。BIM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机制:把数据转化成信息,从而获得知识让我们智慧地行动。我们从把数据组合成一组事实开始这个过程,这给了我们练习良好判断所需要的意识。BIM和建筑生命关键指标大家都懂得,建筑有两个生命,一种是实际的建筑物,另一种是虚拟的建筑物,即描述这个实际建筑物的信息资料,目前广泛使用的竣工图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由于图纸之间没有自动关联,因此更确切地说图纸只能是虚拟建筑的生命碎片。BIM从理论上讲应当是那个完整的虚拟建筑生命,我们很早此前就把BIM称之为建筑物的DNA。由于实际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轻易停止生命,因此,诸多针对实际建筑物的行动方案(设备维修、应急预案、装修改造等)都需要借助虚拟建筑物来模拟,BIM比图纸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怎样深入阐明BIM和建筑生命之间的关系呢?作者认为,把BIM的应用和价值与建筑生命的关键指标联络起来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如下是其中的某些尝试,供同行们批评指正。一、建筑生命关键指标谈及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同行们想得最多的关键词当之无愧地属于“质量、成本、进度、安全”这四大花旦,而“造型、功能、性能、效率”四小花旦,却比较轻易被忽视,或者用流行的话来说被归入第二阵营。如下图:
一种建筑物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独立分割而是互相融为一体的,例如在BIM应用中讲的最多的碰撞检查,大家的瞬时反应是引起挥霍影响造价,但假如再仔细思索一下,施工现场的管线碰撞问题影响进度吗(等设计变更)?影响质量和安全吗(砸了重做)?影响功能吗(减少层高)?影响性能和效率吗(增长管道拐弯次数)?
不过不一样阶段对建筑生命的每个关键指标的关注度是不一样样的,如上图所示,设计阶段最关注的是造型、功能、性能和造价,施工阶段最关注的是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而运行阶段最关注的则是安全和效率。
这些关键指标中,造型决定和不友好、功能决定好不好用、性能决定舒不舒适、造价决定经不经济、质量决定结不结实、进度决定迅不迅速、安全决定放不放心、效率决定现不现实。
二、BIM应用和价值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总结的25种BIM应用应当是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一种BIM应用版本,作者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过简介,这里不再反复,为了以便阅读,我们再把BIM应用表放在此处:
上表把25种BIM应用分别放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四个阶段中进行阐明,其中有些应用是跨阶段的,例如现实状况建模和成本预算贯穿整个生命周期,三维协调横跨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记录模型(竣工模型)横跨施工和运行两个阶段;而此外大部分应用则是在某一种特定阶段发生的,例如大部分多种功能和性能分析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完毕的。
三、BIM和建筑生命关键指标的关系通过对上述两张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BIM应用和建筑生命关键指标之间的如下关系:
BIM有什么用(Why)BIM应用分析先看看BIM发源地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组织公布的《BIM项目实行规划指南》(BIMProjectExecutionPlanningGuide)和两个版本总结归纳了BIM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用阶段的25种应用如下:这张BIM应用列表应当可以作为国内研究实践BIM应用的重要参照资料,但要完全照搬显然是有诸多与国内实际状况不相符的内容的,那么国内目前状况下BIM可以做些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晰我们对BIM应用应当怎样划分,以及某项详细的BIM应用与否可以在国内实行的判断原则是什么?作者提出过一种基本原则,那就是BIM应用是为建筑业的各项业务需求服务的,否则为用BIM而用BIM,是很难站住脚的。因此这个问题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BIM基本原理和中国建筑业实践的现实状况和趋势相结合的问题,是一种有赖于全体国内同行去实践、探索的问题,不是任何一种所谓的专家可以给出对的答案的。这里作者提供一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实践和认识,供同行批评和参照。
