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12长沙 金太阳教育备考研讨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118PPT)_第1页
2017年9.12长沙 金太阳教育备考研讨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118PPT)_第2页
2017年9.12长沙 金太阳教育备考研讨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118PPT)_第3页
2017年9.12长沙 金太阳教育备考研讨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118PPT)_第4页
2017年9.12长沙 金太阳教育备考研讨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11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邮箱:XSW2014@126.com

忻州一中续书伟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明年的高考试题,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研究高考,

◎分数是个世界语言,升学率决定话语权。高考是生存,高考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先说分数,再讲情怀

高考总复习是一项综合工程,工程的设计者是学科组、教师,如何使设计更趋合理而有效,这是每位高三教师面临的老课题!

◎科学的备考是一个全面互动、综合提升的过程:只有与高考产生共鸣、与学生产生共鸣,才能做到实用、高效。目录

探索高考规律把握命题方向知识分块分析应对万变之题落实复习规划寻求高效策略123第一板块

探索高考规律把握命题方向一二不分批公布计划“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研究考纲说明明确高考方向一、“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体:高考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什么考四层: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什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怎么考

探索高考规律把握命题方向一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一个环节,评价高考是否好,方向对不对。属于根本立场。

服务选人:作用有没有实现,高校认不认可,实现高校的基本需求,服务选拔功能。属于基本立场。导向教学:高考对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客观上发挥着引导中学教学的作用,复习备考1000万学生,导向至少在校3000万以上。是选拔性的,不是教学标准的检测,不是检验高中教的怎么样,也不是对一个片区、省的教学质量评价。属于附加立场。基本立场与附加立场:高考强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强调有利于高中教学,但由于命题人都是大学教师,更加关注和考查的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我们高中教师关注的则是有利于高中教学,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高考理念和教学观念的分歧,二者不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导致“考”教”两条线独立。减小命题与备考的差异空间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只有把教学观念和高考理念融合,深入研究高考,指导高考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如何减少命题与备考之间的差异空间(一)如何减小命题与备考的差异空间1、关注几个重要人物的文章:

姜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高升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

勇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余闻语文高考命题组集体笔名顾之川人教社编审段康宁高考化学命题组组长

2016年4月6日-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了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命题方向、明确了分省试卷类别,对指导普通高中教学适应全国卷工作意义重大。现将会议主要精神传达如下:1、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命题工作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持续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命题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有新,确保平稳过渡。2、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命题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在2015年甲卷(全国II卷)、乙卷(全国I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2016年,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规划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的使用情况。选择2015年2016年2017年7覆盖面(硝强水、卤水、氨水、醋酸)覆盖面(消毒酒精、灼烧区分蛋白质纤维素、高温消毒)覆盖面(消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8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基础实验(物质的分离方法)9有机物乌托品(杂环)C、N比计算有机物(名称、同分异构、反应类型、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同分异构、性质、结构)10性质实验(现象、结论及因果关系、Ksp)判断分离方法与原理综合实验(连接装置)11原电池(双糖微生物电池、单向离子膜)电解池(单向离子膜,电解硫酸钠溶液)电化学(防腐,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12周期表与周期律弱碱、强酸溶液滴定曲线分析周期表与周期律13强碱、弱碱溶液稀释曲线分析周期表与周期律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滴定己二酸曲线)2015年、2016、2017年选择题对比稳字当头、稳中有新,确保平稳过渡通过对比,看相似度有多高2016年2月26日教育部透露高考命题方向:要重点考察四个方面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表文章透露了今后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将重点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

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高考还将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姜钢表示,创新能力考查在理科试题中要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试题可以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前沿

问题为背景和切入点,比如核能的利用及存在的风险、电池技术的改进和瓶颈、转基因的利与弊、化学与食品安全等,通过设计考查创新能力的试题,引导学生热爱

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思考科学进步如何造福人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课标全国卷I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2015全国I-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2013全国I-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017全国I-8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感悟:1、13、15、17年有考题,我认为这类题今后还会考。2、课本上不管是正文还是习题,有原理的要简单拓展,如侯氏制碱法。3、课本上没有的没有必要找大量题练习。从各省考题看比较简单,属于了解。4、应在审题上下功夫。如: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没有必要拓展:古代五金八石,五金指金、银、铜、铁、锡:八石,一般指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等八种矿物。

