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摘要】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提高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关键词】实验探究改进优化设计激发能力一、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改进的思考与实践200年4起,各地陆续采用新教材,进入新课程教学。化学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实验功能的导向作用,因而在三种版本新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强化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实验探究能力的思想。我通过近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结合长期高三教学的实践,并进行长期的思考和研究,对化学实验进行下列改进,既能满足化学实验教学需求,又可以满足高考实验考试要求。1问.题的提出不管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用品由实验室提供,由教师带来或摆在实验台上,教师或课本上要求学生做什么实验,学生就做什么实验。这样造成一种现象:做化学实验了,学生激情较高,大多是好奇心,学生主动投入的程度并不高,更谈不上深入了;对于课后实验,学生或教师真正理会的就不多了。2.化学实验的改进(1)实验仪器的改进对于分组实验或课堂演示实验,改进为:给出实验目的或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所需的仪器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前由学生去实验室领,然后也由学生自己去组装,结束后也由学生还给实验室,教师仅仅起指导作用。课后实验的仪器,不象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正规,不必拘泥于实验室的仪器,只要能完成实验就行。因此对于必需仪器,仍然向实验室借,其余由学生尽量自制,常见的一些如下:小的软塑料瓶(袋)可以用它盛放一定量的反应液;也可作反应器,如铜与浓、稀硝酸制、 就可在软塑料瓶中进行,可以很好的防止尾气污染;可以作为容器收集气体或2收集尾气;又可以用来检验气体易溶于水的实验;果粒橙的瓶子底部或侧部有几个凹槽,将其剪开,可做点滴板,当然带凹坑的片剂塑料药剂底板可以做实验用的点滴板;将软塑料瓶剪断,靠瓶口的一小半可以作为漏斗使用等许多用途。注射器,气密性好,活塞上下伸缩性好;不仅取液方便,还可以取用气体试样;可以满足恒压、恒温反应的不同需要,最大优势在于精确的刻度,可做计量和控制反应;也可与软塑料瓶、导管等组合成气体发生器;滴眼液的滴瓶就可以用来做胶头滴管;医用带刻度的药剂瓶、输液用的导管经消毒后,可以当量筒、导管使用。生活中的冰激凌的小勺可以做取用固体药品的药匙;纱布可以作为滤布;在超市可以买到漏斗,温度计等许多作为仪器使用的东西。(2)实验药品的改进对于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中所需的药品,尽量由实验室提供,同时也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到使用药品的成分与生活中的那些物质相关,为课后及将来开展实验服务。对于课后实验,实验室仅提供如 溶液、 溶液等比较贵重的、危险的、日常34生活中不常见的药品,同时要求实验室老师,与课任教师时刻保持协调,对于确实是实验室必需提供的药品,仍须要学生提供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教师批示,实验用品的量,才发给学生。至于其它所需的实验用品,如常见廉价的生活日用品,由学生自己设计解决,如能从家里带的、从街上买的尽量由学生自己提供。实验后训练学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生活,所用到的药品,与周围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相同?可改用什么药品有同等作用?这样就能将学到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紧密结合。如实验需要的淀粉用家庭的米饭代替、酸用白醋酸代替等,其它如火柴、蜡烛、醋、食盐、纯碱、铁丝、铜导线、锈铁丁、废电池、石灰石、石灰、果汁等常见的都可以做实验反应物;如不够,还可以到药店买一些药如华素片、双氧水、酒精、碘酒、达菲等;甚至还可以到化工用品店买一些化学药品如盐酸等,可以满足化学实验探究的需要。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改进之后,实验的可操作性大为增强,实验成本大为降低,实验可做的概率大为提高。随着实验的实施,学生可选取材料做实验仪器、药品的面大为增加,学生的思路大为开阔。(3)实验探究内容的改进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是由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改进的程度不大。而课后实验探究的内容应随着学生学习的进程、时代的气息而发生变化。除课本上的实验外,如“非典”期间,我们就增加“莽草酸”、“达非”、“过氧乙酸”等性质的实验。这样既使学生增强了健康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复习迎考,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实验问题也可以通过课后实验来解决。如将金属钠投入到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反应现象是什么?讲是很难一下子被学生清楚接受的,做实验观察分析是最好的解答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能有效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探究,现在各校实行阳光奶计划,学生对所喝的牛奶是胶体还是乳浊液的问题,经常争论?我问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实验探究是唯一的出路。通过这些实验,既增加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又增加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实施模式的改进以前演示实验教师在前面做,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在教室中成立几个大组,由几个大组的组长负责,在实验前1天或前几天,将任务布置给大组中某个或某几个学生到实验室准备,如果一节课有几个实验,分开布置给不同的学生准备,在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完成。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激情和参与程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完成了教学任务。书本上很多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做了缺乏激情。如果换成探究实验,效果就好得多了。比如做碘单质与淀粉变蓝的性质实验,不如探究“华素片”或你家或你校食堂的盐中是否含碘,是碘化钾还是碘酸钾;再如验证()的两性,改成探究“斯达舒”中有无3Al(OH)。3很多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缺乏情境,学生只知道完成实验及更好地改进实验,如果用多媒体配以一定的情境,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趣。如做氯气性质实验时,放一段二战中的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以浦雷放氯气的片段,再如高速公路中氯气储罐车翻车如何处理的录象,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又可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人类。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实验中正确操作规范,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操作的能力。有时实验探究的结果不一定正确,要及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好及时改进实验的条件和实验手段。如前面学生喝的牛奶,不同牌子、不同浓度的牛奶,其组成可能不同的,探究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为什么这样的呢?网上一搜就一清二楚。(5)课后总结的改进实验后要求学生总结:使用的仪器有无替代,有没有新自制的仪器,药品可否用日常生活的用品代替,实验中数据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实验中还有哪些不足,应如何改进,这样的总结对于高考实验题的解答特别有效。经过上述改进之后,大大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即使学生离开学校也可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探究问题的可能性。