1、BIM战略征询:一种企业也好,一种项目也罢,只要这个BIM不是由一种人独自去完毕的,那么在实行BIM之前制定一种合理的实行计划或战略就成为了成功应用BIM的必要条件。BIM战略征询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如下图:2、BIM都市规划:在房地产热火朝天,人人都争当业主或房奴的今天,大家都懂得了都市规划那些著名的控制指标,例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间距等,不过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大家的健康和舒适等意味着什么?在一定控制指标限制下怎样可以得到最有助于都市居民生活的规划方案?BIM都市规划征询给这些问题的回答提供了老式GIS和CAD技术条件下几乎无法得到的科学根据。BIM都市规划征询处理的重要问题如下:
3、BIM建筑性能:先天局限性,后天难补。由于老式CAD技术支持能力的局限性,目前建筑设计中的性能分析基本上以合规验算为主,也就是说设计方案只要能符合规范规定就行了,只有很少数建筑(例如资金充足、标志性等)才有也许进行比较完整的建筑性能分析。请大家注意,质量和性能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我们说的质量是指施工质量-即实际建筑物对设计文档规定的满足程度,目前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指标中的质量也一般是指施工质量。一种性能不怎么样的建筑物,施工质量再好又有什么用呢?BIM建筑性能征询使更多的建筑物在国内既有造价、工期等限制条件下进行必要的建筑性能分析成为也许。BIM建筑性能征询可以完毕的重要工作如下:4、BIM建筑营造:这部分工作是目前各类BIM应用讲的最多也做得最多的内容,这里不再展开,重要应用如下:BIM只是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第19般兵器前几天看到一位刚刚加入工程建设行业的新从业人员在我博客上提出的如下问题:无独有偶,尚有三、有更多,在跟行业企业的沟通过程中,也常常碰到为数不少的从业人员存在类似的问题,怕学BIM应用影响专业发展,因而困惑、彷徨进而纠结。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因此特截图过来作为本文的开头。产生这个问题的本源在于对BIM认识和定位的偏差。抛开对BIM详细含义和价值的细节探讨,BIM就是一种新的建筑业信息技术,并且既不是第一种也不会是最终一种,由于首先,在应用BIM之前建筑业同行已经在使用诸如CAD/CAE/可视化/虚拟现实/三维仿真/工程算量/ERP等多种建筑业信息技术和措施完毕项目不一样阶段的多种工程任务,另一方面,伴随工程建设行业进步的需要和信息技术的不停发展,一定还会发展出其他建筑业信息技术为行业发展服务。BIM自身并不能成为处理方案、也不能发挥作用,真正的处理方案是行业从业人员充足挖掘和运用BIM价值更好、更快完毕工程任务的能力。假如说目前的行业从业人员已经掌握了十八般兵器在完毕各自的工程任务的话,那么BIM就是行业从业人员可以使用的第19般兵器,站在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兵器自身不会产生价值,人掌握了兵器练成了武艺后来才能产生价值。把从业人员和BIM之间的这个关系梳理清晰后来,我想本文开头的问题也就自然找到答案了:BIM使从业人员需要在本来基础上多学习和掌握一种新的建筑业信息技术来提高自己完毕专业任务的效率和质量,这个新的建筑业信息技术和同行今天在使用的其他建筑业信息技术在定位上没有什么本质不一样,只是掌握起来比其他建筑业信息技术需要花更多的努力、需要更多地企业和项目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而已,当然其潜在的价值也会更高。工程专业能力是从业人员的皮,BIM以及其他建筑业信息技术是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其一;其二,同行们学CAD/CAE等建筑业信息技术没有荒废专业能力,学BIM自然也不会荒废,只要应用BIM是为了完毕专业任务的这个目的没有变化。除了前文提到的问题以外,尚有一种流行甚广的习惯说法也许也很大程度在无形中影响着从业人员对BIM的定位,这个说法就是“做BIM”,常见的例句包括“你们单位做BIM了吗?这个项目做BIM了吗?我们正在做BIM”等等,其实对的的说法应当是“用BIM”。下面是我跟同行交流时常常要说的两句话,希望对建筑业同行对的认识和定位BIM有协助:依此类推。目前有哪些BIM软件(Which)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anaK.Smitn先生在其去年出版的BIM专著“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AStrategicImplementationGuideforArchitects,Engineers,ConstructorsandRealEstateAssetManagers”中下了这样一种论断:“依托一种软件处理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作者在《为何BIM应用不轻易成功?》