再如:2017年8题《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电化学新课标全国卷I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2013全国I-10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B(2014全国I-27)(4)H3PO2也可用电渗法制备,“四室电渗

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

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

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

的原因是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法”

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

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O2H2

H2PO2−Na+H+→

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和产品室。

其缺点是产品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PO43-H2PO2−或H3PO2

被氧化2H2O−4e-═O2↑+

4H+(2015全国I-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正极(+)负极(—)(+):O2+4e-+4H+=2H2O酶催化剂A电池总反应相当于C6H12O6燃烧(2016全国I-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

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

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

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

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H2↑O2→SO42-←Na+电化学新课标全国卷I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2017全国I-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感悟:1、电化学知识年年考,他属于知识增长点。2、考题与实际结合紧密。3、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信息优先的理念,可能陷入定势思维困境。(2017年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2016年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

产品)浙江考题中被“绑架”于溶液中不能有O2ˉ的思维定势,就无法从固态金属氧化物做电解质解脱(即此时是允许O2ˉ的),也就很可能错选B。4、从高考题获取知识生长点:选择膜的应用2015·浙江理综T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信息陌生原理熟悉有H、C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是电解池的阴极,是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即X是电源的负极D(一)如何减小命题与备考的差异空间2、根据《考纲》《近五年高考题》填补命题与教学的差异,对化学知识增长点要拓展。(1)膜的应用(2)物质的分离——重结晶(3)“控制变量”思想方法在解答化学高考题中的应用(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近年高考的热点(5)常用六个常数(6)铬、锰化合物,过氧化氢。怎样拓展,从近10年高考题。

例如结晶问题1.如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钾?

问题2.如何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015·浙江理综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正确操作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2011江苏以NaClO4和NH4Cl为原料制取以NH4ClO4,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由图可知,NH4Cl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NH4Cl、NaCl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也很大,但相同温度下,它们溶解度远大于NH4ClO4,故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并用冰水洗涤,减少损失;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选修5

第十八页必修与选修知识的整合教材上这样一个实验,我们复习时如何处理呢?选修5P18:重结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溶剂(1)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或很小,易于除去。(2)被提纯的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重结晶(苯甲酸)需重视教材中新增实验制备晶体——多用重结晶例62012广东33.(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为什么不酸化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区分开分液与萃取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入2-3滴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有Cl-③干燥白色晶体,

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白色晶体是苯甲酸可溶性固体的分离,重结晶测定固体纯度,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2017年考纲说明例7,实验能力阐述】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本题虽然没有给出两者的溶解曲线图,但应掌握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而硝酸钾变化很大题型示例中的知识点(三)根据题型示例和高考题进行知识的拓展26.【2015年课标2卷.26题】

(14分)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有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温度/℃化合物020406080100NH4Cl29.337.245.855.365.677.3ZnCl2343395452488541614有关数据下图所示:溶解度/(g/100g水)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两者可以通过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______和

,欲从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在空气中加热碳粉MnOOH碳粉转变为CO2,MnOOH氧化为MnO2

正确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2014新课标卷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同样并没有给出硝酸钾的溶解曲线图硝酸钾溶解度曲线溴酸银溶解度曲线重结晶原理:2014广东9.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硝酸钾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比氯化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幅度大,所以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的溶解度骤降,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因此硝酸钾析出,氯化钠留在溶液中,从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并非是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的缘故,加热到看到晶薄膜(一)如何减小命题与备考的差异空间3、关注高考的各种信息:(1)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最新变化。(2)收集有关高考的各种信息。(3)收集各地的模拟练习题。(4)收集考前各地最新背景和最新创意的考题。(5)随时增印最新的练习题。

1.命题思想和原则2.考试内容和要求3.考试形式和结构4.题型示例与解答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二研究考纲说明明确高考方向复习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有用!