这样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利用化学实验探究从可能变为可行,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效解决了高考实验题中出现的实验目的的确定、基本操作的选取、及基本操作中所用仪器、药品的选取、实验条件的确定、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因为高考实验题也来自于教材和社会生活。二、历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解题能力探析化学实验题最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表达、探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200年9高考课改卷更加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突出了实验在学科中的地位。新课改200年9高考化学大纲强调了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将更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试题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文就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提出一些建议。1、准确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高考化学实验题中既有常见仪器的规格和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了解和错误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1)熟悉常用仪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结构、用途是提高实验答题能力的必备的基础。在复习时,建议让学生接触感受这些常用仪器,掌握这些常有仪器的名称,结构,规格,用法及用途。(2)掌握基本操作。基本的实验操作有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试纸的使用、试剂的存放、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等。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最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设置不同的实验情景,积极疏导,大胆动手,多向思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做好实验基本操作。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2、认真分析课本实验基本原理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倾向于回归教材,体现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特点。问题多围绕教材实验展开,如基本操作,变换原理,方法,角度等进行命题,增强教材实验的开发、迁移、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实验时要多问是什么(即实验目的)?(即实验原理)为什么?怎么做(即实验步骤)?不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即实验拓展)?尤其要重视课本实验,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认真分析实验原理,掌握典型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并进行相应的挖掘和提升。3、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应用性和开放性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的新热点,其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复习时要在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上做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改进、完善、拓展教材实验,增强实验的探索性、综合性,使之更贴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合理、周密、巧妙的实验设计,往往能导致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化学实验设计也成为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测试最好的方法,近年高考实验方案设计题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渐成为考查的重点。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评价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强化创新能力。4、加强习题选编、训练和讲评综合实验题属于能力考查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其命题思路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的内容可以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是化学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同时包括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典型习题进行整理,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这些试题的主要类型、功能和特点,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他们的题型意识。要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只有学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楚、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分析典型综合实验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达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真正提高实战能力。习题讲评是实验复习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要注意精讲精练,讲练到位。在讲评中要重点突出,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讲出扩展等,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特别是在学生对实验基础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重点突出的讲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方法、思维的立体网络,提高讲评效果。发挥讲评的纠错功能,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验题失分的原因,是实验原理没弄清楚还是操作叙述不规范或是实验评价时不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据此精心地设计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结合相关题型进行拓展讲解,如改变题中某些条件,又将得出什么结果?这样的讲评能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三、新课程中展现化学实验的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1、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1)教师演示实验所占的比例大,部分演示实验效果不好传统的教材化学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大多数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教师演示实验安排过多,学生只看不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就无从谈起。