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BIM的其中一种特点-BIM不是一种软件的事,其实BIM不止不是一种软件的事,精确一点应当说BIM不是一类软件的事,并且每一类软件的选择也不止是一种产品,这样一来要充足发挥BIM价值为项目发明效益波及到常用的BIM软件数量就有十几种到几十个之多了。谈BIM、用BIM都离不开BIM软件,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在全球具有一定市场影响或拥有率,并且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认识和应用的BIM软件(包括能发挥BIM价值的软件)进行梳理和分类,但愿可以给想对BIM软件有个总体理解的同行提供一种参照。需要尤其阐明的是,这样的分类并不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严谨的、完整的分类措施(目前也没看到这样的分类措施),只是作者对BIM软件认识和理解的一点心得,欢迎各路BIM大侠一起讨论。先对BIM软件的各个类型做一种罗列如下图:接下来我们分别对属于这些类型软件的重要产品状况做一种简朴简介。一、BIM关键建模软件此类软件英文一般叫“BIMAuthoringSoftware”,是BIM之因此成为BIM的基础,换句话说,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软件才有了BIM,也是从事BIM的同行第一类要碰到的BIM软件。因此我们称它们为“BIM关键建模软件”,简称“BIM建模软件”。常用的BIM建模软件如下图所示:从上图中可以理解到,BIM关键建模软件重要有如下四个门派:
1)Autodesk企业的Revit建筑、构造和机电系列,在民用建筑市场借助AutoCAD的天然优势,有相称不错的市场体现;
2)Bentley建筑、构造和设备系列,Bentley产品在工厂设计(石油、化工、电力、医药等)和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市政、水利等)领域有无可争辩的优势;3)Nemetschek收购Graphisoft后来,ArchiCAD/AllPLAN/VectorWorks三个产品就被归到同一种门派里面了,其中国内同行最熟悉的是ArchiCAD,属于一种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应当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具有市场影响力的BIM关键建模软件,不过在中国由于其专业配套的功能(仅限于建筑专业)与多专业一体的设计院体制不匹配,很难实现业务突破。Nemetschek的此外两个产品,AllPLAN重要市场在德语区,VectorWorks则是其在美国市场使用的产品名称。
4)Dassault企业的CATIA是全球最高端的机械设计制造软件,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靠近垄断的市场地位,应用到工程建设行业无论是对复杂形体还是超大规模建筑其建模能力、体现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都比老式的建筑类软件有明显优势,而与工程建设行业的项目特点和人员特点的对接问题则是其局限性之处。DigitalProject是GeryTechnology企业在CATIA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面向工程建设行业的应用软件(二次开发软件),其本质还是CATIA,就跟天正的本质是AutoCAD同样。
因此,对于一种项目或企业BIM关键建模软件技术路线确实定,可以考虑如下基本原则:
a)民用建筑用AutodeskRevitb)工厂设计和基础设施用Bentleyc)单专业建筑事务所选择ArchiCAD、Revit、Bentley均有也许成功d)项目完全异形、预算比较富余的可以选择DigitalProject或CATIA
当然,除了上面简介的状况以外,业主和其他项目组员的规定也是在确定BIM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原因。二、BIM方案设计软件
BIM方案设计软件用在设计初期,其重要功能是把业主设计任务书里面基于数字的项目规定转化成基于几何形体的建筑方案,此方案用于业主和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和方案研究论证。BIM方案设计软件可以协助设计师验证设计方案和业主设计任务书中的项目规定相匹配。BIM方案设计软件的成果可以转换到BIM关键建模软件里面进行设计深化,并继续验证满足业重规定的状况。