1、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考试大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但作为国家大型选拔性考试,考试会有一个连贯性和持续性,试题的结构、试题的难度、知识点的分布已形成稳定的套路,不管谁出题,主要题型不会有太大变化,每年的高考题大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它必然有极强的规律性!

2、关注《考试说明》新增内容及要求,其实近几年有些知识已在高考题中体现,只是《考试说明》给予进一步明确

考纲不要求的----不复习考纲降低要求----不拓展考纲明确要求----大力度进行复习3、《考试说明》就是高考命题组编写的,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准确把握命题指导思想,命题理念、4、复习内容的整合与拓展。分块复习而不是按模块复习。要进行必修与选修的整合与拓展,这样更有利于构造高考需要的知识网络体系,并且避免重复,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要对《必修1》、《必修2》与《选修2》《选修4》《选修6》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拓展。尤其是选修2《化学与技术》主要研究生产工艺,5、高考化学大纲修订的要点考试内容调整

选考模块调整部分内容表述调整能力目标完善

完善能力目标要求表述增加能力目标要求阐释(8道例题)(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七水)硫酸镁2015年27题2017年课标1卷28题(2)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O(l)=H2(g)+O2(g)ΔH=+286kJ/mol H2S(g)=H2(g)+S(s)ΔH=+20kJ/mol 2017年课标3卷28题(3)已知:As(s)+H2(g)+2O2(g)=H3AsO4(s)ΔH1H2(g)+O2(g)=H2O(l)ΔH22As(s)+O2(g)=As2O5(s)ΔH3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ΔH=_________。2017年课标2卷27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C4H8(g)+H2(g)ΔH1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ΔH2=−119kJ·mol−1③H2(g)+O2(g)=H2O(g)ΔH3=−242

kJ·mol−1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kJ·mol−1。【08年宁夏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A.9 B.16 C.20 D.25(C)回避了单位选修四P30例1、例2中计算K的算式也没有带单位,选的例题,最后单位正好消掉溶度积常数Ksp,酸解离常数Ka,碱解离常数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均属于标准平衡常数。

经验平衡常数(包括浓度平衡常数和分压平衡常数)是有单位的。看各省评分标准,不带单位不扣分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kJ·mol-1。反应体系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答案:

0.234mol·L-1(2分)答案在0.2——0.234之间均可得分,不写单位不扣分。注:①数值可写成0.2、0.23、0.234、0.23375;②不写单位不扣分;但写错单位要扣1分;③也可写成分数,表示为:187/800,2/65,18/575,9/250,36/1169,144/4675山西省评分细则2014年.28、(15分)该题平均得分:5.67分河北平均得分:7.0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l:1].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出式子得1分,三段式中分压数据列出得1分,最后答案得1分,0.07、0.0716、0.0717、0.072均给分,单位不作要求。7.82MPa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2015年.28、(15分)该题湖北平均得分:4.05分28.(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平衡x(HI)+x(H2)+x(I2)=1x(H2)=x(I2)x(H2)=x(I2)=(1-0.784)/2=0.108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根据平衡常数定义,把平衡浓度可转换为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设起始投有n(HI)=amol,因为是等气体分子数的反应,所以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也是amol,容器体积为VL,即有:

注意表达式与计算式的区别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___min-1。

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H2(g)+I2(g)2HI(g)由①可知,平衡时v正=v逆,则K=k正/k逆,所以k逆=k正/K。v正=k正x2(HI)=0.852×0.0027min-1

≈1.95×10-3

min-11.95075×10-3或7803/4000000同分异构体新课标全国卷I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2014全国I-7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2013全国I-12【2013-新课标-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2016全国I-9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017全国I-9已知

(b)、

(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考试大纲和说明中进一步明确基本要求。从这几年看,不考立体异构。2、本人倾向2016、2017选择题同分异构考试形式(结构、反应、同分异构体一起考。3、同分异构最常见的(1)一元看有效氢个数例:四联苯一氯代物有几种(2)二元代物,编号(3)平时教学时注意变式(如C3H6Cl2变为C3H6ClF等)(45)(4)变元素氮元素和碳元素一样,也存在一系列氢化物,如:如NH3、N2H4、N3H5、N4H6……,则N6H7Cl可能的结构有(