而且有些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较差,教师的演示、示范作用不突出,甚至演示时不能激发学生疑问,演示时班级后排同学往往看不清楚,有时反应现象瞬间完成,即使坐在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达不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传统教材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演示实验是教师按照教材中实验步骤或提示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没有也不可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己实验观察、思考,学生动手实验也常常是验证式的教学模式,重复着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或按实验册步骤,学生可不必思考、分析,只需单纯模仿、重复,“照方抓药”,按图索骥,就能完成实验,实验结束时有的学生甚至连最起码的实验原理也不知道,甚至出现学生实验考查往往流于形式,这种实验教学被一种固定的模式所束缚,片面地强调共性发展而忽视个性发展,使得学生缺乏对实验的理性思考,缺乏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3)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不恰当在农村高中,由于受学校的条件和各个方面的限制,现在高中很多班级人数超过70人,学生多而实验器材少,造成很多学生是去看实验,而不是去做实验,实验时操作、规范做得不到位,化学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是描述验证性质,至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学生应怎样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则很少涉及。在中学课堂中虽然开设了学生实验的内容,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实验报告,做实验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步骤而已。因此,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并不能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究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来做及要达到什么目的”并没有清醒的认识。2.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教师思想的转型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习,过去那种以教师课堂单独的讲和实验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并深入探究化学,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体现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力图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同时也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特征和要求。我们课题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型改变对化学实验设计思想的展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1)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新课标下的教材与老教材做了很大的改变,无论人教版或鲁科版很多化学实验做了一些改变和创新。在活动探究中教材仅仅提供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是有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不在是老师做演示实验或实验前老师提前告诉学生需要注意的一切,这就更需要老师对教材和实验本身做更深的理解。例如:做铵盐的分解实验时,学生容易将氯化铵的分解与碘单质的升华混淆,为突出分解的化学特征,我们将演示实验作了改进通过试纸的颜色变化和洗气瓶中的白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了氯化铵分解过程一系列现象的化学本质,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学生有没有实验探究意识,关键是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给以引导,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方案,预计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并学会讨论、探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2)创设化学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标下的化学教材其教学理念做了很大的改变,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实验把握的不是很到位,这需要教师根据需要创设化学实验情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方法,实验仪器装置的改进,创新角度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一者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进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就可以先按照常规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辨别红褐色沉淀的本质,提出问题一为什么没有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怎样才能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甚至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经过探索获取了知识,还获取了方法。另者美的化学实验是化学美育的主要内容,对学习和研究化学有巨大动力作用,化学实验改革应加强实验美的创设,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浓厚的认识兴趣。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美,化学物质美,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美,实验装置的和谐美和实验现象美上狠下功夫,力求装置简单美观,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精彩。例如向 溶液中滴加较浓的烧碱溶液,产生的絮状沉淀恰似蓝色的钟乳石,使人惊奇万分;把喷泉装置上的胶头滴管取掉,而喷水导管口插一根细铁钉则产生花朵般的喷泉,令人赏心悦目;在两个平底烧瓶里注入等量的稀盐酸,将分别装有适量纯碱和小苏打粉末的两个气球扎在烧瓶口部,演示时将气球里的粉末同时抖入烧瓶里,彩色气球就像两朵先后盛开的马蹄莲花,美丽动人。惊奇中他们产生学习和探究
化学欲望。(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不理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发探究意识;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或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当的时候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在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配置-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前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通常是教师一边讲实验步骤,一边自己操作示范,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强调的很到位,然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中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出错率很低,表面看来效果很好。事实上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自己并没有去思考。如果考试时稍加变动条件,学生就不知所向了。今年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先给学生提出研究课题:和“工具栏”,明确配制的原则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强调几个关键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并找几个小组作简要汇报,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对于共性的错误和重要环节教师又作了强调,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错误相对来说较多,在纠正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围过来认真的听讲,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操作完成后找一个小组总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通过这一改动,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学习上有了成功感,兴趣浓厚了,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学习目标。