目前重要的BIM方案软件有OnumaPlanningSystem和Affinity等,其与BIM关键建模软件的关系如下图:图中的箭头方向表达信息的传递方向。三、和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设计初期阶段的形体、体量研究或者碰到复杂建筑造型的状况,使用几何造型软件会比直接使用BIM关键建模软件更以便、效率更高,甚至可以实现BIM关键建模软件无法实现的功能。几何造型软件的成果可以作为BIM关键建模软件的输入。目前常用几何造型软件有Sketchup、Rhino和FormZ等,其与BIM关键建模软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四、BIM可持续(绿色)分析软件可持续或者绿色分析软件可以使用BIM模型的信息对项目进行日照、风环境、热工、景观可视度、噪音等方面的分析,重要软件有国外的Echotect、IES、GreenBuildingStudio以及国内的PKPM等。五、BIM机电分析软件水暖电等设备和电气分析软件国内产品有鸿业、博超等,国外产品有Designmaster、IESVirtualEnvironment、TraneTrace等。六、BIM构造分析软件构造分析软件是目前和BIM关键建模软件集成度比较高的产品,基本上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双向信息互换,即构造分析软件可以使用BIM关键建模软件的信息进行构造分析,分析成果对构造的调整又可以反馈回到BIM关键建模软件中去,自动更新BIM模型。ETABS、STAAD、Robot等国外软件以及PKPM等国内软件都可以跟BIM关键建模软件配合使用。七、BIM可视化软件有了BIM模型后来,对可视化软件的使用至少有如下好处:1)可视化建模的工作量减少了2)模型的精度和与设计(实物)的吻合度提高了3)可以在项目的不一样阶段以及多种变化状况下迅速产生可视化效果常用的可视化软件包括3DSMax、Artlantis、AccuRender和Lightscape等。八、BIM模型检查软件BIM模型检查软件既可以用来检查模型自身的质量和完整性,例如空间之间有无重叠?空间有无被合适的构件围闭?构件之间有无冲突等;也可以用来检查设计是不是符合业主的规定,与否符合规范的规定等。目前具有市场影响的BIM模型检查软件是SolibriModelChecker,下面是该软件的基本资料:九、BIM深化设计软件Xsteel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基于BIM技术的钢构造深化设计软件,该软件可以使用BIM关键建模软件的数据,对钢构造进行面向加工、安装的详细设计,生成钢构造施工图(加工图、深化图、详图)、材料表、数控机床加工代码等。下图是Xsteel设计的一种例子(由宝钢钢构提供):十、BIM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有两个主线原因直接导致了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的出现:1)不一样专业人员使用各自的BIM关键建模软件建立自己专业有关的BIM模型,这些模型需要在一种环境里面集成起来才能完毕整个项目的设计、分析、模拟,而这些不一样的BIM关键建模软件无法实现这一点;2)对于大型项目来说,硬件条件的限制使得BIM关键建模软件无法在一种文献里面操作整个项目模型,不过又必须把这些分开创立的局部模型整合在一起研究整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及其运行状态。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集成多种三维软件(包括BIM软件、三维工厂设计软件、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等)创立的模型,进行3D协调、4D计划、可视化、动态模拟等,属于项目评估、审核软件的一种。常见的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有AutodeskNavisworks、BentleyProjectwiseNavigator和SolibriModelChecker等,如图所示:十一、BIM造价管理软件造价管理软件运用BIM模型提供的信息进行工程量记录和造价分析,由于BIM模型构造化数据的支持,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软件可以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动态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数据,这就是所谓BIM技术的5D应用。国外的BIM造价管理有Innovaya和Solibri,鲁班是国内BIM造价管理软件的代表。鲁班对以项目或业主为中心的基于BIM的造价管理处理方案应用给出了如下整体框架,无疑会对BIM信息在造价管理上的应用水平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同步也是全面实现和提高BIM对工程建设行业整体价值的有效实践,由于我们懂得,可以使用BIM模型信息的参与方和工作类型越多,BIM对项目可以发挥的价值就越大。十二、BIM运行管理软件我们把BIM形象地比方为建设项目的DNA,根据美国国家BIM原则委员会的资料,一种建筑物生命周期75%的成本发生在运行阶段(使用阶段),而建设阶段(设计、施工)的成本只占项目生命周期成本的25%。BIM模型为建筑物的运行管理阶段服务是BIM应用重要的推进力和工作目的,在这方面美国运行管理软件ArchiBUS是最有市场影响的软件之一。