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以学完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教材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说明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与人类活动”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教材在该内容上主要抓住两各方面:以实例分析说明,一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学生地域观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教材注重以活动为主、讨论气候变暖为题,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也能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2.通过阅读景观图片和资料体会自然的创造力,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教学重点:1.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地区差异大。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银”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多媒体展示投影:1组图.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多媒体展示投影:2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2.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板书)气候的地区差异(板书)1、怎样分析气候特征请同学们读教材第63页图3.25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由学生看图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2、读教材第63页图3.26,①比较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②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教师提醒:通过比较很快得出结论: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2.气候的地区差异大(板书)过度:世界气候不仅地区差异大,类型多达11种,这里我们主要了解6种气候类型及分布情况。3.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板书)做一做,展示投影3.28《世界气候的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完成表格内容。教师要求学生能在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随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各类型气候下的景观图片,增强学生对所介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感性认识。活动表3.4(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分布地区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侯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寒带气候(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除教材第64页图3.27举例描述的四种气候特征外,教师可补充介绍以下三种气候的分布及特征,①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大致在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夏雨冬干,干湿季分明;②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③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广,全年温暖湿润,温差小。(4)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看看高原山地属于哪种气候?想一想: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的?教师引导:一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要素包括哪两方面?(气温、降水),它们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地形投影打出图3.29中的A图和B图分别表示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某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比较两地气候的特点,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于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在世界地形图上,以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为例,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教师提供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再将学生分三组,分别代表大陆东岸、西岸、大陆内部,小组成员合作分析,经其它组纠正得出结论:受海陆位置影响,大陆东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冬湿夏干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侯;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学生看图3-30回答:教师可提醒学生考虑气温随高度的递变率;A坡降水多,因为它处于迎风坡。活动2-4.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回答:(1)地形;(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过度;气候是自然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环境中,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等活动必然要与环境发生联系,三、气候与人类活动(板书)先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出发,说一说一年四季着装的变化以及所吃的水果都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读教材第60页内容,看看文字内容提供了哪些信息,并加以总结:第一自然段:气候对人们穿着的影响;第二自然段: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三自然段:气侯异常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酷热、寒潮、洪水、干旱等举实例说明,教师打出与灾害性天气相关的图片。想一想: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吗?趣闻:被海水追赶的岛国—图瓦卢,大家猜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教师小结:气候可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反过来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谈一谈:1.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引起哪些危害?2针对全球变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教师总结:气候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全球变暖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板书设计】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4.气候与人类活动【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B.河流差异的结果C.地形差异的结果D.纬度差异的结果2、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的影响D.河流的影响3、夏季,我国庐山。峨眉山等是避暑圣地,这是()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河流的影响读右图,分析下列问题4、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寒带地区D.全球各地都如此5、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低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6.该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二)、综合题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斜线部分的类型是。请描述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的分布规律:。这种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A.非洲B.亚洲C.大洋州D.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