配制溶液,要求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配制溶液,要求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m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导弓I”3、新课程中教师展现的化学实验设计思想(1)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环节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应不断的灌输一些新课改的理念,根据我们课题组的教学实践,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的以下基本环节:①让学生识别并掌握常见仪器和试剂的名称、性能及用法。根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教学的需要,把常见仪器分类介绍给学生。如供热能:酒精灯和喷灯;称量物体: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托盘天平;漏斗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试剂瓶有普通试剂瓶和磨口试剂瓶之分等。②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具体触摸真实的仪器,感受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③分类介绍常用实验装置如气体发生装置常有三类:第一类固体和固体反应需加热(如氨气、氧气),第二类固体和液体或液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如氢气、乙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第三类固体和液体或液体与液体反应,需要加热(氯气、氯化氢、乙烯),实验室制气装置一般分为四个部分: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干燥和净化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气体尾气处理装置等④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集中训练。通过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溶液的配制、萃取、分液;仪器、药品的摆放,试剂的取用,试纸的使用,仪器的连接、组装和拆御,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等小专题,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让学生明白一般操作程序、操作要领和操作规范,如仪器组装时要从下至上,从左到右;过滤时要注意“三靠两低”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教师应规范演示实验,作好示范和指导化学实验的操作要求非常规范,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一定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实验前后的整个环节,具体有以下四点:⑴课前试做和研讨,保证实验安全、成功,特别是改进性实验更应注意,⑵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如使用仪器、装配仪器、取用试剂、滴加试剂、加热等,对学生都是一个示范操作过程,必须讲究规范,⑶任何操作都要以学生作为参照系,暂时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实验桌,需要的仪器、药品也力求陈放有序,始终保持实验桌的整齐、清洁⑷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时,向学生介绍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特别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化学变化的全过程。自始自终地看清楚实验现象,并恰当地描述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启迪学生思维,形成结论。(3)增加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加探究性实验,自己设计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比较简单,捷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根据方案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学会应用,成功的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等能力。四、化学教学中优化演示实验及能力方法的培养1、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与探索意识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趣”、“导思”和“示范”的功能,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向导。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我们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激趣导思,突出实验的探究性演示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引导思维活动。激趣与导思相辅相成,服务于科学探究。为突出演示实验的探究功能,在教学时我们注意将一些验证型实验转换为探究性实验。设置实验问题,选择实验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获得理性认识。例如,在金属钠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将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金属钠在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2)实验演示,注重实验的示范性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教师实验演示的质量和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实验操作示范,从药品的取用、仪器的安装到现象的观察,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通过实验教师娴熟的操作、严谨的态度和精彩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实验探究的健康发展。(3优)化设计,确保实验的有效性,有些演示实验容易产生污染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如实验室制、 等,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坚持无污染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绿22色化学思想;为追求最佳实验效果,我们注重对有缺陷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或增补,必要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系列现象分解化,提高了演示效果,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做铵盐的分解实验时,学生容易将氯化铵的分解与碘单质的升华混淆,为突出分解的化学特征,我们将演示实验作了改进,通过试纸的颜色变化和洗气瓶中的白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了氯化铵分解过程一系列现象的化学本质,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2、抓好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科学态度在实验室进行的分组实验是学生运用知识,亲身体验化学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技能的主要途径。抓好分组实验,我们致力于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以人为本”,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3改)变教学程序,营造探索环境传统的学生实验是在新课结束后进行的,由于演示实验的“前摄抑制”,学生对相应重复实验的激情已淡化。在教改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教学实际,尝试将常规教学中要待新课完成后才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变革为新课学习的探究性实验,以强化学生的化学兴趣和探究精神。例如,在设计《苯酚》的新课教学时,我们考虑到演示实验虽多,但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危险性小,加之学生均已熟练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因此我们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预习新课后直接进行实验探究,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产生出强烈的探究激情和冲动,他们相互研究和协作,获得了出奇好的实验学习效果。