)种。

A.10B.11C.12D.13第二板块知识分块分析应对万变之题一二三不分批公布计划按学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用近五年高考题构建知识体系一二三不分批公布计划按学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近五年课标卷高考题特点选择题分析必做非选择题分析三、知识分块分析应对万变之题(1)通过分析和研究最近五年高考题,可以发现每年的试题都是:不变的知识点,变化的情景。每一年高考试题为了让学生、老师、社会满意,高考命题专家不会在高考试题命制过程中过于标新立异。为了贯彻稳中求变、相对稳定的命题思想,命题专家往往以历年高考题为母题进行情景变化和创造,可以说重要的主干知识和能力、方法要求都是每一年高考的热点!(2)保持整体稳定力求有所创新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3)密切联系实际彰显学科价值试题的背景均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或是科技前沿。试题情境新颖客观,一方面可以折射化学在新材料、能源、环境、废物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考生创设出公平的试题情境。

(4)强调学科素养考查思维品质强调基础知识与学科能力的有机融合,重点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近五年高考题的特点2、“比”高考试题(1)◆对比历年高考试题

——找共性、找趋势(试题创新)(2)◆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找规律、找变化(设问、背景材料(3)◆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题型)三、知识分块分析应对万变之题近五年新课标卷选择题类型、难点及复习方法交流1选择题的复习策略三1

2013-2017年课标1卷选择题考查选择2013年得分率2014年得分率2015年得分率2016年得分率2017年得分率7化学与生活93.45同分异构49.98化学与生活88.52化学与生活79.67化学与生活

8有机物性质80.65化学与生活81.95NA阿常数69.97NA阿常数74.67基础实验

9周期律69.13速率催化活化能35.17有机计算86.83有机物78.83有机物

10电化学46.52周期律68.45综合实验52.99综合实验42.17综合实验

11电解质溶液39.85电解质溶液65.99电化学63.74电化学61.67电化学

12同分异构29.76基础实验75.48周期律42.88电解质溶液60周期律

13综合实验59.13综合实验36.64电解质溶液56.49周期律59电解质溶液

(1)对比历年课标1卷高考试题——找共性、找趋势(试题创新)从上表可知全国Ⅰ卷化学题(选择题)型考查:选择题:化学用语、离子共存、离子推断、物质转化、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盖斯定律等选择题:化学与生活、电解质溶液、元素周期律推断、化学实验、有机物必考题型

选择题:电化学(13、15、16、17)、NA题(15、16)、有机性质(

15、16、17)、有机结构(14、16、17)频考题型冷考题型选择题: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15、17);轮考题型2、选择题型归纳2017全国I-7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CA2017全国III-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3、从高考频率与难度分析各类题A化学与生活(1)多数年份把其放到化学第一题(7)得分率基本在80%之上。区分度不大。(2)化学与生活为常识性知识,必修与选修没有明显界限。(3)社会生产生活结合紧密2016全国II-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016全国I-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2)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2016全国III-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BBD(4)大多数设问“正确的”“错误的”一般错误的易看出2014全国I-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2013全国I-11

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AC2015全国I-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D(2)◆对比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找变化(以电解质溶液为例)2016全国I-12

298K时,在20.0mL0.10mol氨水中滴入0.10mo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新课标全国卷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选择题(五)电解质溶液D2017全国I-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C.NaHX溶液中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D(1)2014——2017年四年都涉及图像,重在考查对图像的分析处理(读图)能力—明确坐标点所表达的涵义;(2)该题型重在考查综合能力,如分析(比较)、理解(转换)、计算等。(3)