FacilityONE提供的下列基于BIM的运行管理整体框架对同行认识和理解BIM技术的运行管理应用应当有协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十三:二维绘图软件从BIM技术的发展目的来看,二维施工图应当是BIM模型的其中一种体现形式和一种输出功能而已,不再需要有专门的二维绘图软件与之配合,不过目前状况下,施工图仍然是工程建设行业设计、施工、运行所根据的法律文献,BIM软件的直接输出还不能满足市场对施工图的规定,因此二维绘图软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施工图生产工具。最有影响的二维绘图软件大家都很熟悉,就是Autodesk的AutoCAD和Bentley的Microstation,如下图:十四:BIM公布审核软件最常用的BIM成果公布审核软件包括AutodeskDesignReview、AdobePDF和Adobe3DPDF,正如此类软件自身的名称所描述的那样,公布审核软件把BIM的成果公布成静态的、轻型的、包括大部分智能信息的、不能编辑修改但可以标注审核意见的、更多人可以访问的格式如DWF/PDF/3DPDF等,供项目其他参与方进行审核或者运用,如下图所示:十五、几种常用的BIM及有关软件文献格式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和普及程度的商品化软件均有自己的文献格式,有些格式也许只包括几何数据,未必是“合格”的BIM文献格式,不过在目前以CAD作为工程建设行业主力软件工具的历史阶段里面,它们仍然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文献格式,业内专业人士需要每天和这些文献格式打交道,因此一并列出,以便理解。下面内容以文献格式扩展名的字母次序为序,资料来源:IBC(InstituteforBIMinCanada,加拿大BIM学会)。CGR:GehryTechnology企业DigitalProject产品使用的文献格式DWG:DraWinG格式,AutoCAD原始文献格式,Autodesk从1982年开始使用,截至到一共使用了18种不一样的DWG版本。虽然DWG可以寄存某些元数据,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以几何和图形数据为主的文献格式。局限性于支持BIM应用。DXF:DrawingeXchangeFormat,Autodesk开发的图形互换格式,用于AutoCAD和其他软件之间进行信息互换,以2D图形信息为主,三维几何信息受限制,局限性于进行BIM数据互换。DWF:DesignWebFormat,Autodesk开发的一种用于网络环境下进行设计校审的压缩轻型格式,这种数据格式是一种单向格式。DGN:DesiGN格式,Bentley企业开发的支持其MicroStation系列产品的数据格式,后来DNG格式经更新升级后支持BIM数据。PLN:DrawPLaN格式是Graphisoft企业开发的为其产品ArchiCAD使用的数据格式,1987年随ArchiCAD进入市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一定市场拥有率的BIM数据格式。RVT:ReViT,AutodeskRevit软件系列使用的BIM数据格式。STP:STandardizedExchangeofProductdata,产品数据原则互换格式STEP,一种制造业(汽车、航空、工业和消费产品领域)CAD产品广泛使用的国际原则数据格式,重要用于几何数据互换。VWX:开始Nemetschek企业开发的为其Vectorworks产品使用的BIM数据格式。3D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Adobe企业开发的用3D设计数据公布和审核单向数据格式,类似于Autodesk的DWF。十六、小结到此为止我们简介了目前工程建设行业正在应用的14种BIM、BIM有关软件及常用数据格式,除了上述简介的软件以外,相信一定还会有其他软件,或者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没有理解到,也也许伴随BIM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会有新的软件种类产生或加入,寄但愿于同行不停补充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已经普遍应用的PDM(ProductData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软件或者类似功能的其他软件,作为BIM深入普及应用所必须的BIM数据管理处理方案,其地位和作用将被逐渐认识和实现。我们用不一样类型软件和BIM关键建模软件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对目前常用的BIM以及BIM有关软件进行了简介,假如把这种类型划分措施进行简化,我们发现这些软件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第一大类:创立BIM模型的软件,包括BIM关键建模软件、BIM方案设计软件以及和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第二大类:运用BIM模型的软件,除第一大类以外的其他软件。