3、组织协同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协同实验是综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类过渡型课堂实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共同开展的化学实验,它常应用于新课的学习,是学生最喜欢、教学效果最好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1优)化教学程序,强调师生互动设计科学的实验教学程序搞好协同实验的关键,学生是协同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及问题讨论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实验目标的引导、教学环节的调控和实验操作的指导上。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选实验思考题,协调“讲授-实-验-讨-论-训-练”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当主角,教师当参谋,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创)设实验氛围,培养合作精神协同实验通常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师生都是实验的参与者。要明确,协同实验是激思导学的重要手段,但不是目的,不能把协同实验上成游戏课。为保证协同实验课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建立活跃而有序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加强对协同实验的宏观管理,调控教学节奏,强调实验的纪律,确保“放得开,收得拢”。教师还要强调团队精神,组织学生围绕重难点开展讨论、合作实验,通过协同实验课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合作精神。(3引)导现象观察,突出实验探究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协同实验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应适时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映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验现象,适时提出启发性思考题,增补启发性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难释疑,使认识深化。4、化学教学中优化实验常用的教学方法(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化学学习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虽然农村高中的化学实验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但这更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不断的创新一些学生需要的演示实验,创新教育需要创造性的教与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最有成效的教学形式。教材的实验设计及操作方法虽然经过反复验证,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有点实验在做时现象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实验改进本身就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教师对演示实验的创新,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而且更能起到示范作用,有些实验可以让一些优秀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不迷信课本,敢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中讲述硝酸的氧化性时的—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所以铜和硝酸反应的原理、操作和实验结论在理解、掌握硝酸的氧化性时具有重要意义。新人教版的教材中没有设置此实验,旧教材上此实验是简单的试管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2染。实验时反应物用量过大产生的大量、气体对教师和学生的伤害较大,为了保护环境,对本实验的演示操作进行改进显得很有必要。这时教师要把握住机会创设情景引导同学们主动进行实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每次做这个实验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后来课题组的老师边做实验边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最后找到了即科学有微型的改进实验。实验仪器、试剂:废一次性针管(去掉针头)四支,大约15-厘2米0的废输液管2个,铜片、浓硝酸、稀硝酸。实验原理与特点: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用大约15厘米的废输液带将两支废一次性针管(去掉针头)连接起来,一支针管中放入铜片,另一支装浓硝酸,实验时把浓硝酸挤到放铜片的针管中,可以看到铜和浓硝酸剧烈反应,针管中充满红棕色的气体且硝酸变了绿色,此时把硝酸挤到另一支针管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可以看到输液带中充满绿色的液体。②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取铜与浓硝酸反应同样的装置,一支针管中放入铜片,另一支装有稀硝酸和氧气实验时把稀硝酸挤到另一支针管中(空气留下),可以看到铜与稀硝酸缓慢反应,针管中慢慢充满无色的气体且硝酸溶液变成了蓝色,此时把硝酸挤到另一支针管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输液带中充满蓝色的液体,竖立针管把空气压人到无色气体中,可观察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激)发学生潜力,创设趣味实验化学实验在课堂上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不断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引入趣味实验,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控制,从而使其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也有利于攻克教学上的难点。由于趣味实验现象明显,情景生动,给予学生的视觉刺激较大,印象深,学生探求知识奥妙的兴趣浓厚,学生会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地提出各种见解,这对于攻克教学中的难点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总结了以下化学的趣味实验:①喷水显字:在一白色的布上,用溶液,写上“我们是最棒的”,“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晾干,再用装有溶液的喷壶,喷向白布。白布即可显出已写好的字样;或者用淀粉溶液书写,再用碘水书写,同样会显示意想不到的效果。②气能生火:实验方法:根据 与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原理,把少22 2量 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 进入脱脂棉中,用镊子将带22 22有 的脱棉轻轻卷好,放在石棉网上,用一细长玻璃导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可让学生22来做),瞬间脱脂棉剧烈燃烧。本实验我代表课题组在河南省首届实验创新大赛中做过展示,并获得了省级一等奖。③水点酒精灯实验原理:预先藏在酒精灯芯里的金属钠块,遇到水时,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氢气,且温度急剧上升,从而点燃了酒精灯。实验方法:预先在酒精灯芯里藏着黄豆般大小的金属钠。用滴管吸取开水,将水一滴一滴地滴在酒精灯的灯芯上,就能听见“啪”的一声,酒精灯被点着了。趣味实验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现新课程的素质教育。