该题属于选择题中的压轴题,与计算相联系是正常的,因此,2017年在该题考查时,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4)应当注意:很有可能由纯图像题变化为表格或图表结合式.(2)◆对比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找变化(以电解质溶液为例)(3)◆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题型)1、周期律课标卷中年年考,考的都是短周期元素。难度在0.6左右,区分度好。2、(1)认真审题,看清关键字词,根据题给信息(隐含条件、物质的用途,元素的范围),给推断元素按周期表格式排序。(2)再进行选项比较。(3)推测元素都是短周期,如果找不出切题点,可写出1-18号元素,便于联想,再进行推断。(4)有一部分题,只有题干不够,要结合选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3、广东卷喜欢考长周期元素2015年23.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013全国I-9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

C.Y3+、Z2-D.X+、Z2-新课标全国卷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选择题(二)元素周期律、表2014全国I-10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2015全国I-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2017全国I-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2016全国I-13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新课标全国卷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选择题(二)元素周期律、表选择题答题技巧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Ⅰ卷的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便于猜选、复查)。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2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分理由说服自己,最好尊重第一印象。复查后及时涂卡。Ⅰ卷总用时45至50分钟为宜(因人而异)。(2)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

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

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

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对于选项是定还是否要有根据,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3)选择题怎么做,虽然是“选择题”,选择题是做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养成推导的习惯,掌握过程,要知道是“因为是怎样的,所以才怎样的”。(4)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正确”“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相信第一判断:只有当你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尤为重要。(5)①切记:每年高考选择题错误率高的不是难题,而是开头简单题。②切记:选择只需要确定选出哪个答案,不需要解释不选的答案。(6)①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要快,抓住关键“字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看是否有隐含条件)。②掌握“错误原理”⑴知识错误排第一⑵逻辑错误排第二⑶表述错误排第三⑷与题干要求不符排第四。近三年的高考化学选择题中涉及“正确的”“不正确的”或“错误的是”占近一半。所以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应该逐项排查三、知识分块分析应对万变之题1、高三一年的模拟练习,不能太规律化,而应该将高考题归类,有各种题型和思维方式的变化。2、很多题的思维方式与平时做题套路很不相同,所以平时复习要打破常规,接触各方面思维形式的考题——收集新颖创意考题。3、面对2018备考,高三复习需要做很多研究和调整。多注重能力训练,少注重题型训练。4、2017年高考四川理科状元黎雨佳,高考成绩720分,语文136,数学150,外语144,理综290。没有足够的练习,没有见过足够多的题型,在考场上是没有自信的,“刷题”就是人生乐趣。5、要避免盲目的题海作战,而要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历届高考真题的研究上。高考真题凝结了命题专家最高的智慧,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就是对教育教学方向的研究、教学难度的研究、教学深度和教学广度的研究全国Ⅰ卷化学非选择题型考查总结:非选择题:框图转化、离子推断等非选择题:化学实验、化学平衡原理综合(14、15、16、17)必考题型

非选择题:工艺流程题(15、16、17)频考题型冷考题型非选择题:元素化合物叙述题型(14)轮考题型近五年新课标卷无机综合题类型、难点及复习方法交流2无机流程题的复习策略呈现方式2:工艺流程型试题年份/来源题号背景素材主要考查内容13年新课标卷127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某些金属资源的回收(说明)元素化合物性质,电解质溶液,电化学、物质分离操作、含量测定13年新课标卷227制备纯化工级氧化锌(说明)15年新课标卷127以铁硼矿为原料制硼酸16年新课标卷128生产杀菌消毒剂亚氯酸钠16年新课标卷328从废催化剂中回收五氧化二钒17年新课标卷127利用钛铁矿制备Li4Ti5O12和LiFePO417年新课标卷226水泥中钙含量测定17年新课标卷327铬铁矿制备重铬酸钾2013-2017新课标高考理综(Ⅰ)(无机必做题)年份

2017年T272016年T282015年T272014年T272013年T27

载体利用钛铁矿来制备

Li4Ti5O12和LiFePO4

NaClO2生产流程铁硼矿制粗硼酸流程较强还原性的一元中强酸次磷酸(H3PO2)-无流程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流程图作答量6个空(简答1、填空1、写方程式2,计算2)