那么这样多不一样类型的软件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项目建设运行服务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上图实线表达信息直接互用,虚线代表信息间接互用,箭头表达信息互用的方向。从图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类型的BIM软件可以根据专业和项目阶段作如下辨别:1)建筑:包括BIM建筑模型创立、几何造型、可视化、BIM方案设计等2)构造:包括BIM构造建模、构造分析、深化设计等3)机电:包括BIM机电建模、机电分析等4)施工:包括碰撞检查、4D模拟、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等5)其他:包括绿色设计、模型检查、造价管理等6)运行管理FM(FacilityManagement)7)数据管理PDM什么时候需要用到BIM(Where)BIM处在建筑业的什么位置奥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认为决定一种广告好坏的关键原因就两个字:定位,对于BIM的讨论也是同一种道理。当BIM作为一种专有名词进入工程建设行业的第一种十年到来的时候,其著名度正在展现爆炸式的扩大,但对什么是BIM的认识却也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在众多对BIM的认识中,有两个极端尤为引人注目。其一是把BIM等同于某一种软件产品,例如BIM就是Revit或者ArchiCAD;其二认为BIM应当囊括跟建设项目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协议、人事、财务信息等。要弄清晰什么是BIM,首先必须弄清晰BIM的定位,那么BIM在建筑业究竟处在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呢?建设部信息化专家李云贵先生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历史归纳为每十年处理一种问题:六五——七五(1981-1990):处理以构造计算为重要内容的工程计算问题(CAE);八五——九五(1991-):处理计算机辅助绘图问题(CAD);十五——十一五(-):处理计算机辅助管理问题,包括电子政务(e-government)、电子商务(e-business)、企业信息化(ERP)等。十一五结束后来的建筑业信息化状况可以简朴地用下面这张图来表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纵向打通了,横向没打通。从宏观层面来看,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之间没关联;从微观层面来看,CAD和CAE之间也没有关联。换一种角度也就是,接下来建筑业信息化的重点应当是打通横向。而打通横向的基础来自于建筑业所有工作的聚焦点就是建设项目自身,不用说所有技术信息化的工作都是围绕项目信息展开的,虽然管理信息化的所有工作同样也是围绕项目信息展开的,是为了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服务的。
就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BIM作为建设项目信息的承载体,作为我国建筑业信息化下一种十年横向打通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已经没有太大争议。
基于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和BIM技术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描述BIM在建筑业的位置: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三个方向,建筑业信息化可以划分为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两大部分,技术信息化的关键内容是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管理(BLM-BuildingLifecycleManagement),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内容是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如前所述,不管是技术信息化还是管理信息化,建筑业的工作客体是建设项目自身,因此,没有项目信息的有效集成,管理信息化的效益也很难实现。技术信息化可以划分为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和PIM(ProjectInformationManagement项目信息管理)两个部分,其中BIM的重要角色是创立信息,PIM的重要角色是使用信息(管理、分享是为使用服务的)。因此可以形象地把BIM的目的归纳为做对图,把PIM的目的归纳为用对图。BIM通过其承载的工程项目信息把创立信息(做对图)的其他技术信息化措施如CAD/CAE等集成了起来,从而成为了技术信息化的关键或者说技术信息化横向打通的桥梁。我们可以这样估计中国建筑业信息化的未来十年:十二五——十三五(-):BIM究竟什么样的项目应当用BIM