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开发一些“自制火柴”、“自制豆腐”、“电池的制作”等趣味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还可以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增)设探究性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探究性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探究性实验进行的,化学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亲自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的途径,教师在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组织者,结论的仲裁者,将一些课本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以探究实验室制取氯气为例,要实现在实验室里制取纯净干燥的,必须选择合2适的发生装置,还要考虑如何除去 气中混有的杂质 的收集和有毒的尾气处理问题2 22为主要任务,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室制取的反应装置和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①学生根据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分几个小组从试管、烧杯、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胶塞、导管和浓盐酸、稀盐酸、 固体、 固体、 固体、 溶液,探究完成实24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的过程。2②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上述两种制取实验,结果都有生成。22即反应原理:+ C浓) +t+或TOC\o"1-5"\h\z2 22 2(浓) t4 22 2③交流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完成其根本性区别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未知到结论的跨越,这个过程是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发现和掌握了“新”的知识,这就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如果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坚持这种探究性实验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高考时实验题的得分帮助很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五、深化对实验现象的探究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过程中,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现象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恢复实验的探究本性,提倡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展开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来检验知识、发展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经过实践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种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1.试剂的纯度与仪器的选择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药品达不到分析纯度,也可能由于保存不当造成纯度降低,这样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如果实验室没有石英玻璃管,用普通玻璃管燃烧时也会出现黄色火焰,这是由于普通玻璃管中钠元素的焰色结果。再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这种现象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形成很多微小原电池,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出。2.试剂加入顺序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至过量”,则能观察到预期现象。通过该现象的异常说明苯酚易被溴水氧化而变色,所以保存时需密封,并且苯酚常因保存不当而出现粉红色。再如 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2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U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这是因为碱不足,不能完全将铜转化为 ,致使观察不到 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应将22步骤改为“向盛有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 溶液”,确保生成 过程中42始终是过量的。这样在高二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时,学生就能理解配制斐林试剂的原理以及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并通过这种异常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顺序重要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3.药品保存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比如在检验 中的 离子时,加入 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23 3 2后,产生了使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但是无论 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虽然实验现象能说明溶液中存在 但不溶的白色沉淀让学生好奇,教师就应该3抓住机会、利用现象解释,这是由于 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3化成,所以看见有不溶于 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44.药品用量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 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3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又如在做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再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加入乙醛,加热至沸腾,观察到大量的黑色沉淀,这是因为氢氧化铜含量过大,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铜黑色的结果。5.实验温度控制不当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中,连续反复几次操作时,并不会看到铜丝变黑后又变红亮,也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连续发生了。再如实验室制乙烯时,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加热时过慢,长时间停留在14度0,乙醇就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如果在13—014度0之间,还有可能生成酯,这样就大大影响乙烯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所以该反应需很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在我们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试剂的纯度、试剂添加顺序、药品用量、反应温度、实验装置选择等各方面的制约,往往会导致实验现象异常。如果我们教师转换观念,把实验的目的看作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发现”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的本领,就不会因为出现异常现象而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所以我们教师应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研究,改变实验方法和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这样虽多占了一些教学时间,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但由于学生参与了实验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在知识、技能、意志、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是非常值得的。