7个空(简答0、填空5、写方程式1,计算1)

9个空(简答2、填空4、写方程式3)

10个空(简答1、填空7、写方程式2)-原理提问多9个空(简答2、填空3、写方程式5)

涉及知识点

1)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2)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5)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1)NaClO2中Cl的化合价(2)写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3)粗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加入的试剂“电解”中阴极产物(4)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该反应中氧化产物(5)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1)写硼酸镁酸化方程、提高浸出速率措施;(2)Fe3O4磁性、浸渣物质;(3)H2O2作用、调pH=5目的;(4)粗硼酸中杂质;(5)NaBH4电子式;(6)制单质硼2方程(1)写H3PO2电离方程;

(2)磷化合价、氧化产物化学式、写正盐化学式并判断溶液酸碱性;(3)写白磷制PH3方程;(4)电渗析法制H3PO2有关问题(1)LiCoO2中Co元素化合价;(2)写正极碱浸离子方程;(3)写酸浸化学方程、改盐酸缺点;(4)写沉钴方程;(5)写锂电池放电方程;(6)放电后回收原因、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无机流程题二、基本解题步骤与技巧三、典型例题分析梳理历年试题,统计分析考点,构建解题模型。一、流程题的特点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原料预处理除杂、净化产品分离提纯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反应条件控制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原料循环利用一、工业生产流程主线与核心: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二、解答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程序及方法1、解题基本流程:(1)阅读题干内容,清楚原料和产品,了解题目给出的信息。(2)浏览流程图,了解从原料到产品所经历的处理措施、反应及其条件。(3)看清设问,分析研究对应过程及前后操作的特点,搞清原理。(4)组织语言和化学用语,做出合理准确的解答。基本解题步骤与技巧建立全局意识,拿到题之后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快速浏览全题,做到心中有数。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一、仔细审题,宏观把握,理清思路①流程的目的(特别是流程中的始末物质)首先要通过阅读文字说明,准确抓住工业生产的目的和原料成分是什么,在题中标出该工业流程的目的及原料,并将其对应到框图中。(一定要标)②还提供了哪些信息③然后看设问,(1)问题一般各自相对独立,无连带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不会影响下一个问题的解决。(2)每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对于超纲知识,题目中要么有信息提示,要么与解答题目无关。(3)浏览题目的设问,帮助你理解流程,使下一步的深入分析重点更明确信息一定有用,而且一定用到④然后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⑤接下来根据设问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这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二、善用信思,按需答题,规范作答①二遍读题,注意关联问题。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一般只考虑后面提问有关的步骤,其他不必清楚。②有的步骤读不懂,这时主要看这一步的结果,没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即这时只管是什么,不用管为什么。③所给信息一定有用,而且一定用到,有时还需分解、重组、迁移到本题中来。④最后要看清楚问什么,不要答非所问整体意识:﹡﹡﹡﹡两种意识﹡﹡﹡﹡快速浏览全题①流程的目的(特别是流程中的始末物质)②题目设问情况流程题解题要有局部意识:(1)问题一般各自相对独立,无连带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不会影响下一个问题的解决。(2)每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对于超纲知识,题目中要么有信息提示,要么与解答题目无关。基本化学理念——生产实际速率快、产率高产品纯度高成本低、无污染循环利用多快好省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2、解题思路:(1)原料的预处理:粉碎、研磨:增大固体样品与液体(或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灼烧、焙烧、煅烧:适当增加氧气的用量,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除去可燃性的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浸出:水浸、酸浸、碱浸或一些盐类的水溶液等)使原料中的某物质溶解(物理溶解或与浸取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将某些组分溶出),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为提高原料的浸出率常用以下措施:不断搅拌;循环利用;控制适当的温度;适当延长浸出时间,控制浸出液的浓度等。】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或溶解)速率。

从加快反应速率、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提高原料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分析。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2)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①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关注箭头的指向(聚焦局部)箭头指入—反应物,箭头指出—生成物(有时要瞻前顾后)前后追溯物质(放大局部)还要考虑反应实际(物质性质、试剂量)②书写、配平方程式:

Ⅰ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介质的环境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3)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pH、保护气、浓度和压强、催化剂和固体表面积温度:反应速率;物质的溶解度;物质的热分解与挥发;弱离子的水解(平衡);副反应等pH:中和酸或碱;选择性沉淀某种离子;促进或抑制某种离子水解;辅助反应。保护气:隔绝空气(主要是O2、H2O);弱离子的水解浓度和压强:平衡和速率催化剂和固体表面积:速率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4)分离提纯方法的判断及条件选择:沉淀法:加入沉淀剂、调节pH、溶解平衡等。结晶法:蒸发溶剂、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不同溶剂对溶解度的影响等。

(蒸发结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灼烧:除去易分解、易挥发的杂质,某些物质氧化。萃取、分液:有机溶剂的使用、反萃取等。……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冰水或热水、酒精洗等——减少溶解损失等。)(5)获得产品阶段: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①易水解(在蒸发溶液或结晶水合物脱水时应在酸性氛围中进行,以抑制水解)②结晶水合物或受热易分解的产品(防止分解、失水)结晶:蒸发结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重结晶CuSO4·5H2O、ZnSO4·7H2O、CaBr2·6H2O、Al2(SO4)3·18H2O2012上海卷——除去CuSO4·5H2O中含有的Cu(NO3)2杂质2009广东卷——除去Mg(ClO3)2中含有的NaCl杂质2014新课标Ⅰ——溴酸银(AgBr03)溶解度一般会有溶解度曲线NaCl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1)除杂:除去……中的……(2)干燥: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防止……(3)检验溶液中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

将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则离子沉淀完全。(4)洗涤沉淀方法:

沿玻璃棒往过滤器或漏斗中加蒸馏水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5)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某试剂,若……,则沉淀已洗净。3、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文字的规范表达: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

(1)1个电子所含的电量(q)为1.6x10-19C(2)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mol电子所含的电量)(3)对“kW·h”的理解:1kW·h=3.6×105J

(4)q=ItW=q·U=UIt4、必备的一些物理电学知识:例:(2016年)28.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2016年化工流程高考题及评分细则直接做答+3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2NaClO3+SO2+H2SO4=ClO2+2NaHSO4生成物ClO2-(或NaClO2)2:12NaOH+2ClO2+H2O2=2NaClO2+O2↑+2H2OO2

Na2CO3溶液

NaOH溶液1.57g2NaCl+2ClO22NaClO2+Cl2↑

氧化还原规律写Ba(OH)2不得分,因为不符合工业上经济性原则2NaClO3+SO2+H2SO4=ClO2+2NaHSO4NaOH溶液

;Na2CO3溶液

;ClO2-(或NaClO2)书写不规范审题不清审题不清计算能力差例:(2015年)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

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

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1”中分离。“浸渣1”中还剩余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

。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

(填名称)。(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2015年高考题及评分细则知识的类比与迁移Mg2B2O5·H2O+2H2SO4═2MgSO4+2H3BO3Fe3O4SiO2和CaSO42H3BO3═B2O3+3H2O,B2O3+3Mg═2B+3MgO将Fe2+氧化为Fe3+使Al3+与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硫酸镁【评分细则】

(1)Mg2B2O5·H2O+2H2SO4═2MgSO4+2H3BO3

(化学式均正确得1分,配平正确得1分);减小铁硼矿粉粒径、提高反应温度、使用催化剂、搅拌等(任意写出两个正确的,2分,有错得0分)。(2)Fe3O4(必须化学式,1分);

SiO2和CaSO4(必须化学式,各1分,有错得0分)。(3)将Fe2+氧化为Fe3+(必须指明转化过程,1分);使Al3+与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Al3+与Fe3+缺一不可,1分)。(4)硫酸镁(或者硫酸镁晶体、七水硫酸镁)(必须是名称,2分)。(5)

(2分)。(6)2H3BO3═B2O3+3H2O,B2O3+3Mg═2B+3MgO

(每个方程式各1分)

或2H3BO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