“究竟什么样的项目应当用BIM?”这个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同行一直有讨论甚至争论。近期看了某些国外新的资料,同步联想到某些老的资料,感觉有些内容对国内企业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从而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BIM应用计划比较有针对性,因此在这件事情上花了点时间,整顿出如下资料供大家参照。相信下面这张图是被引用得最多的一张描述北美BIM普及应用状况的图,这张图来自McGrawHill的市场研究汇报“TheBusinessValueofBIMinNorthAmerica-Multi-YearTrendAnalysisandUserRatings(-)”:上图数据和文字显示北美BIM普及应用程度从的28%上升到了的71%,同一份汇报对这个数据在不一样类型企业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细分如下:
数据显示到6成以上项目应用BIM的建筑师机构、工程师机构、施工企业和业主机构的比例分别为75%、43%、55%和44%。不过我们从6月11日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TheNationalAssociationofHomeBuilders(NAHB))的一份美国BIM应用最新状况的资料里面看到了完全不一样样的数据:该资料显示,根据的调研数据,被调研的美国住宅建筑商(HomeBuilder)有50%不懂得BIM是什么,只有7%正在使用BIM(并没有说用到什么程度)。而McGrawHill汇报中6成以上项目使用BIM的施工企业为31%,估计到达55%,不懂得McGrawHill调研汇报中的施工企业与否包括住宅建筑商此类企业?根据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的官方网站()简介,该协会有组员14万个,其中三分之一为住宅建筑商,其他为跟住宅建设有关的其他类型企业,美国每年80%的新建住宅(包括独栋和多家庭住宅)由该协会组员企业完毕。在此我们不打算对不一样市场研究汇报记录数据成果不一样的原因进行讨论,但由此可以得出一种结论,即美国住宅项目的BIM应用率还非常低,同步成立的结论是美国住宅项目的BIM应用比例要比非住宅项目低诸多。实际上国际住房协会(IHA-InternationalHousingAssociation)在2月份才签订支持BIM应用的协议,参与该协议签订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尼日利亚、挪威、南非、英国和美国。理解了美国住宅建筑商BIM应用的状况后来,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BIM应用最领先的联邦机构之一——美国陆军工程兵(USACE-USArmyCorpsofEngineers)对博文标题这个问题的回答,美国陆军工程兵BIM路线图明确规定美国大陆所有那些经济上可行(forwhichitiseconomicallyfeasible)的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使用BIM,为此该路线图提供了一种什么项目该怎样应用BIM的决策流程如下(图中的中文为作者所加):上述流程图对每个新建项目与否应用BIM以及用到什么程度设置了7个判断原因和三个选择成果,其中7个判断原由于:1、项目有复杂构件或部件吗?2、项目的类型/范围3、项目需要高强度的运维管理吗?4、项目重要性程度高吗?5、其他原因支持BIM应用吗?6、BIM反复运用也许性大吗?7、主办方BIM能力怎样?根据每个项目在上面7个判断原因中的详细状况,最终可以在下面三个BIM应用方案中选择其一。一、考虑全面综合BIM应用二、考虑BIM在特定专业或功能上应用三、BIM应用作为可选项也就是说,对于美国BIM应用最领先的联邦机构之一,美国陆军工程兵目前也只在同步满足“项目包括复杂构件或部件、大型项目、BIM反复运用程度高”的项目上才考虑全面综合的BIM应用,假如前述三个条件不能同步满足的话,也许还需要具有“项目需要高强度运维管理、项目重要性程度高、其他原因支持、主办方BIM能力支持”等其他原因的支持方可考虑全面综合BIM应用,对于不满足这些条件的项目只考虑在特定专业或功能上应用BIM甚至临时不用BIM。而所有这些决策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上可行(economicallyfeasible)。作者个人认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美国住宅建筑商的BIM普及应用程度非常低(数据),以及美国最领先的BIM应用机构美国陆军工程兵对不一样项目与否以及怎样应用BIM的决策流程(假设USACEBIM路线图类似BIM路线图也管6年:-)这两个资料对国内企业怎样制定和实行BIM应用计划具有非常实际的参照意义。由于,根据国内企业目前的BIM应用状况来看,假如我说我们绝大多数企业的BIM应用技术、经济、装备、能力、管理等方面介于美国住宅建筑商与美国陆军工程兵之间,相信大家不会有太大的反对意见吧?