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教师必须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在通过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即便是在对学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为,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炼,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化学实验现象探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在实验中应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化学实验现象探究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现象探究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态度也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化学实验现象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实验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样,成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势必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这些都是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化学实验现象探究,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应该提倡利用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六、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文化等较发达的国家,为促使化学教育的现代化,都把改革和强化实验教学看作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整体实施推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拓展性实验对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发挥潜能、对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及创造性学力都是行之有效的。1、注重开展拓展性实验教学所谓“拓展性实验”,我认为就是以课本知识为依据,突破课本中基础实验的束缚,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安全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的实验。通过拓展性实验的研究,充分拓展和开发实验的功能,改进学生实验活动的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决策的能力和自修、自律、自尊、自强的精神,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生动、主动地发展。其内容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体现科学知识的扩展、延伸与综合能力的深入发展,是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的重要载体,属于基础型课程之上的拓展与加宽。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拓展性实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以)人为本,注重拓展实验的趣味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能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开阔眼界,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因此,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2源)于生活,注重拓展实验的生活性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化学源自于生活,化学应用于生活。因此,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化学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通过实验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说是一条很好的途径。①实验内容的生活化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结合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发现化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并设计探究实验来验证猜想,对实验进行反思和评价。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比如酸雨的监测、测定土壤的、洗发液及护发素的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学生对这类学以至用的知识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亲历实验,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也加深了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可见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②实验用品的生活化实验的生活化还体现在实验用品上,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家里厨房中的食醋、食盐、纯碱、鸡蛋壳等等都是实用的化学试剂,塑料吸管可代替胶头滴管、导管,家中的玻璃杯,可作为反应容器等。例如用蛋壳和白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干电池中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等。通过这些实验的开发、设计,能使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开展实验学习,也能启发学生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化学,了解化学对个人生活和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3尊)重自然,注重拓展实验的绿色性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绿色化学”这一新的概念。简单地说,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这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对策。①节约实验药品减少环境污染许多拓展性实验可设计为微型实验。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非常少,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中学生特别喜欢化学实验,实验时,学生往往认为药品的用量多多益善。其实不然,比如做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如果氧化铜用量太多则得到溶液中混有黑色的氧化铜,蓝色不明显。再说,有些实验会产生有害气体,药品用量越多,则危害越大。在教学中引入微型化学实验,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实验。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益。例如开展“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这一实验拓展课时,安排学生用微型九孔板代替其中多数试管实验。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由于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一般要求硫为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产生的危害。通过实验学生懂得了在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前提下,药品用量越少越好。②改进实验装置减少环境污染对中学化学中一些有毒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③妥善处理废物减少环境污染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在实验课教学中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化废为宝、变害为利。如在使用金属钠作为试剂的时候,总是要从钠的表面切除一定量的氧化层,这些钠废屑通常被作为废物加以销毁,既浪费,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其中一半以上的是钠。当废钠屑积存较多时,放入容器中,加入正丁醚,浸没钠废屑,容器口装上空气冷凝管,加热到约12℃0时,就可见到熔融的钠珠,轻轻摇动容器,使钠渣沉积于下面,钠珠则悬浮于上层,继续加热,较小的钠珠则熔结成较大的颗粒,最后熔结成更大的钠块。用过的正丁醚可重复使用。学生逐步在形成了绿色化学的思想意识,体会到环境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4各)科交融,注重拓展实验的综合性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物理、生物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语文、政治知识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同时,新的化学教材在构建体系结构时,也采用了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各自的优点,力求使学生在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价值,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就必然要注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化学中的喷泉实验、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热、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理与物理学中的压强、分子运动理论、气体性质、热力学、电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和反应速率等可以说是“理化是一家”。21世纪是生化的世纪,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之间更是形影不离。如溶液的变化与植物根毛区的离子交换,化学变化与沼气发酵池中的生物知识,化学变化与光合作用,化学元素与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有机化合物与生物遗传,元素化合物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等都密切相关,物理中的扩散、化学中的渗析与生物中的原生质的知识也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化学知识点建立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联系,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基础性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这还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分析实验要素拓展实验探究具体的化学实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尽相同,但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实验课题、目的、原理、用品及规格、步骤和操作、现象和结果处理、讨论与交流等基本要素。分析和研究实验要素可以为实验探究搭建更多的平台(1实)验目的:由“验证”向“探究”转化实验目的是实验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这是因为,实验目的不同,实验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就不同。我们认为,实验目的的转变是理念层面的转变,即给学生充分探索答案的机会。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仍然使用“实验手册”,这大大地减轻了师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负担,同时也抹杀了学生充分探索答案的机会,磨灭了再创造的机会。有些“实验手册”中的实验,虽有“探究”之名,而无“探究”之实。如一个“探究乙醇的性质”实验的“思考与猜想”栏目中,设置了如下内容:写出乙醇和水的结构式,请猜测金属钠能否跟乙醇发生化学反应?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猜想?将一块金属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灼烧,可能发生什么反应?反应中铜表现出什么性质?将灼热的表面变黑的铜片伸入盛有氢气的瓶中,可能发生什么反应?反应中氢气表现出什么性质?你认为乙醇是否具有还原性?将灼热的表面变黑的铜片立即放入无水乙醇中,可能发生什么现象?请你将你的猜想设计成一个化学实验加以证明。这一设置表明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但就是因为“过分的设计”和“手册的出现”(后续问题的导向作用)导致了探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该实验的内容则是乙醇与钠和氧化铜两个反应,只要稍作分析:乙醇与钠反应表现出氧化性;与氧化铜反应表现出还原性。可见,乙醇的氧化还原性是并存的,实际上,这是绝大多数物质的通性。倘若以此出发,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方案设计:①乙醇有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理由是什么?②怎样证明乙醇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可以选择哪些化学试剂?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其开放性大,探究的可能性就更大,即使在“手册”里预先呈现,也不会给学生以暗示。(2实)验原理:由“单一”向“发散”转化一般实验中,实验原理是事先给定的,教师也很难对实验原理进行干预或改变,但制备物质往往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制备途径所应用的原理可能有所差别。因此,在物质制备实验中可以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从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合理的选择。制备 的各种方案是基于不同原理的:3OTOC\o"1-5"\h\z, 1 ;32 3 4!O22 3IO222 3 3I(22 3通过方案的设计、对比和分析,既巩固和拓展了知识,又使学生清晰建立 两性的概念。又如,教材采用在沸水中滴加 的方法,利用加热促进 水解制取 胶3 33体: 胶体。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促进 水解的方法也不仅仅32 3 3是加热,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将少量 固体或溶液加入 溶液中同样也可以得到23 3胶体,此法比教材实验更为方便,同时给化学实验寻找到更多的探究空间。(3实)验装置:由“给予”向“创造”转化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装置往往是事先给予的,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课本实验装置的僵化,同时也会对新的实验装置的解读产生困难,从而丧失了创新和创造的机会。化学实验装置往往由常见的玻璃仪器拼凑而成,一种任务可由不同装置完成。利用装置的分析解剖或技术改进创造新的实验装置,为实验探究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有效的途径。对具体装置的分析和研究中发现其存在的缺陷,设计新的装置来加以改进以创造更合理的装置。3.化学实验教学注重综合性探究探究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出发点,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达到大胆探索、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为了让学生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动浮筒液位变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纯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儿童小椅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短期租车服务协议模板细则版
- 2024年化教学服务承包协议版
- 2024年简易工程承包协议范本版
- 2024年期电焊条专属购买协议版
- 2024-2030年责任保险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说话墙语音通信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裁断机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思路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14 奇特的热带植物丨岭南版 (共16张PPT)
- 幼儿园故事绘本:《昆虫运动会》 课件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傻小熊种萝卜》 课件
-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经验资料
- 皮炎湿疹诊断治疗课件
- 固定资产卡片(台账)样本
- 空运提单格式
- 卡通学生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
- 课件零件手册vespa gts250ie2011-2013cin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