怎样体现BIM的价值(How)BIM带来的最主线变化是什么各类媒体上有关BIM将会对行业带来的价值或变化的讨论说俯拾皆是应当不过份,这里面诸多观点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我想把其中比较普遍的某些观点在这里花点篇幅罗列出来,同步也跟大家交流一下个人对这些观点的理解。观点1个人理解:甩图纸。这是不少人对BIM也许给建筑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般意义上的甩图纸重要说的是减少纸介质,更多地体现为流程问题。假如要描述不用2D图,精确的说法应当是“甩图形”,这个目的估计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做到。由于BIM也好,CAD也罢,模型也好,图形也罢,都只是一种工具,对于从业企业和人员来说,哪种工具好用就用哪种工具。这就好比有了汽车、火车、飞机后来,自行车、独轮车、三轮车都还是有用,当然它们之间都会互相受到影响和冲击。观点2个人理解:BIM不一定要3D,2D也可以是BIM。这种说法我觉得要分清晰两个概念,一种是人的工作界面和输出成果(所谓输入和输出),另一种是软硬件系统内部对工程项目的描述。前者可以是2D/1D/0D等任何形式,但后者假如不是3D,怎样保证所描述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呢?假如只有2D和信息,就不是建筑信息模型而是建筑信息图形了。BIM中Modeling的意思不是数学建模,而是工程对象(构件、部件、设备、零件等工程项目的构成部分)及其关系的模型和模型应用。因此2DBIM是BIM的一种子集。观点3个人理解:BIM最重要的是其中的“I”即信息,Excel也可以是BIM。这个观点的关键是想阐明在BIM里面“I”比“M”重要,其实问I重要还是M重要就跟问老婆和老妈掉水里先救谁同样,不会有任何成果。我们可以反过来思索,光有数字能把房子造起来吗?这也是图形诞生和持续的伟大意义,以及有图形后来还觉得不够又发展出模型(从沙盘模型、无工程信息数字模型到有工程信息数字模型)的意义和需求所在。Excel可以叫建筑信息表格,也属于BIM的一种子集。观点4个人理解:3D以上的nD和xD。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体,四维是时间,其中一维、二维是三维的特例或局部,用这种方式来描述物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自然科学中的原则术语。工程项目是3D的物理存在,目前法定使用的体现方式是2D施工图,这两个维度的说法不存在任何歧义。BIM中的4D目前重要用来描述施工进度,其实除了施工阶段以外,项目在规划、设计、运维和拆除阶段都是在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因此BIM4D和真正意义上的四维是有区别的,而BIM5D以上的所谓“维度”实际上是对项目不一样专业或类型工程属性的描述,跟四维以内的维度不是一种并列概念,空间的三维和时间的第四维是所谓5D以上任何内容的基础,是对某一时间点上项目某一元素、元素集合乃至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公司如何应对投诉危机
- 2025年日用衡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庭装饰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S凸轮轴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音箱外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数据中心高效实施安检工作的有效模式
- 2025至2030年中国组合工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漏洞利用与防护技术-深度研究
- 2025年二极暗装直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研究-深度研究
- 人工智能在化工生产安全中的应用
- 2023年6月浙江高考政治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课件)
- 销售部廉政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1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 三年级计算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300题带答案
- 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 财政学论文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 2022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必备古诗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幼儿剪纸-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